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硅藻泥模块化墙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7152发布日期:2021-11-06 04:1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硅藻泥模块化墙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饰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拼接式硅藻泥模块化墙面。


背景技术:

2.硅藻泥是一种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内墙环保装饰材料,本身没有任何的污染,纯天然,具有防火阻燃、呼吸调湿、吸音降噪、保温隔热以及色彩柔和等多种功能,是乳胶漆和壁纸等传统涂料无法比拟的,因此受到室内墙面装修的青睐;然而,由于硅藻泥呈粉末状,目前在装饰墙面时,需要施工现场在搅拌容器中进行搅拌,再涂抹于建筑墙体表面,并且需要涂抹的建筑墙体表面需要要求基层平整坚固,不得有粉化、起皱、空鼓及脱落等问题,故在涂抹硅藻泥之前需要对建筑墙体表面进行处理,导致施工工期延长;同时,一旦建筑墙体基层出现上面的空鼓等问题,会造成硅藻泥墙面出现破损的问题,改造补修时,需要整体铲除原有硅藻泥墙面,进行重新涂抹,不仅浪费工期还增加成本,造成浪费且增加建筑装修垃圾;
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硅藻泥墙面【申请号:cn201920385159.8;公开号:cn210032437u.】。这种墙面由多块挂接于建筑墙体表面的硅藻泥单元拼装而成;硅藻泥单元包括由外之内依次包括硅藻泥层、硅藻泥附着层和支撑结构层;硅藻泥附着层平整铺设于支撑结构层的外表面,并与支撑结构层固定连接,硅藻泥层由硅藻泥附着于硅藻泥附着层的外表面形成;并在支撑结构层的内表面安装有与建筑墙体表面相挂接的挂接套件;
4.这种硅藻泥墙面虽然能够缩短施工工期、降低维护难度,但是挂接的安装方式对施工精度要求过高,并且挂接结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较短。
5.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稳定性高、且方便装卸、维护的拼接式硅藻泥模块化墙面。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拼接式硅藻泥模块化墙面,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硅藻泥墙面的施工难度、方便维护更换。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8.一种拼接式硅藻泥模块化墙面,包括框架组件和固定螺母,所述框架组件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一侧的安装孔内设有连接螺栓,固定螺母螺接在连接螺栓上,主体框架的侧端设置有封边组件,主体框架的后侧固定有若干个缀板,主体框架的前侧可拆卸地固定有若干个墙板模块。
9.所述主体框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区,墙板模块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前端固定有底板,底板的前侧设有硅藻泥涂层,安装座的外部尺寸与安装区的内部尺寸相同。
10.采用以上结构,使用者在底板上按照预先计划涂覆上硅藻泥涂层,当硅藻泥涂层干燥后,使用者通过将安装座卡接在安装区内部,将墙板模块安装在主体框架上。
11.所述安装区上方和下方的主体框架上开设有定位槽,安装座的上端和下端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定位销,收纳槽的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收纳槽和定位销的底部。
12.采用以上结构,安装过程中,定位销与主体框架接触,向收纳槽内部滑动,弹簧收缩,到达安装位置时,弹簧恢复原状,将定位销推入对应位置的定位槽的内部,固定墙板模块,完成安装。
13.所述封边组件包括封边板,封边板的侧端固定有若干个螺纹杆,螺纹杆的位置与安装孔的位置对应,螺纹杆穿过对应位置的安装孔,封边板的侧端与主体框架的侧端抵触,螺纹杆上螺接有固定螺母。
14.采用以上结构,使用者根据设计计划选择是否在封边板的前侧涂覆硅藻泥,并在主体框架位于墙角一侧端部安装封边组件,使用者将封边板上的螺纹杆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将封边板抵触在主体框架上,使用者将固定螺母螺接并拧紧在螺纹杆上,完成封边组件的安装,封边板能够将主体框架与相邻的前面隔开,防止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相邻墙面造成磨损。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拼接式硅藻泥模块化墙面具有以下优点:
16.1、通过框架组件和墙板模块配合,通过安装主体框架和墙板模块对墙面进行装潢,相较于传统的直接涂覆方式,硅藻泥涂层能够提前预制后进行安装,安装快捷,整体组件能够反复使用,方便更换修补。
17.2、通过框架组件和封边组件配合,整体安装流程对墙面的磨损和破坏较少,降低反复装修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墙板模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框架组件、101

