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建筑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6484发布日期:2021-10-24 08:2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建筑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墙板。


背景技术:

2.墙板,古时明清家具部件名称。位于家具左右两侧,呈垂直面的板材统称“旁板”或称“墙板”。现指一种建材。是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
3.现有的建筑墙板在拼接后,在下雨时建筑墙板拼接的间隙容易进入水分,水分残留在间隙内容易产生漏水,防水性较差,且现有的建筑墙板一般依靠材质进行缓冲,在受到撞击时整体不能进行缓冲避让,缓冲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建筑墙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墙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建筑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温层、防水层和缓冲吸水层,所述保温层和所述防水层相连接,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聚氯乙烯层,所述缓冲吸水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防水层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块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缓冲槽内,所述缓冲块通过缓冲部与所述缓冲槽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缓冲吸水层上开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四侧内壁上均开设有l形孔,所述集水腔内安装有吸水部。
6.基于上述结构,保温层内设置有聚氯乙烯层,聚氯乙烯具有弹性好、耐磨损、耐腐蚀、容易清洁等优点,建筑墙板的环保性能,通过缓冲部的设置,可以整体进行缓冲避让,缓冲效果好,通过吸水部的设置,防止漏水,便于进行使用。
7.优选地,所述吸水部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集水腔内壁上的吸水棉,所述吸水棉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水柱,所述吸水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水槽内,所述吸水柱的四侧均固定安装有l形吸水块,四个所述l形吸水块的一端分别贯穿四个所述l形孔并固定安装有吸水框。
8.通过吸水部的设置,在下雨时,雨水会慢慢渗入多个墙板本体之间的缝隙中,当雨水进入缝隙时会被吸水框进行吸附,进而会被多个l形吸水块吸附至吸水柱内,从而通过吸水柱吸入吸水棉内,从而避免雨水堆积在多个墙板本体之间的缝隙内,造成漏水。
9.优选地,所述吸水框与所述防水层的侧部相接触,所述吸水柱与所述吸水框几何中心位于同一中轴线。
10.进一步地,吸水柱与吸水框几何中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便于将四周的水分吸入中间内,防止漏水。
11.优选地,所述吸水棉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导水块,所述集水腔的底侧内壁上开
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斜孔,所述斜槽和所述斜孔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12.通过多个导水块的设置,吸水棉内的水通过多个导水块慢慢滴入斜槽内,进而从斜孔内排出,便于排出水分。
13.优选地,所述缓冲块进入所述缓冲槽内的长度小于所述缓冲槽的深度。
14.缓冲块未全部进入缓冲槽内,从而有缓冲的空间,便于墙板本体整体进行缓冲。
15.优选地,所述缓冲吸水层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透明槽,所述透明槽与所述集水腔相连通,所述透明槽内安装有透光玻璃。
16.进一步地,在天晴时,太阳光会通过透光玻璃照射吸水棉,从而使得吸水棉的水分慢慢流失,进而可以使得吸水棉、l形吸水块和吸水框干燥,便于下次吸附水分
17.优选地,所述缓冲块的侧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凸块,所述防水层的一侧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缓冲凸槽,多个所述缓冲凸块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多个所述缓冲凸槽内。
18.进一步地,当缓冲吸水层受到冲击时,缓冲吸水层移动带动缓冲块在缓冲槽内滑动,缓冲块滑动带动多个缓冲凸块产生形变,在多个缓冲凸块的反作用力下使得减缓冲击,从而可以使得缓冲吸水层产生位于对冲击进行缓冲避让,缓冲效果好。
1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层内设置有聚氯乙烯层,聚氯乙烯具有弹性好、耐磨损、耐腐蚀、容易清洁等优点,建筑墙板的环保性能,通过吸水部的设置,在下雨时,雨水会慢慢渗入多个墙板本体之间的缝隙中,当雨水进入缝隙时会被吸水框进行吸附,进而会被多个l形吸水块吸附至吸水柱内,从而通过吸水柱吸入吸水棉内,从而避免雨水堆积在多个墙板本体之间的缝隙内,造成漏水。
21.2、本实用新型中,当缓冲吸水层受到冲击时,缓冲吸水层移动带动缓冲块在缓冲槽内滑动,缓冲块滑动带动多个缓冲凸块产生形变,在多个缓冲凸块的反作用力下使得减缓冲击,从而可以使得缓冲吸水层产生位于对冲击进行缓冲避让,缓冲效果好。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环保型建筑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环保型建筑墙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吸水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墙板本体;2、保温层;3、防水层;4、缓冲吸水层;5、缓冲块;6、缓冲槽;7、吸水棉;8、吸水柱;9、l形吸水块;10、吸水框;11、导水块;12、斜槽;13、斜孔;14、透光玻璃;15、缓冲凸块;16、缓冲凸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参考图1

