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6352182发布日期:2021-08-20 20:2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应用广泛,在我国建筑体系中有大量用砌体内外墙承重的房屋结构。砌体的基本力学特征是抗压强度很高、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很低,因其脆性特征,在大地震中极易遭到破坏,从而造成不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此对出现破坏特征的砌体结构房屋或使用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房屋进行提前加固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传统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法主要包括: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外贴钢板加固法和外贴钢板加固法等,但上述方法大多存在施工工艺复杂、工期长、施工质量不易保证、材料性能差、易造成污染等问题。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砌体块体表面进行清理;

在砌体块体上切割若干砂浆灰缝;

采用聚合物砂浆填充所述砂浆灰缝;

在砌体块体表面涂抹聚合物砂浆,形成第一层聚合物砂浆层;

在所述第一层聚合物砂浆层表面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并抹平;

在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的表面涂抹聚合物砂浆,形成第二层聚合物砂浆层。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聚合物砂浆层的厚度为15mm。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层聚合物砂浆层的厚度为5mm。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聚合物砂浆层与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相粘结。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氧树脂胶的抗拉压强度大于18mpa。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砂浆灰缝的宽度为10mm。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采用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交叉编织而成,其网格间距为5mm。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合物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该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聚合物修补砂浆和耐碱玻璃纤维网共同加固砌体块体,工艺简单、湿作业少、不需大型复杂机械且施工占用场地少、成本低廉,聚合物砂浆可以提高原结构的抗震承载力,耐碱玻璃纤维网具有良好的延性,能够抑制砌体块体裂缝的产生和进一步地发展,增强砌体墙体的耐久性、节省维修费用,聚合物修补砂浆可以很好的浸入耐碱玻璃纤维网的内部,更好的与耐碱玻璃纤维网协同工作,加固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砌体块体表面进行清理,清理的目的是去除其破碎松散的墙体块以及粉末。

s2、在砌体块体上切割若干砂浆灰缝,砂浆灰缝的宽度为10mm。

s3、采用聚合物砂浆填充所述砂浆灰缝。

所述聚合物砂浆为提前制备好的,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胶粉54~55份;减水剂164~164.3份;纤维素醚10~11份;淀粉醚10~11份;消泡剂5~6份;膨胀剂24~25份;水1700~1764.4份;聚乙烯醇20~24.3份;水泥4470~4490.3份;矿渣粉390~394.3份;微珠42.1~43.8份;水洗黄砂1505.55~1506份;石英砂1505.55~1506份。其中,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矿渣粉为s105级,胶粉为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减水剂为磺化三聚氰胺减水剂,淀粉醚为羟丙基淀粉醚,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jq-9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合物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胶粉54.8份;减水剂164.3份;纤维素醚10.9份;淀粉醚10.9份;消泡剂5.5份;膨胀剂24.6份;水1764.4份;聚乙烯醇24.3份;水泥4490.3份;矿渣粉394.3份;微珠43.8份;水洗黄砂1505.9份;石英砂1505.9份。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所述聚合物砂浆:

将上述重量份的胶粉、减水剂、纤维素醚、淀粉醚、消泡剂以及膨胀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将上述重量份的水泥、矿渣粉、聚乙烯醇、微珠、水洗黄砂以及石英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

将水、混合物a、混合物b混合搅拌均匀,即得聚合物修补砂浆成品。

s4、在砌体块体表面涂抹聚合物砂浆,形成第一层聚合物砂浆层,所述第一层聚合物砂浆层的厚度为15mm。

s5、在所述第一层聚合物砂浆层表面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并抹平,其中,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采用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交叉编织而成,其网格间距为5mm;所述第一层聚合物砂浆层与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相粘结,所述环氧树脂胶的抗拉压强度大于18mpa。

s6、在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的表面涂抹聚合物砂浆,形成第二层聚合物砂浆层,需确保聚合物砂浆能够完全覆盖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且抹面平整均匀,所述第二层聚合物砂浆层的厚度为5mm。

