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6543发布日期:2021-10-24 08:2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


背景技术:

2.感染通常通过多种不同的机制传播,包括接触传播、液滴传播和空气传播。当前降低感染率的最佳做法通常依赖于基本的卫生措施,如定期洗手、表面消毒、和装备消毒,从而防止其他患者感染。然而,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是有限的,且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表明,感染的患者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为了有效降低传染病人的病毒传播风险,隔离病房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但传统的隔离病房大多是固定式的,无法便携移动,使用局限性大。为此,为了解决这一技术缺陷,现有技术中也出现有移动式隔离病房,但是这些移动式隔离病房大多搭建步骤多、时间长、且不易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解决现有移动式隔离病房搭建步骤多、时间长、且不易收纳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包括:总成装置以及包覆体;
5.所述总成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可相互拼组的总成机;
6.各所述总成机均设有与所述包覆体可拆卸连接的升降支杆;
7.所述升降支杆用于撑开所述包覆体,以使得所述包覆体内形成隔离室;
8.所述总成装置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隔离室内部气压的气压调节组件。
9.进一步地,所述总成机数量具体为四个;
10.使用时,四个所述总成机分布于长方形的四个顶点位置以支撑所述包覆体。
11.进一步地,撑开的所述包覆体至少一侧壁设有开合门;
12.位于所述包覆体不设有所述开合门的侧壁侧的两所述总成机之间,设置有加固机构;
13.所述加固机构与所述包覆体侧壁可拆卸连接,且可延展收缩。
14.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开合门的两所述总成机分别形成左前总成机以及右前总成机;
15.远离所述开合门的两所述总成机分别形成左后总成机以及右后总成机;
16.所述左前总成机设有主控系统;
17.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各所述升降支杆以及气压调节组件电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气压调节组件包括具有过滤功能的进风组件、具有过滤功能的排风组件以及气压传感器;
19.所述进风组件安装于所述左前总成机内,用于给所述隔离室进风;
20.所述排风组件安装于所述右后总成机内,用于给所述隔离室排风;
21.所述气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右前总成机内,用于检测所述隔离室气压。
22.进一步地,所述左前总成机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隔离室内温度的温控机组;
23.所述温控机组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
24.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合门驱动机构;
25.所述开合门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左前总成机以及所述右前总成机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开合门;
26.所述开合门驱动机构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
27.进一步地,还包括备用电源组件;
28.所述备用电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右后总成机内,用于提供备用电源。
29.进一步地,所述左后总成机设有伸入所述隔离室内的接电插座。
30.进一步地,所述右前总成机设有储存腔。
31.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设置总成装置以及包覆体以构建移动式隔离病房;其中总成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可相互拼组的总成机,利用可相互拼组的特性,可以实现总成机之间的收纳拼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收纳的技术问题。再者,各总成机均设有与包覆体可拆卸连接的升降支杆,搭建时,可以将各个总成机分别设置在预设搭建支点,利用升降支杆快速撑开包覆体,以使得包覆体内形成隔离室,实现快速搭建,缩短搭建时间。同时,总成装置集成用于调节隔离室内气压的气压调节器,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正负压等气压情况调节,功能性强。另外,利用这一集成结构的设计,使得整体装置更加紧凑,进一步节约收纳空间。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3.图1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各总成机拼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不带有包覆体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图3的a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37.图5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左前总成机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右前总成机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右后总成机轴侧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右后总机剖视图;
