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9032发布日期:2021-10-30 10:1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浇带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日趋广泛,装配式建筑具有精密度高、平整度好等特点。目前,预制叠合板拼缝处一般需要设置后浇带,然而叠合板后浇带部位在施工时往往容易产生涨模、错台等质量缺陷,不仅影响结构的表面观感,而且需要人工剔凿,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选择合适的叠合板后浇带的浇筑方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占用空间小以及避免叠合板后浇带产生涨模、错台等质量缺陷的优点。
4.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后浇带支模方式,容易产生错台、涨模等质量缺陷,需要人工剔凿,增加了施工工序,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设置在叠合板的后浇带处,包括设置在叠合板上方的水平支撑构件、设置在叠合板下方且位于后浇带下部的模板以及将模板与水平支撑构件连接的组合受拉构件;
7.所述水平支撑构件和叠合板之间设有竖向支撑构件;
8.所述组合受拉构件包括设置在模板底部托住模板的钢板以及固设在钢板上且贯穿模板和水平支撑构件的圆钢,所述圆钢穿过水平支撑构件的一端通过紧固件锁定;
9.所述模板上于后浇带的位置设置有薄木片。
10.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构件为方钢管,其上开设有供圆钢穿过的预留孔。
11.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支撑构件为圆钢管,其与水平支撑构件焊接。
12.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母,所述圆钢远离钢板的一端设有与紧固螺母配合的丝扣。
13.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支撑构件上套设有pvc套管。
14.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圆钢上套设有pvc套管。
15.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钢板设置圆钢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层。
16.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竖
向支撑构件对称设置在水平支撑构件的两端。
17.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申请通过组合受拉构件和水平支撑构件配合将模板拉结固定,并且在模板上设置薄木片,后浇带部位的下表面比叠合板稍稍凹陷,后期抹灰统一处理,具有构造简单,安拆方便,不会产生错台、涨模等质量缺陷,避免了人工剔凿,节约了施工成本;
19.此外,与混凝土接触的圆钢和竖向支撑构件上套设pvc套管,可以拆卸重复使用,现场周转灵活性好,进一步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突出水平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叠合板;2、后浇带;3、水平支撑构件;4、竖向支撑构件;5、模板;6、钢板;7、圆钢;8、紧固件;9、薄木片;10、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设置在叠合板1的后浇带2处,其包括水平支撑构件3、竖向支撑构件4、模板5以及组合受拉构件。
26.水平支撑构件3设置在叠合板1上方并位于后浇带2正上方,其为方钢管,本实施例中使用长度500mm,截面尺寸50*50*3mm的方钢管,其上开设有与组合受拉构件配合的预留孔10。
27.竖向支撑构件4设置在水平支撑构件3和叠合板1之间,并对称设置在水平支撑构件3两端,其为圆钢管,与水平支撑构件3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圆钢7管的规格为长100mm,截面尺寸30*3mm,使用时外套pvc套管。
28.模板5设置在叠合板1下方且位于后浇带2下部,在模板5上于后浇带2的位置还设有薄木片9,本实施例中薄木片9的厚度为2mm,通过设置薄木片9,使混凝土浇筑之后,后浇带2部位的下表面比叠合板1稍稍凹陷,后期抹灰统一处理,避免产生错台后剔凿的问题。
29.组合受拉构件包括钢板6、圆钢7和紧固件8,钢板6设置在模板5底部托住模板5。圆钢7竖直焊接在钢板6上,使用时穿过模板5和水平支撑构件3上的预留孔10,通过紧固件8锁定。紧固件8为紧固螺母,圆钢7的上部设有与紧固件8配合的丝扣,紧固件8旋拧在圆钢7上锁定。钢板6设置圆钢7的一侧设置橡胶层,用于防止浆液渗漏。
30.本申请通过组合受拉构件和水平支撑构件3配合将模板5拉结固定,并且在模板5上设置薄木片9,后浇带2部位的下表面比叠合板1稍稍凹陷,后期抹灰统一处理,具有构造简单,安拆方便,不会产生错台、涨模等质量缺陷,避免了人工剔凿,节约了施工成本;
31.此外,与混凝土接触的圆钢7和竖向支撑构件4上套设pvc套管,可以拆卸重复使用,现场周转灵活性好,进一步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32.使用方法如下:
33.步骤一:防错台处理:在模板5上放置薄木片9,
34.步骤二:模板5处理:在模板5上每隔一定间距打孔,使圆钢7能够穿过。
35.步骤三:型钢装置安装:将圆钢7上套pvc套管,并穿过模板5和水平支撑构件3上的预留孔10,将竖向支撑构件4上套pvc套管,支设在两侧的叠合板1上。
36.步骤四:将钢板6拖紧模板5,上部用紧固件8与水平支撑构件3拉近固定。
37.步骤五:型钢构件拆除:浇筑完成之后,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将紧固件8松开,组合受拉构件5和竖向支撑构件4从pvc套管中抽出,完成型钢装置的拆除。
3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设置在叠合板(1)的后浇带(2)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叠合板(1)上方的水平支撑构件(3)、设置在叠合板(1)下方且位于后浇带(2)下部的模板(5)以及将模板(5)与水平支撑构件(3)连接的组合受拉构件;所述水平支撑构件(3)和叠合板(1)之间设有竖向支撑构件(4);所述组合受拉构件包括设置在模板(5)底部托住模板(5)的钢板(6)以及固设在钢板(6)上且贯穿模板(5)和水平支撑构件(3)的圆钢(7),所述圆钢(7)穿过水平支撑构件(3)的一端通过紧固件(8)锁定;所述模板(5)上于后浇带(2)的位置设置有薄木片(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构件(3)为方钢管,其上开设有供圆钢(7)穿过的预留孔(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构件(4)为圆钢管,其与水平支撑构件(3)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8)为紧固螺母,所述圆钢(7)远离钢板(6)的一端设有与紧固螺母配合的丝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构件(4)上套设有pvc套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7)上套设有pvc套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6)设置圆钢(7)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构件(4)对称设置在水平支撑构件(3)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支设的组合型钢装置,针对传统的后浇带支模方式,容易产生错台、涨模等质量缺陷;其设置在叠合板的后浇带处,包括设置在叠合板上方的水平支撑构件、设置在叠合板下方且位于后浇带下部的模板以及将模板与水平支撑构件连接的组合受拉构件;水平支撑构件和叠合板之间设有竖向支撑构件;组合受拉构件包括设置在模板底部托住模板的钢板以及固设在钢板上且贯穿模板和水平支撑构件的圆钢,圆钢穿过水平支撑构件的一端通过紧固件锁定;模板上于后浇带的位置设置有薄木片。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占用空间小以及避免叠合板后浇带产生涨模、错台等质量缺陷的优点。错台等质量缺陷的优点。错台等质量缺陷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羽 袁庆龙 赵宝 王聿浩 张秀川 高强 甄豪 万佳豪 李海洋 王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