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1279发布日期:2022-03-12 05:3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是一种非承重的功能性墙体,其一般现场装配于建筑承重墙体的外侧,从而实现对建筑的有效保温,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宗旨,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3.如公开号为cn111764585b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通过基墙、龙骨和建筑装饰墙体之间的配合,首先将玻镁板贴合在龙骨的外侧表面,使用螺栓将玻镁板与龙骨进行螺纹相连,在将保温层和隔音层依次放置在凹槽的内部,在将装饰板对玻镁板的外侧表面进行覆盖,在使用胀管插入到圆槽的内部依次贯穿装饰板、隔音层、保温层和玻镁板,然后使用螺钉插入到胀管的内部进行螺纹相连,可以使装饰板与玻镁板进行对接安装,期间无需使用胶水进行粘合作业,以免出现刺激性味以及化学元素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节能环保,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换热温度进行自动调控,导致建筑内部的温度无法保持在合适、舒适的温度,同时其采用楔块和楔槽卡合的方式来实现前提之间的稳定性,但是却导致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不便对单个损坏的墙体进行快速拆卸,为后续的检修带来了不便,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不便对换热温度进行自动调控,导致建筑内部的温度无法保持在合适、舒适的温度和不便对单个损坏的墙体进行快速拆卸,为后续的检修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墙体外侧的墙体主体,所述墙体主体与建筑墙体之间连接有膨胀螺栓,用来实现墙体主体的稳定安装,且所述墙体主体的上端开设有楔槽;还包括:容置槽,开设于所述墙体主体的下端内部,所述容置槽的内侧活动设置有楔块;集热片,均匀设置于所述墙体主体的外壁,用来实现热量的高效吸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一体化设置于所述墙体主体的内侧,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导热柱,用来实现热量的接触传导和墙体蓄热;第一隔热板,嵌入安装于所述墙体主体侧壁,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
气囊,用来实现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实时监测;第二隔热板,嵌入安装于所述墙体主体的内侧,所述第二隔热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用来实现自动控温作用。
7.优选的,所述膨胀螺栓等角度贯穿于墙体主体的边角处并与建筑墙体进行连接,且所述墙体主体下端设置的楔块与相邻墙体主体上端开设的楔槽凹凸配合,并所述楔块为保温材料制成。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膨胀螺栓对墙体主体进行稳定安装,并且可以利用楔槽和楔块的凹凸配合,实现相邻墙体主体之间的稳定拼接,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整体外观的美观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楔块对相邻墙体之间的冷桥效应做出有效减弱,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效果。
9.优选的,所述集热片的表面呈六边形结构设置,且所述集热片与第二隔热板的外侧呈一体化结构设置,并且所述集热片为吸热金属材料制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均匀分布的集热片可以对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吸收,并传导给墙体主体,进而使得墙体主体内部的温度可以快速攀升,从而为后续的蓄热提供了条件。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墙体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三组空腔,并且位于中间的所述空腔的内侧填充有满仓的作为相变材料的固态石蜡,用来实现高效的蓄热。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墙体主体内部空腔中的石蜡可以在白天有效的吸收热量而进行融化,使得石蜡从固态变为液态,从而吸收、蓄存大量的热量,当外界气温降低时,石蜡会进行缓慢放热,从而完成凝固,进而实现对建筑的保温作用。
13.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变化的弹性膜片,用来实现对通孔的封堵,且所述弹性膜片侧壁与通孔的内壁熔接呈一体化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空腔中的固态石蜡吸热融化后,由于其分子间隙变大,使得液态状态下石蜡的体积大于固体状态下的石蜡,从而使得液体石蜡向弹性膜片施压,从而使得弹性膜片自动发生弹性形变。
15.优选的,所述导热柱为铜材质结构,且所述导热柱与通孔构成伸缩结构,并且所述导热柱的外壁贴合于通孔的内壁,同时所述导热柱靠近弹性膜片的一端外侧一体化设置有连接柱,而且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小于导热柱的直径,所述连接柱与弹性膜片的中间位置粘接固定,所述导热柱的长度大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到墙体主体内壁之间的距离。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融化状态下的石蜡可以推动弹性膜片进行弹性变化,从而使得弹性膜片推动导热柱进行自动伸缩调节,使得导热柱可以分别接触墙体主体的左右两侧,从而使得墙体主体外侧吸收的阳光热量可以快速传导给建筑墙体,从而实现对室内的有效升温。