41.图9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与缓冲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42.图中:100、总成装置;101、移动轮;102、收纳槽;200、包覆体;201、开合门;202、透明窗;300、升降支杆;400、缓冲间;1、左前总成机;11、触控屏;12、第一进风过滤器;13、脚踢开关;14、进风机;15、升降支杆控制按钮;16、限位机构;17、空调机;18、第二进风过滤器;2、右前总成机;21、气压传感器;22、母锁件;3、右后总成机;31、排风过滤器;32、排风机;33、挡风板;34、公锁件;4、左后总成机;41、接电插座;5、加固机构;61、上横杆;62、下横杆;63、竖
直杆;7、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4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
47.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48.总成装置100以及包覆体200;总成装置100包括至少三个可相互拼组的总成机;各总成机均设有与包覆体200可拆卸连接的升降支杆300;升降支杆300用于撑开包覆体200,以使得包覆体200内形成隔离室;总成装置100 还设有用于调节隔离室内部气压的气压调节组件。
49.具体来说,总成机数量至少三个,也即是升降支杆300的数量至少为三个,这样能够稳定的支撑起一个包覆体200,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的选择。包覆体200可以是柔性布材制备,例如帐篷帆布等,在不适用时,方便折叠收纳。包覆体200整体形状设计可以根据总成机数量而定,例如总成机为三个时,对应的升降支杆300也为三个,此时包覆体200可以采用三角形帐篷体结构。而当总成机数量为四个时,升降支杆300数量也为四个,则此时包覆体200可以是采用方形帐篷体结构,具体不做限制。升降支杆300 可以是手动升降杆,当这样的升降调节效率较慢。优选采用自动升降杆,例如气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等,具体不做限制。
50.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设置总成装置100以及包覆体200 以构建移动式隔离病房;其中总成装置100包括至少三个可相互拼组的总成机,利用可相互拼组的特性,可以实现总成机之间的收纳拼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收纳的技术问题。再者,各总成机均设有与包覆体200可拆卸连接的升降支杆300,搭建时,可以将各个总成机分别设置在预设搭建支点,利用升降支杆300快速撑开包覆体200,以使得包覆体200内形成隔离室,实现快速搭建,缩短搭建时间。同时,总成装置100集成用于调节隔离室内气压的气压调节器,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正负压等气压情况调节,功能性强。另外,利用这一集成结构的
设计,使得整体装置更加紧凑,进一步节约收纳空间。
51.以上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9。
52.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包括:总成装置100以及包覆体200;总成装置 100包括至少三个可相互拼组的总成机;各总成机均设有与包覆体200可拆卸连接的升降支杆300;升降支杆300用于撑开包覆体200,以使得包覆体200 内形成隔离室;总成装置100还设有用于调节隔离室内部气压的气压调节组件。
53.进一步地,以总成机数量具体为四个为例;使用时,四个总成机可以分布于长方形的四个顶点位置以支撑包覆体200,形成四角支撑,对应的包覆体 200结构即可为方形的帐篷体结构。就总成机的安装布置来说,可以是分别安装于包覆体200的外侧,也可以是安装于包覆体200的内侧。
54.为了更好的实现包覆体200与总成机的相对独立,以及方便安装拆卸,本技术优选将各个总成机安装于包覆体200外侧。
55.就总成机的整体结构来说,各总成机的横截面轮廓可以呈如图3所示的类l形;也即是总成机具有一个由两个总成机的两个内侧面围成的内角区域,而这一内角区域可以用于避让包覆体200的棱边区域安装,从而使得总成机能够增加与包覆体200贴合面积。各总成机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形成更多的侧面,较好的将安装面与拼组面区分开,增加相应功能装置的布置选择。拼组后的各总成机拼组后的整体横截面轮廓如图2所示呈回字形。当然,各个总成机的自身主体结构不一定都要大小统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最终能够完成拼组即可,不做限制。另外,为了提高移动的便利性,各个总成机的底部可以增加设置移动轮101,从而方便移动总成机;当然,安装时,已经移动到位的总成机如果再因为移动轮101而移动的话,而会使得包覆体200 发生变形,影响使用,为此,各个移动轮101均可以为带有刹车功能的移动轮101。还可以在总成机的底部再增加杯脚(图中未示),用于调节总成机的平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56.