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低层住户的旧房增设电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7855发布日期:2021-06-18 20:1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利于低层住户的旧房增设电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尤其一种有利于低层住户的旧房增设电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旧房改造中增设电梯,一般为一个单元设一梯,而且低层住户因为遮阳等问题常不出钱或少出钱,这样要装电梯的高层住户费用就较大,而需装电梯的常是一些老年人,他们经济条件较差。但目前的旧房增梯技术方案使低层住户光线受挡。如果有一种技术能使低层住户的受光度影响较小,那么愿意装梯的住户就多,装梯费用分摊户也多,每户人家使用电梯的开支就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推出一种旧房加装电梯新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使上下层住户得益较平衡,促使低层住户也愿意安装电梯、分担电梯费用,从而使旧房改造中电梯增设得到住户普遍支持的同时,也由于电梯用户增加,使原先少数电梯安装户的开支大大节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条和住房平行的多层长廊,长廊连有电梯,每层长廊向需要电梯的各层住户窗下,搭建一条和长廊垂直固连的横廊,各住户将窗户拆成门户后,住户从楼面即可通向和其相对应的横廊,其特征是:对应于一、二、三层住户的横廊每家各有一条专用横廊,且下层的横廊宽度大于上层;而对应于四层以上的横廊宽度相同,且比三层横廊窄;间隔一墙的三层以上住户,合用一条横廊;长廊设置在停车场上方,长廊上面加设汽车遮阳蓬。

这样,由于一、二、三层住户,下层的横廊宽度大于其上层住户的横廊宽度,形成宝塔形状。因此下层住户的横廊,部分能直接受到光照,楼层越低其光照量越大,横廊面积也就越大,这样将能有效保障低层住户的采光优先权。而且长廊横跨在住房前的停车场上面,因此很容易从长廊架上搭出一个遮阳棚,使每户人家的汽车不受日晒雨淋。而且电梯尽量安装在离小区门最近处,由于每个住户原来出小区时都要朝现在的电梯方向走,所以每家住户乘电梯时不走回头路。如按照目前一单元一梯安装电梯的技术方案,由于一幢房前有四部电梯,四个电梯出口,停车场地影响大。而本方案不仅是一幢房只装一台电梯,停车场地影响小,而且停车场上面的长廊架上还可以装有遮阳蓬,对保护用户汽车十分有利,有些不在高层住,但有汽车的用户考虑到这一点,也增加了安装电梯动力,这样要装电梯的用户就多了!由于五、六层整幢的老房,老人多,电梯使用率极低,故装一台电梯足也!这样每户电梯用户的电梯费用也大大节约。

附图说明

图1是塔式横道在旧房位置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间三个虚线框中的塔式横道平面详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左右二个虚线框中的塔式横道构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1是旧房(共有八户),2是表示旧房中的楼梯位置,3是旧房的窗改门,4是停车坪,5是单元门前的小道,6是单元门前的直道,7是楼前马路,8是长廊架(图中看到的是属于长廊架一部分的扶手),9是长廊撑地柱,10是停车场遮阳棚,11是固设在长廊架上的走板,12表示中间三个虚线框内表示的连接走板11的塔式横道简图(详见图2),13表示左右二个虚线框内处在旧房边缘的塔式横道。14是电梯入口,15是电梯房。旧房窗改门3,共有八扇门,每户一门。每家的门各自连接塔式横道12或13,塔式横道12、13连接长廊架8上的走板11(图中看到的是最上层楼的走板)。走板11固接在长廊架8上(图中看到的是长廊架8的最上面可用来作扶手杆的部分),长廊架8固接在撑地柱9上(撑地柱9最下端和普通水泥地面的地基固连)。旧房1中的八家住户都可以由各自的窗改门3通过塔式横道12或13,走上该住户楼层的走板到达电梯口14进入电梯房15中乘电梯。长廊架8上还固定着停车场遮阳棚10,遮阳棚10可以做成伸缩的,它处在停车坪4的上方。楼前小道5连通直道6,直道6连通马路7,马路7右边通向小区外,电梯房也处在走板11的右边,因此住户乘电梯不走回头路。

图2是图1中间三个虚线框中的塔式横道平面详图(以5层楼为例)。图2中的16表示横道门(1至3楼各层均有),17是一楼横道,18是二楼横道,19是三楼横道,20是五层二户人家的合用横道(五层下面是四层二户人家的合用横道,图2未能表达,见图3)。21是三层以上横道每家的小坪台,住户从窗改门3中出来后可以停留上面。22是旧房的墙壁,3是旧房的窗改门,23所指的虚线表示一层至三层中间有一道隔离墙(详见图3)。24是坪台门(三层住户可不用),25是横廊的接地柱,26是横廊扶手。图中的h1表示一层楼横道的宽度,h2表示二层楼横道的宽度,h3表示三层楼横道的宽度,h4表示四层、五层楼合用横道的宽度。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中26表示长廊扶手,25表示横廊柱,27表示横廊条,17表示一楼横道楼板,18表示二楼横道楼板,19表示三楼横道楼板,28表示四楼合用横道楼板,20是五楼合用横道楼板,23是隔离墙,3是窗改门,22是墙,29是地面(地面29到横廊条27间是住户楼底的自家车棚高度)。横廊柱25是各层的支撑架,最底层的横廊柱支撑在地面29上,横廊柱25和横廊条27相固接(形成横廊的整体支架结构)。在横廊条上连接着17、18、19、28、20各层的横道楼板。23是横在17、18、19横道楼板中间的隔离墙,它将一、二、三层的每层上的二户人家隔开,使他们乘电梯时可以各自走过一段单独通道。从图2中可以看到小坪台21是离墙很近的,它虽然处在高处,但是不会阻挡住横道大部分的光线,而四、五层是很窄的合用横道楼板,也不易挡光,而一、二、三层越高越窄,上层都给下层留光照,并且由于光照面积大了,势必会留给下层住户较宽的走道。

图4是图1中左右二边虚线框中的塔式横道构架图。图中22是墙,27是横廊条,26是长廊扶手,25是横廊柱,3是窗改门,20是横道楼板,29是地面。它比图3少了隔离墙23和小坪台21,而其它结构原理和图2相同。



技术特征:

1.一种有利于低层住户的旧房增设电梯惠民方案,它包括一条和住房平行的多层长廊,长廊连有电梯,每层长廊向需要电梯的各层住户窗下,搭建一条和长廊垂直固连的横廊,各住户将窗户拆成门户后,住户从楼面即可通向和其相对应的横廊,其特征是:对应于一、二、三层住户的横廊每家各有一条专用横廊,且下层的横廊宽度大于上层;而对应于四层以上的横廊宽度相同,且比三层横廊窄;间隔一墙的三层以上住户,合用一条横廊;长廊设置在停车场上方,长廊上面加设汽车遮阳蓬。


技术总结
一种有利于低层住户的旧房增设电梯结构,它包括一条和住房平行的多层长廊,长廊连有电梯,每层长廊向需要电梯的各层住户窗下,搭建一条和长廊垂直固连的横廊,各住户将窗户拆成门户后,住户从楼面即可通向和其相对应的横廊,对应于每家住户的横廊形成三层以下,下大、上小,四层以上更小的宝塔状结构,以保证下层住户的受光不受上层遮蔽,从而也使下层住户在旧房增梯中获得一个可以独家使用的面积较大的横廊。而且长廊设置在停车场上方,长廊上面加设汽车遮阳蓬,增装电梯后对于有汽车的用户也能得益,所以使要求加装电梯的用户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戚挺;陈宜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戚挺;陈宜中
技术研发日:2021.03.13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