17.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内侧安装的弹性膜片的弹力小于第二隔板内侧安装的弹性膜片的弹力,且所述第一隔板的内侧安装的导热柱的端头固定安装有导热板,并且所述导热板为铜材质结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空腔内部的石蜡会逐渐放热,从而实现对建筑内部的保温,同时随着石蜡的放热凝固,弹性膜片收到的压力会逐渐变小,由于第
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两者内部的弹性膜片的弹力存在差异,使得第二隔板内部的弹性膜片率先弹性复位,从而拉动其外侧连接的导热柱复位,从而避免石蜡蓄存的热量向墙体主体的外侧流失,而导热板仍可以将热量传导给建筑室内,从而实现对建筑的有效保温。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整体呈矩形环状结构设置,且所述第一气囊贴合于建筑墙体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连接有输气管,同时所述第二气囊的厚度小于其外侧的第二隔热板的厚度,而且所述第二气囊与导热板的位置相对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温度正常时,第二气囊收纳于第二隔热板的内侧,当外界温度传导过度而导致室内温度过高时,第一气囊会在建筑墙体温度作用下,内部气体发生膨胀,使得其内部的部分气体会通过输气管进入第二气囊中,从而使得第二气囊接触导热板,使得第二气囊快速吸热,从而导致内部气体膨胀,从而推动导热板进行移动,使得导热板与墙体主体的左侧内壁相互分离,从而切断热量直接传导,实现对换热的调控,确保室内温度正常。
21.优选的,所述楔块与墙体主体之间连接有调位气囊,且所述调位气囊整体呈环形结构设置,并且所述调位气囊与第一气囊之间连接有输气管,同时所述楔块与容置槽构成伸缩结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气囊内部气体发生膨胀时,可以使得调位气囊同步发生膨胀,从而推动楔块进行伸缩运动,从而使得相邻墙体主体之间的缝隙变大,提高冷桥效应,加速热量的散发,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降低、调控,且当墙体损坏时,可以再拆卸完膨胀螺栓后,在墙体主体外侧对调位气囊进行加热,从而推动楔块进行伸缩,并脱离楔槽,此时可以将损坏的墙体主体顺利拆卸,且不会破坏其他墙体结构。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可以利用相变材料实现对热量的有效蓄存,且可以通过材料的相变体积变化来驱动墙体对热量的交换控制以及对冷桥热量流失进行调节,实现对建筑内部温度的高效自动调控,绿色节能,同时可以在后续检修过程中可以对损坏墙体进行单独拆装,实用性强;1、设置有空腔、导热柱和弹性膜片,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空腔内部的固态石蜡会逐渐吸热并进行融化,此时石蜡会进行相变吸热,从而由固态变为液态,实现高效的蓄热,由于其分子间隔变大,使得液态石蜡会向弹性膜片施压,从而使得弹性膜片发生弹性形变,进而推动通孔内部的导热柱进行弹性伸缩,使得导热柱的端部抵触于墙体主体的两侧内壁,从而实现对热量的快速传导,实现对室内的高效保温;2、设置有弹性膜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调位气囊,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空腔内侧的液态石蜡会进行缓慢放热,并将热量通过导热柱传导至墙体主体的内侧,从而实现对建筑墙体的保温,同时随着石蜡的放热,其会逐渐凝固,使得体积逐渐复原,此时位于第一隔板内部的弹性膜片会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先复位,从而拉动其外侧连接的导热柱脱离墙体主体的靠外一侧,从而避免热量向建筑外界传导,当室内因导热而温度过高时,第一气囊会吸热膨胀,从而使得其内部的部分气体进入第二气囊和调位气囊,使得第二气囊推动导热板脱离墙体主体的左侧内壁,实现对热传导的切断,同时调位气囊会推动楔块滑动收入容置槽中,使得冷桥效应加强,进而实现放热,从而能实现对建筑室内的温度的自动调控;3、设置有楔槽和楔块,通过将相邻墙体主体的楔槽和楔块凹凸配合,可以有效提高相邻两组墙体主体之间的拼接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削弱墙体主体之间的冷桥效应,
而可伸缩控制的楔块可以便于后续对损坏墙体进行单独拆装,有效提高了墙体主体的安装便捷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墙体主体拼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导热柱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墙体主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集热片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楔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墙体主体;2、膨胀螺栓;3、楔槽;4、容置槽;5、楔块;6、集热片;7、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空腔;10、通孔;11、导热柱;1101、连接柱;12、弹性膜片;13、导热板;14、第一隔热板;15、第一气囊;16、第二隔热板;17、第二气囊;18、调位气囊;19、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墙体外侧的墙体主体1,墙体主体1与建筑墙体之间连接有膨胀螺栓2,用来实现墙体主体1的稳定安装,且墙体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楔槽3;还包括:容置槽4,开设于墙体主体1的下端内部,容置槽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楔块5;集热片6,均匀设