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原料的砂浆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8074发布日期:2021-12-22 17:2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湿原料的砂浆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人工制砂砂浆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湿原料的砂浆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砂浆是建筑上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胶结材料加水和成。由于砂浆的加工现大多数采用机械生产,并非人工手工操作,而在加工过程中配制有水的掺和,因此用于生产砂浆的主原料如沙子得采用干料才能使机械加出来的砂浆的粘合度得到保障。然而,在雨水较多的城市中因天气原因使干沙的量较为有限,湿砂较多,这就给砂浆的制作带来影响。
3.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原料的砂浆生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湿砂无法应用于砂浆生产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6.一种干湿原料的砂浆生产系统,具有砂浆搅拌机构,砂浆搅拌机构具有砂料入料筒、粉料入料筒、称重机构和搅拌筒,砂料入料筒和粉料入料筒均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各出料口分别与称重机构的输入端相承接,称重机构的输出端与搅拌筒的输入端相承接;还包括干砂形成机构和制砂机构,上述干砂形成机构具有原料斗、原料输入皮带机、滚筒干燥机、干砂提升机、概率筛和存料筒,上述原料输入皮带机的输入端承接于上述原料斗的输出口下方,上述滚筒干燥机的输入端承接于原料输入皮带机的输出端下方,上述滚筒干燥机的输出端与上述干砂提升机的输入端上下相承接,上述概率筛与上述干砂提升机的输出端上下相承接,上述概率筛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三个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输出口,上述存料筒具有砂石承接桶、粗料砂桶和细料砂桶,砂石承接桶、粗料砂桶和细料砂桶均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砂石承接桶的入料口与三输出口中处于最高位的输出口相承接,粗料承接桶的入料口与三输出口中处于中间位的输出口相承接,细料砂桶的入料口与三输出口中处于最低位的输出口相承接;
7.上述制砂机构具有半成品提升机、筛分机、破碎机、吸尘器、石粉提升机和机制砂筒,上述半成品提升机的输入口承接于上述砂石承接桶的出料口下方,筛分机的输入端承接于半成品提升机的输出口的下方,破碎机的输入端承接于筛分机的输出端,吸尘器的输入端与筛分机的输出端相连通,上述吸尘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粉料入料筒的入料口相承接,上述机制砂筒具有入砂口和出砂口,入料口与上述筛分机的输出端相承接;
8.上述粗料承接桶的下方设有粗料皮带机,上述细料承接桶的下方设有细料皮带机,上述细料皮带机的输出端承接有一号提升机,上述粗料皮带机的输出端承接有二号提升机,上述机制砂筒的出砂口与一号提升机和二号提升机的输入端相承接,上述砂料入料
筒具有粗砂入料筒和细砂入料筒,上述一号提升机的输出端与细砂入料筒的入料口相承接,上述二号提升机的输出端与粗砂入料筒的入料口相承接。
9.上述原料输入皮带机具有若干条横向输送的水平输送皮带机,各水平输送皮带机横向依次排列,且各水平输入皮带机上下依次相承接配合,且各水平输入皮带机中处于最高位的水平输入皮带机处于原料斗的输出端正下方,各水平输入皮带机中处于最低位的水平输入皮带机的输出端通过导料板与滚筒干燥机的输入端相承接,上述滚筒干燥机的输出端通过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料板与干砂提升机的输入口上下相承接。
