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及消声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4251发布日期:2021-10-24 14:3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及消声室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声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及消声室。


背景技术:

2.消声室不仅是声学测试的一个特殊实验室,而且是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它也是声学测试设备之一,其声学性能指标直接影响测试的精度。消声室分全消声室和半消声室。房间的六个面全铺设吸声层的称为全消声室,一般简称消声室。房间的六个面中只在五个面铺吸声层的,称为半消声室。消声室的主要功能是为声学测试提供一个自由声场空间或半自由声场空间。其吸声处理是保证消声室建成后取得良好的自由声场性能的关键,大多采用具有强吸声能力的吸声尖劈或平板式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3.相对而言,平板式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所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745228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隔声低频吸声板,如图1所示,其包括:由钢板弯制而成的壳体、弹性材料1、共振板2及弹性垫3,壳体为扁形模块,尺寸为1*3*0.1m(宽*高*厚),并由边框4和内表面金属穿孔板5通过金属骨架连接而成,其中边框4四周边的形状为向外开口的槽形,以便于相邻模块之间连接时在其内部填入玻璃棉吸声材料,然后再用h型连接件连接固定。
4.但现有的吸声板要对吸收不同频率的声音需要结合不同的结构,对此cn202745228u的实施例4是这样描述的:“在用实施例1金属隔声低频吸声板建成的隔声套房内,与金属隔声低频吸声板间隔50~200mm空腔后安装吸声尖劈8,可以建成100hz以下截止频率的消声室,并且可以大大缩减吸声尖劈的长度。如果建造一个80hz消声室,本来需要1000mm长吸声尖劈及50mm后空腔。当采用金属隔声低频吸声板后,吸声尖劈与金属隔声低频吸声板之间的后空腔仍是50mm,采用850mm长吸声尖劈就可以达到80hz的低频截止频率”。
5.很明显,现有消声室所用的吸声结构要实现100hz以下截止频率的消声室仍然需要装配吸声尖劈,只是减小了吸声尖劈的长度。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及消声室,旨在解决现有消声室所用的吸声结构要实现100hz以下截止频率的消声室仍然需要装配吸声尖劈,只是减小了吸声尖劈的长度,尚有待于改进和发展的问题。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其包括:穿孔外框及多层聚酯纤维棉,所述穿孔外框包裹在多个所述聚酯纤维棉的外缘,多层所述聚酯纤维棉的密度各不相同,且沿所述穿孔外框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
9.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密度不同的聚酯纤维棉可以吸收不同频段的声波,基于该特性,本发明在穿孔外框内设置多层不同密度的聚酯纤维棉,来实现多频段声音的消声,不
需要配合吸声尖劈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消声室所用的吸声结构要实现100hz以下截止频率的消声室仍然需要装配吸声尖劈,只是减小了吸声尖劈的长度,尚有待于改进和发展的问题。
10.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声阻抗的公式为其中w为声阻抗,ρ0为空气密度,c0为声速,f为声音频率,ζ为孔隙率,x为结构因子,ξ为声流阻率;多层所述聚酯纤维棉根据密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布,且密度最低的聚酯纤维棉用于面向消声室室内,密度最高的聚酯纤维棉用于面向消声室室外。
11.本发明消声的原理是:声波在聚酯纤维棉中经过尽可能短的传播路程到达反射面,通过和声波一起运动的空气粒子与纤维或多孔材料的摩擦消耗能量(以尽可能薄的聚酯纤维棉有效吸收声波能量,可降低吸声组件的厚度,减小吸声组件所占用的空间,提高消声室的空间利用率),理想状态是声波无阻碍的进入聚酯纤维棉。在进入聚酯纤维棉之前声流阻率ξ越小,越接近理想状态;但在声波进入聚酯纤维棉之后,声流阻率ξ越大,声波能量消耗越大,吸声性能越好。
