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8362发布日期:2021-09-29 03:5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坡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坡道。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为了解决年纪较大的老人腿脚不方便的问题,轮椅成为必要的工具,但轮椅只适用于平路或坡道,在城市居民主要住在的高楼内,依靠电梯可实现从户内到户外,但在一些城镇地区,一些矮楼或者旧楼未安装电梯,人们出行主要依靠楼梯,而坐轮椅的人出行时,需要多人将轮椅由楼上抬到楼下,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坡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椅坡道结构复杂、携带不方便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坡道包括至少两个坡道板、至少两个坡道架和多个支撑腿组件;
5.所述至少两个坡道板之间通过第一折叠结构可折叠地设置在一起,当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展开时,所述至少两个坡道板构成坡道面;
6.每一个所述至少两个坡道板的底部设置一所述坡道架,所述坡道架对其上的所述坡道板起支撑作用;
7.所述多个支撑腿组件高度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坡道架底部,并通过第二折叠结构连接。
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坡道板具有第一坡道板和第二坡道板,所述坡道架具有第一坡道架和第二坡道架,所述第一坡道板与所述第一坡道架连接;所述第二坡道板与所述第二坡道架连接。
9.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坡道板、第一坡道架、多个支撑腿组件构成第一坡道;所述第二坡道板、第二坡道架、多个支撑腿组件构成第二坡道;所述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展开时构成坡道,折叠时可紧贴设置。
1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多个支撑腿组件均包括支撑腿、调节腿和斜支柱,所述支撑腿和所述斜支柱对应设置于所述坡道架底部;所述调节腿和所述支撑腿通过高度调节结构连接。
11.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支撑腿底部具有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腿具有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连接,或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三调节孔连接,实现所述折叠坡道的高度调节。
1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斜支柱一端具有直角槽结构,可抵接在所述支撑腿上,用于所述支撑腿展开时的固定;在使用所述折叠坡道时,所述支撑腿和所述斜支柱展开并固定,对所述坡道架起支撑作用;在不使用所述折叠坡道时,所述支撑腿和所述斜支柱可紧贴所述
坡道架设置。
13.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坡道板和第二坡道板的左、右侧均设有护板,使用所述折叠坡道时对左、右行程进行限位。
14.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坡道架前端底部设有固定支撑腿,使所述第二坡道架与地面接触更加稳定。
1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坡道板还具有第三坡道板,所述第三坡道板与第二坡道板通过第三折叠结构连接,用于地面与所述折叠坡道平面的过渡。
1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三坡道板与第二坡道板还可通过伸缩结构连接,使所述第三坡道板可适应不同的地面。
17.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坡道架的左或右侧还设有滑轮,在与所述滑轮相对侧设有把手,用于所述折叠坡道的携带和运输。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坡道设计为可折叠结构,包括坡道面的可折叠、支撑腿的可折叠和斜支柱的可折叠,这些都使得坡道占用面积小,便于携带和放置,支撑腿与调节腿配合实现高度的调节,使得坡道可适应不同高度的楼梯,增大坡道的使用范围,在坡道侧面设计有滑轮和把手,具有利于坡道的运输。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坡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2.图2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坡道第一坡道折叠于第二坡道上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3.图2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坡道第二坡道折叠于第一坡道上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坡道设置调节腿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支柱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0027]1‑
坡道板;11

