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0168发布日期:2022-08-02 20:2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预制构件生产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预制构件的类型繁多,同样用于制备预制构件的模具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在预制构件的生产中,脱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颇受关注,如何保证预制构件的成型,又顺利完成脱模对于广大建材从业者是广泛关注的重点,尤其具备凹凸结构的预制构件脱模比较困难,带有凹凸结构的预制构件,利用凹凸结构的配合能够改善打入预制构件的位置准确度,以及能强化预制构件拼接处的连接可靠,方便后续防水施工,减少向基坑内渗水。对制作该异形地下预制构件的模具提出了新的考验,异型预制构件成型后在凹凸结构处易发生预应力集中,使得脱模困难,强制脱模后,异型预制构件会极大概率地发生局部损坏,大大降低了地下预制构件的质量,使得地下预制构件无法达到所需的使用要求,次品率较高,现有的一种脱模方式是将侧模板做成活动式结构,在地下预制构件成型以后将侧模板向两侧移开,随后进行地下预制构件脱模,但是,对于具有“燕尾榫”结构的预制构件而言,该种方式是行不通,因为“燕尾榫”属于倒梯台型的结构,即槽底大于槽口。并且该种方式导致空间占用率比较大,脱模效率低,故如何对预制构件凹凸位置的模具进行优化改进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具备复杂凹凸结构的模具制作复杂且脱模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组件,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的母拼接端,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的第一模板和至少一个具有刚性且可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模板的第二模板,第一模板至少可适配所述母拼接端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形成的端部轮廓,所述第二模板适配母拼接端的其余端部轮廓且至少一端部能够进出所述母拼接端;
4.其中,所述第一模板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母拼接端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背离第二模板的凸起。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至少一所述第一模板与至少一第二模板为一体结构;
6.或者,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通过螺接、卡接、销接、插接、搭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进行固定。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第二模板包括:用于支撑第一模板的承载面;以及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对称布置的第一造型面和朝向混凝土桩墙宽度方向的第二造型面;
8.其中,至少所述第一造型面、第二造型面和承载面中的两个为一体结构。
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第二造型面上包含至少一个沿混凝土桩墙宽度方向的凸部;
10.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承载面与第一模板之间形成有部分孔洞结构,或者,在所述第
一模板开设有孔洞结构。
1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造型面上设置有与第二造型面的形状轮廓大致相同的造型辅板,所述造型辅板紧密贴覆于第二造型面;其中,所述造型辅板与第一模板为一体结构;
12.或者,所述造型辅板与第一模板通过螺接、卡接、销接、插接、搭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进行固定。
1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模板远离其凸起的一端设置有上凸段,其中,第二模板的第一造型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凸段适配的凹槽。
1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第一模板和/或造型辅板至少部分结构由柔性或塑性或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15.其中,所述第一模板和/或造型辅板整体结构均由柔性或塑性或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1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沿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模板,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模板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承载面之间的距离值l2。
1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模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18.其中,所述安装孔螺纹孔或插接孔或卡接孔。