另外,两两拼组后的总成机之间可以通过相应的锁扣组件进行锁紧;锁扣组件可以是市面上常规的搭扣锁等,具体不做限制。其中锁扣组件的公锁件34可以安装于一总成机上,而与之配合的母锁件22可以安装于另一总成机上,相应拼组后可以通过公锁件34与母锁件22的配合完成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57.进一步地,撑开的包覆体200至少一侧壁设有开合门201,以方便出入,图1至图8为包覆体200只有一个侧壁具有开合门201,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的变换选择,同时包覆体200的至少一侧壁上可以设置透明窗202。而且增加加固机构,为了保证不影响出入,位于包覆体 200不设有开合门201的侧壁侧的两总成机之间,设置有加固机构5。增加与包覆体200侧壁可拆卸连接的加固机构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加包覆体200的支撑稳固性。
58.加固机构可延展收缩,具体可以为剪刀式折叠架;为了方便各个总成机拼组后,可以同时收纳剪刀式折叠架,可以在连接有剪刀式折叠架的总成机在拼组面上均设有收纳槽102;剪刀式折叠架的连接端部伸入收纳槽102;连接端部上的固定端与收纳槽102内壁固定铰接,活动端与收纳槽102内壁于竖直方向滑动铰接。另外,可以增加一个限位机构16,当剪刀式折叠架展开到位时,可以通过限位机构16来限制展开后的剪刀式折叠架的连接端部的
活动端的滑动。从而使得剪刀式折叠架两端的总成机之间相互固定,进而进一步增加对包覆体200的撑开稳固性。限位机构16可以是限位块,通过抵住剪刀式折叠架的活动端的滑动,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具体不做限制。再者连接剪刀式折叠架的两个拼组面上有一个拼组面具有收纳槽102亦可,无需两个拼组面都设置收纳槽102,具体不做限制。
59.另外,加固机构5还可以是折叠杆结构、伸缩杆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60.另外,加固机构5与包覆体200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魔术贴、扎带等连接方式实现,具体不做限制。
61.进一步地,如图1以及图3所示,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中将靠近开合门201的两总成机分别定义成左前总成机1以及右前总成机2;而远离开合门 201的两总成机分别定义左后总成机4以及右后总成机3。其中,左前总成机 1可以设有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分别与各升降支杆300以及气压调节组件电连接。主控系统包括相应的控制板/控制芯片、控制电路、报警模块以及操控面板等。操控面板具体包括触控屏11、升降支杆控制按钮15等。报警模块可以是蜂鸣器和/或led示警灯等,用于针对误操作,室内气压不正常等情况下的报警使用,提高使用安全性。操控面板可以是设置于左前总成机1顶部,以方便操控;升降支杆控制按钮15可以设置在左前总成机1的拼组面上,具体不做限制,通过升降支杆控制按钮15可以同步控制各升降支杆300升降。
62.另外,为了隐藏各个总成机之间的连接电缆,以剪刀式折叠架为例的加固机构5的内部可以设置为中空结构,用于提供布线空间,以方便将线缆进行隐藏安装,提高整体的美观性。
63.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5以及图6所示,气压调节组件可以包括具有过滤功能的进风组件、具有过滤功能的排风组件以及气压传感器21。进风组件安装于左前总成机1内,用于给隔离室进风;排风组件安装于右后总成机3内,用于给隔离室排风;气压传感器21安装于右前总成机2内,用于检测隔离室气压。当然,也不一定就是按本实施例这样进行分布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变换。
64.进风组件带有过滤功能,可以对送入隔离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减少外界空气杂质对隔离室内病人的影响。而排风组件带有过滤功能可以减少隔离室内存在的传染源流至外界环境。气压传感器21可以用于检测隔离室内的气压情况,反馈给主控系统,主控系统通过分别控制进风组件以及出风组件的工作来使得隔离室内形成正压/负压的气压环境。
65.进风组件可以包括进风机14以及第一进风过滤器12;进风机14以及第一过滤器均可以设置于所在的左前总成机1的进风通道出风口处;其中第一进风过滤器12可以是常规的空气过滤器,不做限制。为了方便第一进风过滤器12的拆卸更换,其安装方式可以是设置成插装方式,也即是可以在左前总成机1的一外侧面上设置连通进风通道的插接口,用于插装第一进风过滤器 12。同时,为了避免出现第一进风过滤器12漏插的情况,可以在进风通道内正对插接口位置设置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可以是按压式感应开关,当第一进风过滤器12插接到位后,即可触发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反馈给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可以通过触控屏11显示第一进风过滤器12安装到位/正常安装的信息。
66.出风装置包括排风机32以及排风过滤器31;排风过滤器31设置于右后总成机3出风道进风口处;其中排风过滤器31也可以采用与第一进风过滤器 12一样的空气过滤器,当
然,由于隔离室内的病人存在感染源,具体可以更具隔离室内并且的感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过滤器使用,不做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排风过滤器31可以是多个,且可以呈叠加式嵌入分布,具体不做限制。同样,为了保证排风过滤器31的安装到位或者避免漏安装,也可以是设置相应的接触式感应开关,供排风过滤器31安装到位后触发,从而能够反馈给主控系统,监控是否排风过滤器31是否安装到位。另外,排风机 32的数量可以是单个或者两个。本技术中优选两个排风机32设置,一个作为主排风机使用,另一个作为备用排风机使用,当主排风机损坏时,可以及时启动备用排风机,以保证隔离室内的气压稳定。主控系统可以通过检测检测主排风机的转速情况来判定主排风机是否故障,具体不做限制。
