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耗能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8873发布日期:2021-12-22 14: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耗能连接节点,其包括用于连接上型钢梁(5)的上连接节点,以及连接下型钢梁(6)的下连接节点,上型钢梁(5)、下型钢梁(6)为上、下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角钢(9)、第二角钢(10),第一角钢(9)的一侧角钢肢设有用于连接上型钢梁(5)下翼缘面的第一调节孔(901),另一侧角钢肢设有第一螺栓孔(902),第二角钢(10)的一侧角钢肢设有用于对接外挂墙板(1)上方内丝套筒(102)的第二调节孔(1001),另一侧角钢肢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902)对齐的第二螺栓孔(1002),第一螺栓孔(902)与第二螺栓孔(1002)之间通过第一高强螺栓件(11)锁紧固定;所述下连接节点包括第三角钢(2)、卡槽件(3),所述第三角钢(2)的一侧角钢肢设有用于对接外挂墙板(1)下方内丝套筒(101)的第三调节孔(203),另一侧角钢肢的外侧面设有一体的卡板(201),所述卡槽件(3)设有与卡板(201)滑动配合的卡槽(301),卡槽件(3)固定于所述下型钢梁(6)的上翼缘面,所述卡板(201)相对于卡槽(301)滑动的方向与所述下型钢梁(6)的长度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9)的第一螺栓孔(902)与第二角钢(10)的第二螺栓孔(1002)之间抵紧设有穿接所述第一高强螺栓的减震垫,且减震垫的受力方向与所述第三角钢(2)的卡板(201)滑动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钢(2)的第三调节孔(203)与外挂墙板(1)的下方内丝套筒(101)之间抵紧设有减震垫,且减震垫的减震受力方向垂直于所述外挂墙板(1)的板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钢(2)的直角凹口处均布设有加筋板(2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9)、第二角钢(10)、第三角钢(2)的各调节孔均为适配高强螺栓件调节的条形孔,第一角钢(9)的第一调节孔(901)的调节方向对应所述外挂墙板(1)距离型钢梁的距离方向,第二角钢(10)的第二调节孔(1001)及第三角钢(2)的第三调节孔(203)各自的调节方向均对应所述外挂墙板(1)的高度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钢(2)的卡板(201)为矩形直板,所述卡槽件(3)的卡槽(301)为梯形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钢(2)的卡板(201)直接由角钢肢端部弯折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耗能连接节点,其包括用于连接上型钢梁的上连接节点,以及连接下型钢梁的下连接节点,所述上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角钢的一侧角钢肢设有用于连接上型钢梁下翼缘面的第一调节孔,第二角钢的一侧角钢肢设有用于对接外挂墙板上方内丝套筒的第二调节孔,第一角钢与第二角钢的各另一侧之间通过第一高强螺栓件锁紧固定。下连接节点包括第三角钢、卡槽件,第三角钢的一侧角钢肢设有用于对接外挂墙板下方内丝套筒的第三调节孔,另一侧角钢肢的外侧面设有卡板,卡槽件固定于下型钢梁的上翼缘面,卡板相对于卡槽件滑动的方向与下型钢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上述结构,耗能节点稳定性强,耗能性能较佳。耗能性能较佳。耗能性能较佳。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娥 蒋义 熊昱栋 罗尧治 刘学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