12.因此,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本发明在穿孔外框内,将多层聚酯纤维棉按照密度由低到高排布,使声流阻率逐渐增加,在声波入射到密度最低的聚酯纤维棉时,由于该层聚酯纤维棉密度较低,极为接近空气的特性阻抗,可使声波以极小的阻碍进入,而后随着聚酯纤维棉密度的增加,声波能量的消耗随之增加,当声波能量到达反射板后反向传播时,会由于最后一层聚酯纤维棉的密度较大,而基本不可能返回室内,因此,本发明通过多层聚酯纤维棉厚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提高了吸声组件的消声效果。
13.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穿孔外框的声学边界层厚度计算公式为:其中ρ0为空气密度,η为20℃时空气动态粘滞系数;所述穿孔外框为1.5mm厚的冷轧镀锌钢板,镀锌量为100g/m2,所开设穿透孔的直径为5mm,穿透孔之间的中心距为7mm,穿孔率为46%。
14.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穿孔外框要实现吸声,主要通过空气振动产生摩擦阻尼,故声波振动方向垂直的孔洞尺寸与声学边界层厚度比例是很重要的,本发明通过上述尺寸的设置,使得穿孔外框的穿孔尺寸与声学边界层厚度值相近,通过空气振动,经共振可达到最佳阻尼效果。
15.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多层所述聚酯纤维棉根据密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第一聚酯纤维棉、第二聚酯纤维棉、
……
及第n聚酯纤维棉,所述第n聚酯纤维棉设置有两个;所述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还包括:共振板,两个所述第n聚酯纤维棉在相对一面分别开设有一个开口槽,两个所述开口槽拼接形成容纳槽,所述共振板收容在所述容纳槽内。
16.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声波激发共振板的振动,当声波的频率与共振板的自振频率一致时,二者发生共振,并使振幅达到最大,从而消耗声波能量,达到吸声的目的。本发明使共振板被两个第n聚酯纤维棉包裹,当共振板被声波激发时,共振板的振动被具有柔性的聚酯纤维棉所吸收,不会与穿孔外框接触,不会因抵接刚性物体而无法振动,提高了吸收组件的低频吸声性能。
17.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共振板为复合共振板,所述复合共振板包括:泡沫塑料及钢制外壳,所述钢制外壳由钢板制作而成,且包裹在所述泡沫塑料的外缘。
18.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泡沫塑料也叫多孔塑料,以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内部具有无数微孔的塑料,具有质轻、隔热、吸音、减震等特性。现有的共振板多数为金属板或木板,只能在窄带范围内起作用;本发明中的复合共振板采用钢板制成钢制外壳,配合内部填充的泡沫塑料,形成了宽带吸声体;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共振板的作用范围,进而提高了吸声组件的低频(比如25hz~125hz)吸声性能。
19.一种消声室,所述消声室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由于所述消声室包括如上所述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的所有技术特征,因此具有上述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的所有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20.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消声室还包括:外房隔声体,所述外房隔声体包括:由镀锌钢板经折弯后焊接而成的钢板外壳,所述钢板外壳内填充有玻璃纤维棉。
21.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中利用混凝土建设而成的消声室不同,本发明所采用的外房隔声体所需要的构件皆可预制而成,无需现场制作,一则建设速度快,施工时间短,节约时间成本;二则可拆卸后移动位置(即可重复利用,整体搬迁),三则不涉及土建,粉尘污染少。而且本发明在钢板外壳内填充玻璃纤维棉,可进行隔热吸声,一则防止外界声音传入消声室,二则防止消声室室内温度异常影响声学测试。
22.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钢板外壳的第一侧设置有耦合凸起,所述耦合凸起的厚度小于钢板外壳厚度的2/3;所述钢板外壳的第二侧设置有耦合槽,所述耦合槽的厚度小于钢板外壳厚度的2/3;钢板外壳的耦合凸起用于耦合相邻钢板外壳的耦合槽。
23.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耦合凸起与耦合槽的耦合结构可提高相邻钢板外壳之间的接触面积,一方面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根据耦合凸起与耦合槽的位置迅速完成定位,提高安装效率。
