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9309发布日期:2022-01-15 04:3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构造柱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民用住宅建筑中,构造柱结构的端部构造柱施工一般采用木模板装模,圆管木方固定浇筑成型施工方式。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完成后整体为凹形,安装时需要多名施工人员的配合,一部分施工人员固定模板,另一部分施工人员使用工具将木模板固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完成后整体为凹形,安装时需要多名工人配合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包括两个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多个固定销和两个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模板通过多个对拉螺栓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模板贴合,且均与所述第二模板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面均具有第一方管,所述第二模板的外侧面具有两个第二方管,两个所述第一方管和两个所述第二方管均与地面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方管靠近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方管的侧面均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二方管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具有多个第二套筒,且每个所述第二套筒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的下方,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贴合,每个固定销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筒中,每个所述支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转动连接,并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的侧面。
5.施工人员依次将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一部分与墙壁贴合,并用所述支架支撑,然后用对拉螺进行固定,将所述第二模板放置于两个模板之间,从而将施工区域围住,并用所述固定销将三者固定,从而完成构造柱模板的安装,单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不需要多名施工人员。
6.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侧面均具有转动支座,所述转动支座与对应的所述支架通过螺栓铰接。
7.转动支座用于连接和固定支架。
8.其中,每个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杆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支座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铰接,所述支撑座设置于地面。
9.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模板抵持,所述支架的下端与地面抵持,从而实现对所述模板的固定,
1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还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契合。
11.旋转所述第二支撑杆至所述凹槽中,便于所述第一模板的收纳。
12.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模板的高度小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模板的高度。
13.高度小的所述第一模板的上方,便于斗模的安装。
14.其中,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还具有垫片。
15.所述垫片用于增加支撑座与地面的摩擦力。
16.其中,所述第二模板的下方还具有清扫口。
17.所述清扫口用于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
18.其中,所述固定销为l型。
19.将所述固定销插入对应的位置即可完成两个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固定。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施工人员依次将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一部分与墙壁贴合,并用所述支架支撑,然后用对拉螺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将所述第二模板放置于两个模板之间,从而将施工区域围住,最后将所述固定销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组成的固定孔中,从而完成构造柱模板的安装,单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不需要多名施工人员;所述第一方管用于增强所述第一模板的强度,所述第二方管用于增强所述第二模板的强度,避免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在浇筑的过程中发生变形;所述第二模板的下方具有的所述清扫口用于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避免杂物影响浇筑质量;所述第二模板一侧的所述第一模板的高度低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模板,便于安装斗模。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发明的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的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的俯视图。
24.图3是本发明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固定销、4-支架、5-第一方管、6-第二方管、7-第一套筒、8-第二套筒、9-转动支座、10-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支撑座、13-凹槽、14-清扫口、15-垫片、16-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27.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此
外,在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包括两个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多个固定销3和两个支架4,两个所述第一模板1通过多个对拉螺栓16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模板1分别与所述第二模板2贴合,且均与所述第二模板2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模板1的外侧面均具有第一方管5,所述第二模板2的外侧面具有两个第二方管6,两个所述第一方管5和两个所述第二方管6均与地面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方管5靠近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方管6的侧面均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套筒7,所述第二方管6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具有多个第二套筒8,且每个所述第二套筒8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7的下方,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7的下端贴合,每个固定销3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7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筒8中,每个所述支架4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1转动连接,并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1的侧面。
29.本实施方式中,施工人员依次将两个所述第一模板1的一部分与墙壁贴合,并用所述支架4支撑,然后用对拉螺两个所述第一模板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将所述第二模板2放置于两个模板之间,从而将施工区域围住,最后将所述固定销3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8组成的固定孔中,从而完成构造柱模板的安装,单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不需要多名施工人员。所述第一方管5用于增强所述第一模板1的强度,所述第二方管6用于增强所述第二模板2的强度,避免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在浇筑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30.为了构造柱的浇筑效果,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均采用钢板,所述第一方和所述第二方管6均采用方钢,所述固定销3采用l型圆钢,所述第一方管5和所述第二方管6均采用穿孔圆钢套管,通过在与砖墙连接的侧模定位穿孔留置固定位。通过在方钢上焊接转角固定穿孔圆钢套管,中间穿插l型圆钢固定。相较于木模板,强度更高,避免出现跑模、胀模、倾斜等质量缺陷的发生。
31.具体的,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均采用200
×
2700
×
1.2mm(长
×

×
厚度)的钢板。所述第一方管5采用60
×
30
×2×
2300mm(长
×

×

×
高)的方钢。所述第二方管6采用660
×
30
×2×
2700mm(长
×

×

×
高)的方钢。所述第一套筒7和所述第二套筒8均采用直径12mm的穿孔圆钢套管。所述固定销3采用的圆钢直径为16mm,并套设尺寸为20
×5×
2mm(直径
×

×
厚)的空心圆钢套管。
3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模板1的侧面均具有转动支座9,所述转动支座9与对应的所述支架4通过螺栓铰接。
33.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旋转螺栓使所述转动支座9夹紧或松弛,将所述转动支座9用于所述支架4的旋转和固定。
34.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架4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杆11和支撑座12,所述第一支撑座12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支座9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12通过螺栓铰接,所述支撑座12设置于地面。
3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座12转动连接,便于支架4根据施工环境调整姿态,也便于支架4的收纳,所述支撑座12增大支架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10的侧面还具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契合。
37.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二支撑杆11转动至所述凹槽13中,然后将二者整体旋转,
并贴合所述第一模板1,从而完成收纳,便于施工结束后,所述第一模板1的搬运和收纳。
38.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模板1的高度小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模板1的高度。
39.具体的,一侧的所述第一模板1低于另一侧40cm,便于安装斗模。
4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12的底部还具有垫片15。
41.所述垫片15用于增加支撑座12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所述支架4支撑所述第一模板1时更加牢靠。
42.其中,所述第二模板2的下方还具有清扫口14。
43.所述清扫口14用于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避免杂物影响浇筑质量。
44.其中,所述固定销3为l型。
45.将所述固定销3插入对应的位置即可完成两个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的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
4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