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液压爬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2225发布日期:2022-02-19 17:3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爬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液压爬模。


背景技术:

2.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桥墩墩柱施工过程中,吊装作业困难,施工安全难度系数较大,因此,常常借助于具有自爬升能力液压爬模装置进行施工。现有液压爬模装置进行爬升时,需要借助较多的预埋件,上述预埋件无法循环利用,造成了较大的浪费;其次,现有液压爬模装置的合模和退模机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对施工周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液压爬模,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液压爬模,包括
5.支撑架,
6.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侧面;
7.导轨,设置在所述爬升机构和墩柱之间;
8.合模和退模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面;
9.挂接组件,包括
10.爬锥,活动设置在墩柱上开设的容置孔内;
11.高强螺杆,设置在所述爬锥内侧,其一端预埋在墩柱内,另一端向外延伸至爬锥的内腔中;
12.承重块,设置在墩柱外壁上,具有与所述高强螺杆相对设置的安装孔,以及至少一个挂接式承重件;
13.紧固螺栓,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通过与高强螺杆旋接相连实现对所述承重块的固定;
14.挂座,挂接设置在所述承重件上,用于连接支撑架和/或导轨。
15.所述支撑架包括
16.承重三角架,具有横梁、用于挂接所述爬升机构的纵梁,以及连接所述横梁和纵梁的斜撑;
17.上平台,设置在所述承重三角架的顶部,其上设置有所述合模和退模机构;
18.中平台,设置在承重三角架的下部,所述中平台与承重三角架的纵梁连接,且中平台上设置有与承重三角架横梁连接的立杆;
19.吊平台,设置在中平台下部,所述吊平台和中平台通过吊杆相连。
20.所述合模和退模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上平台上的模板支撑架,所述模板支撑架包括与承重三角架滑动相连的底梁、用于安装模板的主背楞,以及连接所述底梁和主背楞的
加固撑;合模和退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上平台上的锁定杆和定位销。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压爬模,采用平移式的模板安装架,方便地实现了合模和退模,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通过特殊设计的爬锥和挂座等将爬模与墩柱等连接在一起,不仅实现了爬升目的,而且能够循环利用上述爬锥和挂座,达到了辅助零部件循环利用的目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24.图8是图2中a部所示挂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26.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液压爬模,包括由承重三角架101、上平台102、中平台103和吊平台104组成的支撑架,上述承重三角架101具有横梁、用于挂接爬升机构2的纵梁,以及连接横梁和纵梁的斜撑;上平台102位于承重三角架101的横梁顶部,两者之间设置有多个工字钢,上平台102提供操作空间,其上设置有合模和退模机构,主要用于进行钢筋、模板作业;中平台103位于承重三角架101的下部,其与承重三角架101的纵梁连接,可以放置施工材料和辅助工具,为了加强其结构稳定性,在中平台103边缘安装有多根与承重三角架101横梁连接的立杆;吊平台104位于中平台103下方,通过多根吊杆与中平台103相连,主要用于整体配重。上述上平台102、中平台103和吊平台104周围均安装有护栏和防护网,形成外围防护体系。
27.上述爬升机构2由市售采购而来,其位于承重三角架101的侧面,与承重三角架101的纵梁相连,爬升时,需要借助安装在爬升机构2和墩柱之间的导轨3。
28.上述合模和退模机构安装在上平台102的顶面,其主体为三角形的模板支撑架401,包括与承重三角架101滑动相连的底梁、用于安装模板m的主背楞,以及连接底梁和主背楞的加固撑;合模和退模机构还包括安装在上平台102上的锁定杆402和定位销403。具体地,锁定杆402铰连安装在靠近模板m一侧,当模板m到位时,将锁定杆402卡接在主背楞上的凸块内进行位置锁定;需要退模时,解除锁定杆402锁定,使模板支撑架401沿上平台102向后平移,直至到达定位销403所在的位置,将模板m从主背楞上取下。