1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模具组件的成型模腔的端部轮廓的横截面大致呈燕尾型、半燕尾型、t型、l型。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第一模板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母拼接端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背离第二模板的凸起,通过与模具组件中的第二模板配合使用适配母拼接端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形成具有复杂凹槽结构的端部轮廓,其中,第一模板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第二模板具有刚性可用于支撑第一模板,且至少一端部能够进出母拼接端,使得该模具组件可以实现对预制构件凹槽结构的成型以及顺利脱模,提高了混凝土桩墙的成型质量和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中混凝土桩墙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模具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中模具组件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模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模具组件另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模具组件又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模具组件再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各标号清单为:
31.1、第一模板;11、凸起;12、孔洞结构;13、上凸段;2、第二模板;21、承载面;22、第一造型面;23、第二造型面;24、安装孔;3、造型辅板;100、混凝土桩墙;101、母拼接端;102、公拼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3.其中,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3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模具组件可用于预制混凝土桩墙的母拼接端成型,且可成型出形状相对复杂、便于增强相邻两桩墙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的母拼接端,并便于脱模。
35.实施例一
3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模具组件,主要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100的母拼接端101,母拼接端101的定义是指在混凝土桩墙100形成凹陷的一端,其中,混凝土桩墙100可以提前在工厂预制成型,在相互连接的端部分别形成母拼接端101和/或公拼接端102,相邻混凝土桩墙100拼接时,公拼接端102插入母拼接端101,一方面,保证混凝土桩墙100的精准定位,不至于偏移,影响施工进度,另一方面,提高了相邻混凝土桩墙100之间的连接效果,同时还可以在相邻混凝土桩墙100连接后注入混凝土或密封材料,强化两者间的密封效果,从而可采用该预混凝土桩墙100来替代地下连续墙,避免了地下连续墙高作业成本以及在城市作业时对施工现场造成的废泥浆处理难题。
37.为了保证成型混凝土桩墙100的母拼接端101的成型质量,且可以保证混凝土桩墙100成型后顺利脱模,如图2所示,该模具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的第一模板1,其中,第一模板1至少适配于母拼接端101在混凝土桩墙100厚度方向形成凹陷的部分端部轮廓,以及第二模板2,用于支撑第一模板1并适配母拼接端101其余的端部轮廓且至少一端部能够进出所述母拼接端101,其中,在第一模板1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母拼接端101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混凝土桩墙100厚度方向上背离第二模板2的凸起11,故在预制混凝土桩墙100时,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配合用来成型母拼接端101完整的端部轮廓,待混凝土桩墙100成型以后,利用第一模板1所具备的形变复位功能对其进行脱模处理,所谓的形变复位功能可以理解为一种弹性结构,如弹簧、橡胶等,在受到一定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在外力撤销以后,又恢复自身所具备的结构形状,提高了混凝土桩墙100的成型质量和脱模效率。
38.据上文可知,第一模板1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母拼接端101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混凝土桩墙100厚度方向上背离第二模板2的凸起11。作为本实施例的关键技术,该凸起11是使该端部轮廓的横截面具备“燕尾”型、“半燕尾”型、“t”型以及“l”型的复杂凹凸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且“燕尾”型、“半燕尾”型、“t”型以及“l”型等均是属于槽底大于槽口的结构,在混凝土桩墙100成型以后其脱模较为困难,强行脱模会对混凝土桩墙100造成局部损坏,破坏混凝土桩墙100的成型质量,但是,该种类型的凹凸结构提高了混凝土桩墙100的连接强度以及防水性,方便后续防水施工,如向相邻混凝土桩墙100中填充混凝土或密封材料,减少向基坑内渗水以及泥沙的流失,提高了混凝土桩墙100的连接强度和防水效果。
3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所提到的第一模板1具有形变复位功能,故用于构成模具组件
的第一模板1至少部分结构为柔性或塑性或橡胶材料构成;或者,整体结构均由柔性或塑性或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当然,并不局限于此,能达到同样效果的结构均可。
