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4529发布日期:2022-01-26 16:1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


背景技术:

2.如今的城市建筑的“身高”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了越来越多窗墙体系的框筒结构(混凝土筒+钢框架)超高层写字楼涌现,外立面窗间墙目前普遍采用砌块墙+幕墙(铝板或石材)形式,传统外立面砌块墙两端设置构造柱中间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风险高,且影响工期。为了加快建设节奏、减少施工风险,当前亟需设计适应窗墙体系外围护墙pc构件,与钢结构同步安装,施工安全,节省成本,缩短工期,符合绿色建造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解决现有的外立面砌块墙施工风险高、工期长的问题。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的上端侧面通过支撑钢架与上层的楼板固定,所述墙板主体的下端通过注入高强度砂浆形成砂浆层与下层的楼板固定;所述墙板主体包括混凝土以及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内提供物理支撑的钢筋网组,所述钢筋网组内侧填充有减重板;所述墙板主体的顶部有延伸出的预留钢筋,所述墙板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预留盲孔,所述墙板主体的预留钢筋插入到上一层的墙板主体的预留盲孔内,并通过砂浆层封堵;所述墙板主体的顶端与上层的楼板之间填充有柔性连接层。
5.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重板用eps板,且所述减重板上预留孔洞。
6.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墙板主体上设置有预埋接驳套筒,所述墙板主体与支撑钢架之间通过接驳螺钉螺接在所述预埋接驳套筒进行位置固定。
7.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墙板主体的顶端开设有u型槽,所述墙板主体与所述上层的楼板连接后在所述u型槽内填充注入有防水砂浆。
8.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墙板主体的u型槽内还设置有多组圆头吊钉,用于为吊装提供受力点。
9.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墙板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脱模处理的脱模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的墙板主体可以在厂区预制,运输至现场后直接安装,减少了现场浇筑构造柱、砌筑墙体的施工安全风险,通过墙体与主体钢结构的同步安装,也为幕墙提前进场创造了条件,中部螺栓与底部仅设一道钢架斜支撑调垂和固定,减少斜支撑预埋工作量,墙体内设减重板兼有保温作用,也减少外保温板使用量,降低了整体吊装的重量以及成本。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发明所述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的剖视图;
14.图2为本发明所述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的轴侧示图;
15.图3为本发明所述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安装侧面剖视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墙板主体;2、钢筋网组;3、减重板;4、预埋接驳套筒;5、预留钢筋;6、预留盲孔;7、u型槽;8、脱模孔;9、圆头吊钉;10、接驳螺钉;11、支撑钢架;12、楼板;13、柔性连接层;14、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19.参阅图1-3所示,所述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包括墙板主体1;所述墙板主体1的上端侧面通过支撑钢架11与上层的楼板12固定,所述墙板主体1的下端通过注入高强度砂浆形成砂浆层14与下层的楼板12固定;所述墙板主体1包括混凝土以及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内提供物理支撑的钢筋网组2,所述钢筋网组2内侧填充有减重板3;所述墙板主体1的顶部有延伸出的预留钢筋5,所述墙板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预留盲孔6,所述墙板主体1的预留钢筋5插入到上一层的墙板主体1的预留盲孔6内,并通过砂浆层14封堵;所述墙板主体1的顶端与上层的楼板12之间填充有柔性连接层13,所述柔性连接层13为增加缓冲效果的柔性材料。
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减重板3用eps板,且所述减重板3上预留孔洞方便混凝土振捣密实。
21.所述墙板主体1上设置有预埋接驳套筒4,所述墙板主体1与支撑钢架11之间通过接驳螺钉10螺接在所述预埋接驳套筒4进行位置固定。
22.所述墙板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u型槽7,所述墙板主体1与所述上层的楼板12连接后在所述u型槽7内填充注入有防水砂浆,防止渗水。
23.所述墙板主体1的u型槽7内还设置有多组圆头吊钉9,用于为吊装提供受力点。
24.所述墙板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脱模处理的脱模孔8。
25.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的墙板主体1可以在厂区预制,运输至现场后直接安装,减少了现场浇筑构造柱、砌筑墙体的施工安全风险,通过墙体与主体钢结构的同步安装,也为幕墙提前进场创造了条件,中部螺栓与底部仅设一道钢架斜支撑调垂和固定,减少斜支撑预埋工作量,墙体内设减重板3兼有保温作用,也减少外保温板
使用量,降低了整体吊装的重量以及成本。
26.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主体(1),所述墙板主体(1)的上端侧面通过支撑钢架(11)与上层的楼板(12)固定,所述墙板主体(1)的下端通过注入高强度砂浆形成砂浆层(14)与下层的楼板(12)固定;所述墙板主体(1)包括混凝土以及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内提供物理支撑的钢筋网组(2),所述钢筋网组(2)内侧填充有减重板(3);所述墙板主体(1)的顶部有延伸出的预留钢筋(5),所述墙板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预留盲孔(6),所述墙板主体(1)的预留钢筋(5)插入到上一层的墙板主体(1)的预留盲孔(6)内,并通过砂浆层(14)封堵;所述墙板主体(1)的顶端与上层的楼板(12)之间填充有柔性连接层(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板(3)用eps板,且所述减重板(3)上预留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主体(1)上设置有预埋接驳套筒(4),所述墙板主体(1)与支撑钢架(11)之间通过接驳螺钉(10)螺接在所述预埋接驳套筒(4)进行位置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u型槽(7),所述墙板主体(1)与所述上层的楼板(12)连接后在所述u型槽(7)内填充注入有防水砂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主体(1)的u型槽(7)内还设置有多组圆头吊钉(9),用于为吊装提供受力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脱模处理的脱模孔(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墙体系的预制外围护墙结构,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的上端侧面通过支撑钢架与上层的楼板固定,所述墙板主体的下端通过注入高强度砂浆形成砂浆层与下层的楼板固定;所述墙板主体包括混凝土以及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内提供物理支撑的钢筋网组,所述钢筋网组内侧填充有减重板。本发明的墙板主体可以在厂区预制,运输至现场后直接安装,减少了现场浇筑构造柱、砌筑墙体的施工安全风险,通过墙体与主体钢结构的同步安装,也为幕墙提前进场创造了条件,中部螺栓与底部仅设一道钢架斜支撑调垂和固定,减少斜支撑预埋工作量,墙体内设减重板兼有保温作用,也减少外保温板使用量,降低了整体吊装的重量以及成本。降低了整体吊装的重量以及成本。降低了整体吊装的重量以及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邹勇 刘伟 陈文松 周静 杨书琴 郑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博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