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重型排水檐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5986发布日期:2021-12-22 17:0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侧重型排水檐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侧重型排水檐槽。


背景技术:

2.型材结合玻璃的雨棚是一种遮阳避雨的装饰性建材,由于其透光性和美观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雨棚如果要应用于大型的停车棚或者其他展览结构时,由于需要多个大尺寸的顶棚进行搭接来实现雨棚面积的扩大,对于雨棚结构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对处于中间搭接位置的排水檐槽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要求也较高,现有雨棚的排水檐槽由于承载强度不够导致排水檐槽形变,进而使得雨棚中间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侧重型排水檐槽,解决现有雨棚的排水檐槽应用于大型雨棚时,由于承载强度不够导致排水檐槽形变,进而使得雨棚中间漏水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侧重型排水檐槽,包括型材本体,所述型材本体的顶面两侧设有呈镜像对称的两承载件,两所述承载件与所述型材本体之间围合形成排水槽,所述承载件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靠近所述排水槽的侧壁凸出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向上延伸并折压形成钩部,所述钩部、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支撑臂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型材本体之间连接设有加强臂,且所述加强臂通过连接臂与所述支撑臂连接固定。
5.进一步的,所述型材本体的两端延伸设有呈镜像对称的两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与所述支撑臂之间形成支撑顶棚的卡位台阶。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向所述排水槽一侧倾斜,所述承重板向上凸出有若干承重凸条,承重凸条的高度沿从加强臂至支撑臂的方向逐渐增加并形成与顶棚相配合的斜面,所述斜面垂直于所述支撑臂。
7.进一步的,所述型材本体靠近所述支撑臂的部分向上凸起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连接臂向下凸出设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型材本体、支撑臂、连接臂以及所述第三延伸部之间围合形成钢片槽。
8.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壁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
9.进一步的,所述型材本体的底部两侧均凸出设有呈镜像对称的第四延伸部和第五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型材本体以及第五延伸部之间围合形成灯槽,并且所述第四延伸部和所述第五延伸部相向的侧壁上均设有止退凸条。
10.进一步的,所述型材本体两侧的第五延伸部与所述型材本体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卡槽。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延伸部与型材本体之间连接设有加强臂,且加强臂通过连接臂与支撑臂连接固定,使得加强臂能够稳定支撑着第一延伸部,形成排水檐槽
两侧的稳定支撑结构。另外,额外使用若干条连接型材,并将连接型材的两端分别卡入排水檐槽两侧的第一卡槽,使得排水檐槽两侧的支撑臂之间通过连接型材形成相互支撑的作用力,进而形成整体稳固支撑结构,使得该排水檐槽可应用于大型的雨棚,避免排水檐槽形变而漏水。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15.图中,1

型材本体,11

支撑臂,111

第一延伸部,112

钩部,113

第一卡槽, 12

加强臂,121

第一螺孔,122

第二螺孔,123

连接臂,124

第二延伸部,125

第三延伸部,126

钢片槽,13

排水槽,15

承重板,151

承重凸条,152

卡位台阶, 16

第四延伸部,17

第五延伸部,18

灯槽,181

止退凸条,19

第二卡槽,2

顶棚,3

连接型材,4

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17.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侧重型排水檐槽,包括型材本体1,型材本体1的顶面两侧设有呈镜像对称的两承载件,两承载件用于承载两侧的顶棚2,两承载件与型材本体1之间围合形成排水槽13,排水槽13用于收集顶棚2导流下来的雨水,承载件包括支撑臂11,支撑臂11靠近排水槽13的侧壁凸出设有第一延伸部111,第一延伸部111远离支撑臂11的一端向上延伸并折压形成钩部112,钩部112、第一延伸部111以及支撑臂11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卡槽113,第一卡槽113内放置密封胶条,同时两侧的顶棚2边沿与第一卡槽113相配合,将两侧的顶棚2边沿压紧密封胶条,同时再用螺钉固定。第一延伸部111与型材本体1之间连接设有加强臂12,且加强臂12通过连接臂123与支撑臂11连接固定,使得加强臂12能够稳定支撑着第一延伸部111,形成排水檐槽两侧的稳定支撑结构。另外,额外使用若干条连接型材3,并将连接型材3的两端分别卡入排水檐槽两侧的第一卡槽113,使得排水檐槽两侧的支撑臂11之间通过连接型材3形成相互支撑的作用力,进而形成整体稳固支撑结构,使得该排水檐槽可应用于大型的雨棚,避免排水檐槽形变而漏水。
18.型材本体1的两端延伸设有呈镜像对称的两承重板15,承重板15与支撑臂11之间形成支撑顶棚2的卡位台阶152,支撑臂11向排水槽13一侧倾斜,承重板15向上凸出有若干承重凸条151,承重凸条151的高度沿从加强臂12至支撑臂11的方向逐渐增加并形成与顶棚2相配合的斜面,斜面垂直于支撑臂11,斜面用于配合两侧倾斜的顶棚2,两侧倾斜的顶棚2均稳定卡接在卡位台阶152上,并压合在承重凸条151上,形成稳定卡接结构。
19.进一步优化的是,型材本体1靠近支撑臂11的部分向上凸起设有第二延伸部124,
连接臂123向下凸出设有第三延伸部125,第二延伸部124、型材本体1、支撑臂11、连接臂123以及第三延伸部125之间围合形成钢片槽126,可用钢片塞入钢片槽126内,起到强化支撑臂11的支撑作用。
20.同时,加强壁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孔121和第二螺孔122,用螺钉将排水檐槽的封板(图中未示出)两侧分别固定于排水檐槽两侧的第一螺孔121和第二螺孔122上,增加支撑臂11的承受力和稳固性。
21.型材本体1的底部两侧均凸出设有呈镜像对称的第四延伸部16和第五延伸部17,第四延伸部16、型材本体1以及第五延伸部17之间围合形成灯槽18,灯槽18内可放置灯带,并且第四延伸部16和第五延伸部17相向侧壁上均设有止退凸条181,可将灯罩卡在止退凸条181上。型材本体1两侧的第五延伸部17与型材本体1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卡槽19,支撑柱4与第二卡槽19卡接并支撑型材本体1也就是支撑排水檐槽。
2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