24.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消声室还包括:多个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包括若干个扁钢及多个麻花钢,若干个所述扁钢平行设置,多个所述麻花钢平行设置且垂直贯穿所述扁钢。
25.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承重框架亦是预置好的,在进行装配式,进行拼接即可,整个安装过程极为简单方便。
26.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消声室还包括:橡胶阻尼减震垫,所述承重框架安置于所述橡胶阻尼减震垫上方。
27.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橡胶的长链分子结构及分子间存在较弱的次级力,使得橡胶呈现出独特的粘弹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减振,隔音缓冲性能;可有效隔离固体声。而且橡胶阻尼减震垫具备耐腐蚀、不易变形及抗老化的特性,可长期保持消声室的高吸声性能。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包括:穿孔外框及多层聚酯纤维棉,所述穿孔外框包裹在多个所述聚酯纤维棉的外缘,多层所述聚酯纤维棉的密度各不相同,且沿所述穿孔外框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密度不同的聚酯纤维棉可以吸收不同频段的声波,基于该特性,本发明在穿孔外框内设置多层不同密度的聚酯纤维棉,来实现多频段声音的消声,不需要配合吸声尖劈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消声室所用的吸声结构要实现100hz以下截止频率的消声室仍然需要装配吸声尖劈,只是减小了吸声尖劈的长度,尚有待
于改进和发展的问题。
附图说明
29.图1是cn202745228u所公开金属隔声低频吸声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所用穿孔外框的主视图。
32.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声学边界层厚度原理示意图。
33.图5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所用多层聚酯纤维棉的阶梯剖面示意图。
34.图6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的剖面图。
35.图7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所用的开设有开口槽的第五聚酯纤维棉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消声室所用外房隔声体的俯视图。
37.图9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消声室所用外房隔声体的主视图。
38.图10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消声室所用钢板外壳的俯视图。
39.图11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消声室所用u形筋板的俯视图。
40.图12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消声室所用u形筋板的剖面图。
41.图13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消声室所用承重框架的俯视图。
42.图14是本发明进一步较佳实施例消声室所用橡胶阻尼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及消声室,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如图2所示,其包括:穿孔外框100及多层聚酯纤维棉(多层聚酯纤维棉作为一个整体在图2中以标号200进行标示,在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以图5中的标号210、220、230、240、251及252分别进行标示),所述穿孔外框100包裹在多个所述聚酯纤维棉的外缘,多层所述聚酯纤维棉的密度各不相同,且沿所述穿孔外框100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
45.聚酯纤维棉又称为聚酯纤维吸音棉或聚酯吸音棉,是一种理想的吸声材料,本发明主要改进点之一是:使用密度不同的聚酯纤维棉来吸收频率不同的声波,本发明无需配合吸收尖劈即可单独使用,与现有消声室用的吸声结构区别较大,可有效降低消声室的厚度,在消声室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消声室的空间利用率;或者在消声室室内部所需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消声室所需的建筑面积。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多层聚酯纤维棉的制作方式,无论是将多层不同密度的聚酯纤维棉单独制作后排布起来,还是直接制作成一体,无论多层聚酯纤维棉的密度呈阶梯型变化还是呈连续型的曲线或直线变化,皆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46.较佳地是,所述穿孔外框100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呈u形(由图2可以直接且毫无疑义看出穿孔外框上端面的具体形状,其下端面不再单独图示),在保证多层聚酯纤维棉固定强
