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5281发布日期:2021-12-01 09:2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2.当下我国建筑节能75%的要求已经全面展开,而围护结构保温节能作用约占整个建筑节能工作的40%,所以对围护结构的节能要求未来会更加重视。
3.外墙保温隔热材料一般采用胶黏或锚栓方式进行施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施工最大的问题是能否保证隔热材料与整个墙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如果附着力不够,外墙保温隔热材料跟基层之间的缝隙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大,最终出现裂缝,而一旦内部裂缝应力大于墙面表层的张力,就会导致墙面局部出现裂纹,随着雨水的侵蚀,存在裂纹的墙面就随之出现掉落的风险。
4.再者由于超热、强冷、过多雨水、暴风、暴雨、冰雹等极端气候因素越来越多的影响,保温隔热材料内部拉力与表层涂料的表面张力存在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板式材料(岩棉板、聚苯板等)施工问题就不是主要决定性因素了。
5.专利cn 102086670 a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节能保温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了聚苯板和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的方式,该种方式的缺陷在于聚苯板本身厚度较大,一般在50mm以上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而厚度较大的聚苯板和混凝土一次浇筑后使得保温层厚度达到了60~80mm的厚度,从而影响了保温层在基层上的附着力,容易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式,该保温墙体的厚度相比传统的保温墙体更加轻薄,对基层的吸附力更大,不易脱落。且充分利用了纳米级稀土氧化物包覆中空陶瓷微球导热系数低,热反射效率高的特性,与容重小于300g/m2的a级保温板进行协同保温,使得墙体保温效果更加优异。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组合式保温墙体,包括从内向外分为数层,分别是基层墙体、找平层、第一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轻质保温板层、纳米陶瓷微珠填缝层、第二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网格布层、第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
8.进一步的,如果基层墙体属于旧房改造中的老旧墙体,可以在找平层和第一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涂覆一层封闭底层;封闭底层由界面剂构成。
9.进一步的,可在第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外部增加装饰层。
10.进一步的,第一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纳米陶瓷微珠填缝层、第二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第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的组分构成按照重量份如下:
11.纳米陶瓷空心微珠(纳米复合氧化锆等)5~15份;
12.漂珠5~10份;
13.云母粉10~15份;
14.滑石粉5~19份;
15.苯丙乳液15~35份;
16.余量水。
17.进一步的,基层墙体含水率不大于10%,ph值不大于10。
18.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陶瓷空心微珠粒径约为50nm。
19.进一步的,轻质保温板层是容重小于300g/m2的a级保温板,其组分构成按照重量份如下:
20.丙烯酸乳液10~25份;
21.水泥5~10份;
22.聚苯颗粒40~70份;
23.碳酸钙2~8份。
24.一种组合式保温墙体的施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25.步骤一、基层抹灰,在基层墙体表面形成找平层,若基层墙体为旧房改造的旧墙体,需在找平层表面涂覆界面剂,形成封闭层;
26.步骤二、在找平层或封闭层表面通过喷涂或刮涂方式涂覆1~5mm的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形成第一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
27.步骤三、在第一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表面贴附容重小于300g/m2的轻质保温板,轻质保温板之间的间隙范围在5~20mm;
28.步骤四、采用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填入轻质保温板之间的间隙;构成纳米陶瓷微珠填缝层;
29.步骤五、在轻质保温板层、纳米陶瓷微珠填缝层上继续涂覆1~5mm的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形成第二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
30.步骤六、在第二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表面贴附网格布,形成网格布层;
31.步骤七;在网格布层表面继续涂覆1~5mm的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形成第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
32.步骤八、在第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贴附装饰层。
33.进一步的,步骤一~步骤七的施工温度需大于5℃,湿度小于80%;
34.进一步的,步骤一~步骤七在每次涂覆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应保证上一步的涂覆的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彻底干燥。
3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36.1、纳米级陶瓷空心微珠使得涂层导热系数降低,可有效阻止热量传播,热反射率可达82%~85%,可大量反射红外线,使得材料表面温度保持在一定水平,减小了材料两侧的温差,从而削弱了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向外逸散。于此同时,纳米级陶瓷空心微珠之间同时形成储热保温层能进一步锁定热量。
37.2、轻质保温板主要起到阻断热量以热辐射、热对流的形式向外逸散热量,与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热量组合后形成协同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保温效果。
38.3、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每次涂覆厚度较薄,轻质保温板容重小于300g/m2,使得保温层的厚度比传统墙体薄的多,也使得该保温层在基体墙体上具有足够的吸附力,使其更难剥落。
39.4、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本身为a级防火材料,与a级防火板形成协同作用,使得墙体具有更加优益的阻燃效果。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各层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层分离示意图。
42.其中,基层墙体1、找平层2、封闭层3、第一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4、轻质保温板层5、纳米陶瓷微珠填缝层6、第二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7、网格布层8、第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9、装饰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4.实施例:
45.一种组合式保温墙体,包括从内向外分为十层,分别是基层墙体1、找平层2、封闭层3、第一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4、轻质保温板层5、纳米陶瓷微珠填缝层6、第二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7、网格布层8、第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9、装饰层10。
46.一种组合式保温墙体的施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47.步骤一、基层抹灰,在基层墙体表面形成找平层,若基层墙体为旧房改造的旧墙体,需在找平层表面涂覆界面剂,形成封闭层;
48.步骤二、在找平层或封闭层表面通过喷涂或刮涂方式涂覆1~5mm的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形成第一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
49.步骤三、在第一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表面贴附容重小于300g/m2的a级轻质保温板,轻质保温板之间的间隙范围在5~20mm;
50.步骤四、采用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填入轻质保温板之间的间隙;构成纳米陶瓷微珠填缝层;
51.步骤五、在轻质保温板层、纳米陶瓷微珠填缝层上继续涂覆1~5mm的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形成第二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
52.步骤六、在第二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表面贴附网格布,形成网格布层;
53.步骤七;在网格布层表面继续涂覆1~5mm的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形成第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
54.步骤八、在第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层贴附装饰层。
55.外墙传热系数(热阻)检测
56.采用铝蜂窝墙板(构造为铝蜂窝板40mm+岩棉80mm+铝蜂窝板40mm)(传热系数约为0.75w/m2k)进行传热系数试验用原墙制作,试件尺寸1750*1750*160(mm),按照标准要求养护28天后依据gb/t13475

2008《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准和防护热箱法》进行外墙传热系数检测,换算原墙的热阻值;
57.铝蜂窝板基材的涂料厚度及热阻数据
58.序号基层材料及厚度涂料密度涂料容量涂刷厚度涂刷位置1铝蜂窝板160mm0.8kg/l/7mm热侧2铝蜂窝板160mm0.8kg/l/10mm热侧3铝蜂窝板160mm0.8kg/l15kg5mm热侧
59.铝蜂窝板基材墙体检测结果
[0060][0061][0062]
结论:铝蜂窝板上涂刷涂料后,单侧涂刷7mm后,整体热阻相对于基材能够增大0.744(m2.k/w),相当于30mm模塑聚苯板(导热系数按照0.041w/(mk)计算),而在加厚到10mm后,热阻增大了0.986(m2.k/w),相当于40mm模塑聚苯板(导热系数按照0.041w/(mk)计算);
[0063]
涂料厚度不是线性增长,越厚越好,10mm时传热系数为0.434,热阻为2.304,相比较7mm检测结果热阻仅仅增大了0.24(m2.k/w)。
[006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