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整体式建筑外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8668发布日期:2022-02-26 01:3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整体式建筑外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便于拆卸的整体式建筑外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建筑也越来越多,在建筑施工中,为方便工程施工,需要在建筑的墙体外部搭设建筑外架。
3.建筑外架统指在建筑物外围所搭设的脚手架,是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外脚手架使用广泛,各种落地式外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吊式脚手架等,一般均在建筑物外围搭设,外脚手架多用于外墙砌筑、外立面装修以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4.现有的建筑外架大多数都是单独放置的,当需要使用外架进行施工的时候,使用者通过人工将外架搬运至施工地点,由于外架体积比较大,不方便使用者的搬运,而且由于建筑物比较大,一个外架不便于进行操作,需要多个外架进行组装施工,由于多个外架之间没有固定,对于多个外架的拆装十分的麻烦,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多个外架的拆装十分的麻烦,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便于拆卸的整体式建筑外架,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外架单元,所述每个外架单元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竖直设置且分别固定在底座上端的两侧,其中一个支架的外侧面自上而下设有多个第一滑动槽,所述每个第一滑动槽内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连接结构,另一个支架的外侧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多个固定块与第一滑动槽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一一对应。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分别设有螺纹且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螺纹杆设置在第一滑动槽内,第一螺纹杆与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外侧与l型夹块的短边固定连接,两个l型夹块的长边相向设置,支架的外侧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横截面为t形,固定块包括与支架外侧面垂直的垂直边以及与支架外侧面平行的平行边,每个固定块的垂直边与支架外侧面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块的平行边与支架外侧面形成两个卡槽;相邻两个外架单元中,一个外架单元中的两个l型夹块的长边与另一个外架单元中对应的两个卡槽滑动配合。
7.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将相邻两个外架单元中一个外架单元的固定块卡入另一个外架单元的第一滑动槽内,然后使用者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外侧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设置以及与滑动块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与其固定的两个l型夹块做相向运动,使得l型夹块的长端卡入至卡槽内,从而使两个单元连接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建筑外架只需将固定块插入至第一滑动槽内后,
控制第一电机正转即可实现多个单元之间的安装;拆卸时,只需控制第一电机反转,就能将两个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建筑外架拆卸,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大大降低了拆装的时间,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8.作为优选,还包括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下端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限位槽内设有转动轴和可沿限位槽上下滑动的滑动套,转动轴位于滑动套的上方;所述滑动套下端沿滑动套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万向轮,滑动套两端设有与滑动套螺纹连接的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的下端与底座可转动连接;第三螺纹杆的上端固定套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固定套设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9.使用者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进而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与滑动套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滑动套向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万向轮与地面的间距,使得万向轮将底座支撑而离开地面,通过原本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用者通过推动本装置即可实现本装置的搬运,相较于原本的运输方式,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十分的方便。
10.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两个支架的内侧竖直方向分别开有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内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承载板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的上端分别与支架可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的下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限位槽内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转动轴上方,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1.使用者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的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带动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进而带动第二螺纹杆的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与承载板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承载板以及承载板顶部的使用者的升降,可避免使用者直接攀爬至承载板上,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能节省使用者的体力。
