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重抗震型烧结空心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7518发布日期:2021-12-01 11:3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重抗震型烧结空心砖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承重抗震型烧结空心砖。


背景技术:

2.空心砖是以粘土、页岩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处理、成型、烧结制成。烧结空心砖是建筑行业常用的墙体主材,常用于非承重部位,其孔洞率等于或大于35%,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少。空心砖能节省大量的土地用土和烧砖燃料,而且还减轻了运输重量和制砖和砌砖的劳动力,从而使施工的进度变快,在减轻建筑物自重的同时降低造价等诸多优势。
3.相关的公告号为cn10770074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结构空心砖包括空心砖体,空心砖上开设有若干孔洞,在空心砖不与其它空心砖接触的侧面的外表面、开设有平行于空心砖体孔洞的燕尾槽。燕尾槽在空心砖上的位置,须保证当空心砖的孔洞竖直摆放并砌筑墙体、且空心砖与砖之间接头处采用层间错开方式砌筑时,不同层墙体的空心砖的燕尾槽的位置竖直对应,不同层间的燕尾槽可形成贯通墙体上下的燕尾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空心砖的多孔洞的结构,使得空心砖的承重抗震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空心砖的承重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承重抗震型烧结空心砖。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承重抗震型烧结空心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承重抗震型烧结空心砖,包括砖身本体,所述砖身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方形的孔洞,各所述孔洞内设置有承重抗震结构,所述承重抗震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拱形板和两个第二拱形板,所述第一拱形板固定在孔洞相对的两个内壁上,所述第二拱形板固定在孔洞另外两个相对的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一拱形板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拱形板之间均相对设置,各所述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均朝向孔洞的中心处凸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在孔洞内的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使得砖身本体的内部形成多拱形的结构,利用拱形结构能够将力均匀的向四周分散的承压特性,使得砖身本体具有良好的承重和抗压的性能,在受到震动时也不易断裂,有效改善空心砖的综合性能。
9.可选的,各所述第一拱形板的侧边均与相邻的第二拱形板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形成一个整体,提高砖身本体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能够更好的承受外力,进而保障空心砖的承重抗震性能。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拱形板和砖身本体之间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拱形板和砖身本体之间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设置提高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与砖身本体连接的稳定性,使得孔洞内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更好,并能够对外界压
力进行支撑抵抗,进一步提高砖身本体的承重抗震性能。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拱形板的结合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砖身本体的结合处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倒角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二拱形板的结合处、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砖身本体的结合处均一体成型有第二倒角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倒角块和第二倒角块的设置提高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砖身本体的连接稳定性,受到外力冲击时不易断裂。并通过增加受力面积,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支撑承重性能更好。
15.可选的,各所述第一拱形板与第二拱形板之间围绕形成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固定有减震芯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砖身本体受到震动冲击时,减震芯块能够对震动冲击进行吸收减震,进一步提高空心砖的承重抗震性能。
17.可选的,所述砖身本体上开设有孔洞的一端面上固定有连接环条,所述连接环条位于孔洞的外侧,所述砖身本体远离连接环条的端面上开设有与连接环条相适配的连接环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空心砖的堆砌对齐,使得利用空心砖建造墙体时不易出现歪斜错位,提高施工的便利性;相邻两个空心砖通过连接环条和连接环槽相互嵌合,提高了空心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连接环条的内侧边设置有倒角。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不仅起到安装导向的作用,使得连接围条和连接围槽的嵌合连接更加顺利,有效降低空心砖相互连接时的精度要求,便于空心砖的生产。
