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桅基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61398发布日期:2021-07-13 16: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塔桅基建装置,包括:

包围件ⅰ(11),其中所述包围件ⅰ(11)为一体成型的圆环构件,自身上至少设有至少两个供零件直线滑动的滑道;

所述零件为柱状件(12),柱状件(12)上设有用于观察自身直线滑动量的刻度(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桅基建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包围件ⅰ(11)上能够观察刻度(14)相对于包围件ⅰ(11)变化的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桅基建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柱状件(12)靠近包围件ⅰ(11)中心一端的接触部(13),其中所述接触部(13)能够与所述塔桅的管状结构线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桅基建装置,每个所述的柱状件(12)上的接触部(13)数量为两个,所述接触部(13)为纵向延伸的圆柱结构,每个柱状件(12)上的两个的接触部(13)轴线最短连线与其中所述柱状件(12)的滑动方向上的虚拟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桅基建装置,还包括通过螺纹调节产生预紧用以锁紧柱状件(12)的锁紧件(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桅基建装置,还包括至少三个周向均匀的固接在包围件ⅰ(11)外圈的吊环(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桅基建装置,还包括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包围件ⅰ(11)下方的包围件ⅱ(21),包围件ⅱ(21)的外圈固接带有凸起使得纵截面为两个t型的导轨(23),其中所述两个t型能够构成h型;

还包括基架(31)和转动连接在基架(31)上的一个外轮(35)和两层内轮(36),外轮(35)和内轮(36)配合基架(31)卡滑在导轨(23)上使得基架(31)能够绕导轨(23)移动;

其中所述两层内轮(36)分别位于凸起的上下两侧,每层内轮(36)的内轮(36)数量为两个,外轮(35)和每层内轮(36)处于一个虚拟的正三角形的三顶点处,内轮(36)与导轨(23)的内圈贴合,外轮(35)与导轨(23)的外圈贴合;

还包括安装在基架(31)上方的支撑座(33)、转动连接在支撑座(33)上的传动轮(34)和用以驱动传动轮(34)转动的电动机(38),传动轮(34)能够随基架(31)移动用以与柱状件(12)的下端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桅基建装置,还包括驱动外轮(35)转动的减速电机ⅰ(3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桅基建装置,还包括滑动连接在基架(31)上的两个导杆(32),支撑座(33)固接在个导杆(32)的上端,导杆(32)上套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基架(31)和支撑座(33)接触;

所述柱状件(12)的下端和传动轮(34)的外圈均设有两处倒角用以传动轮(34)能够从柱状件(12)的一侧挤入柱状件(12)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桅基建装置,所述围件ⅱ(21)的外圈设有两处内凹槽(22),两层内轮(36)分别位于两个内凹槽(22)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基建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塔桅基建装置。一种塔桅基建装置,包括:包围件Ⅰ,其中所述包围件Ⅰ为一体成型的圆环构件,自身上至少设有至少两个供零件直线滑动的滑道;所述零件为柱状件,柱状件上设有用于观察自身直线滑动量的刻度。对重量较重的塔桅的管状、柱状的结构部分在吊装搭建时提高拼接效率。预先通过包围件Ⅰ作为基准,使所述结构部分插入包围件Ⅰ内,通过滑动全部柱状件向内运动与所述结构部分相抵,查看刻度是否相同,相同时则位于包围件Ⅰ的中心,此时搭建位置准确,提高对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平;葛海军;韩宏辰;刘晨;陈明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