4所示的一种环保型建筑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温层2、防水层3和缓冲吸水层4,保温层2和防水层3相连接,保温层2内设置有聚氯乙烯层,缓冲吸水层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块5,防水层3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6,缓冲块5的一侧延伸至缓冲槽6内,缓冲块5通过缓冲部与缓冲槽6的内壁相连接,缓冲吸水层4上开设有集水腔,集水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集水槽,集水槽的四侧内壁上均开设有l形孔,集水腔内安装有吸水部。
30.基于上述结构,保温层2内设置有聚氯乙烯层,聚氯乙烯具有弹性好、耐磨损、耐腐蚀、容易清洁等优点,建筑墙板的环保性能,通过缓冲部的设置,可以整体进行缓冲避让,缓冲效果好,通过吸水部的设置,防止漏水,便于进行使用。
3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吸水部包括固定安装于集水腔内壁上的吸水棉7,吸水棉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水柱8,吸水柱8的一端延伸至集水槽内,吸水柱8的四侧均固定安装有l形吸水块9,四个l形吸水块9的一端分别贯穿四个l形孔并固定安装有吸水框10。通过吸水部的设置,在下雨时,雨水会慢慢渗入多个墙板本体1之间的缝隙中,当雨水进入缝隙时会被吸水框10进行吸附,进而会被多个l形吸水块9吸附至吸水柱8内,从而通过吸水柱8吸入吸水棉7内,从而避免雨水堆积在多个墙板本体1之间的缝隙内,造成漏水。
32.本实施例中,吸水框10与防水层3的侧部相接触,吸水柱8与吸水框10几何中心位于同一中轴线。吸水柱8与吸水框10几何中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便于将四周的水分吸入中间内,防止漏水。
33.本实施例中,吸水棉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导水块11,集水腔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斜槽12,斜槽12的一侧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斜孔13,斜槽12和斜孔13的位置相对应设置。通过多个导水块11的设置,吸水棉7内的水通过多个导水块11慢慢滴入斜槽12内,进而从斜孔13内排出,便于排出水分。
3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缓冲块5进入缓冲槽6内的长度小于缓冲槽6的深度。缓冲块5未全部进入缓冲槽6内,从而有缓冲的空间,便于墙板本体1整体进行缓冲。
3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缓冲吸水层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透明槽,透明槽与集水腔相连通,透明槽内安装有透光玻璃14。在天晴时,太阳光会通过透光玻璃14照射吸水棉7,从而使得吸水棉7的水分慢慢流失,进而可以使得吸水棉7、l形吸水块9和吸水框10干燥,便于下次吸附水分
36.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缓冲块5的侧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凸块15,防水层3的一侧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缓冲凸槽16,多个缓冲凸块15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多个缓冲凸槽16内。当缓冲吸水层4受到冲击时,缓冲吸水层4移动带动缓冲块5在缓冲槽6内滑动,缓冲块5滑动带动多个缓冲凸块15产生形变,在多个缓冲凸块15的反作用力下使得减缓冲击,从而可以使得缓冲吸水层4产生位于对冲击进行缓冲避让,缓冲效果好。
37.本实用工作原理:
38.保温层2内设置有聚氯乙烯层,聚氯乙烯具有弹性好、耐磨损、耐腐蚀、容易清洁等优点,建筑墙板的环保性能,在下雨时,雨水会慢慢渗入多个墙板本体1之间的缝隙中,当雨水进入缝隙时会被吸水框10进行吸附,进而会被多个l形吸水块9吸附至吸水柱8内,从而通过吸水柱8吸入吸水棉7内,从而避免雨水堆积在多个墙板本体1之间的缝隙内,造成漏水,在天晴时,太阳光会通过透光玻璃14照射吸水棉7,从而使得吸水棉7的水分慢慢流失,从而使得吸附进吸水棉7内的水通过多个导水块11慢慢滴入斜槽12内,进而从斜孔13内排出,进而可以使得吸水棉7、l形吸水块9和吸水框10干燥,便于下次吸附水分。
39.当缓冲吸水层4受到冲击时,缓冲吸水层4移动带动缓冲块5在缓冲槽6内滑动,缓冲块5滑动带动多个缓冲凸块15产生形变,在多个缓冲凸块15的反作用力下使得减缓冲击,从而可以使得缓冲吸水层4产生位于对冲击进行缓冲避让,缓冲效果好。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