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建筑用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52451发布日期:2022-02-09 15:1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型建筑用吊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吊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型建筑用吊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中,脚手架拆除后,外墙立面施工,吊篮是最常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尤其是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吊篮将物品或者人员运送到一定的高度,进行高空作业。
3.现有的建筑用吊篮设备,常见问题有:现有的吊篮组件结构较为简单,普通的吊篮高度大多都是固定的,不方便卸载货物,导致吊篮的实用性降低,传统的吊篮在使用时,当降落到最底点时,吊篮忽然停止并触地,容易造成机器损坏,同时使用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型建筑用吊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吊篮组件结构较为简单,普通的吊篮高度大多都是固定的,不方便卸载货物,导致吊篮的实用性降低,传统的吊篮在使用时,当降落到最底点时,吊篮忽然停止并触地,容易造成机器损坏,同时使用不舒适的使用需求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吊篮主体和稳定机构,所述吊篮主体底部端面活动安装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按压台、锥形座、弧形腔、滚珠、连接座、缓冲槽、拉簧、连杆、缓冲弹簧和接地端,所述按压台内部空腔安装有锥形座,且锥形座底部开设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内部安装有滚珠,且弧形腔远离锥形座一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开设有缓冲槽,且缓冲槽底部安装有拉簧,所述缓冲槽内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接座底部连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底部安装有接地端。
6.优选的,所述锥形座活动安装于按压台内腔,且按压台底部两侧端面形状与锥形座外形相贴合,所述连接座与锥形座结合处开设有弧形腔,且滚珠对称安装于弧形腔内部两侧。
7.优选的,所述锥形座与连杆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杆活动安装于连接座内部开设的缓冲槽内,所述连杆通过拉簧与缓冲槽构成弹性连接,所述连接座通过缓冲弹簧与接地端构成弹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吊篮主体包括框架、定位槽和驱动件,所述框架右侧端面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定位槽,且框架两侧端面顶部均连接有驱动件。
9.优选的,所述吊篮主体还包括防护梁和清理窗,所述框架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梁,且防护梁截面为圆弧形,所述框架两侧端面位于防护梁末端处开设有清理窗。
10.优选的,所述框架内侧活动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隔板、隔网、凸台和握把,所述隔板底部连接有可折叠的隔网,且隔板活动安装于两侧框架内部,所述隔网收纳于框架底部内腔,所述隔板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凸台,且凸台顶部安装有握把。
11.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拉杆、套簧、驱动销、滚子、定位块和滑槽,所述握把底部连接有拉杆,且拉杆贯穿凸台伸入隔板内腔,所述拉杆底部套装有套簧,且拉杆底部安装有驱动销,所述驱动销中部活动安装有滚子,且驱动销底部活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顶部端面开设有滑槽,且滚子活动安装于滑槽内部,所述定位块左侧输出端形状与定位槽开设尺寸相契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的吊篮组件结构较为简单,普通的吊篮高度大多都是固定的,不方便卸载货物,导致吊篮的实用性降低,传统的吊篮在使用时,当降落到最底点时,吊篮忽然停止并触地,容易造成机器损坏,同时使用不舒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定型建筑用吊篮,有效减缓吊篮触地时的冲击力,使得吊篮运行更为稳定,同时便于生产者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通过简便的操作升降隔板,便于货物的稳定运输。