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6500发布日期:2021-10-27 17:0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


背景技术:

2.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都是粗放型,重数量不重质量,对钢材、水泥、红砖的消耗都高居世界首位,住宅产业化进程在进入21世纪后的前十年发展地仍然十分缓慢。传统建筑技术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已经在严重透支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育率降低,人工成本在不断上涨,建设成本持续上涨,使得中国建筑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日渐下降,这和中国制造业大国的身份形成鲜明反差。因此传统建筑亟需产业变革,使行业向重质量、重效率、重技术、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转变。
3.在十二五的后期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地快速发展。2013年住建部印发的《“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区域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要我国要加快形成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工业化建筑体系;国务院于2016年提出我国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2017年住建部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5%以上。此外多项装配式建筑建设、评估标准相继出台,各省、地区相继发布配套政策支持推进装配式建筑实施,明确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目标,同时提出相关补贴、优惠政策。
4.在政策的加码及建筑技术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我国装配式建筑面积、行业规模迎来快速发展,但是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主观动力不足,主要源于两点原因:首先传统现浇建筑模式的成本仍低于装配式建筑;其次传统土建施工企业、操作工人施工中更熟悉现浇工艺流程。以pc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流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在技术上的改进只考虑到了施工层面的装配化,未充分考虑整个生产建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它仅完成了将传统现浇建筑结构拆分为结构构件后进行工厂生产,然后运到现场装配式安装,却造成构件标准化低、差异性大、体量庞大、工厂养护时间长、合格装配工的培养周期长等问题,增大了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的难度,反而加大了建筑成本;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住宅产业化高速发展的这几年里未能享受到政策红利,跟pc结构相比钢结构具备工业化程度更高、抗震性能出色、结构灵活、得房率高等优点,但我国钢结构主要应用于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而住宅建设中应用较少,主要源于三点原因:首先传统土建施工企业更熟悉混凝土工艺及钢结构人才相对欠缺,其次在高层住宅项目中,同样体量的建筑采用钢结构比pc结构的价格高8%—15%,而且中国老百姓传统观念普遍认为混凝土建筑比钢结构更加安全,再次在低多层住宅中,虽然钢结构相对pc结构有成本优势,但低层住宅的建设规模和体量远远无法与高层住宅相比,所以应用规模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装配式建筑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钢轻混凝土剪力
墙。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是采取了构件轻量化、标准化及可装配化的设计思路,采用一种具有桁架格结构卷边冲压孔的冷弯型钢组合为墙体框架并在框架两侧钉装有筋钢网模形成网巢状的墙体钢骨架,然后用专用设备灌注轻质保温颗粒混凝土后形成的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和保温等特性的新型混合剪力墙结构。
7.其中,所述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可以包括由天地龙骨、竖龙骨和多个第一自攻钉组成的墙体结构框架以及框架内预留的门窗洞口、预埋管线、框架两侧的有筋钢网模、多个第二自攻钉、轻质保温颗粒混凝土和抗裂砂浆面层。
8.其中,所述墙体框架是由天地龙骨、竖龙骨、窗下框、窗上框、窗下第一支撑、窗上第二支撑和多个第一自攻钉组合而成,其中天地龙骨构成了墙体框架的上下边框,多个竖龙骨设置在天地龙骨之间构成了墙体框架的左右边框及内部竖向支撑杆,竖龙骨的上下两端插入天地龙骨的槽口内,然后用多个第一自攻钉连接固定,多个窗下第一支撑设置在窗下框和天地龙骨之间并用多个第一自攻钉3连接,多个窗上第二支撑设置在窗上框和天地龙骨之间并用多个第一自攻钉连接,框架内部的两根竖龙骨与窗下框和窗上框围合成门窗洞口,并且为了保证框架的结构强度多个竖龙骨、窗下第一支撑和窗上第二支撑按照规定间距排布,间距通常规定≤400mm。
9.其中,所述天地龙骨、窗下框和窗上框均采用一种具有桁架格结构卷边冲压孔的冷弯u型钢,u型钢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冲压孔,可方便埋设管线以及灌浆时插入泵送管。
10.其中,所述竖龙骨、窗下第一支撑和窗上第二支撑均采用一种具有桁架格结构卷边冲压孔的冷弯c型钢,c型钢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冲压孔,可方便埋设管线并使灌入框架内的浆料自由流动而填满其它空间。
11.其中,所述具有桁架格结构卷边冲压孔的冷弯c型钢和u型钢上拥有大冷压冲孔及小压槽排列成桁架状的均匀孔格,使其拥有比普通型钢更优的力学性能,同时其复杂截面可与混凝土更好的结合。
