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70140发布日期:2022-02-12 10:58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坡屋面混凝土浇筑的浇筑施工,具体是一种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的提高,在建筑设计中许许多多新颖别致、多彩纷呈的坡屋面结构出现在了一些住宅结构或是公共建筑中,使得这些建筑从使用功能及外观造型都增加了不同的色彩,但同时也给屋面施工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隐患。
3.现浇混凝土坡屋面在施工过程中难度大,整体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施工难点多容易发生质量问题。这些难点主要存在于混凝土的标高控制、平整度、密实度及振捣过程。在清楚了这些施工技术难点后,工程人员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4.1、坡屋面混凝土标高及平整度控制坡屋面混凝土的标高比平屋面的控制起来难度要大很多,施工不当易使坡面混凝土上薄下厚,为保证屋面标高,可以在屋脊及檐沟每2m焊接一个直径12mm的钢筋头,上刷红漆,采用结构的标高点进行混凝土的标高控制。
5.2、坡屋面混凝土密实度及振捣过程控制现浇混凝土坡屋面板底横向钢筋印记往往清晰可见,同时横向板筋接近上部比较密实,而接近下部混凝土相对松散。一般坡屋面混凝土采用点振法施工,点振法就是用振捣棒垂直于模板面对屋面混凝土进行振捣的一种方法,振捣面积小,一步振捣到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振捣所需时间短,减少了混凝土的流淌,混凝土振捣完毕,用大扛刮平,根据板顶标高拉控制线,用抹子搓至板顶标高。
6.上述背景技术的缺陷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1)采用钢筋头上刷红漆测量混凝土板面标高的方法,误差较大,在浇筑过程中难以精确控制,操作不便。
7.2)振捣过程容易造成混凝土大量流动,难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性。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
9.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1)坡屋面截流钢丝网及支撑装置的设计施工坡屋面截流钢丝网及支撑装置包括屋脊线两侧的坡屋面,每面坡屋面上均设置有顶板模板,顶板模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上设置有板底钢筋,板底钢筋上方设置有板面钢筋;每面坡屋面的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设置有多排沿坡屋面横向
设置的钢丝网支撑杆,每排钢丝网支撑杆包括多个均布间隔设置的钢丝网支撑杆,每个钢丝网支撑杆的底端与板底钢筋固定连接、上端与板面钢筋绑扎连接、顶端贯穿板面钢筋向上延设并且延设段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每个钢丝网支撑杆位于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的杆段后端铰接连接有沿坡屋面纵向设置的后支撑杆,后支撑杆的底端与板底钢筋固定连接,后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花篮调节螺母;每排钢丝网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安装有一根位于板面钢筋上方且沿坡屋面横向设置的板面标高控制横梁,板面标高控制横梁插装在钢丝网支撑杆的延设段上,钢丝网支撑杆的延设段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分置于板面标高控制横梁上、下方的调节螺母,两个调节螺母将板面标高控制横梁夹紧固定;板面标高控制横梁的底面或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沿坡屋面纵向设置的前拉杆,前拉杆的前端与板面钢筋固定连接,前拉杆的中部设置有花篮调节螺母;每面坡屋面的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设置有多道平行且沿坡屋面横向设置的截流钢丝网,每道截流钢丝网支撑在每排钢丝网支撑杆上,截流钢丝网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绑扎固定,截流钢丝网与坡屋面顶板模板垂直设置;2)坡屋面混凝土浇筑采用料斗进行浇筑混凝土,从屋檐处开始向屋脊线方向依次对每块浇筑带进行浇筑,并以屋脊线为对称轴,两侧坡屋面对称浇筑混凝土;在每条浇筑带作业面内按照“s”型路线推进浇筑;3)混凝土收面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随浇筑振捣,振捣完成采用刮尺沿板面标高控制横梁底部收面找平,控制混凝土面高程,直至浇筑施工完成。
10.进一步的,步骤1)中,每排钢丝网支撑杆中,相邻的两个钢丝网支撑杆的间距为800mm,钢丝网支撑杆采用φ16mm的圆钢制作而成,且顶部设置有连接螺纹。
11.进一步的,步骤1)中,相邻两道截流钢丝网的间距为1.5m,截流钢丝网采用网孔为15*15mm的钢丝网制作而成。
12.进一步的,步骤1)中,板面钢筋通过马凳筋支架固定在板底钢筋上。
13.进一步的,步骤1)中,前拉杆的前端端部设置90
°
弯钩与板面钢筋拉结固定。
14.进一步的,步骤1)中,后支撑杆的底端端部焊接有135
°
弯起钢筋与板底钢筋卡扣固定。
15.进一步的,步骤2)中,料斗采用带引导管的料斗。
16.进一步的,步骤3)中,在一次收面找平完成后,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求密实不漏压,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本发明方法采用钢丝网截流支撑装置控制板面标高的措施可以保证屋面成型质量及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避免返工及二次找平,节约了工期、材料费、人工费,降低了施工难度,避免了屋面渗水的现象发生,不对业主造成损失。本发明方法加强了对混凝土板面标高的控制,提高了现浇混凝土坡屋面平整度、密实度,保证了屋面厚度及防止裂缝,以质量保证工期,且可重复利用,为其他同类型项目施工提供良好借鉴和依据。