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吊篮主体的设置,吊篮主体在日常使用时常遇到高空抛物的困扰,极易对乘坐吊篮的生产者造成安全隐患,故而本实用在框架顶部内侧加装弧形防护梁,建筑废料在砸到防护梁时,在其圆弧形截面的作用下汇集至两侧末端,禁止直接排出造成安全隐患,生产者通过打开框架顶部外侧位于防护梁末端开设的清理窗,在吊篮主体落地后对堆积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维持吊篮主体的高效运行;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定机构的设置,吊篮主体正面开口的结构设置便于生产者搬运建材,完成建材加载后生产者手握防护机构顶部端面安装的握把,握把底部连接的拉杆贯穿于隔板顶部端面安装的凸台,并深入隔板内腔,通过拉动握把,使得拉杆底部套装的套簧完成与凸台底部端面的抵触加载,在拉杆的拉动下,拉杆底部输出端安装的驱动销内部滚子位于定位块中端开设的滑槽内滑动,滑槽倾斜开设于定位块顶部端面,在滚子位于滑槽的滑动驱动下定位块左侧输出端脱离框架侧端面开设的定位槽,使得隔板能在生产者通过握把的拉动下位于两侧框架内侧抬升,带动隔板底部连接的可折叠隔网展开,当隔板上升至预设高度后,生产者只需松开握把,拉杆在套簧的弹性力下自动完成滚子位于滑槽内的复位,定位块输出端自行卡合于框架预设高度开设的定位槽内完成卡止,操作简便,适用性极强;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为解决传统的吊篮主体在使用时,当降落到最底点时,框架底部忽然停止并触地,容易造成机器损坏,同时使用不舒适的弊端,框架底部端面安装有数处稳定机构,在框架底部端面触地时,框架通过压迫按压台,使得按压台位于锥形座外部下降,得益于按压台内侧端面与锥形座外形贴合的结构设置,使得锥形座底部开设的弧形腔内活动安装的滚珠,在按压台的挤压下位于弧形腔内回退,锥形座通过连杆与连接座内部开设的缓冲槽相连接,滚珠的回退行程对连接座产生挤压力,连杆位于缓冲槽内的抬升驱使拉簧进行拉伸,释放部分按压台的冲击力,与此同时通过缓冲弹簧与连接座连接的接地端首当其冲与地面接触接受地面的反作用力,宽面的接地端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效释放地面带来的反向冲击力,使得吊篮主体触地更为柔和,提升吊篮主体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篮主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吊篮主体;101、框架;102、定位槽;103、驱动件;104、防护梁;105、清理窗;2、稳定机构;201、按压台;202、锥形座;203、弧形腔;204、滚珠;205、连接座;206、缓冲槽;207、拉簧;208、连杆;209、缓冲弹簧;210、接地端;3、防护机构;301、隔板;302、隔网;303、凸台;304、握把;305、拉杆;306、套簧;307、驱动销;308、滚子;309、定位块;3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稳定型建筑用吊篮,吊篮主体1包括框架101、定位槽102和驱动件103,框架101右侧端面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定位槽102,且框架101两侧端面顶部均连接有驱动件103,吊篮主体1还包括防护梁104和清理窗105,框架101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梁104,且防护梁104截面为圆弧形,框架101两侧端面位于防护梁104末端处开设有清理窗105,吊篮主体1在日常使用时常遇到高空抛物的困扰,极易对乘坐吊篮的生产者造成安全隐患,故而本实用在框架101顶部内侧加装弧形防护梁104,建筑废料在砸到防护梁104时,在其圆弧形截面的作用下汇集至两侧末端,禁止直接排出造成安全隐患,生产者通过打开框架101顶部外侧位于防护梁104末端开设的清理窗105,在吊篮主体1落地后对堆积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维持吊篮主体1的高效运行。
21.如图2所示,吊篮主体1底部端面活动安装有稳定机构2,稳定机构2包括按压台201、锥形座202、弧形腔203、滚珠204、连接座205、缓冲槽206、拉簧207、连杆208、缓冲弹簧209和接地端210,按压台201内部空腔安装有锥形座202,为解决传统的吊篮主体1在使用时,当降落到最底点时,框架101底部忽然停止并触地,容易造成机器损坏,同时使用不舒适的弊端,框架101底部端面安装有数处稳定机构2,且锥形座202底部开设有弧形腔203,弧形腔203内部安装有滚珠204,锥形座202活动安装于按压台201内腔,且按压台201底部两侧端面形状与锥形座202外形相贴合,连接座205与锥形座202结合处开设有弧形腔203,且滚珠204对称安装于弧形腔203内部两侧,在框架101底部端面触地时,框架101通过压迫按压台201,使得按压台201位于锥形座202外部下降,得益于按压台201内侧端面与锥形座202外形贴合的结构设置,使得锥形座202底部开设的弧形腔203内活动安装的滚珠204,在按压台201的挤压下位于弧形腔203内回退,且弧形腔203远离锥形座202一端安装有连接座205,连接座205内部开设有缓冲槽206,且缓冲槽206底部安装有拉簧207,锥形座202通过连杆208与连接座205内部开设的缓冲槽206相连接,滚珠204的回退行程对连接座205产生挤压力,连杆208位于缓冲槽206内的抬升驱使拉簧207进行拉伸,释放部分按压台201的冲击力,缓冲槽206内部安装有连杆208,连接