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9217发布日期:2021-11-22 22:3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在土木工程维修建筑物时,为了防止旧建筑物损坏,垮塌,需要使用一种加固框架;但是用户在使用加固框架加固建筑物墙面时,对建筑物墙面的夹持力度调节控制不便,使结构脆弱的建筑物维修不便;用户在使用加固框架结构加固建筑物墙面时,对不同尺寸的墙面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加固装置,不方便用户使用。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具有能够加固多种墙体,便于控制夹持力度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包括支撑框架组件、加载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支撑框架组件包括支撑板、丝杆和调节旋钮,所述支撑板对称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四组所述丝杆,所述丝杆贯穿两组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两端设有所述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a;
6.所述加载组件包括固定座、销钉、弹簧和滑动座,所述卡槽a的位置处设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在所述卡槽a内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所述销钉,所述销钉贯穿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通过所述销钉与所述固定座卡合,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
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板、套管、滑动杆和卡钉,所述滑动座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设有所述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b,所述滑动座在所述卡槽b内与所述夹持板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两组所述套管,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表面,所述套管的一侧设有所述卡钉,所述卡钉贯穿所述套管的表面并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槽a与所述卡槽b结构相同,所述卡槽a与所述卡槽b均为t形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滑动座结构相同,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卡槽a相匹配,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卡槽b相匹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卡钉贯穿所述套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滑动杆的凹槽内,且所述卡钉延伸至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为光滑球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壁刻有刻度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为内凹结构,所述销钉从所述固定座的内凹面一侧穿过,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内凹面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旋钮带动支撑板在丝杆表面滑动,便于用户调节两组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加固不同大小的墙壁,方便用户使用。
15.2、本实用新型通弹簧的伸缩量反馈得知对墙体的夹持力度,用户可根据滑动杆表面的刻度调节调节旋钮之间的距离,便于用户控制夹持力度。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与固定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支撑框架组件;11、支撑板;12、丝杆;13、调节旋钮;14、卡槽a;
24.2、加载组件;21、固定座;22、销钉;23、弹簧;24、滑动座;
25.3、夹持组件;31、夹持板;32、套管;33、滑动杆;34、卡钉;35、卡槽b。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

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加固框架结构,包括支撑框架组件1、加载组件2和夹持组件3,支撑框架组件1包括支撑板11、丝杆12和调节旋钮13,支撑板11对称设有两组,两组支撑板11的一侧设有四组丝杆12,丝杆12贯穿两组支撑板11并与支撑板11滑动连接,丝杆12的两端设有调节旋钮13,调节旋钮13与丝杆12螺纹连接,支撑板1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a14;
29.加载组件2包括固定座21、销钉22、弹簧23和滑动座24,卡槽a14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座21,固定座21的外侧壁在卡槽a14内与支撑板11滑动连接,固定座21的一侧设有销钉22,销钉22贯穿固定座21并与固定座21滑动连接,固定座21内设有弹簧23,弹簧23通过销钉22与固定座21卡合,固定座21的另一端设有滑动座24,滑动座24与固定座21滑动连接;
30.夹持组件3包括夹持板31、套管32、滑动杆33和卡钉34,滑动座24远离弹簧23的一侧设有夹持板31,夹持板3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b35,滑动座24在卡槽b35内与夹持板31滑动连接,夹持板31靠近支撑板11的一侧固定有两组套管32,套管32远离夹持板3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3,滑动杆33远离套管32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1的表面,套管32的一侧设有卡钉34,卡钉34贯穿套管32的表面并与套管32螺纹连接。
31.本实施方案中: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组夹持板31与墙面贴合,将丝杆12从两组支撑板11的四角处穿过,转动调节旋钮13,调节旋钮13带动支撑板11沿丝杆12滑动,直到另一组夹持板31与墙体另一面贴合,继续转动调节旋钮13,弹簧23对墙体加载,滑动杆33向卡钉34内滑动,用户通过观察滑动杆33表面的刻度可得知夹持力度,当夹持力度为指定力度时,停止转动调节旋钮13,实现对墙体的加固,用户需要更换不同力度的弹簧23时,转动取出卡钉34,将夹持板31与滑动座24从弹簧23上取下,再将销钉22从固定座21滑动取出,即可取下弹簧23,将新的弹簧23插入固定座21内,插入销钉22,将夹持板31与滑动座24安装到弹簧23处,安装卡钉34即可实现更换弹簧23,用户可将多组固定座21、销钉22、弹簧23和滑动座24安装在支撑板11和夹持板31之间,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2.进一步的,卡槽a14与卡槽b35结构相同,卡槽a14与卡槽b35均为t形结构,通过此设计,t形的卡槽a14和卡槽b35可将固定座21和滑动座24卡在槽内,防止固定座21和滑动座24从卡槽a14和卡槽b35中脱落,方便用户使用。
33.进一步的,固定座21与滑动座24结构相同,且固定座21与卡槽a14相匹配,滑动座24与卡槽b35相匹配,通过此设计,便于制造固定座21和滑动座24,方便厂家生产,方便用户使用。
34.进一步的,滑动杆33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卡钉34贯穿套管32的一端延伸至滑动杆33的凹槽内,且卡钉34延伸至滑动杆33的一端为光滑球面,通过此设计,使卡钉34安装时,滑动杆33无法从套管32上取下,防止夹持板31脱落,卡钉34拆下时,能够将夹持板31取下,方便用户使用。
35.进一步的,滑动杆33的外侧壁刻有刻度线,通过此设计,便于用户观察得知夹持力度,方便用户调节夹持力度。
36.进一步的,固定座21为内凹结构,销钉22从固定座21的内凹面一侧穿过,弹簧23设置在固定座21的内凹面内,通过此设计,便于用户将弹簧23从固定座21处安装和拆下,给用户带来便利。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组夹持板31与墙面贴合,将丝杆12从两组支撑板11的四角处穿过,转动调节旋钮13,调节旋钮13带动支撑板11沿丝杆12滑动,直到另一组夹持板31与墙体另一面贴合,继续转动调节旋钮13,弹簧23对墙体加载,滑动杆33向卡钉34内滑动,用户通过观察滑动杆33表面的刻度可得知夹持力度,当夹持力度为指定力度时,停止转动调节旋钮13,实现对墙体的加固,用户需要更换不同力度的弹簧23时,转动取出卡钉34,将夹持板31与滑动座24从弹簧23上取
下,再将销钉22从固定座21滑动取出,即可取下弹簧23,将新的弹簧23插入固定座21内,插入销钉22,将夹持板31与滑动座24安装到弹簧23处,安装卡钉34即可实现更换弹簧23,用户可将多组固定座21、销钉22、弹簧23和滑动座24安装在支撑板11和夹持板31之间,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