21.可选的,所述砖身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固定有若干连接肋条,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与各连接肋条相适配的连接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空心砖进行墙体的堆砌时,相邻两个空心砖之间可以通过连接槽和连接肋条进行嵌合连接,保障空心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受到震动时也不易错位,同时便于墙体的堆砌,提高施工的便利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承重减震结构,使得砖身本体具有良好的承重和抗压的性能,在受到震动时也不易断裂,有效改善空心砖的综合性能;
25.2.通过设置减震芯块,能够对震动冲击进行吸收减震,进一步提高空心砖的承重抗震性能;
26.3.通过设置连接环条和连接环槽,便于空心砖的堆砌对齐,提高施工的便利性,提高了空心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砖身本体;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21、连接槽;13、孔洞;
14、第一穿孔;15、第二穿孔;16、中心孔;17、连接环槽;2、承重抗震结构;21、第一拱形板;22、第二拱形板;23、第一支撑板;231、第一倒角块;24、第二支撑板;241、第二倒角块;25、减震芯块;3、连接结构;31、连接环条;32、连接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承重抗震型烧结空心砖。参照图1,一种承重抗震型烧结空心砖包括砖身本体1,砖身本体1采用以页岩为主体添加煤矸石,以水泥为粘合物质通过机械加压制成。砖身本体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方形的孔洞13,本实施例中,该孔洞13设置有两个,两个孔洞13开设于砖身本体1的同一平面上,各孔洞13内设置有承重抗震结构2,用以提高空心砖的承重抗震性能。
33.参照图1和图2,承重抗震结构2包括两个第一拱形板21和两个第二拱形板22。其中,各第一拱形板21一体成型于孔洞13相对的两内壁上,而第二拱形板22一体成型于孔洞13另外两个相对的内壁上。两个第一拱形板21之间相对设置,两个第二拱形板22之间也相对设置,且第一拱形板21和第二拱形板22均朝向孔洞13的中心处凸出,继而使得砖身本体1的内部形成多拱形的结构,通过利用拱形结构的良好的承压特性,使得空心砖具有良好的承重抗压的性能。
34.参照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保障空心砖的承重抗震的性能,各第一拱形板2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与相邻的第二拱形板22的侧边一体成型,使得承重抗震结构2的结构整体性更好,在受到外力时能够更好的将外力进行分散传递。各第一拱形板21和砖身本体1之间围成有第一穿孔14,各第二拱形板22与砖身本体1之间围成有第二穿孔15,两个第一拱形板21和两个第二拱形板22之间围成有中心孔16。其中,第一穿孔14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板23,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3设有一个。第一支撑板23的一端与第一拱形板21一体固接,第一支撑板23的另一端与砖身本体1一体固接,有效提高第一拱形板21与砖身本体1之间连接稳定性;第一支撑板23与第一拱形板21以及砖身本体1的结合处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倒角块231,使得第一支撑板23不易断裂。
35.参照图1和图2,第二穿孔15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板24,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24设置有一个,第二支撑板24的一端与第二拱形板22一体固接,第二支撑板24的另一端与砖身本体1一体固接,有效提高第二拱形板22与砖身本体1之间连接稳定性;第二支撑板24与第二拱形板22以及砖身本体1的结合处均一体成型有第二倒角块241,使得第二支撑板24不易断裂。第一支撑板23和第二支撑板24的设置有效提高承重抗震结构2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的更好的对外力冲击进行承接。
36.参照图1和图2,中心孔16内填充固定有减震芯块25,减震芯块25用于对砖身本体1受到的震动冲击进行减震吸收,本实施例中,该减震芯块25采用超强韧性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减震抗裂的性能。
37.参照图1和图3,砖身本体1设置有连接结构3,便于空心砖的堆砌,提高空心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环条31和若干连接肋条32。砖身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若干连接肋条32一体固接在第一侧板11的外壁上,本实施例中,连接肋条32设置有三个,三个连接肋条32沿第一侧板1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而第二侧板
12上开设有与各连接肋条32相适配的连接槽121,且连接肋条32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以使得连接肋条32和连接槽121的嵌合更加顺利。连接环条31为方形,连接环条31一体成型于砖身本体1开设有孔洞13的一端面上,且连接环条31的外侧壁与砖身本体1的外侧壁相平齐;砖身本体1远离连接环条31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环条31相适配的连接环槽17,连接环条31的内侧边设置有倒角,起到连接导向的作用,以使得连接环条31和连接环槽17的嵌合连接更加顺利。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承重抗震型烧结空心砖的实施原理为:第一拱形板21和第二拱形板22在砖身本体1的孔洞13内形成承重抗震结构2,拱形结构能够将力均匀的向四周分散的承压特性,在保障空心砖轻量化的同时,使其具有良好的承重抗震性能,在受到震动时也不易断裂,有效改善空心砖的综合性能。砖身本体1上的连接结构使得空心砖的堆砌连接更加稳定和便利。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