12.其中,所述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在墙体框架组装完成后在内部预先埋设好水电的预埋管线,然后再将有筋钢网模钉在墙体框架的内外表面,有筋钢网模上带有压槽筋可代替传统建筑中的横向受力钢筋从而加强墙体框架的水平抗剪力,安装时将多个第二自攻钉放置在有筋钢网模的压槽筋的槽口内再钉在墙体框架上。
13.其中,所述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的灌浆工艺是在订装完有筋钢网模后,将超轻质保温颗粒混凝土通过专用灌浆设备从天地龙骨上的孔灌入墙体框架内,超轻质保温颗粒混凝土可通过墙体内部竖龙骨的孔洞自由流动的同时又被有筋钢网模有效的阻挡在墙体框架内,从而自动填满墙体框架形成轻钢轻混凝土混合剪力墙结构。
14.其中,所述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的表面处理是在完成超轻质保温颗粒混凝土的浇筑后,再在墙体内外表面上涂抹抗裂砂浆面层,将内部的钢材彻底覆盖并使墙面平整。
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使得墙体的构件更易于自动化、批量化生产和轻便运输,并使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自动化提高,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解决了现有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低、构件大且笨重、通用性差、加工时间长、运输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极大节约了建筑成本,并且拥有和传统混凝土建筑一样的外观效果,使中国的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16.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17.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一种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的剖切构造图。
19.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的墙体框架结构图。
21.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桁架格结构卷边冲压孔的冷弯u型钢的立体结构图。
22.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桁架格结构卷边冲压孔的冷弯c型钢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该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
25.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可以包括由天地龙骨1、竖龙骨2和多个第一自攻钉3组成的墙体结构框架以及框架内预留的门窗洞口4、预埋管线5、框架两侧的有筋钢网模6、多个第二自攻钉7、轻质保温颗粒混凝土8和抗裂砂浆面层9。
26.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3所示的墙体框架是由天地龙骨1、竖龙骨2、窗下框11、窗上框12、窗下第一支撑21、窗上第二支撑22和多个第一自攻钉3组合而成,其中天地龙骨1构成了墙体框架的上下边框,多个竖龙骨2设置在天地龙骨1之间构成了墙体框架的左右边框及内部竖向支撑杆,竖龙骨2的上下两端插入天地龙骨1的槽口内,然后用多个第一自攻钉3连接固定,多个窗下第一支撑21设置在窗下框11和天地龙骨1之间并用多个第一自攻钉3连接,多个窗上第二支撑22设置在窗上框12和天地龙骨1之间并用多个第一自攻钉3连接,框架内部的两根竖龙骨2与窗下框11和窗上框12围合成门窗洞口4,并且为了保证框架的结构强度多个竖龙骨2、窗下第一支撑21和窗上第二支撑22按照规定间距排布,间距通常规定≤400mm。
27.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3、图4所示天地龙骨1、窗下框11和窗上框12均采用一种具
有桁架格结构卷边冲压孔的冷弯u型钢101,u型钢101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冲压孔,可方便埋设管线以及灌浆时插入泵送管。
28.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3、图5所示竖龙骨2、窗下第一支撑21和窗上第二支撑22均采用一种具有桁架格结构卷边冲压孔的冷弯c型钢201,c型钢201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冲压孔,可方便埋设管线并使灌入框架内的浆料自由流动而填满其它空间。
29.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4、图5所示具有桁架格结构卷边冲压孔的冷弯u型钢101和c型钢201上拥有腰部上设置有等间距交错对称排列的圆角等边大三角形冲压孔和圆角等边小三角形压槽,使其拥有比普通型钢更优的力学性能,同时其复杂截面形态可使之与混凝土能更好的结合。
30.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1—图3所示,为了简化后期施工,在墙体框架组装完成后在内部预先埋设好水电的预埋管线5,然后再将有筋钢网模6钉在墙体框架的内外表面,有筋钢网模6上带有压槽筋可代替传统建筑中的横向受力钢筋从而加强墙体框架的水平抗剪力,安装时将多个第二自攻钉7放置在有筋钢网模6的压槽筋的槽口内再钉在墙体框架上。
31.具体实施方式七:如图1、图2所示,在订装完有筋钢网模6后,将超轻质保温颗粒混凝土8通过专用灌浆设备从天地龙骨1上的孔灌入墙体框架内,超轻质保温颗粒混凝土8可通过墙体内部竖龙骨2的孔洞自由流动的同时又被有筋钢网模6有效的阻挡在墙体框架内,从而自动填满墙体框架形成轻钢轻混凝土混合剪力墙结构。
32.具体实施方式八:如图1、图2所示,在完成超轻质保温颗粒混凝土8的浇筑后,再在墙体内外表面上涂抹抗裂砂浆面层9,将内部的钢材彻底覆盖并使墙面平整。
33.本实用新型制定了一种用于装配式房屋的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使得墙体的构件更易于自动化、批量化生产和轻便运输,并使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自动化提高,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综合造价,并且该轻钢轻混凝土剪力墙更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