度的同时,减少上下两端被遮盖的面积,使多个吸声组件在拼接时,不同吸声组件之间的多层聚酯纤维棉能够尽可能无遮挡的衔接起来,以此提高消声室的消声性能。
47.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孔外框100的声学边界层厚度计算公式为:其中ρ0为空气密度,η为20℃时空气动态粘滞系数;所述穿孔外框100为1.5mm厚的冷轧镀锌钢板,镀锌量为100g/m2,所开设穿透孔111(如图3所示)的直径为5mm,穿透孔111之间的中心距为7mm,透穿孔111按照60
°
倾斜排布,穿孔率为46%(如图3所示,图3仅为说明穿孔外框的基本结构,并未按照上述数值进行图示穿透孔111直径与中心距);ω的计算公式为2πf,f为声波频率。
48.穿孔外框100作为吸声组件的防护层,应配合内部填充的聚酯纤维棉,使吸声组件作为一个整体达到最佳流阻,因流阻率较低的材料(聚酯纤维棉)过于松散,因此本发明通过穿孔外框100来进行优化,具体地,是通过降低容重(即单位容积内物体的重量)及减小硬度来实现。
49.在本发明地具体实施例中,穿孔外框100应足以透过80%的声能,为此有效厚度t
eff
(有效厚度是指穿孔外框的厚度+修正值)和穿孔率ε应满足公式:而有效厚度与穿透孔111的尺寸及内部填充材料的密度有关,基于本发明穿透孔111孔径及中心距等参数设置,穿孔率大于30%,即可认为穿孔外框100是可透声的,同时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结构稳定的镀锌钢板,穿孔率达到46%可达到更高的透声率。
50.黏性流体流经固体边壁时,在壁面附近形成的流速梯度明显的流动薄层,叫做边界层。边界层厚度(boundary

layer thickness),指从边界层壁面开始,到沿着壁面切向的流动速度达到自由来流速度的99%的位置的垂直于壁面的高度,如图4所示,其厚度为边界层外边界与避免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本发明中边界层厚度以字母δ表示。
51.流体在受到外部剪切力作用时发生变形(流动),流体内部相应要产生对变形的抵抗,并以内摩擦的形式表现出来。所有流体在有相对运动时都要产生内摩擦力,这是流体的一种固有物理属性,称为流体的粘滞性或粘性。空气的粘滞系数与温度有关,在20
°
时的数值为0.018gm
‑1s
‑1。
52.较佳地是,声阻抗的公式为其中w为声阻抗,ρ0为空气密度,c0为声速,f为声音频率,ζ:孔隙率,材料内的孔隙体积和材料总体积之比;x:结构因子,材料内空气体积压缩量和加速度之比;ξ:流阻率,厚度δx与吸声材料层的压力梯度δp及气流线速度v之比,即多层所述聚酯纤维棉根据密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布,且密度最低的聚酯纤维棉用于面向消声室室内,密度最高的聚酯纤维棉用于面向消声室室外。声阻抗以复数表示,实部为声阻,虚部为声抗,上述公式中ρ0的数值为1.21kg*m
‑3,c0的数值为344m*s
‑1,j表示复数的虚部。
53.当材料的孔隙率ζ和结构因子x的值接近1时,阻抗w接近空气阻抗ρ0c0,吸声系数接近1,因此,要想低频段的声信号顺利入射,吸声材料入射面的流阻率要足够小,100hz需要
流阻率远低于750pasm
‑2,低于一般吸声材料的流阻值,因此,入射面选择面密度10kg/m2的吸声材料。
54.在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多层所述聚酯纤维棉根据密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第一聚酯纤维棉、第二聚酯纤维棉、
……
及第n聚酯纤维棉,所述第n聚酯纤维棉设置有两个;所述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还包括:共振板300,如图6所示,两个所述第n聚酯纤维棉在相对一面分别开设有一个开口槽250a(如图7所示),两个所述开口槽250a拼接形成容纳槽(未图示),所述共振板600收容在所述容纳槽内。
55.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选择使用5层聚酯纤维棉,分别为第一聚酯纤维棉210(面密度10kg/m2)、第二聚酯纤维棉220(面密度15kg/m2)、第三聚酯纤维棉230(面密度20kg/m2)、第四聚酯纤维棉240(面密度32kg/m2)、前第五聚酯纤维棉251(面密度40kg/m2)及后第五聚酯纤维棉252(面密度40kg/m2),结合图5及图6可以看出,第五聚酯纤维棉从中部一分为二,并分别开设一个开口槽250a,被一分为二的两半第5层聚酯纤维棉扣合后在中部形成容纳槽,所述共振板收容在所述容纳槽内。