12.作为优选,还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辅助支撑结构,所述两个结构相同的辅助支撑结构对称设置在底座与承载板之间;每个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固定设于底座顶部的一侧,第一固定台与活动板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活动板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台固设于承载板下端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台上设有与第二固定台可转动连接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内具有有空腔,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穿入空腔内且与空腔滑动连接。通过辅助支撑结构的支撑,可以进一步提供建筑外架的安全性。
13.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支撑结构还包括两个固定轴;所述两个固定轴设于空腔内且位于连接板两侧,固定轴的一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固定轴的一端穿过滑动板与转动板固定连接,固定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动板与固定轴滑动连接,复位弹簧位于滑动板与第二固定台之间。
14.在承载板在升降过程中,带动连接板在转动板的空腔内进行伸缩,活动板与转动板发生相应的转动,与此同时,滑动板带动在固定轴上的复位弹簧进行伸缩,使得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能有效的对承载板中部进行支撑,从而增加使用者的安全性。
15.作为优选,还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防护结构,所述两个结构相同的防护结构设置在承载板顶部前后两侧;每个防护结构包括竖杆、横杆和伸缩架;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杆上开有竖直的长槽,所述横杆的两端设于长槽内且可沿长槽上下滑动,所述伸缩架的下端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的上端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的左右两端设于长槽内,且所述伸缩架沿可竖杆上下滑动。
16.使用者可通过上下拉伸横杆,从而带动伸缩架在竖杆上的长槽内上下滑动与伸缩,便于使用者的进出,以及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8.1.多个外架的拆装方便,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将相邻两个外架单元中一个外架单元的固定块卡入另一个外架单元的第一滑动槽内,然后使用者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外侧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设置以及与滑动块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与其固定的两个l型夹块做相向运动,使得l型夹块的长端卡入至卡槽内,从而实现两个本装置之间的安装,只需将固定块插入至第一滑动槽内后,控制第一电机正转即可实现多个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建筑外架的安装;拆卸时,只需控制第一电机反转,就能将两个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建筑外架拆卸,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大大降低了拆装的时间,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19.2.多个外架的搬运简单,减少搬运负担。使用者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进而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与滑动套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滑动套向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万向轮与地面的间距,使得万向轮将底座支撑而离开地面,通过原本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用者通过推动本装置即可实现本装置的搬运,相较于原本的运输方式,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十分的方便。
20.3.使用者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可通过上下拉伸横杆,从而带动伸缩架在竖杆上的长槽内上下滑动与伸缩,便于使用者的进出,以及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还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对报警器进行控制,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报警器发出警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可有效防止承载板上超重而导致承载板变形。
附图说明
21.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22.图2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23.图3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局部爆炸图。
24.图4为实施例的移动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25.图5为实施例的辅助支撑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26.图6为实施例的防护结构的主视图。
27.图7为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8.图中,1-底座,2-支架,3-l型夹块,4-滑动块,5-第一螺纹杆,6-第一电机,7-固定块,8-承载板,9-第二螺纹杆,10-转动杆,11-第二电机,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第一固定台,15-活动板,16-连接板,17-第二固定台,18-转动板,19-空腔,20-复位弹簧,21-限位槽,22-滑动套,23-万向轮,24-第三螺纹杆,25-第三锥齿轮,26-转动轴,27-第
四锥齿轮,28-第三电机,29-固定轴,30-滑动板,31-竖杆,32-横杆,33-伸缩架,34-长槽,35-固定座,36-伸缩套,37-伸缩杆,38-卡块,39-固定板,40-固定孔,41-第一滑动槽,42-卡槽,43-第二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实用新型中

