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用施工围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3588发布日期:2021-09-29 04:3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施工用施工围挡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施工围挡。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的居住需求不断升级;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相关配套设施需要相应进行设计施工,市政工程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尤其由于涉及开孔、爆破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状况下,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适当的管理。
3.在市政施工的作业环境下,多需要在施工场地的外围进行施工围挡的架设,施工围挡对施工的环境进行围合,使施工环境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在施工围挡围合的区域内部,施工人员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施工围挡的设置降低了市政施工过程中对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在进行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预先进行施工围挡的架设,现有的施工围挡包括立板及对立板进行支撑的杆子,在进行架设时,为提升对立板的支撑强度,杆子多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杆子占据了较大的路面面积,故现有的施工围挡在完成安装后造成道路的面积减小,不便于行人及车辆行驶,使民众途径各组施工围挡时的不便性增加,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保证对施工围挡的正常架设情况下,降低架设的施工围挡对路面面积的占用,降低架设施工围挡对过路民众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用施工围挡。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施工用施工围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市政施工用施工围挡,包括若干组沿道路架设的基座及与各组基座一体拼装的立板,各组所述基座及所述立板均为预制组件,各组所述基座上凹设有两组背向设置的插接槽口,各组所述插接槽口与所述基座的竖直端面连通;各组所述插接槽口内部插接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板件,各组所述连接板件由一体连接的槽钢及t型钢组成,所述t型钢与所述插接槽口插接固定,正对设置的两组所述槽钢与所述立板的两侧竖直边沿卡接配合,各组所述槽钢的两组平行设置的翼板的下端部贯通开设有若干组正对设置的圆孔,各组所述圆孔内部插接有贯穿所述立板的螺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施工围挡由若干组基座及与基座配套安装的立板组成,各组基座及立板均为预制组件,故进行该施工围挡的安装时,各组基座及立板的供给较为便捷;各组基座上的两组插接槽口内部插接固定连接板件,连接板件中的t型钢与插接槽口插接固定,连接板件中的槽钢伸出插接槽口并与相邻的基座上的槽钢正对设置,立板插接在两组正对设置的槽钢内部,两组槽钢对立板进行限位,最后在各组槽钢的圆孔内部插接固定螺栓,各组螺栓贯穿立板,各组螺栓的设置使立板被固定在两组槽钢之间,上述配合实现了施工围挡在道路上的架设过程,基座形成对各组立板在道路上形成支撑,同时连接
板件形成对立板的固定安装,相对于现有的架设倾斜设置的杆子,倾斜设置的对立板进行支撑,本技术中省去了对倾斜设置的杆子的安装,本技术中施工围挡对道路面积的占用降低,进而降低了架设施工围挡对过路民众的影响。
9.优选的,各组所述插接槽口的深度小于所述基座的高度,各组所述立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槽钢的下端面共面,所述立板的下端面与地面之间具有间隙。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上凹设有两组插接槽口,各组插接槽口的深度小于基座的高度,进而使各组连接板件的下端部与地面之间具有间隙,立板提过各组螺栓与连接板件固定连接,进而使立板的下端面与地面之间形成间隙,当降雨时,间歇的设置便于将施工环境内部的积水进行排水作业,同时间歇的设置使连接板件被架高,降低了连接板件与地面接触而发生锈蚀。