56.声波激发共振板的振动,当声波的频率与共振板的自振频率一致时,二者发生共振,使振幅达到最大,从而消耗声波能量,达到吸声的目的。本发明使共振板被两个第n聚酯纤维棉包裹,当共振板被声波激发时,共振板的振动被具有柔性的聚酯纤维棉所吸收,不会与穿孔外框100接触,不会因抵接刚性物体而无法振动,提高了吸收组件的低频吸声性能。
57.进一步地,所述共振板300为复合共振板,所述复合共振板包括:泡沫塑料及钢制外壳(未图示),所述钢制外壳由钢板制作而成,且包裹在所述泡沫塑料的外缘。泡沫塑料也叫多孔塑料,以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内部具有无数微孔的塑料,具有质轻、隔热、吸音、减震等特性。现有的共振板多数为金属板或木板,只能在窄带范围内起作用;本发明中的复合共振板采用钢板制成钢制外壳,配合内部填充的泡沫塑料,形成了宽带吸声体;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共振板的作用范围,进而提高了吸声组件的低频(比如25hz~125hz)吸声性能。
58.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钢制外壳的厚度优选为1.5mm或2.5mm,而泡沫塑料厚度则根据声波的截止频率来确定,具体地,厚度不大于100mm。
5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消声室,所述消声室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由于所述消声室包括如上所述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的所有技术特征,因此具有上述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的所有技术效果,重复部分本发明不再赘述。
60.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除上述用于消声室的吸声组件之外,所述消声室还包括:外房隔声体,所述外房隔声体包括:由镀锌钢板经折弯后焊接而成的钢板外壳410,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所述钢板外壳410内填充有玻璃纤维棉(未图示)。
61.镀锌钢板是表面有热浸镀或电镀锌层的焊接钢板,玻璃纤维棉(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或fiberglas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及机械强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性脆及耐磨性较差等缺点;本发明在玻璃纤维棉的外侧包裹镀锌钢板制成的外壳,可以利用玻璃纤维棉绝缘性好及耐热性强的特性确保较佳的声学测试环境,同时利用玻璃纤维棉抗腐蚀性好及机械强度高的优点提高消声室的使用寿命及多次整体迁移的循环利用可行性,并利用镀锌钢板强度较高及耐磨性较佳的特点解决玻璃纤维棉性脆及耐磨性较差的缺陷。
62.在具体实施时,全消声室六个面(相当于现有消声室土建的底板、天花板及四面墙
壁)皆采用厚度为100mm(该数值仅为举例)的外房隔声体建造,具体地,外房隔声体经过折弯、焊接、填充及喷涂等工艺加工而成。优选钢板的内侧面厚度为1.5mm,外侧面厚度为2.0mm,以此来提高经常受外力的外侧面的强度,减少基本不受外力的内侧面的用料,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消声室的消声性能。半消声室的建造与此同理,本发明对此不再单独进行详细描述。
6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利用混凝土建设而成的消声室不同,本发明所采用的外房隔声体所需要的构件皆可预制而成,无需现场搭建,一则建设速度快,施工时间短,节约时间成本;二则可拆卸后移动位置(即可重复利用,整体搬迁),三则不涉及土建,粉尘污染少。而且本发明在钢板外壳410内填充玻璃纤维棉,可进行隔热吸声,一则防止外界声音传入消声室,二则防止消声室室内温度异常影响声学测试。
64.作为上述较佳实施例地改进,所述钢板外壳410的第一侧设置有耦合凸起,所述耦合凸起的厚度小于钢板外壳410厚度的2/3;所述钢板外壳410的第二侧设置有耦合槽,所述耦合槽的厚度小于钢板外壳410厚度的2/3;钢板外壳410的耦合凸起用于耦合相邻钢板外壳410的耦合槽。耦合凸起与耦合槽的耦合结构可提高相邻钢板外壳410之间的接触面积,一方面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根据耦合凸起与耦合槽的位置迅速完成定位,提高安装效率。
65.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钢板外壳410第一侧亦设置有耦合槽,第二侧亦设置有耦合凸起,第一侧的耦合凸起与耦合槽分别为第一耦合凸起及第一耦合槽,第二侧的耦合凸起与耦合槽分别为第二耦合凸起及第二耦合槽。优选所述第一耦合凸起的厚度为48.5mm,第一耦合槽的厚度为51.5mm,钢板外壳410的总厚度为100mm,第二耦合凸起的厚度为51.5mm,第二耦合槽的厚度为48.5mm;在拼接时,第一耦合凸起与第二耦合槽起之间预留有3mm的间隙,通过槽和凸起接触面粘接胶条,拼装时耦合压紧可排出接触面空气。