40.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模具组件中的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其中,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为一体结构作为最合适的技术方案,第二模板2包括:用于支撑第一模板1的承载面21,避免第一模板1因承载力不够受到混凝土重量的挤压发生部分或整体变形,影响混凝土桩墙100的成型质量,承载面21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保证混凝土桩墙100的成型质量,以及在混凝土桩墙100厚度方向上对称布置且与承载面21一体构成的第一造型面22和朝向混凝土桩墙宽度方向的第二造型面23,用于成型除第一模板1以外的端部轮廓。待混凝土桩墙100成型以后,第一模板1随着第二模板2一同进出母拼接端101,例如拉拔第二模板2,第一模板1受到一定拉拔力发生形变,随后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一同脱离混凝土桩墙100,完成脱模,减少了模具组装的繁琐,便于模具组件的拆卸与安装,提高了脱模效率以及施工效率。另一种是,如图2所示,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之间可通过螺接、卡接、销接、插接、搭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进行固定,可进行拆卸安装,待混凝土桩墙预制成型以后,先将第二模板2从第一模板1中拆分下来,随后将第一模板1从混凝土桩墙100上脱离即可完成脱模,保证了混凝土桩墙的成型质量的前提下,使得脱模更加方便。
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模板1远离其凸起11的一端还设置有上凸段13,其中,第二模板2的第一造型面22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凸段13适配的凹槽,可以在上凸段13和与之适配的凹槽处进行螺钉连接,或者上凸段13与凹槽进行卡接,保证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在至少一个承载面21与第一模板1之间形成有部分孔洞结构12,或者,在第一模板1上开设有孔洞结构12,在保证母拼接端101端部轮廓的形成的前提下,减少第一模板1的重量,便于模具组件的安装,其中,在第二造型面23上包含至少一个凸部,保证在相邻混凝土桩墙100拼接时,可以用作排水槽或密封槽,从而可采用该预混凝土桩墙100来替代地下连续墙,避免了地下连续墙高作业成本以及尤其在城市作业时对施工现场造成的废泥浆处理难题。
4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二模板2上还设置至少一个安装孔,保证第二模板2和第一模板1可以安装于外模或墙板等固定结构上,避免混凝土布料时,由于振动或冲击因素导致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与混凝土桩墙100之间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混凝土桩墙100的成型质量。其中,所提到的安装孔24螺纹孔或插接孔或卡接孔。
44.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5.实施例二
46.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47.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模具组件的结构形式,如图3或图4所示,该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以及造型辅板3,其中,造型辅板3设置于第二造型面23上且与第二造型面23的形状轮廓大致相同,其作用是为了适配母拼接端101在混凝土桩墙100宽度方向上形成的端部轮廓,在本实施例中,该造型辅板3与第一模板1之间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造
型辅板3与第一模板1为一体结构构成,其结构形式更加简单便捷,另一种是,造型辅板3与第一模板1之间螺接、卡接、销接、插接、搭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进行固定,一方面,保证了混凝土桩墙100的成型质量,另一方面,对于对称设置于混凝土桩墙100厚度方向的两个第一模板1起到一个连接作用,避免在混凝土桩墙10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下方(该下方基于图纸中的结构形式而定义,仅仅为了方便叙述)的第一模板1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倾斜或脱离承载面21,影响混凝土桩墙100的成型效果。第一模板1和造型辅板3与第二模板2之间形成双层模板结构设计,如第二模板2为刚性结构用于支撑第一模板1和造型辅板3,在混凝土桩墙100预制成型以后,可以先将第二模板2从第一模板1和造型辅板上脱离下来,再将第一模板1和造型辅板3从混凝土桩墙100上脱离,第一模板1和/或造型辅板3至少部分结构由柔性或塑性或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或者整体结构均由柔性或塑性或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主要是方便造型辅板3的脱离,故造型辅板3贴敷于第二模板2中的承载面21上。
48.如图5所示,且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模板1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承载面21之间的距离值l2,保证第二模板2可以顺利从第一模板和造型辅板3之中拆分出来,随后进行第一模板1和造型辅板3与混凝土桩墙100的脱离,在保证混凝土桩墙100的成型质量下,提高脱模效率。
49.如图7-9所示的“半燕尾”型、“t”型以及“l”型等变形结构的实施效果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大体相同,对此不再进行一一赘述。
50.在各实施例不相矛盾的情形下,各实施例中的至少部分技术方案可重新组合形成本发明的实质技术方案,当然,各实施例间也可以相互引用或包含。并且,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重新组合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手段时所做出的适应性调整修改(如部分增加、部分删除、部分修改)也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1.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模具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