10.上述干砂提升机的输出端内具有将干砂提升机输出端分成二个输出通道并控制两输出通道切换导通的气动分料阀,其一输出通道与上述概率筛的输入端相连通,另一输出通道通过导向管与砂石承接桶的入料口相连通。
11.上述制砂机构还具有处于破碎机上方的原料给料装置,上述原料给料装置的输出端与上述破碎机的输入端相承接。
12.上述吸尘器的输出端连通有向下倾斜设置的转送管,上述转送管设有石粉提升机,上述转送管的输出端与上述石粉提升机的输入端上下相承接,上述粉料入料筒具有一号料筒和二号料筒,上述石粉提升机的输出端具有两个输出口,其一输出口与一号料筒上下相承接,另一输出口与二号料筒相承接。
13.上述筛分机的出料口设有向下倾斜的成品管道,上述成品管道的下端承接有干砂输送皮带机,上述干砂输送皮带机的输出端承接有成品干砂提升机,上述成品干砂提升机的输出端下方承接有振动筛分机,上述振动筛分机包括倾斜设置且筛眼由上至下依次变小的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上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下端均设有出料口,上述机制砂筒具有一号机制砂筒、二号机制砂筒和三号机制砂筒,第一筛网的出料口经管道与一号机制砂筒相连通,第二筛网的出料口经管道与二号机制砂筒相连通,振动筛分机的出料口与上述三号机制砂筒相连通,上述一号机制砂筒和二号机制砂筒通过一集料管道与上述粗料皮带机相承接,上述三号机制砂筒与上述粗料皮带机和上述细料皮带机均相承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湿原料的砂浆生产系统,若原料为湿砂时,后场的湿砂通过铲车将湿砂铲至原料斗内,经原料输入皮带机将湿砂带入滚筒干燥机内烘干,形成干砂成品,干砂成品再转入干砂提升机内,转送至概率筛内筛分,筛分出粗砂和细砂,并相应至粗料存料筒和细料存料筒,粗料存料筒和细料存料筒内的干砂成品再转送至砂料入料筒内,相应地,当原料为湿石时,后场的湿石也依次经铲车、原料斗、滚筒干燥机、概率筛至石料存料筒内,石料存料筒内烘干的石子经半成品提升机至筛分机筛分,筛分后再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至经半成品提升机转至筛分机内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砂石,同时,筛分机筛分后出料口具有石粉,此石粉通过吸尘器吸收存至粉料入料筒内,筛分机筛分出来的机制砂再存至机制砂筒内,机制砂筒内的机制砂、石粉及砂料入料筒内的干砂成品经称重机构送至搅拌筒内,得到砂浆。若原料为干砂和干石时,干砂直接通过铲车送至干砂提升机上,干石直接通过铲车送至半成品提升机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砂浆生产系统的原料可采用湿砂、湿石、干砂和干石,原料来源多样,避免传统只能采用干砂和干石而造成砂浆生产量有限的问题,大大保证的砂浆生产量,同时,制砂系统中产生的石粉直接转送至砂浆生产系统中,无需转运,生产效率高,且整个系统集制砂、制浆为一体设置,方便制砂和制浆的操作,大大降低了生产商的加工成本,并使制砂机构的原料除了采用后方原料提
供的干石外,还可采用湿石,方便制砂操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干砂形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制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砂浆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湿原料的砂浆生产系统,如图1

3所示,具有砂浆搅拌机构,此砂浆搅拌机构采用的是现有用于砂浆加工的砂浆搅拌机构,为公知技术,砂浆搅拌机构具有砂料入料筒11、粉料入料筒12、称重机构2和搅拌筒3,砂料入料筒和粉料入料筒均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各出料口分别与称重机构2的输入端相承接,优佳的是称重机构2设置二个,二称重机构2左右横向排列设置,二称重机构2的输出端共同与搅拌筒3的输入端相承接,搅拌筒3的输出端可直接承接砂浆运输车或承接砂浆存放筒。