前’、

后’、

左’、

右’、

上’、

下’均指在图1中的方位,其中

前’是指在图1中相对于纸面朝外,

后’是指在图1中相对于纸面朝里。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见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便于拆卸的整体式建筑外架,: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外架单元,所述每个外架单元包括底座1、两个支架2、多个结构相同的连接结构和多个固定块7;所述底座1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支架2,且所述两个支架2竖直设置,所述两个支架2分别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支架2上的外侧开有多个第一滑动槽41,所述多个第一滑动槽41在支架2上竖直排列,具体实施时,多个第一滑动槽41沿支架2长度方向自上而下排列,相邻两个第一滑动槽41的间距相等,且第一滑动槽41横向设置每个,所述多个第一滑动槽41内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连接结构;每个连接结构均包括第一螺纹杆5、两个l型夹块3、两个滑动块4和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螺纹杆5前后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5与支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两端分别设有螺纹,且第一螺纹杆5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两个滑动块4设于第一螺纹杆5两侧,且所述两个滑动块4与第一螺纹杆5螺纹连接;所述两个滑动块4外侧上分别设有l型夹块3,且所述两个l型夹块3的短端分别与滑动块4固定连接,所述两个l型夹块3的长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机6的壳体与支架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支架2与第一螺纹杆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5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多个固定块7设置在另一个支架2的外侧,且多个固定块7与多个结连接结构一一对应,固定块7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多个固定块7的竖直边分别与支架2固定连接,每个横截面为t形的固定块7与支架2的外表面形成两个卡槽42,所述竖直方向高度相同的连接结构中的两个l型夹块3对应与两个卡槽42滑动配合。每个外架单元中在竖直方向的同一高度,两个支架2上对应的设有连接结构和固定块;相邻两个外架单元中,一个外架单元中的两个l型夹块3与另一个外架单元的两个卡槽42对应的滑动配合。
32.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将相邻两个外架单元中一个外架单元的固定块7卡入另一个外架单元的第一滑动槽41内,使得固定块7进入第一滑动槽41表面,然后使用者通过第一电机6带动第一螺纹杆5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5外侧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设置以及与滑动块4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与其固定的两个l型夹块3做相向运动,使得l型夹块3的竖端卡入至卡槽42内,从而实现两个外架单元之间的固定。
33.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滑动套22、多个万向轮23、两个第三螺纹杆24、两个第三锥齿轮25、两个第四锥齿轮27、转动轴26和第三电机28;所述底座1下
端开有限位槽21,所述滑动套22横向设于限位槽21内,且所述滑动套22与底座1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套22下端固定设有多个万向轮23;所述滑动套22两端分别竖直设有第三螺纹杆24,所述两个第三螺纹杆24穿过滑动套22,且所述两个第三螺纹杆24与滑动套22滑动连接,每个第三螺纹杆24的下端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每个第三螺纹杆24的上端设有第三锥齿轮25,所述第三锥齿轮25与第三螺纹杆2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内横向设有转动轴26,所述转动轴26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轴26设于滑动套22的上方;所述两个第四锥齿轮27套设于转动轴26的两端,且所述两个第四锥齿轮27与转动轴26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四锥齿轮27分别与第三锥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三电机28的壳体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电机28的输出轴与转动轴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8的输出轴与转动轴26在同一轴线上。具体实施时,使用者通过第三电机28带动转动轴26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三锥齿轮25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7转动,第四锥齿轮27进而带动第三螺纹杆24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24与滑动套22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滑动套2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万向轮23与地面进行接触,使用者推动本装置,进而实现对本装置的搬运。
34.具体实施时,底座1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限位槽连通,滑动套的两端具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分别对应的设置在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三电机的壳体与第一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可以方便检修和固定。
35.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承载板8、两个第二螺纹杆9、两个第一锥齿轮12、转动杆10、两个第二锥齿轮13和第二电机11;所述两个支架2的内侧分别开有竖直的第二滑动槽43,所述承载板8设于两个支架2之间,且所述承载板8水平设置,所述承载板8的两端分别延伸入第二滑动槽43内,所述承载板8与两个支架2上下滑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螺纹杆9分别设于第二滑动槽43内,且所述两个第二螺纹杆9设于承载板8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二螺纹杆9贯穿于承载板8,且所述两个第二螺纹杆9与承载板8螺纹连接;所述两个第二螺纹杆9的上端分别与支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螺纹杆9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两个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螺纹杆9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0横向设于底座1内,所述转动杆10设于转动轴26上方,且所述转动杆10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两个第二锥齿轮13与转动杆10固定连接,且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电机11的壳体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与转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与转动杆10在同一轴线上。具体实施时,使用者通过第二电机11带动转动杆10的转动,转动杆10通过第二锥齿轮13带动第一锥齿轮12转动,第一锥齿轮12进而带动第二螺纹杆9的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9与承载板8螺纹连接,从而带动承载板8升降。