11.优选的,所述立板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板件的上端面共面,各组所述槽钢的上端部扣接固定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两组翼板与所述槽钢上端部的两组翼板的相互远离的端面螺钉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板通过两组正对的槽钢进行固定安装,槽钢的上端部扣接固定连接槽,限位对各组槽钢的上端部开口进行封堵,使各组立板在两组槽钢之间的稳定性提升。
13.优选的,所述基座上的两组所述t型钢的上端部开设有正对设置的通孔,两组所述通孔共同插接有登山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槽钢的上通孔内部共同插接有登山扣,登山扣的设置将相邻两组槽钢实现对拉连接,使相邻两组槽钢在基座上端部的顶端之间的一体性提升,进而直接提升了两组槽钢之间的结构强度。
15.优选的,各组所述t型钢的上端面焊接固定有卡接环,各组所述卡接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各组所述卡接环内部插接固定有喷淋管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t型钢的上端面焊接固定卡接环,喷淋管道卡接在各组共线设置的卡接环内部,上述设置实现了对喷淋管道在施工围挡顶端的安装定位,使施工围挡与喷淋管道实现结合,使喷淋管道能对施工环境进行喷淋作业,起到对施工环境的喷淋、降尘作用。
17.优选的,各组所述基座在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上的竖直截面呈梯形,所述基座的水平截面从下端向上端递减。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基座架设在路面上,各组基座的设置使基座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提升,接触面积的提升直接提升了各组基座在大风天气下的抗倾覆性,进而提升了该施工围挡的结构稳定性。
19.优选的,各组所述基座的下端面抹平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对所述基座的下端面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砂浆层对基座下端面及地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水泥砂浆层的设置实现了基座与地面之间的粘接,使各组基座在地面上的位置不易发生移位,各组基座在对立板进行支撑时,各组立板不易因基座的移位发生撕裂;同时当基座遭受车辆的撞击时,各组基座的耐冲击性提升。
21.优选的,所述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朝向施工场地的一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螺栓将立板与槽钢实现固定连接,螺栓上的螺母位于靠近施工场地的一侧,上述设置避免了施工场地外侧的人员对螺母进行转动,避免了各组立板在使用过程中因转动螺母而发生施工围挡的盗窃。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各组基座上的两组插接槽口内部插接固定连接板件,连接板件中的t型钢与插接槽口插接固定,连接板件中的槽钢伸出插接槽口并与相邻的基座上的槽钢正对设置,立板插接在两组正对设置的槽钢内部,两组槽钢对立板进行限位,最后在各组槽钢的圆孔内部插接固定螺栓,各组螺栓贯穿立板,各组螺栓的设置使立板被固定在两组槽钢之间,限位对各组槽钢的上端部开口进行封堵,使各组立板在两组槽钢之间的稳定性提升;上述配合实现了施工围挡在道路上的架设过程,基座形成对各组立板在道路上形成支撑,同时连接板件形成对立板的固定安装,相对于现有的架设倾斜设置的杆子对立板进行支撑的施工方式,本技术中省去了对倾斜设置的杆子的安装,本技术中施工围挡对道路面积的占用降低,进而降低了架设施工围挡对过路民众的影响;