第一坡道板;12

第二坡道板;13

第三坡道板;
[0028]2‑
坡道架;21

第一坡道架;22

第二坡道架;23

凹槽;
[0029]3‑
支撑腿组件;31

支撑腿;311

竖直支柱;312

横梁;313

第一调节孔;32

调节腿;321

第二调节孔;322

第三调节孔;33

斜支柱; 331

直角槽;34

第一支撑腿组件;35

第二支撑腿组件;36

第三支撑腿组件;37

第四支撑腿组件;38

第五支撑腿组件;
[0030]4‑
护板;5

滑轮;6

把手;7

锁扣组件;71

螺栓;72

锁扣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0033]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4]
本实用新型折叠坡道包括至少两个坡道板、至少两个坡道架和多个支撑腿组件;坡道板之间通过第一折叠结构连接,两者展开构成折叠坡道;坡道架设置于坡道板底部,对坡道板起支撑作用,坡道板保持强度不变形;支撑腿组件具有高度调节结构,支撑腿组件设置于坡道架底部并通过第二折叠结构连接。
[0035]
实施例
[0036]
<整体布局>
[0037]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坡道包括三个坡道板1、两个坡道架2和五个支撑腿组件3;坡道板1之间通过第一折叠结构连接,坡道板1展开构成折叠坡道面;坡道架2设置于坡道板1底部,对坡道板1起支撑作用,使坡道面具有一定强度;支撑腿组件3具有高度调节结构,支撑腿组件3设置于坡道架2底部并通过第二折叠结构连接。
[0038]
优选地,坡道板1具有第一坡道板11、第二坡道板12和第三坡道板13,第一坡道板11和第二坡道板12通过第一折叠结构连接,第二坡道板12和第三坡道板13通过第三折叠结构连接;具体地,坡道板1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坡道架2具有第一坡道架21和第二坡道架22,第一坡道板11设置于第一坡道架21顶部并固定连接;第二坡道板12设置于第二坡道架22顶部并固定连接;第三坡道板13前后尺寸较小,主要用于地面与折叠坡道面的过渡。
[0039]
具体地,第一坡道架21和第二坡道架22均由多个水平和多个竖直的支架连接而成,优选为铝合金方管,质量轻,便于携带和放置。
[0040]
优选地,第一坡道板11、第一坡道架21、多个支撑腿组件3构成第一坡道;第二坡道板12、第二坡道架22、多个支撑腿组件3构成第二坡道;当使用折叠坡道时,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展开,构成坡道面;当不使用折叠坡道时,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折叠并紧贴设置,减少占用面积,便于携带和放置。
[0041]
优选地,支撑腿组件3由支撑腿31、调节腿32和斜支柱33构成,支撑腿31和斜支柱
33对应设置于坡道架2底部,与坡道架2均可折叠于坡道架2底部;支撑腿31和调节腿32通过调节孔连接,可实现折叠坡道的高度调节。
[0042]
<高度调节结构>
[0043]
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腿32和支撑腿31均具有调节孔,支撑腿31底部具有第一调节孔313,调节腿32 具有第二调节孔321和第三调节孔322;当第一调节孔313与第二调节孔321连接时,折叠坡道可适应第一种高度的楼梯;当第一调节孔 313与第三调节孔322连接时,折叠坡道可适应第二种高度的楼梯;调节腿32具有刻度线,当使用折叠坡道时,用户可根据该刻度线测量楼梯的高度,进而选择对应的调节腿及调节孔。
[0044]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腿及其上的调节孔数量并不限定,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多个不同长度的调节腿和多个距离不同的调节孔。
[0045]
本实施例还提供多种不同高度的脚垫,将这些脚垫与支撑腿31 或调节腿32底部连接,使得折叠坡道可适应不同高度的楼梯。
[0046]
<坡道板折叠结构>
[0047]
如图2a和2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坡道板11和第二坡道板12通过第一折叠结构连接,第二坡道板12和第三坡道板13通过第三折叠结构连接;在使用折叠坡道时,第一坡道板11、第二坡道板12和第三坡道板13依次展开,第一坡道板11靠近最上面的楼梯侧面,使得第一坡道板11与最上面的楼梯面圆滑过渡;第三坡道板 13接触地面,使得第三坡道板13与地面圆滑过渡;在不使用坡道时,第一坡道板11和第三坡道板13均向第二坡道板12折叠,并紧贴第二坡道板12设置。
[0048]
<支撑腿组件>
[0049]
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腿31由两个竖直支柱311和横梁312构成,两个竖直支柱311分别位于左右两侧,通过横梁312连接;两个竖直支柱311顶部与坡道架2左、右侧的支架通过第二折叠结构连接,对应地,斜支柱33的一端与坡道架2底部转动连接;坡道架2中间支架具有凹槽23,当斜支柱33折叠后可设置于凹槽23中。
[0050]
优选地,支撑腿31和斜支柱33是成对配合的,支撑腿31对坡道架2起支撑作用,斜支柱33对支撑腿31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支撑腿31展开时转动。
[0051]
优选地,支撑腿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腿组件34、第二支撑腿组件35、第三支撑腿组件36、第四支撑腿组件37和第五支撑腿组件 38;具体地,第一坡道板11、第一坡道架21、第一支撑腿组件34、第二支撑腿组件35和第三支撑腿组件36构成第一坡道;第二坡道板 12、第二坡道架22、第四支撑腿组件37和第五支撑腿组件38构成第二坡道;第一支撑腿组件34、第二支撑腿组件35、第三支撑腿组件36、第四支撑腿组件37和第五支撑腿组件38均可展开对坡道架2 起到支撑作用,均可折叠并紧贴坡道架2设置。
[0052]
优选地,坡道架2左侧或右侧的支架上设有锁扣组件7,锁扣组件7包括螺栓71和锁扣板72,当支撑腿31折叠并紧靠坡道架2时,锁扣板72卡设于支撑腿31中,再通过螺栓71将锁扣板72固定;此时支撑腿31固定于坡道架2上,斜支柱33也受到支撑腿31的限制作用,并固定于坡道架2的凹槽23中。
[005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斜支柱31一端具有直角槽331,可抵接在支撑腿31上,对支撑腿31起到固定作用,避免支撑腿31 的随意转动。
[0054]
在使用折叠坡道时,将支撑腿31展开至竖直方向,将斜支柱33 展开,其直角槽331
抵接在支撑腿31上,使得支撑腿31固定;在不使用折叠坡道时,将斜支柱33的直角槽331脱离支撑腿31,将支撑腿31折叠,其竖直支柱311紧贴于坡道架2,将斜支柱33折叠并设置于坡道架2中部的凹槽23中,此时折叠坡道的占用面积减小,便于携带。
[0055]
<其它>
[005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坡道架2左侧或右侧还设有滑轮5,在与滑轮5相对侧设有把手6,便于折叠坡道的携带和运输。第一坡道板11和第二坡道板12的左、右侧均设有护板4,使用折叠坡道时对左、右行程进行限位。第二坡道板12一侧的护板4上设有锁扣组件7,对应地第一坡道板11同一侧的护板4上锁扣组件7,两个锁扣组件7的配合,当折叠坡道折叠时,将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固定为一体。
[0057]
折叠坡道使用方法:将坡道推到预定位置,打开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之间的锁扣,随后把第一坡道底部的支撑腿展开,再展开斜支柱,使斜支柱直角槽抵接在对应的支撑腿横梁上;将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展开,把第二坡道底部的支撑腿展开,再展开斜支柱,使斜支柱直角槽抵接在对应的支撑腿横梁上;将第一坡道最上端的支撑腿放置到比最高台阶矮一阶台阶上,第一坡道其他支撑腿和第二坡道顺着楼梯放置,展开第三坡道板使之接触地面,此时可以顺着折叠坡道推或拉轮椅。
[0058]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