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5570发布日期:2022-01-15 10:3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需求的提高,建筑建设成为国家目前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众所周知,在建筑建设中,需要很多的施工设备,其中施工支架是施工现场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之一。施工支架主要是指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用于建筑工地上的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3.目前,现有的施工支架在施工人员使用过程中,如施工支架的支撑平台的长度达不到施工位置,则需要搬动整个施工支架,使用非常不方便,大大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延长施工时间。针对上述问题,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制得可移动的施工支架,但现有的可移动施工支架,在使用时,如需要将其在合适的施工位置进行固定,则需要辅助人员进行协助,以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支架自行移动而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或会使建筑工人由于支架自动移动而站立不稳,而从施工支架表面跌落地面。所以现有的施工支架使用不便,不能实现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自行将施工支架进行固定或是移动。因此,现亟需一种施工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自行进行固定或移动的建筑施工支架。
4.专利cn 212002140 u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支架,包括建筑施工支撑平台,建筑施工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网,防护网位于建筑施工支撑平台的四周且防护网向上垂直于建筑施工支撑平台,建筑施工支撑平台的底面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为长方体结构,支撑腿由金属制成,支撑腿的内部是中空的,支撑腿的剖面为倒u形结构,支撑腿共有四组。在该专利中,当使用者来到建筑施工支撑平台的上表面时,使用者的体重压迫建筑施工支撑平台使得建筑施工支撑平台带动移动杆向下移动,此时与移动杆的底面固定连接的内凹卡块向下移动至滚轮的正上方与滚轮的上表面紧紧贴合,达到了使用者进行使用时自动将本建筑施工支架进行固定的效果。虽然上述专利也能实现由施工人员来控制施工支架固定,但是当站立在该施工支架上表面的一侧时,该侧是锁紧的状态,而另一侧由于没有施工人员的重力,而处于不是锁紧的状态,那么该施工支架会由于一侧锁紧另一侧松开而转圈,使整个施工支架不稳定,进而会影响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工质量有保证,施工效率高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
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包括用于装载施工人员的施工平台,设置于施工平台底部用于支撑施工平台的支撑组件,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底部用于带动施工平台移动的行走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施工平台固定连接的支撑套管,在支撑套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行走轮锁紧状态的锁紧
杆,所述移动施工支架还包括用于控制锁紧杆上、下移动以控制锁紧杆是否锁紧行走轮的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包括与支撑套管铰接连接的调节手柄,以及用于带动锁紧杆上、下移动的柔性提升件,所述柔性提升件的一端与调节手柄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套管与锁紧杆连接,所述移动施工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套管下端、行走轮上方的可使行走轮在行走的过程中转向以便于移动施工支架靠近施工位置的方向调节组件,所述方向调节组件通过设置于行走轮两侧的滚轮支架与行走轮连接。
7.上述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所述调节手柄通过固定件与支撑套管铰接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支撑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手柄与固定件铰接连接。
8.上述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所述方向调节组件包括与支撑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上盖体,与滚轮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上盖体的圆形口径相适配的下盖体,以及设置于上盖体与下盖体之间的钢珠,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中间均开设有锁紧杆穿过的孔。
9.上述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在下盖体上沿下盖体下底面周向设置有连接凹槽,在上盖体上沿上盖体上顶面周向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凹槽相适配的连接滑块。
10.上述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在施工平台上开设有支撑套管穿过的通孔;在所述支撑套管上设置有柔性提升件穿过的槽口,所述槽口的长度略大于锁紧杆所需提升高度的设置。
11.上述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在所述施工平台上沿施工平台边缘周向设置有用于防止施工人员坠落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包括防护板。
12.上述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所述支撑组件在施工平台的四个角位置均设置1组,每组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两组所述调控组件,一组设置在施工平台上方的支撑套管上,另一组设置在施工平台下方的支撑套管上。
13.上述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所述锁紧杆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锁紧行走轮与行走轮相适配的弧形卡块。
14.上述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所述弧形卡块与行走轮接触的侧面设置有增大摩擦系数的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上设置有凸肋。
15.上述的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在所述调节手柄上设置有用于将调节手柄卡接固定在连接套管上的卡接块;所述支撑套管为圆形钢管,所述柔性提升件为钢丝绳。