20.所述砂浆生产系统还包括有干砂形成机构和制砂机构,其中,干砂形成机构具有原料斗41、原料输入皮带机42、滚筒干燥机43、干砂提升机44、概率筛45和存料筒,所述原料斗41为常规的下料斗,原料输入皮带机的输入端承接于原料斗的输出口下方,滚筒干燥机43的输入端承接于原料输入皮带机的输出端下方,优选的是:原料输入皮带机42具有若干条横向输送的水平输送皮带机,本实施例以三条为例,各水平输送皮带机421沿左右方向横向依次排列,且各水平输入皮带机上下依次相承接配合,各水平输入皮带机中处于最高位的水平输入皮带机处于原料斗的输出端正下方,各水平输入皮带机中处于最低位的水平输入皮带机的输出端通过导料板与滚筒干燥机的输入端相承接,即三水平输送皮带机421由左至右依次分为第一皮带机、第二皮带机和第三皮带机,第一皮带机处于原料斗41的输出端正下方,第二皮带机的左侧处于第一皮带机的右侧下方,第三皮带机的左侧处于第二皮带机的右侧下方,第一皮带机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料的物料检测机构,此物料检测机构为公知技术,第三皮带机的右侧设有一向右斜向下倾斜的导料板,导料板的右侧处于滚筒干燥机43的输入口上方,所述滚筒干燥机43为公知产品,滚筒干燥机43的顶部具有输入口,滚筒干燥机43的右端具有输出口,滚筒干燥机43的输出端通过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料板(图中未画出)与干砂提升机44的输入口上下相承接。,此干砂提升机44为公知产品,在此不再复述,干砂提升机44的输入口朝左设置,干砂提升机44的输出口处于输入口的右侧上方,概率筛45为公知产品,概率筛45承接于干砂提升机44的输出口下方,概率筛45内具有二个向下倾斜的筛网451,分为上筛网和下筛网,上筛网的网孔为2.36mm,下筛网的网孔为0.63mm,上筛网的下侧具有一个向下倾斜的上导料管,下筛网的下侧具有一个向下倾斜的下导料管,概率筛利用二筛网形成有三个输出口,其一输出口为所述上导料管的端口,另一输出口为下导料管的端口,再一输出口为所述概率筛45底部的下料口。
21.所述存料筒具有砂石承接桶461、粗料砂桶462和细料砂桶463,砂石承接桶461、粗料砂桶462和细料砂桶463均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砂石承接桶的入料口与三输出口中处于最高位的输出口相承接,粗料承接桶的入料口与三输出口中处于中间位的输出口相承接,
细料砂桶的入料口与三输出口中处于最低位的输出口相承接;具体的是,上导料管的下端口与砂石承接桶461的入料口相连通,下导料管的下端口与粗料砂桶462的入料口相连通,概率筛45的下料口与细料砂桶463的入料口相连通。
22.干砂形成机构应用时,若原料为湿砂时,通过铲车100将后台的湿砂铲入原料斗41内,湿砂再下浇至第一皮带机上,由第一皮带机转至第二皮带机上,再由第二皮带机转至第三皮带机上,最后由第三皮带机下落至滚筒干燥机43的入料口内,此时湿砂经滚筒开燥机43的热量和转动将湿砂烘干,烘干后的干砂成品经导料板下落至干砂提升机44的输入口内,干砂提升机44启动将其向上输送至干砂提升机44的输出口处,由输出口输出至概率筛45上筛分,此时砂径在2.36mm以上的砂石下落至砂石承接桶461内,砂径在0.63

2.36mm之间的砂子下落至粗料砂桶462内,砂径在0.63mm以下的砂子下落至细料砂桶463内;若原料为湿石时,其与湿砂的操作方式相同,只是烘干后的石子全部下落至砂石承接桶461内;若原料为干砂或干石时,直接将原料倒入干砂提升机44的输入口内即可。
23.所述的制砂机构具有半成品提升机51、筛分机52、破碎机53、吸尘器54、石粉提升机55、原料给料装置56和机制砂筒57,此制砂机构为公知的技术,具体可参见本技术人以往申请的专利。所述半成品提升机51的输入口承接于砂石承接桶461的出料口下方,半成品提升机51的输出口经原料输送机57传送至筛分机52的输入端内,破碎机53的输入端承接于筛分机52的输出端,破碎机53可采用二种破碎机,因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累述,吸尘器54的输入端与筛分机52的输出端相连通,吸尘器54的输出端与粉料入料筒12的入料口相承接,机制砂筒57具有入砂口和出砂口,入料口与筛分机的输出端相承接。此制砂机构与现有的制砂系统原理相同,在此不再细述,其与本技术人申请的制砂系统的区别在于:将砂石承接桶461的出料口与半成品提升机51相承接,这样,整个制砂机构的原料除了采用原有后场的干石外,还可采用干砂形成机构中湿石,使整个制砂机构的原料多样化,大大方便制砂机构的制砂。
