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施工电梯入户的定型化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7800发布日期:2022-01-12 07:03阅读:109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施工电梯入户的定型化坡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应用于施工电梯入户的定型化坡道,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施工电梯入户的定型化坡道。


背景技术:

2.目前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中,设计单位为确保横向框架的抗剪抗震能力,窗户部位多数将窗下口位置由原先的二次结构优化设计为一次现浇混凝土结构,即窗口上反梁。
3.施工现场要求使用的施工电梯均为双笼电梯,大家一般设计布置施工电梯的位置均为窗口。当平面场地限制电梯设置位置时,窗台的一次现浇混凝土结构就是施工电梯入户的最大难题。电梯内翻板至窗台上口,至室内地面的高差原先现场均是搭设钢管扣件斜坡架体,之后铺设模板或脚手板作为入户坡道,费时费力且周转材料囤积时间较长,坡道入口位置所有装饰装修工程均要滞后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施工电梯入户的定型化坡道,其结构合理,强度高,整体为轻型型钢材料焊制,轻便好用,能通过施工电梯快速周转使用楼层,且坡道高度可调节,可以解决快速周转运输及移动的问题,减少楼层内装修工程的二次收口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施工电梯入户的定型化坡道,由固定式坡段和可调节坡段构成,其中固定式坡段的结构为在矩形底框上固接着倾斜设置的矩形上框,上框的后端与底框的后端固接,底框的前端通过支柱与上框的前端相连接,在底框的中部设置着纵向加强梁,在上框上固接着花纹钢板,可调节坡段的结构为矩形底框的四个角上固接着由c型钢构成的立柱,在立柱上纵向均布设置着调节孔,由两块长方形坡面板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为一体构成可调节坡面板,在其两侧端分别通过设置的连接螺栓与立柱的调节孔相配合,紧固螺母构成可调节坡段组件,固定坡段与可调节坡段组件和可调节坡段组件的底框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型钢角码连接在一起,相邻的可调节坡段组件立柱之间通过c型钢紧固螺栓卡连接在一起。
6.本实用新型由两种坡段组成,即固定式坡段及可调节坡段。
7.固定式坡段考虑到最小需求为200mm的上反梁,固定式相对容易满足要求,且可以作为可调节坡段的末端,形成较长的坡道类型。
8.可调节坡段为c型钢材配合固定式坡段底部框架焊接而成,坡面板采用抽插式可延长面板,板中使用φ32钢管作为内部套管。
9.坡面板内φ32钢管是穿在40方钢内部的,一端焊接固定,一端留长在方钢内部作为抽插调节延长端(φ32钢管长度不少于1000mm)。
10.可调节坡段是通过螺栓与侧面四根c型钢立柱连接,从而达到坡面高度可调节要求,c型钢最高尺寸设置为1100mm是为了满足900mm部位窗户上反梁而设置。可增加可调节
坡段数量即可满足提升坡道长度。
11.有益效果:
12.1. 实用性:采用钢管及钢板焊接而成的,型材也采用的是c型钢而非槽钢,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单个坡道段的重量。目前试做的坡段一段重量约合50kg,一至二人即可快速倒运。宽度1.4m的坡段亦可直接放入施工电梯内随电梯快速到达所需楼层,与传统的钢管扣件式坡道相比极大的增加了可移动性,且不会长期积压周转材料;整体坡段随用随搭拆,亦可减少楼层内装修工程的二次收口工作。
13.2. 适用性:因考虑到坡道是因为窗台上反梁,而每家设计院设计的尺寸都不尽相同。设计穿孔螺栓固定高度的方式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各种不同的上反梁尺寸。通过c型钢上50mm间距的螺栓孔,将高差调整在50mm之内,使问题减小至基本可以忽略的程度;可增减的可调坡段数量及固定坡段的组合解决了坡度过陡的问题;轻量化的定型化的加工解决了快速周转运输及移动的问题。
14.3. 经济性:考虑到第一次加工的数量较多,一次成本较高,但钢材焊接的坡道可以保证整体的可靠刚度,注重成品保护的情况下周转次数极高,摊销成本亦会逐渐下降。并且定型化的钢构外观较好,可提升项目整体的形象。
1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强度高,整体为轻型型钢材料焊制,轻便好用,能通过施工电梯快速周转使用楼层,且坡道高度可调节,解决了快速周转运输及移动的问题,减少了楼层内装修工程的二次收口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式坡段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可调节坡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可调节坡面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节点1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节点2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一种应用于施工电梯入户的定型化坡道,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由固定式坡段和可调节坡段构成,其中固定式坡段的结构为在矩形底框1上固接着倾斜设置的矩形上框2,上框2的后端与底框1的后端固接,底框1的前端通过支柱3与上框2的前端相连接,在底框1的中部设置着纵向加强梁9,在上框2上固接着花纹钢板8,可调节坡段的结构为矩形底框1的四个角上固接着由c型钢构成的立柱4,在立柱4上纵向均布设置着调节孔5,由两块长方形坡面板6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为一体构成可调节坡面板,在其两侧端分别通过设置的连接螺栓11与立柱4的调节孔5相配合,紧固螺母构成可调节坡段组件,固定坡段与可调节坡段组件和可调节坡段组件的底框1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型钢角码15连接在一起,相邻的可调节坡段组件立柱4之间通过c型钢紧固螺栓卡12连接在一起。相邻的可调节坡段组件其坡面板的坡度一致,并且其相配合的首尾高度相等。固定式坡段底框1和可调节坡段底框1的长度均为1400mm,宽度为1400mm,固定式坡段尾部的高度为200mm,其上框2和底框1均由40*40mm的方钢管构成。可调节坡面板的结构为长方形的调节
框10的上面固接着花纹钢板8构成坡面板6,两块对称的坡面板6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为一体,调节框10由40*40mm的方钢管构成,在调节框10上设置纵向加强梁9,调节框10的长度为1320mm,宽度为700mm,在可调节坡面板两侧端分别设置着连接螺栓11,连接螺栓11的规格为m14*80mm的高强螺栓。调节装置的结构为两块对称的坡面板6其相邻的调节框10的边框侧面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着方钢管断面开口,连接钢管7的两端分别从方钢管断面开口穿入,与相邻的两只调节框10的方钢管内壁相配合,其连接钢管7的一端与一只调节框10固接,另一端与另一只调节框10的方钢管内壁滑动配合,以调节可调节坡面板的长度,连接钢管7的直径为32mm,其长度等于或大于1000mm。型钢角码15的结构为在固定式坡段底框1前端与可调节坡段组件底框1后端相配合的侧面上分别固接着相配合的角钢段,其中两只角钢段的水平面分别固接在相对应底框侧面,两只角钢段具有连接孔的直立面相互配合,并且通过螺栓紧固。c型钢紧固螺栓卡12的结构为相邻的两只可调节坡段组件其两根相邻的立柱4配合端面的外侧面上分别固接着纵向卡条13,c型钢紧固螺栓卡12两端的卡扣与两根相邻立柱纵向卡条13的凹台相配合,螺栓14与螺栓卡12 c型腰面上的螺孔相配合,拧紧螺栓,使相邻的两根立柱4相互固定连接。立柱4的高度为1100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