25.2.基座上凹设有两组插接槽口,各组插接槽口的深度小于基座的高度,进而使各组连接板件的下端部与地面之间具有间隙,立板提过各组螺栓与连接板件固定连接,进而使立板的下端面与地面之间形成间隙,当降雨时,间歇的设置便于将施工环境内部的积水进行排水作业,同时间歇的设置使连接板件被架高,降低了连接板件与地面接触而发生锈蚀。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8.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道路;11、施工场地;2、基座;21、插接槽口;3、立板;4、连接板件;41、槽钢;411、连接槽;42、t型钢;421、圆孔;422、螺栓;4221、螺母;423、通孔;424、登山扣;5、卡接环;51、喷淋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施工用施工围挡。参照图1及图2,道路1的地面水平设置,道路1的一侧为施工场地11,道路1上需要围绕施工场地11进行该种施工围挡的架设。该种施工围挡包括若干组沿道路1架设的基座2及与各组基座2一体拼装的立板3,各组基座2及立板3均为预制组件,各组基座2为混凝土构件,各组基座2在垂直于道路1延伸方向上的竖直截面呈梯形,基座2的水平截面从下端向上端递减。各组立板3为彩钢板,立板3的两侧外表面为镀锌钢板,立板3的内部为聚氨酯发泡材质。
33.各组基座2的上端面凹设有两组背向设置的插接槽口21,插接槽口21的水平截面呈t型,插接槽口21竖直设置,各组插接槽口21与基座2的竖直端面连通,各组基台在进行插接槽口21的成型时借助t型的模板,待混凝土砂浆初凝后进行模板的脱模,即形成各组插接
槽口21;各组插接槽口21内部插接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板件4,各组连接板件4由一体连接的槽钢41及t型钢42组成,t型钢42及槽钢41等长,t型钢42及槽钢41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均共面。t型钢42与插接槽口21插接固定,槽钢41的开口背离t型钢42的一侧。
34.两组正对设置的两组槽钢41与立板3的两侧竖直边沿卡接配合,各组槽钢41的两组平行设置的翼板的下端部贯通开设有若干组圆孔421,各组圆孔421正对设置,各组圆孔421上下等间距分布,各组圆孔421内部插接有贯穿立板3的螺栓422,螺栓42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4221,螺母4221朝向施工场地11的一侧。各组插接槽口21的深度小于基座2的高度,各组立板3的下端面与槽钢41的下端面共面,立板3的下端面与地面之间具有间隙。
35.参照图1及图3,立板3的上端面与连接板件4的上端面共面,各组槽钢41的上端部扣接固定有呈槽钢结构的连接槽411,连接槽411的开口朝下设置,连接槽411的两组翼板扣接在槽钢41上,连接槽411的两组翼板与槽钢41上端部的两组翼板的相互远离的端面螺钉连接。基座2上的两组t型钢42的上端部开设有正对设置的通孔423,两组通孔423共同插接有登山扣424,登山扣424对同一组基座2上的两组t型钢42进行对拉连接。各组t型钢42的上端面焊接固定有卡接环5,卡接环5呈半圆环状。各组卡接环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各组卡接环5内部插接固定有喷淋管道51,卡接环5的内径与喷淋管道51的外径相配合,喷淋管道51朝向施工场地11的一侧。
36.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市政施工用施工围挡的实施原理为:
37.该种市政施工用施工围挡在进行安装前,对待进行施工围挡安装的道路1一侧进行划线,在各组基座2的固定位置上进行标定。之后将各组预制的基座2、连接板件4及立板3向安装场地进行运输,完成对施工围挡的安装准备。
38.参照图4,进行施工围挡的安装时,将各组基座2固定在道路1上,基座2的各组插接槽口21朝向道路1的延伸方向,相邻两组基座2之间的距离与立板3的宽度相配合。先在道路1地面上抹平水泥砂浆形成水泥砂浆层,之后将各组基座2进行搬运,使基座2压在水泥砂浆层上,水泥砂浆层对基座2下端面及路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待水泥砂浆层失水硬化后,完成对各组基座2的安装定位。
39.之后进行各组连接板件4向插接槽口21内部的安装,将连接板件4上的t型钢42与插接槽口21插接配合,此时相邻两组连接板件4上的槽钢41正对设置,再借助梯子将各组立板3从各组槽钢41的上端部入口进行插接;完成立板3的插接后,将各组螺栓422进行安装,螺栓422插接入各组圆孔421内部,实现立板3与连接板件4的固定连接。
40.之后进行各组连接槽411的安装,各组连接槽411扣接在各组槽钢41的上端部,连接槽411通过螺钉与槽钢41进行固定,限位板对槽钢41的上端部进行封堵。最后将喷淋管道51卡接在各组共线设置的卡接环5内部,喷淋管道51朝向施工场地11的一侧,完成对该施工围挡的全部安装过程。上述配合实现了施工围挡在道路1上的架设过程,基座2形成对各组立板3在道路1上形成支撑,同时连接板件4形成对立板3的固定安装,相对于现有的架设倾斜设置的杆子对立板3进行支撑的施工方式,本技术中省去了对倾斜设置的杆子的安装,本技术中施工围挡对道路1面积的占用降低,进而降低了架设施工围挡对过路民众的影响。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