主体框架、102

连接螺栓、103

定位槽、104

缀板、2

封边组件、201

封边板、202

螺纹杆、3

墙板模块、301

安装座、302

底板、303

硅藻泥涂层、304

定位销、4

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硅藻泥模块化墙面,包括框架组件1和固定螺母4,框架组件1包括主体框架101,主体框架101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一侧的安装孔内设有连接螺栓102,固定螺母4螺接在连接螺栓102上,主体框架101的侧端设置有封边组件2,主体框架101的后侧固定有若干个缀板104,主体框架101的前侧可拆卸地固定有若干个墙板模块3。
27.主体框架101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区,墙板模块3包括安装座301,安装座301的前端固定有底板302,底板302的前侧设有硅藻泥涂层303,安装座301的外部尺寸与安装区的内部尺寸相同;
28.使用者在底板302上按照预先计划涂覆上硅藻泥涂层303,当硅藻泥涂层303干燥后,使用者通过将安装座301卡接在安装区内部,将墙板模块3安装在主体框架101上。
29.安装区上方和下方的主体框架101上开设有定位槽103,安装座301的上端和下端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定位销304,收纳槽的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收纳槽和定位销304的底部;
30.安装过程中,定位销304与主体框架101接触,向收纳槽内部滑动,弹簧收缩,到达安装位置时,弹簧恢复原状,将定位销304推入对应位置的定位槽103的内部,固定墙板模块3,完成安装。
31.封边组件2包括封边板201,封边板201的侧端固定有若干个螺纹杆202,螺纹杆202的位置与安装孔的位置对应,螺纹杆202穿过对应位置的安装孔,封边板201的侧端与主体框架101的侧端抵触,螺纹杆202上螺接有固定螺母4;
32.使用者根据设计计划选择是否在封边板201的前侧涂覆硅藻泥,并在主体框架101位于墙角一侧端部安装封边组件2,使用者将封边板201上的螺纹杆202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将封边板201抵触在主体框架101上,使用者将固定螺母4螺接并拧紧在螺纹杆202上,完成封边组件2的安装,封边板201能够将主体框架101与相邻的前面隔开,防止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相邻墙面造成磨损。
3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均为本领域中最简单的常用的固定方式,如焊接。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5.使用者根据安装墙面的尺寸准备若干各框架组件1和足够数量的墙板模块3,并在安装墙面上开设出螺栓孔,使用者根据设计计划选择是否在封边板201的前侧涂覆硅藻泥,并在主体框架101位于墙角一侧端部安装封边组件2,使用者将封边板201上的螺纹杆202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将封边板201抵触在主体框架101上,使用者将固定螺母4螺接并拧紧在螺纹杆202上,完成封边组件2的安装,使用者将主体框架101通过缀板104和螺栓孔以及螺栓螺母固定在安装墙面上,使用者在底板302上按照预先计划涂覆上硅藻泥涂层303,当硅藻泥涂层303干燥后,使用者通过将安装座301卡接在安装区内部,将墙板模块3安装在主体框架101上,安装过程中,定位销304与主体框架101接触,向收纳槽内部滑动,弹簧收缩,到达安装位置时,弹簧恢复原状,将定位销304推入对应位置的定位槽103的内部,固定墙板模块3,完成安装。
36.综上,通过框架组件1和墙板模块3配合,通过安装主体框架101和墙板模块3对墙面进行装潢,相较于传统的直接涂覆方式,硅藻泥涂层303能够提前预制后进行安装,安装快捷,整体组件能够反复使用,方便更换修补;通过框架组件1和封边组件2配合,整体安装流程对墙面的磨损和破坏较少,降低反复装修成本。
37.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