置于墙体主体1的外壁,用来实现热量的高效吸收;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一体化设置于墙体主体1的内侧,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10,且通孔10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导热柱11,用来实现热量的接触传导和墙体蓄热;第一隔热板14,嵌入安装于墙体主体1侧壁,第一隔热板1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囊15,用来实现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实时监测;第二隔热板16,嵌入安装于墙体主体1的内侧,第二隔热板16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17,用来实现自动控温作用。
28.膨胀螺栓2等角度贯穿于墙体主体1的边角处并与建筑墙体进行连接,且墙体主体1下端设置的楔块5与相邻墙体主体1上端开设的楔槽3凹凸配合,并楔块5为保温材料制成。
29.如图1-2和图8所示,将墙体主体1贴合于建筑墙体的外侧,并使用膨胀螺栓2将其与建筑墙体进行固定,然后将相邻墙体主体1下端的楔块5插入其下方墙体主体1上端开设的楔槽3中,然后使用膨胀螺栓2进行再次固定,从而实现对墙体主体1的稳定连接,且通过
楔块5可以有效削弱相邻墙体主体1之间的冷桥效应,起到初步的保温作用。
30.集热片6的表面呈六边形结构设置,且集热片6与第二隔热板16的外侧呈一体化结构设置,并且集热片6为吸热金属材料制成。
31.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将墙体主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三组空腔9,并且位于中间的空腔9的内侧填充有满仓的作为相变材料的固态石蜡,用来实现高效的蓄热。
32.通孔10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变化的弹性膜片12,用来实现对通孔10的封堵,且弹性膜片12侧壁与通孔10的内壁熔接呈一体化设置。
33.导热柱11为铜材质结构,且导热柱11与通孔10构成伸缩结构,并且导热柱11的外壁贴合于通孔10的内壁,同时导热柱11靠近弹性膜片12的一端外侧一体化设置有连接柱1101,而且连接柱1101的直径小于导热柱11的直径,连接柱1101与弹性膜片12的中间位置粘接固定,导热柱11的长度大于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到墙体主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
34.第一隔板7内侧安装的弹性膜片12的弹力小于第二隔板8内侧安装的弹性膜片12的弹力,且第一隔板7的内侧安装的导热柱11的端头固定安装有导热板13,并且导热板13为铜材质结构。
35.如图1-2和图4-7所示,集热片6可以对外界的热量进行快速吸热,实现对墙体主体1的加热,使得空腔9内部的固态石蜡会逐渐吸热,实现固液相变,从而实现对热量的蓄存,同时随着石蜡的融化,其分子间隙会发生变化,使得石蜡体积变大,从而对弹性膜片12施压,使得弹性膜片12发生弹性形变,进而推动导热柱11进行伸缩运动,使得右侧的导热柱11和左侧的导热板13均贴合于墙体主体1的内壁,从而实现对热量的有效传导,实现对室内的升温,实现高效的保温作用,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空腔9内部的石蜡会逐渐发热凝固,使得石蜡的体积逐渐减小,此时第一隔板7内部的弹性膜片12会进行弹性箱变,从而拉动导热柱11滑动复位,并与墙体主体1的内壁分离,从而避免热量向墙体主体1的外侧传导,此时石蜡蓄存的热量会通过导热板13向建筑室内传递,从而实现高效的保温、调控作用,环保节能。
36.第一气囊15整体呈矩形环状结构设置,且第一气囊15贴合于建筑墙体的外侧,并且第一气囊15与第二气囊17之间连接有输气管19,同时第二气囊17的厚度小于其外侧的第二隔热板16的厚度,而且第二气囊17与导热板13的位置相对应。
37.楔块5与墙体主体1之间连接有调位气囊18,且调位气囊18整体呈环形结构设置,并且调位气囊18与第一气囊15之间连接有输气管19,同时楔块5与容置槽4构成伸缩结构。
38.如图1-3和图6所示,当室内温度因为热传导而过高时,第一气囊15内部的气体会吸热膨胀,从而使得第一气囊15中的部分气体通过输气管19进入第二气囊17和调位气囊18,从而使得第二气囊17、调位气囊18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此时第二气囊17会贴合于导热板13,并进行持续吸热,使得第二气囊17会膨胀,从而推动导热板13远离墙体主体1的内壁,实现对热量传导的隔断,同时调位气囊18会推动楔块5收缩进入容置槽4中,从而加强墙体主体1之间的冷桥效应,促使热量的散发,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高效控温,同时后续通过烘烤调位气囊18外侧的墙体主体1,可以使得楔块5收入容置槽4中,从而实现在不影响墙体主体1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可以对墙体主体1进行便捷拆装,实用性强。
3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时,首先如图1-8所示,通过膨胀螺栓2将墙体主体1固定安装于建筑墙体外侧,并将相邻墙体主体1的楔槽3和楔块5进
行卡接,使用过程中,空腔9内部的石蜡会进行固液相变,从而实现热量的蓄存,同时可以利用导热柱11对外界热量进行高效传导,实现对室内的保温,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石蜡会逐渐放热凝固,从而将其蓄存的热量再次传导给建筑墙体,实现对室内的保温,当室内温度过高时,第二气囊17会发生膨胀并推动导热板13进行移动,从而阻断热传导,同时可以加强墙体主体1之间冷桥效应,实现降温作用,进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高效自动调控,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40.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