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51360发布日期:2021-09-25 02: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外架结构,设于结构外墙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于所述结构外墙的外侧沿着脚手架的设置方向间隔立设的若干个支撑柱,底部埋固于地面内;围绕所述支撑柱搭设的脚手架;以及可拆卸地安装连接于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若干个连接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使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连为一体,从而形成所述外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且呈筒状的套筒组件、以水平移动调节地方式安装于所述套筒组件上的至少一对夹紧组件以及可拆卸地顶撑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和所述脚手架之间的至少一对固定杆;所述套筒组件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支撑住的截面尺寸;通过移动调节所述夹紧组件,使得至少一对所述夹紧组件夹紧所述支撑柱,进而将所述套筒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垂直地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的转动杆以及竖向地设于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支撑柱一端的夹板;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杆,使所述夹板向靠近所述支撑柱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相贴,进而使得至少一对所述夹紧组件夹紧所述支撑柱,以实现将所述套筒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组件的厚度;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螺纹筒垂直地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套筒组件外壁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套筒组件相适配的凹槽以及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对应所述第一插接孔贯穿地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第二插接孔,通过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凹槽,并通过插销插入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使所述插接件和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卡套于所述支撑柱上的第一组合件和第二组合件;所述第一组合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组件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对接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套筒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件的两端形成有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组合件的两端对应所述第一对接部形成有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对接部和所述第一对接部相贴,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一穿孔,使所述第二组合件和所述第一组合件对接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支撑柱设于地面土体中的桩基,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埋固于所述桩基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脚手架的设置位置于
地面之上浇筑形成的基础结构,所述基础结构部分埋固所述支撑柱;所述脚手架搭设于所述基础结构之上。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若干个支撑柱于所述结构外墙的外侧沿着所述脚手架的设置方向间隔立设在地面上,并使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埋固于地面内;根据所述脚手架的设置位置搭设脚手架并围绕所述支撑柱;以及将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连接于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之间,使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连为一体,从而形成所述外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于所述结构外墙的外侧沿着脚手架的设置方向间隔立设的若干个支撑柱,底部埋固于地面内;围绕所述支撑柱搭设的脚手架;可拆卸地安装连接于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若干个连接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使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连为一体,从而形成所述外架结构。本发明通过连接组件使脚手架和支撑柱连为一体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体系,增强了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使得脚手架不与外墙连接也能够稳固的立设于地面,防止脚手架发生倾斜或倒塌的危险,确保了脚手架的安全性。确保了脚手架的安全性。确保了脚手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庆彬 杨光旭 贾红学 白洁 胡佳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1/9/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