67.以两个排风机32为例,排风机32的分布设置可以是例如下:
68.如图7以及图8所示,两个排风机32均可以是涡流排风机32,相互之间独立上下设置,各自的轴向进风端可以分别通过通风管连接排风过滤器31的出风口。而各自的出风端则分别连接右后总成机3的两个独立出风口。这一设置方式为了减少不适用的出风口的干扰,可以增加设置一可以升降移动的挡风板33,当主排风机使用时,则下移遮挡住对应备用排风机的出风口;当备用排风机使用时,则上移遮挡住对应主排风机的出风口。两个排风机32可以共用一个出风口,也无需增加设置挡风板33。
6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为了给隔离室创建更好的室内环境,左前总成机1还设有用于调节隔离室内温度的温控机组;温控机组与主控系统电连接。温控机组具体可以是常规的一体式空调机17,能够满足隔离室内的制热制冷需求。其中,一体式空调机17可以的出风可以与进风组件连通,也即是制冷或者加热后的风经过进风组件再进入隔离室内,从而能够共用第一进风过滤器12。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在空调机17的进风口处还可以增加第二进风过滤器18,以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与第一进风过滤器12一样,可以采用插装方式完成安装,方便拆卸维护。同样的,可以增加相应的感应开关以感应第二进风过滤器18是否安装到位。
70.进一步地,如图1以及图3所示,还包括开合门驱动机构;开合门驱动机构安装于左前总成机1以及右前总成机2之间,用于驱动开合门201;开合门驱动机构与主控系统电连接。
71.开合门201具体可以由两个可水平推拉的门帘布组成,设置开合门驱动机构可以提供驱动动力,方便操作控制。开合门驱动机构可以由上横杆61、下横杆62以及两竖直杆63组成,其中上横杆61装可以对称安装有直线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可以由旋转电机(图中未示)、皮带(图中未示)等组成,皮带沿上横杆61或下横杆6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通过旋转电机驱动;竖直杆63竖直安装于皮带之间,并且端部分别与皮带连接,通过上横杆61以及下横杆62的皮带带动竖直杆63水平移动;而竖直杆63可以通过魔术贴与门帘布的侧边缘连接,进而带动门帘布水平开合移动。而上横杆61以及下横杆 62上还可以分别滑动设置多个与门帘布连接的扣件(图中未示)。整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的门帘控制结构设计。当然,也可以不全是自动控制方式,可以是一门帘布采用自动控制,另一门帘布采用手动推拉控制。另外,为了方便收纳,上横杆61、竖直杆63以及下横杆62均可以设计成可折叠的,竖直杆也可以是设计成伸缩的。使用时展开固定,收纳时折叠起来,具体不做限制。直线驱动机构还可以是直线气缸、丝杆滑台等。
72.再者直线驱动机构的控制开关可以是脚踢开关13控制,脚踢开关13可以设置在左
前总成机1一拼组面下端以及内侧面下端,进出控制更加方便灵活。
73.以开合为手动门的情况下,可以是拉链门,魔术贴门、磁铁吸合门等方式设计,具体不做限制。
74.另外,本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包覆体200的支撑稳固性,升降支杆 300顶部之间还可以增加加强杆7,具体不做限制。
75.进一步地,还包括备用电源组件;备用电源组件安装于右后总成机3内,用于提供备用电源。当外接的电源无法供给时,备用电源组件即可启动给各个总成机供电。例如,给升降支杆300控制供电,进风机14、排风机32供电等,而大功率的空调机17可以选择不供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的变换选择。备用电源组件可以包括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隔离变压器、切换开关等装置等,可以参考现有的应急电源设计,不做限制。
76.进一步地,如图3以及图4所示,左后总成机4设有伸入隔离室内的接电插座41。接电插座41可以是常规的插座结构,不做限制。接电插座41可以提供隔离室内医疗设备接电,照明接电,智能终端充电使用等。
77.进一步地,右前总成机2设有储存腔。右前总成机2可以设计成柜结构,使得具有相应的储存腔,可以用于储存医疗用用品等,使用更加便利。
78.以实施例二公开的病房为例,安装过程例如下:
79.1,将左前总成机、左后总成机、右前总成机以及右后总成机移动展开至加固机构延展到位,再通过限位机构固定。
80.2,包覆体展开,并各顶点分别与升降支杆的顶端连接。
81.3,展开上横杆以及下横杆,并通过相应的固定件固定;再安装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竖直杆,并使得上横杆的扣件与包覆体的开合门连接。
82.4,通过左前总成机的升降支杆控制按钮控制各升降支杆同步上升,这一过程竖直杆逐渐扩展,升降到位时,竖直杆也延展到位,此时可以用相应的固定件固定。
83.5,通过魔术贴等连接件,将包覆体外壁与加固机构贴合,与总成机贴合以及将开合门与竖直杆贴合。
84.拆卸过程与之相反,具体不做过多赘述。
85.另外,如图9,本技术提供的隔离病房还可以包括缓冲间400,缓冲间400 安装于开合门201处,起到缓冲作用,维持隔离室内气压稳定。
86.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隔离病房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