附图说明
17.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18.图1为坡屋面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的1-1剖视图。
20.图3为图1中的2-2剖视图。
21.图4为在坡屋面上的多道浇筑带内按照“s”型路线推进浇筑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22.图中:1-顶板模板;2-混凝土垫块;3-板底钢筋;4-板面钢筋;5-钢丝网支撑杆;6-板面标高控制横梁;7-调节螺母;8-前拉杆;9-后支撑杆;10-花篮调节螺母;11-截流钢丝网;12-屋脊线;13-坡屋面;14-浇筑带。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一种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1)坡屋面截流钢丝网及支撑装置的设计施工如图1至图3所示,坡屋面13截流钢丝网11及支撑装置包括屋脊线12两侧的坡屋面13,每面坡屋面13上均设置有顶板模板1,顶板模板1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混凝土垫块2,混凝土垫块2上设置有板底钢筋3,板底钢筋3上方设置有板面钢筋4,板面钢筋4通过马凳筋支架固定在板底钢筋3上;每面坡屋面13的板底钢筋3和板面钢筋4之间均布间隔设置有多排沿坡屋面13横向设置的钢丝网支撑杆5,每排钢丝网支撑杆5包括多个均布间隔设置的钢丝网支撑杆5,相邻的两个钢丝网支撑杆5的间距为800mm,钢丝网支撑杆5采用φ16mm的圆钢制作而成;每个钢丝网支撑杆5的底端与板底钢筋3固定连接、上端与板面钢筋4绑扎连接、顶端贯穿板面钢筋4向上延设并且延设段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每个钢丝网支撑杆5位于板底钢筋3和板面钢筋4之间的杆段后端铰接连接有沿坡屋面13纵向设置的后支撑杆9,铰接连接的话可根据板底钢筋3间距变化调节后支撑杆9角度,后支撑杆9的底端端部焊接有135
°
弯起钢筋与板底钢筋3卡扣固定,后支撑杆9的中部设置有花篮调节螺母10,可根据板底钢筋3
间距变化调节后支撑杆9的长度;每排钢丝网支撑杆5的顶端共同安装有一根位于板面钢筋4上方且沿坡屋面13横向设置的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采用镀锌方管制作而成,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插装在钢丝网支撑杆5的延设段上,钢丝网支撑杆5的延设段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分置于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上、下方的调节螺母7,两个调节螺母7将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夹紧固定,通过调节螺母7调节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的底标高即为混凝土面的标高,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的底表面与顶板模板1之间的距离即为混凝土厚度,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通过调节螺母7调整板厚及板面标高,从而控制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的底面或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沿坡屋面13纵向设置的前拉杆8,前拉杆8的前端端部设置90
°
弯钩并与板面钢筋4拉结固定,前拉杆8的中部设置有花篮调节螺母10,可以根据板面钢筋4间距的变化调节前拉杆8的长度;每面坡屋面13的板底钢筋3和板面钢筋4之间设置有多道平行且沿坡屋面13横向设置的截流钢丝网11,相邻两道截流钢丝网11的间距为1.5m,截流钢丝网11采用网孔为15*15mm的钢丝网制作而成;每道截流钢丝网11支撑在每排钢丝网支撑杆5上,截流钢丝网11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板底钢筋3和板面钢筋4绑扎固定,截流钢丝网11与坡屋面13顶板模板1垂直设置;多道截流钢丝网11将对应坡屋面13的顶板模板1划分为多条浇筑带14。
27.2)坡屋面13混凝土浇筑采用带引导管的料斗进行浇筑混凝土,从屋檐处开始向屋脊线12方向依次对每块浇筑带14进行浇筑,并以屋脊线12为对称轴,两侧坡屋面13对称浇筑混凝土;在每条浇筑带14作业面内按照“s”型路线推进浇筑,如图4所示,箭头方向表示浇筑行进方向;采用带引导管的料斗进行浇筑,可避免压力泵送混凝土直接输送至坡屋顶,供料速度过快,在泵送压力及钢筋网的筛分下,骨料分离,坡脚边粗骨料严重集中,不易分散且很难振捣密实;加引导管能有效降低混凝土自由降落的速度,控制作业面确保“s”型顺序推进浇筑的实现;每块浇筑带14横向宽度不超过6m,按“s”型顺序由下至上向屋脊推进。
28.3)混凝土收面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随浇筑振捣,振捣完成采用刮尺沿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底部收面找平,控制混凝土面高程,直至浇筑施工完成;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与密实度,配置4台插入式振捣器,2台平板振捣器,随浇筑振捣,振捣完成用3m刮尺沿板面标高控制横梁6的底表面收面,收面时混凝土具有自稳能力后可边收面边拆除钢丝网支撑装置;在一次收面找平完成后,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求密实不漏压,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一次收面完成后,混凝土凝结至可以上人但不下陷时,即可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求密实,不漏压;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