16.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支撑套筒外侧壁上设置调控组件,以及在支撑套筒的内腔中设置锁紧杆,来实现对施工支架的固定,具体是通过调控组件控制锁紧杆上、下移动来实现行走轮的锁紧,从而实现施工支架的固定。进一步的,将调控组件设置在施工支架的上方施工人员站立施工支架上可触摸到的地方,从而实现施工人员自行控制施工支架的固定。然后再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方向调节组件,可实现行走轮在行走的过程中转向以便于移动施工支架能够轻松的靠近施工位置,使用非常便捷,且提高了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非常方便,省时省力,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且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施工支架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方向调节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b-b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6为方向调节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弧形卡块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锁紧杆与弧形卡块连接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卡接块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实施例3中柔性提升件与支撑套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9所示,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包括用于装载施工人员的施工平台1,设置于施工平台1底部用于支撑施工平台1的支撑组件,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底部用于带动施工平台1移动的行走轮2。支撑组件包括与施工平台1固定连接的支撑套管3,在支撑套管3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行走轮2锁紧状态的锁紧杆4,其中,在锁紧杆4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锁紧行走轮与行走轮相适配的弧形卡块18。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卡块18与行走轮2接触的侧面设置有增大摩擦系数的橡胶层19,且橡胶层19上设置有凸肋20。
30.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施工支架还包括用于控制锁紧杆4上、下移动以控制锁紧杆4是否锁紧行走轮2的调控组件,调控组件包括与支撑套管3铰接连接的调节手柄5,以及用于带动锁紧杆4上、下移动的柔性提升件6,柔性提升件6的一端与调节手柄5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套管3与锁紧杆4连接。其中,调节手柄5通过固定件9与支撑套管3铰接连接,固定件9与支撑套管3固定连接,调节手柄5与固定件9铰接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套管3为圆形钢管,柔性提升件6为钢丝绳。其中,柔性提升件6的一端与调节手柄5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套管3与锁紧杆4固定连接。
31.移动施工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套管3下端、行走轮2上方的可使行走轮2在行走的过程中转向以便于移动施工支架能够顺利的靠近施工位置的方向调节组件7,方向调节组件7通过设置于行走轮两侧的滚轮支架8与行走轮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方向调节组件包括与支撑套管3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上盖体10,与滚轮支架8固定连接并与上盖体10的圆形口径相适配的下盖体11,也就是说上盖体10与下盖体11为对称设置的结构,以及设置于上盖体10与下盖体11之间的钢珠12,上盖体10与下盖体11中间均开设有锁紧杆4穿过的孔13。在本实施例中,将钢珠12靠近上盖体10和下盖体11外侧边缘设置。为了防止上盖体10与下盖体11在使用过程中受力不稳定,在下盖体11上沿下盖体11下底面周向设置有连接凹槽14,在上盖体10上沿上盖体10上顶面周向设置有与连接凹槽14相适配的连接滑块15。其中,将连接凹槽14、连接滑块15设置于钢珠12的内侧、孔13的外侧。
32.在施工平台1上开设有支撑套管3穿过的通孔,在附图中未示出;在支撑套管3上设
置有柔性提升件6穿过的槽口16,其中将槽口16的长度略大于锁紧杆所需提升高度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槽口16在支撑套管3上设置为1个。
33.在施工平台1上沿施工平台1边缘周向设置有用于防止施工人员坠落的防护件,防护件包括防护板1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在施工平台1的四个角位置均设置1组,每组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两组调控组件,一组设置在施工平台1上方的支撑套管3上,另一组设置在施工平台1下方的支撑套管3上。
34.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手柄5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调节手柄5卡接固定在连接套管3上的卡接块21,卡接块21与连接套管3相适配设置,即可实现刚好卡紧在支撑套管3上。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卡接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调节手柄卡紧在支撑套管3上便可。当需要施工支架固定时,手动向下掰动调节手柄5,使得锁紧杆4向下移动直至紧紧的靠紧在行走轮2表面,然后向支撑套管3方向掰动调节手柄5,使得卡接块21刚好紧紧卡接在支撑套管3上。但是需要移动施工支架以调整至最适合施工位置,先向远离支撑套管3的方向掰动调节手柄5,使得卡接块21从支撑套管3上脱离,然后继续向上掰动调节手柄5,使得锁紧杆4向上移动,直至远离行走轮2表面,然后施工人员可手扶施工墙面等施工对象,辅助施工人员用力来自行移动施工支架。
35.实施例2
36.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将槽口16在支撑套管3上对应设置2个,将柔性提升件6的一端穿过调节手柄5上的孔,以及穿过支撑套管3上的槽口16后与锁紧杆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套管3上另一侧的槽口16后与锁紧杆4固定连接设置。
37.实施例3
38.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在调节手柄5上不设置卡接块21。
39.实施例4
40.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方向调节组件7也可以用现有的轴承进行替代,只要能够实现行走轮2的转向便可。
41.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