29.上述承重三角架101和导轨3均通过挂接组件5(见图8)与墩柱相连,每个挂接组件5均包括爬锥501、高强螺杆502、承重块503、紧固螺栓504和挂座505。上述爬锥501为圆锥形的套筒,其外侧缠绕胶带、并涂抹黄油,活动安装在墩柱上开设的锥形容置孔内;高强螺杆502位于爬锥501内侧,其一端预埋在墩柱内,另一端向外延伸至爬锥501的内腔中;承重块503位于墩柱外壁处,具有与高强螺杆502相对设置的安装孔,以及至少一个挂接式承重件a;紧固螺栓504穿设在安装孔内,通过与高强螺杆502旋接相连实现对承重块503的固定;挂座505与挂接式承重件a挂接相连,当其与承重三角架101或导轨3相连时,可以方便地将承
重三角架101或导轨3挂接固定在墩柱外壁上。
30.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成对使用,进行墩柱浇筑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
31.1)将墩柱新浇筑段达到要求强度后,拆除安装在模板m之间的对拉螺杆,解除锁定杆402对模板支撑架401的锁定,并使模板m后移600mm;
32.2)在墩柱新浇筑段的预埋爬锥501上安装挂座505,用于固定导轨3,并通过爬升机构2使支撑架上移;
33.3)拆除墩柱上较为靠下的不再使用的爬锥501、挂座505等,将其放置在中平台103上,以备下一次周转使用;
34.4)支撑架爬升到位后,通过改变爬升机构2内转向盒棘爪方向,将爬升对象转至爬模架体并提升架体;
35.5)使模板m向墩柱移动,到位后,通过锁定杆402对模板支撑架401进行锁定,连接对拉螺杆,完成合模;
36.6)浇筑混凝土、凿毛,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开始安装钢筋,待钢筋安装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拆模板m开始下一个施工循环。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液压爬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导轨,设置在所述爬升机构和墩柱之间;合模和退模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面;挂接组件,包括爬锥,活动设置在墩柱上开设的容置孔内;高强螺杆,设置在所述爬锥内侧,其一端预埋在墩柱内,另一端向外延伸至爬锥的内腔中;承重块,设置在墩柱外壁上,具有与所述高强螺杆相对设置的安装孔,以及至少一个挂接式承重件;紧固螺栓,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通过与高强螺杆旋接相连实现对所述承重块的固定;挂座,挂接设置在所述承重件上,用于连接支撑架和/或导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压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承重三角架,具有横梁、用于挂接所述爬升机构的纵梁,以及连接所述横梁和纵梁的斜撑;上平台,设置在所述承重三角架的顶部,其上设置有所述合模和退模机构;中平台,设置在承重三角架的下部,所述中平台与承重三角架的纵梁连接,且中平台上设置有与承重三角架横梁连接的立杆;吊平台,设置在中平台下部,所述吊平台和中平台通过吊杆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液压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和退模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上平台上的模板支撑架,所述模板支撑架包括与承重三角架滑动相连的底梁、用于安装模板的主背楞,以及连接所述底梁和主背楞的加固撑;合模和退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上平台上的锁定杆和定位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爬模,包括:支撑架;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导轨,设置在爬升机构和墩柱之间;合模和退模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面;挂接组件,包括有:爬锥,活动设置在墩柱上开设的容置孔内;高强螺杆,设置在爬锥内侧,其一端预埋在墩柱内,另一端向外延伸至爬锥的内腔中;承重块,设置在墩柱外壁上,具有与高强螺杆相对设置的安装孔,以及至少一个挂接式承重件;紧固螺栓,穿设在安装孔内,通过与高强螺杆旋接相连实现对承重块的固定;挂座,挂接设置在承重件上,用于连接支撑架和/或导轨。本实用新型采用平移式的模板安装架,方便地实现了合模和退模,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宇 王立飞 邓坤 赵德鑫 吕玉良 付凯 李俊 张东 汪朝阳 郑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2
技术公布日:2022/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