66.此外,所述消声室还包括:“工”字形衔接板,所述“工”字形衔接板用于连接上下临近的外房隔声体。在安装时,左右相邻的外房隔声体通过结构耦合,上下相邻的外房隔声体通过“工”字形衔接板卡接;在拆卸挪移时,外房隔声体只需要重新拼接即可,“工”字形衔接板仍然可以使用,仅需考虑人工成本且极为方便。
67.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外壳410的内缘设置有u形筋板420(如图8、图9及图11所示,其横截面呈u形,如图12所示),所述u形筋板420支撑在钢板外壳410的内壁边缘(以加强钢板外壳410的强度),所述u形筋板420的形状与所述钢板外壳410的形状相同(设置有第三耦合凸起、第三耦合槽、第四耦合凸起及第四耦合槽,分别与第一耦合凸起、第一耦合槽、第二耦合凸起及第二耦合槽相适配),但尺寸小于钢板外壳410的内尺寸,比如若钢板外壳410的宽度为930mm、厚度为100mm、壁厚为2mm,则其内尺寸分别是:宽度926mm、厚度96mm,在这种情况下,u形筋板420的尺寸可以设置为宽度922mm、厚度93mm、第三耦合凸起厚度39.5mm、第三耦合槽厚度53.5mm、第四耦合凸起厚度50.5mm及第四耦合槽42.5mm,以便在u形筋板420与钢板外壳410之间预留有间隙,而后通过点焊的方式将二者固定在一起,焊接时u形筋板420槽口朝外,以着重提高钢板外壳410内侧的强度。
68.根据本发明地另一方面,所述消声室还包括:多个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包括若干个扁钢510及多个麻花钢520,如图13所示,若干个所述扁钢510平行设置,多个所述麻花钢520平行设置且垂直贯穿所述扁钢510。承重框架亦是预置好的,在进行装配式,进行拼接
即可,整个安装过程极为简单方便。
69.在具体实施时,承重框架优选采用hw100*100mm国标h型钢作为基材,而后经过焊接、打磨、刷防锈底漆及刷面漆工序加工而成,整个承重框架采用闭环连接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保证承重框架的自身结构稳定性,打磨可防止焊点、加工突刺等伤及人体;防锈底漆附着力强、封闭性好且具备较佳的化学防锈性能,可提高承重框架防锈能力,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面漆的作用主要是抗划伤性好、硬度相对较高及耐老化性,可对承重框架进行有效保护。
70.较佳地是,所述消声室还包括:橡胶阻尼减震垫600,如图14所示,所述承重框架安置于所述橡胶阻尼减震垫600上方。橡胶的长链分子结构及分子间存在较弱的次级力,使得橡胶呈现出独特的粘弹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减振,隔音缓冲性能;可有效隔离固体声。而且橡胶阻尼减震垫600具备耐腐蚀、不易变形及抗老化的特性,可长期保持消声室的高吸声性能。
71.在具体实施时,优选橡胶阻尼减震垫600整体呈矩形或方形,下端面开设有圆形开口610,如图14所示,以保证橡胶阻尼减震垫600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不会产生过大的反弹力,影响承重框架的稳定性。
72.本发明所提供的消声室在进行建设时,只需要预先处理好地面基础,而后对预制好的构件进行组装即可,可预制的构件有:
73.1、承重框架,承重框架可根据消声室尺寸进行预制,在消声室尺寸较大时,可预制多个承重框架,在消声室建设时现场拼接,一方面有利于承重框架的运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单个承重框架的承重能力;而在消声室尺寸较小时,可预制单个承重框架,在消声室建设时直接放置并固定在预设好的位置即可;较佳地是,批量预制通用的承重框架作为标准件,在进行消声室的设计时根据标准件尺寸与消声室尺寸计算所需要的非标准件,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提高消声室建设速度;
74.2、橡胶阻尼减震垫600,优选橡胶阻尼减震垫600预制有多个,在建造消声室时,相邻橡胶阻尼减震垫600之间的间距为50cm;较佳地是,批量预制通用的橡胶阻尼减震垫600作为标准件,在进行消声室的设计时根据标准件尺寸与消声室尺寸计算所需要的非标准件,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提高消声室建设速度;
75.3、外房隔声体,可选地是,批量预制通用的外房隔声体作为标准件,在进行消声室的设计时根据标准件尺寸与消声室尺寸计算所需要的非标准件,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提高消声室建设速度;
76.4、吸声组件,吸声组件的厚度本发明优选不大于350mm,长宽优选不大于1500mm(长度与宽度影响吸声组件自身的结构稳定性);较佳地是,批量预制通用的吸声组件作为标准件,在进行消声室的设计时根据标准件尺寸与消声室尺寸计算所需要的非标准件,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提高消声室建设速度。
77.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