测试试验1

该试验用于测试采用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加固的砌体块体的对角抗剪承载力。

首先,制作三块相同的试验砌体块体,砌体块体的尺寸为:长×高×宽=490mm×494mm×240mm;三块试验砌体块体分别记作第一砌体块体、第二砌体块体和第三砌体块体。

对第一砌体块体不做任何处理;

对第二砌体块体对角加载至其开裂,不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网,只采用聚合物砂浆对其进行修补加固,其他方法步骤参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对第三砌体块体对角加载至其开裂,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对其进行修补加固。

分别对上述三块砌体块体进行对角抗剪试验,试验结果为:

第三砌体块体的对角抗剪承载力与第一砌体块相比,提升了116.7%;第三砌体块体的对角抗剪承载力与第二砌体块相比,提升了11.5%。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对砌体块体进行修补加固时,可显著提升砌体块体的对角抗剪承载力。

测试试验2

该试验用于测试采用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加固的砌体块体的抗震性能。

首先,制作两块相同的窗间墙试验砌体块体,该两块试验砌体块体是按照某工程实际砌体墙1:2进行缩尺的试验模型,试验砌体块体的厚度为240mm,且其上下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横梁相连,底梁两端预留孔的直径为80mm。两块试验砌体块体分别记作第四砌体块体和第五砌体块体。

对第四砌体块体不做任何处理;

对第五砌体块体在低周反复载荷作用下加载至破坏后,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对其进行修补加固。

根据《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101-96)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加载,采用“荷载-变形”控制的方法分别对上述两块砌体块体进行拟静力试验,试验时,顶梁上垂直压应力取工程实际的应力,即σ0=0.6mpa。试验结果表明:

(1)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对砌体块体进行修补加固,既可以提高砌体块体的极限承载力、延性,又可以加强砌体块体的整体性及延缓刚度退化,改善了砌体块体的抗震性能;

(2)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加固后的砌体块体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砌体块体在破坏之前可表现出不同“预兆”而发生延性破坏,极大的改善了试件脆性破坏特征;

(3)耐碱玻璃纤维网在拟静力试验中发挥了其自身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大的特点,使得砌体块体的刚度退化率减慢,变形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砌体块体的抗震性能;

(4)耐碱玻璃纤维网在聚合物修补砂浆中约束窗间墙来阻止裂缝开展,从而提高了窗间墙砌体块体的极限承载力;

(5)聚合物修补砂浆既可与耐碱玻璃纤维网有效的结合又可以与黏土砌体块体牢牢连接在一块,可保证加固的窗间墙砌体块体表面不空鼓与开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加固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聚合物修补砂浆和耐碱玻璃纤维网共同加固砌体块体,工艺简单、湿作业少、不需大型复杂机械且施工占用场地少、成本低廉,聚合物砂浆可以提高原结构的抗震承载力,耐碱玻璃纤维网具有良好的延性,能够抑制砌体块体裂缝的产生和进一步地发展,增强砌体墙体的耐久性、节省维修费用,聚合物修补砂浆可以很好的浸入耐碱玻璃纤维网的内部,更好的与耐碱玻璃纤维网协同工作,加固效果好。

此外,聚合物修补砂浆主要以无机材料为加固材料,取材便捷简单、价格低廉,通过加入聚乙烯醇,聚乙烯醇能够与水化产物良好结合形成一种聚合物水化产物组成的三维网格结构,能起到加筋的作用,提高了材料的刚度;通过加入胶粉,有利于提高聚合物修补砂浆的粘合力,使得聚合物修补砂浆能够与砌体块体粘结成为一个整体,保证了聚合物修补砂浆加固到砌体块体上不会出现空鼓现象;通过加入矿渣粉和微珠,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砂浆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由于微珠近似球形,还可以提高聚合物砂浆的流动性;聚合物修补砂浆对耐碱玻璃纤维网既起到保护的作用,又达到修补加固的目的。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