座205底部连接有缓冲弹簧209,且缓冲弹簧209底部安装有接地端210,锥形座202与连杆208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杆208活动安装于连接座205内部开设的缓冲槽206内,连杆208通过拉簧207与缓冲槽206构成弹性连接,连接座205通过缓冲弹簧209与接地端210构成弹性连接,与此同时通过缓冲弹簧209与连接座205连接的接地端210首当其冲与地面接触接受地面的反作用力,宽面的接地端210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效释放地面带来的反向冲击力,使得吊篮主体1触地更为柔和,提升吊篮主体1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2.如图3所示,框架101内侧活动安装有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包括隔板301、隔网
302、凸台303和握把304,隔板301底部连接有可折叠的隔网302,且隔板301活动安装于两侧框架101内部,隔网302收纳于框架101底部内腔,隔板301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凸台303,吊篮主体1正面开口的结构设置便于生产者搬运建材,完成建材加载后生产者手握防护机构3顶部端面安装的握把304,握把304底部连接的拉杆305贯穿于隔板301顶部端面安装的凸台303,并深入隔板301内腔,且凸台303顶部安装有握把304,防护机构3还包括拉杆305、套簧306、驱动销307、滚子308、定位块309和滑槽310,握把304底部连接有拉杆305,且拉杆305贯穿凸台303伸入隔板301内腔,拉杆305底部套装有套簧306,且拉杆305底部安装有驱动销307,驱动销307中部活动安装有滚子308,且驱动销307底部活动安装有定位块309,定位块309顶部端面开设有滑槽310,通过拉动握把304,使得拉杆305底部套装的套簧306完成与凸台303底部端面的抵触加载,在拉杆305的拉动下,拉杆305底部输出端安装的驱动销307内部滚子308位于定位块309中端开设的滑槽310内滑动,且滚子308活动安装于滑槽310内部,定位块309左侧输出端形状与定位槽102开设尺寸相契合,滑槽310倾斜开设于定位块309顶部端面,在滚子308位于滑槽310的滑动驱动下定位块309左侧输出端脱离框架101侧端面开设的定位槽102,使得隔板301能在生产者通过握把304的拉动下位于两侧框架101内侧抬升,带动隔板301底部连接的可折叠隔网302展开,当隔板301上升至预设高度后,生产者只需松开握把304,拉杆305在套簧306的弹性力下自动完成滚子308位于滑槽310内的复位,定位块309输出端自行卡合于框架101预设高度开设的定位槽102内完成卡止,操作简便,适用性极强。
2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稳定型建筑用吊篮时,吊篮主体1正面开口的结构设置便于生产者搬运建材,完成建材加载后生产者手握防护机构3顶部端面安装的握把304,握把304底部连接的拉杆305贯穿于隔板301顶部端面安装的凸台303,并深入隔板301内腔,通过拉动握把304,使得拉杆305底部套装的套簧306完成与凸台303底部端面的抵触加载,在拉杆305的拉动下,拉杆305底部输出端安装的驱动销307内部滚子308位于定位块309中端开设的滑槽310内滑动,滑槽310倾斜开设于定位块309顶部端面,在滚子308位于滑槽310的滑动驱动下定位块309左侧输出端脱离框架101侧端面开设的定位槽102,使得隔板301能在生产者通过握把304的拉动下位于两侧框架101内侧抬升,带动隔板301底部连接的可折叠隔网302展开,当隔板301上升至预设高度后,生产者只需松开握把304,拉杆305在套簧306的弹性力下自动完成滚子308位于滑槽310内的复位,定位块309输出端自行卡合于框架101预设高度开设的定位槽102内完成卡止,操作简便,适用性极强,吊篮主体1在日常使用时常遇到高空抛物的困扰,极易对乘坐吊篮的生产者造成安全隐患,故而本实用在框架101顶部内侧加装弧形防护梁104,建筑废料在砸到防护梁104时,在其圆弧形截面的作用下汇集至两侧末端,禁止直接排出造成安全隐患,生产者通过打开框架101顶部外侧位于防护梁104末端开设的清理窗105,在吊篮主体1落地后对堆积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维持吊篮主体1的高效运行,为解决传统的吊篮主体1在使用时,当降落到最底点时,框架101底部忽然停止并触地,容易造成机器损坏,同时使用不舒适的弊端,框架101底部端面安装有数处稳定机构2,在框架101底部端面触地时,框架101通过压迫按压台201,使得按压台201位于锥形座202外部下降,得益于按压台201内侧端面与锥形座202外形贴合的结构设置,使得锥形座202底部开设的弧形腔203内活动安装的滚珠204,在按压台201的挤压下位于弧形腔203内回退,锥形座202通过连杆208与连接座205内部开设的缓冲槽206相连接,滚珠204的回退行程对连
接座205产生挤压力,连杆208位于缓冲槽206内的抬升驱使拉簧207进行拉伸,释放部分按压台201的冲击力,与此同时通过缓冲弹簧209与连接座205连接的接地端210首当其冲与地面接触接受地面的反作用力,宽面的接地端210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效释放地面带来的反向冲击力,使得吊篮主体1触地更为柔和,提升吊篮主体1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