36.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辅助支撑结构,所述两个结构相同的辅助支撑结构对称设置在底座1与承载板8之间;每个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台14、活动板15、连接板16、第二固定台17、转动板18、两个固定轴29、滑动板30和两个复位弹簧20;所述第一固定台14设于底座1顶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台14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台14上设有活动板15,且所述活动板15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台14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5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一端与活动板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台17设于承载板8下端的中间位置,第二固定台17与承载板8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台17上设有转动板18,所述转动板18与第二固定台17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台17位于所述转动板18内设有空腔
19,所述连接板16的另一端穿入空腔19内,且所述连接板16与转动板18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30设于空腔19内,所述滑动板30的一侧与连接板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动板30与转动板18滑动连接;所述两个固定轴29设于空腔19内,且所述两个固定轴29设于连接板16两侧,两个固定轴29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板18固定连接,两个固定轴29贯穿滑动板30且分别与滑动板30滑动连接;所述两个复位弹簧20分别套设于固定轴29上,且两个复位弹簧20位于滑动板30与第二固定台17之间。具体实施时,在承载板8顶部的使用者在升降过程中,带动连接板16在转动板18的空腔19内进行伸缩,活动板15与转动板18发生相应的转动,与此同时,滑动板30带动在固定轴29上的复位弹簧20进行伸缩,使得复位弹簧20提供的弹力能有效的对承载板8中部进行支撑,从而增加使用者的安全性。
37.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空腔内设置一个滑动板,滑动板与空腔滑动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从而可以给连接板更多的滑动范围。所述滑动板为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如此设置一方面是为了限定复位弹簧20。
38.具体实施时,第二固定台17可以是如下结构:第二固定台17包括左右两侧的转动部和设置在两个转动部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转动部的纵截面均为半圆形,转动部的弧形面部分与转动板18可转动连接,转动部的平面部分与承载板8固定连接。如此设置更有利于第二固定台17与转动板18可转动连接和第二固定台17与承载板8固定连接,而且转动部的平面部分与承载板8的连接处为面与面的连接,因此连接也更牢固。所述第一固定台14与第二固定台17可采用相同的结构。
39.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防护结构,所述两个结构相同的防护结构设置在承载板8顶部前后两侧;每个防护结构包括竖杆31、横杆32和伸缩架33;所述竖杆31的下端与承载板8固定连接,所述竖杆31上开有竖直的长槽34;所述横杆32横向设置,且所述横杆32的两端设于长槽34内,且所述横杆32与竖杆31上下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33的下端与承载板8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33的上端与横杆3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33的左右两端设于长槽34内,且所述伸缩架33与竖杆31上下滑动连接。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可通过上下拉伸横杆32,从而带动伸缩架33在竖杆31上的长槽34内上下滑动与伸缩,便于使用者的进出,以及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40.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固定结构;每个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35、伸缩套36、伸缩杆37、卡块38和固定板39;所述固定座35设于支架2的后侧面,且所述固定座35与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36设于固定座35上,且所述伸缩套36的一端与固定座35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37设于伸缩套36内,所述伸缩杆37的一端从伸缩套36的另一端穿出,且所述伸缩杆37与伸缩套36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37的一端设有固定板39,所述固定板39与伸缩杆3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9上开有多个固定孔40;所述卡块38设于伸缩套36内,且所述卡块38与伸缩套36滑动连接,所述卡块38与伸缩杆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转动伸缩套36,使得伸缩套36与墙体垂直,然后转动伸缩杆37,通过伸缩杆37的伸长与缩短,使得与伸缩杆37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9与墙体贴合,然后通过螺钉,销等穿过固定孔40,将固定板39与墙体固定,从而将本装置固定。
41.进一步地,还包括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端设于承载板8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对报警器进行控制,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报警器发出警报,保障使
用者的安全,可有效防止承载板8上超重而导致承载板8变形。
42.所述便于拆卸的整体式建筑外架的工作原理是:
43.使用者将相邻两个外架单元中一个外架单元的固定块7卡入另一个外架单元的第一滑动槽41内,然后使用者通过第一电机6带动第一螺纹杆5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5外侧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设置以及与滑动块4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与其固定的两个l型夹块3做相向运动,使得l型夹块3的竖端卡入至卡槽42内,从而实现两个本装置之间的固定。
44.移动结构:使用者通过第三电机28带动转动轴26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三锥齿轮25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7转动,第四锥齿轮27进而带动第三螺纹杆24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24与滑动套22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滑动套2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万向轮23与地面进行接触,使用者推动本装置,进而实现对本装置的搬运。
45.支撑结构:使用者通过第二电机11带动转动杆10的转动,转动杆10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13带动第一锥齿轮12转动,第二锥齿轮13进而带动第二螺纹杆9的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9与承载板8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承载板8以及承载板8顶部的使用者的升降。
46.辅助支撑结构:在承载板8顶部的使用者在升降过程中,带动连接板16在转动板18的空腔19内进行伸缩,活动板15与转动板18发生相应的转动,与此同时,滑动板30带动在固定轴29上的复位弹簧20进行伸缩。
47.防护结构:使用者可通过上下拉伸横杆32,从而带动伸缩架33在竖杆31上的长槽34内上下滑动与伸缩,便于使用者的进出,以及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48.固定结构:转动伸缩套36,使得伸缩套36与墙体垂直,然后转动伸缩杆37,通过伸缩杆37的伸长与缩短,使得与伸缩杆37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9与墙体贴合,然后通过螺钉,销等穿过固定孔40,将固定板39与墙体固定,从而将本装置固定。
49.报警结构: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对报警器进行控制,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报警器发出警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可有效防止承载板8上超重而导致承载板8变形。
5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