24.所述粗料承接桶462的下方设有粗料皮带机61,细料承接桶463的下方设有细料皮带机62,细料皮带机62的输出端承接有一号提升机63,即粗料皮带机61输出端承接有二号提升机64,机制砂筒57的出砂口与一号提升机和二号提升机的输入端相承接,优佳的是,二号提升机64处于粗料承接桶462和细料承接桶463之间,一号提升机63处于细料承接桶463的左侧,细料皮带机62和粗料皮带机61沿左右方向横向输出设置,一号提升机63的输入口处于细料皮带机62的左端部下方,二号提升机64的输入口处于粗料皮带机61的左端部下方,所述砂料入料筒11具有细砂入料筒111和粗砂入料筒112,一号提升机63的输出端与细砂入料筒111的入料口相承接,二号提升机64的输出端与粗砂入料筒112的入料口相承接。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湿原料的砂浆生产系统,若原料为湿砂时,后场的湿砂通过铲车100将湿砂铲至原料斗41内,经原料输入皮带机42将湿砂带入滚筒干燥机43内烘干,形成干砂成品,干砂成品再转入干砂提升机44内,转送至概率筛45内筛分,筛分出粗砂和细砂,并相应至粗料存料筒462和细料存料筒463,粗料存料筒462内的粗砂经粗料皮带机61和二号提升机64转送至粗料入料筒112内,细料存料筒463内的细砂经细料皮带机62和一号提升机63转送至细料入料筒112,相应地,当原料为湿石时,后场的湿石也依次经铲车、原料斗、滚筒干燥机、概率筛至石料存料筒内,石料存料筒内烘干的石子经半成品提升51至筛分机52筛分,筛分后再经破碎机53破碎,破碎后至经半成品提升机转至筛分机内筛分,如此循
环,得到不同粒径的砂石,同时,筛分机筛分后出料口具有石粉,此石粉通过吸尘器54吸收存至粉料入料12内,为砂浆生产提供石粉,筛分机筛分出来的机制砂再存至机制砂筒内,机制砂筒57内的机制砂、石粉及砂料入料筒内的干砂成品经称重机构2送至搅拌筒3内,即可得到砂浆。若原料为干砂和干石时,干砂直接通过铲车送至干砂提升机上,干石直接通过铲车送至半成品提升机内。
26.本实用新型的砂浆生产系统,整个砂浆生产系统的原料可采用湿砂、湿石、干砂和干石,原料来源多样,避免传统只能采用干砂和干石而造成砂浆生产量有限的问题,大大保证的砂浆生产量,同时,制砂系统中产生的石粉直接转送至砂浆生产系统中,无需转运,生产效率高,且整个系统集制砂、制浆为一体设置,方便制砂和制浆的操作,大大降低了生产商的加工成本,并使制砂机构的原料除了采用后方原料提供的干石外,还可采用湿石,方便制砂操作。
27.本新型中,优佳的是,筛分机52的出料口设有向下倾斜的成品(图中未画出),成品管道的下端承接有干砂输送皮带机521,干砂输送皮带机521沿左右方向横向输送设置,干砂输送皮带机521的输出端承接有成品干砂提升机522,成品干砂提升机522的输出端下方承接有振动筛分机523,振动筛分机523包括倾斜设置且筛眼由上至下依次变小的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下端均设有出料口,机制砂筒57可设置若干个,本实施例以三个为例,具有一号机制砂筒571、二号机制砂筒572和三号机制砂筒573,第一筛网的出料口经管道与一号机制砂筒相连通,第二筛网的出料口经管道与二号机制砂筒相连通,振动筛分机523的出料口与三号机制砂筒相连通,三号机制砂筒设置有二个,一号机制砂筒有二个,二个一号机制砂筒和二号机制砂筒通过一集料管道与粗料皮带机61相承接,二个三号机制砂筒中其一三号机制砂筒573处于粗料皮带机上方与粗料皮带机61相承接,其一三号机制砂筒573处于粗料皮带机上方与粗料皮带机61相承接,相应的,粗料入料筒112可设置四个,细料入料筒111可设置二个,并在一号提升机和二号提升机的输出口均安装有气动分料阀,这样,不同粒径的成品砂和不同粒径的成品机制砂放置在不同的筒类,这样砂浆制作时可根据不同的制备需求来选择不同规格的原料,使砂浆的加工较为多样,生产多样。
28.本新型中,所述干砂提升机44的输出端内具有将干砂提升机输出端分成二个输出通道并控制两输出通道切换导通的气动分料阀(图中未画出),此气动分料阀为公知的,其一输出通道与概率筛45的输入端相连通,另一输出通道通过导向管与砂石承接桶461的入料口相连通,这样,若原料为石子时可以直接下落至砂石承接桶内,无需再经概率筛,较为方便、节能,也使加工速度增快。
29.本新型中,吸尘器54的输出端连通有向下倾斜设置的转送管,转送管设有石粉提升机541,转送管的输出端与石粉提升机的输入端上下相承接,粉料入料筒12具有一号料筒和二号料筒,石粉提升机的输出端具有两个输出口,其一输出口与一号料筒上下相承接,另一输出口与二号料筒相承接,利用二个料筒可增大石粉的存储量,这样,在制砂时可将大量的石粉存储起来,以保证砂浆生产的所需量。
30.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