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4558发布日期:2021-11-29 18:3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的普及,停车难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一些商业区停车难的问题尤为明显,由于停车位的严重短缺,使得这些地区时常面临车位争抢、停车困难的问题。为了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出现了立体停车库,将车辆上下叠放,提高了车位的空间利用率。在中间是巷道,两侧为停车位的停车场内,如果采用桥式无避让停车的方式,巷道上方的横桥将会影响消防车辆及特种车辆通行。如果采用直接垂直升降的方式,上、下层车辆入库会相互影响,且不易将车辆驶入车位,影响实际使用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该装置具有上、下层车辆停车便捷、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车辆行驶巷道、位于车辆行驶巷道两侧的若干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包括停车框架和地面轨道,所述地面轨道与车辆行驶巷道中心线垂直分布,所述停车框架包括方形的顶部框架、位于顶部框架四角底部的四个支撑立柱、安装于顶部框架上的两个长方形升降车板、安装于支撑立柱底部的行走装置,停车框架利用行走装置安装在地面轨道上,停车框架上的两个升降车板并排分布,升降车板的长边与车辆行驶巷道中心线平行,每个升降车板均设有独立的升降控制装置;停车框架底部设有两个长方形地面停车位,两个地面停车位并排分布,地面停车位的长边与巷道中心线垂直;行走装置带动停车框架沿地面轨道移动。
5.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主动行走轮、被动行走轮和行走驱动电机,四个支撑立柱底部均设有一个主动行走轮或被动行走轮,行走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组件与主动行走轮连接,所述主动行走轮和被动行走轮均为并排双滚轮,地面轨道上设有与并排双滚轮配套的双卡槽。
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链轮链条传动组件、提升链,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安装在顶部框架上,顶部框架上设有提升链护套,所述提升链穿过提升链护套连接在链轮链条传动组件与升降车板之间,升降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带动提升链运动,提升链进一步带动升降车板升降。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车板设有定位板。
8.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行驶巷道宽度大于两个升降车板并排分布的总宽度。
9.本实用新型的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采用两个地面停车位与两个升降车板组合
的方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地面停车位与巷道中心线垂直,两个地面停车位组合在一起,便于车辆倒入。两个地面停车位组合后的顶部正好可以放置与车辆行驶巷道中心线平行的两个升降车板。停车框架带动升降车板移动至车辆行驶巷道上后,升降车板无需转向即可让车辆直接驶入或使出,停车更加便捷。去除了转向结构的立体停车装置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正面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侧面结构示意图。
13.图中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车辆行驶巷道;2地面轨道;3顶部框架;4支撑立柱;5升降车板;6地面停车位; 7主动行走轮;8被动行走轮;9行走驱动电机;10升降驱动电机;11链轮链条传动组件;12提升链;13提升链护套;14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5.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车辆行驶巷道1、位于车辆行驶巷道两侧的若干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所述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包括停车框架和地面轨道2,所述地面轨道与车辆行驶巷道中心线垂直分布,所述停车框架包括方形的顶部框架3、位于顶部框架四角底部的四个支撑立柱4、安装于顶部框架上的两个长方形升降车板5、安装于支撑立柱底部的行走装置,停车框架利用行走装置安装在地面轨道上,停车框架上的两个升降车板并排分布,升降车板的长边与车辆行驶巷道中心线平行,每个升降车板均设有独立的升降控制装置;停车框架底部设有两个长方形地面停车位6,两个地面停车位并排分布,地面停车位的长边与巷道中心线垂直;行走装置带动停车框架沿地面轨道移动。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主动行走轮7、被动行走轮8和行走驱动电机9,四个支撑立柱底部均设有一个主动行走轮7或被动行走轮8,行走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组件与主动行走轮连接,所述主动行走轮和被动行走轮均为并排双滚轮,地面轨道上设有与并排双滚轮配套的双卡槽。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10、链轮链条传动组件11、提升链12,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安装在顶部框架上,顶部框架上设有提升链护套13,所述提升链穿过提升链护套连接在链轮链条传动组件与升降车板之间,升降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带动提升链运动,提升链进一步带动升降车板升降。所述升降车板设有定位板14。所述车辆行驶巷道宽度大于两个升降车板并排分布的总宽度。
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地面停车位按普通的地面车位停车。上层两个升降车板上需要停车时,利用行走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行走轮,进而带动整体停车框架移动至车辆行驶巷道1上方,升降控制装置带动对应的升降车板下降到地面,升降车板与车辆行驶巷道1平行分布,车辆可直接驶到升降车板上,然后升降控制装置带动升降车板连同汽车一起上升,升到停放高度后,行走驱动电机再次启动带动停车框架整体移动至地面车位上方,完成上层停车。上层两个升降车板上的车辆需要驶出时,利用行走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行走轮,进而
带动整体停车框架移动至车辆行驶巷道1上方,升降控制装置带动升降车板连同汽车一起下降到地面,车辆直接使离升降车板开到车辆行驶巷道地面,然后升降控制装置带动升降车板上升到高位,行走驱动电机再次启动带动停车框架整体移动至地面车位上方,预备下次停车。只要升降车板离开地面停车位且位于车辆行驶巷道1上方即可进行停车或驶出操作,临近车辆行驶巷道的升降车板停车或驶出时,停车框架移动的距离相对较短。
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车辆行驶巷道、位于车辆行驶巷道两侧的若干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包括停车框架和地面轨道,所述地面轨道与车辆行驶巷道中心线垂直分布,所述停车框架包括方形的顶部框架、位于顶部框架四角底部的四个支撑立柱、安装于顶部框架上的两个长方形升降车板、安装于支撑立柱底部的行走装置,停车框架利用行走装置安装在地面轨道上,停车框架上的两个升降车板并排分布,升降车板的长边与车辆行驶巷道中心线平行,每个升降车板均设有独立的升降控制装置;停车框架底部设有两个长方形地面停车位,两个地面停车位并排分布,地面停车位的长边与巷道中心线垂直;行走装置带动停车框架沿地面轨道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主动行走轮、被动行走轮和行走驱动电机,四个支撑立柱底部均设有一个主动行走轮或被动行走轮,行走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组件与主动行走轮连接,所述主动行走轮和被动行走轮均为并排双滚轮,地面轨道上设有与并排双滚轮配套的双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链轮链条传动组件、提升链,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和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安装在顶部框架上,顶部框架上设有提升链护套,所述提升链穿过提升链护套连接在链轮链条传动组件与升降车板之间,升降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组件带动提升链运动,提升链进一步带动升降车板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车板设有定位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行驶巷道宽度大于两个升降车板并排分布的总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巷道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车辆行驶巷道及若干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所述四车位无避让停车组件包括停车框架和地面轨道,所述地面轨道与车辆行驶巷道中心线垂直分布,所述停车框架包括方形的顶部框架、支撑立柱、升降车板、行走装置、升降控制装置,停车框架利用行走装置安装在地面轨道上,停车框架上的两个升降车板并排分布,升降车板的长边与车辆行驶巷道中心线平行,停车框架底部设有两个长方形地面停车位,两个地面停车位并排分布,地面停车位的长边与巷道中心线垂直。本实用新型具有停车便捷、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任宇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任宇飞
技术研发日:2021.02.10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