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6976发布日期:2021-12-29 16:5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经常会用到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对一些建筑材料进行支撑。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2130023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该装置实现了支撑板调节高度的目的,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建筑材料进行支撑,通过设置伸缩杆和环形弹簧,可以提高支撑板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对支撑板进行支撑,通过设置两个滚动块,可以提高螺纹杆转动的稳定性。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该装置直接将待支撑的建筑材料放于支撑板上侧,若待支撑的建筑材料为圆形、椭圆形等易滚动的形状,放于支撑板上侧的材料很可能从支撑板上掉落,这不仅会损伤建筑材料,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2.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右端面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推把,所述固定底板底面四角处均设有刹车轮,所述固定底板顶面后侧设有控制箱,所述固定底板顶面中部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端部连接有承接套,所述承接套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端设有第一承放板,所述第一承放板顶面上方设有第二承放板,所述第二承放板顶面前后两侧均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防落组件,所述第二承放板底面四角处均设有支撑柱。
7.优选地,所述防落组件包括设于第二承放板顶面的多个支撑板,两个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呈前后对称结构设置,两个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内端面之间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面四角处均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下端与第二承放板顶面连接固定,所述承载板顶面中部上方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底面中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下端穿过承载板底面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滑杆外壁与承载板中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外壁位于放置板底面及承载板顶面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所述滑杆前后两端面下侧均铰接有连接板。
8.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内端面上侧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圆周外壁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顶面中部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端面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端设
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内端面中部设有海绵块,所述连接板外端与相对应的滑套底面铰接。
9.优选地,所述承接套圆周外壁左右两侧均固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内端依次穿过固定套内端面及承接套圆周外壁延伸至其内腔并与转动柱圆周外壁活动接触。
10.优选地,所述支撑柱底面与第一承放板顶面连接固定。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一承放板顶面上方的第二承放板以及第二承放板顶面前后两侧的多个防落组件之间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对易滑落、易损坏的建筑材料进行支撑,防止建筑材料滑落受损甚至伤人,大幅提高了本装置的防护性,同时通过设置在转动柱上端的第一承放板,工作人员能够对不易滑落且较为坚固的建筑材料进行支撑,使得本装置能够对不同建筑材料分类支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承接套中部的转动柱,承接套圆周外壁左右两侧的固定套以及固定套中部的螺栓之间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对待支撑的建筑材料进行方向调整,使本装置能够更适应于实际施工需求,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承接套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18.图中标号说明:1、固定底板;2、第一承放板;3、第二承放板;4、刹车轮;5、承接套;6、防落组件;601、支撑板;602、放置板;603、承载板;604、固定柱;605、滑杆;606、弹簧;607、连接板;608、导杆;609、连接杆;610、活动板;611、海绵块;612、安装块;613、滑套;7、转动柱;8、固定套;9、螺栓;10、电动推杆;11、推把;12、控制箱;1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右端面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推把11,固定底板1底面四角处均设有刹车轮4,固定底板1顶面后侧设有控制箱12,控制箱12内设有电源及控制机构,固定底板1顶面中部设有电动推杆10,电动推杆10输出端端部连接有承接套5,承接套5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7,设置转动柱7的目的是便于工作人员对待支撑的建筑材料进行方向调整,使本装置能够更适应于实际施工需求,转动柱7上端设有第一承放板2,设置第一承放板2的目的是便于工作人员对建筑材料进行分类放置,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第一承放板2顶面上方设有第二承放板3,第二承放板3顶面前后两侧均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防落组件6,第二承放板3底面四角处均设有支撑柱13。
24.具体的,防落组件6包括设于第二承放板3顶面的多个支撑板601,两个相对应的支撑板601呈前后对称结构设置,两个相对应的支撑板601内端面之间设有承载板603,承载板603底面四角处均设有固定柱604,固定柱604下端与第二承放板3顶面连接固定,承载板603顶面中部上方设有放置板602,放置板602底面中部设有滑杆605,滑杆605下端穿过承载板603底面并延伸至其外部,滑杆605外壁与承载板603中部内壁滑动连接,滑杆605外壁位于放置板602底面及承载板603顶面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606,设置弹簧606的目的是便于对放置板602及滑杆605进行复位,滑杆605前后两端面下侧均铰接有连接板607。
25.进一步的,支撑板601内端面上侧设有导杆608,导杆608圆周外壁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套613,滑套613顶面中部设有安装块612,安装块612内端面中部设有连接杆609,连接杆609内端设有活动板610,活动板610内端面中部设有海绵块611,设置海绵块611的目的是增强与待支撑建筑材料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放置对待支撑建筑材料造成损伤,连接板607外端与相对应的滑套613底面铰接。
26.再进一步的,承接套5圆周外壁左右两侧均固设有固定套8,固定套8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栓9,设置螺栓9及固定套8,的目的是便于对转动柱7进行限位,防止待支撑建筑材料在支撑过程中随意晃动,螺栓9内端依次穿过固定套8内端面及承接套5圆周外壁延伸至其内腔并与转动柱7圆周外壁活动接触。
27.更进一步的,支撑柱13底面与第一承放板2顶面连接固定。
28.工作原理:当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易滑落受损的建筑材料进行支撑时,首先由工作人员将待支撑的建筑材料放于第二承放板3顶面上方,并使待支撑的建筑材料外壁与放置板602顶面接触,在待支撑的建筑材料的重力作用下,放置板602带动滑杆605向下移动,弹簧606收缩,由于滑杆605前后两端面与连接板607内端铰接且连接板607外端与相对应的滑套613底面铰接,此时滑套613带动安装块612沿导杆608外壁向内侧移动,活动板610带动海绵块611跟随移动,对待支撑的建筑材料进行固定及限位,如此往复将所有待支撑的建筑材料放置完毕后,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作用下,电动推杆10运行,第二承放板3随即带动待支撑的建筑材料向上移动。如此即可完成对易滑落受损的建筑材料进行支撑的工作。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
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