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5398发布日期:2022-04-06 21:0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卫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


背景技术:

2.传统整体卫浴地面做法是增加一个整体的浴室底盘,为放置这个底盘,现场一种处理方式是卫生间局部区域进行结构降板处理;另外一种方式是不进行降板处理,平层安装底盘,但施工后卫生间地面会高出室内正式地坪。这两种结果都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大幅增加,且对后期使用的舒适性与维护的方便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弊端。
3.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施工成本的大幅减少,且更能保障后期使用的舒适性与维护的方便性的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施工成本的大幅减少,且更能保障后期使用的舒适性与维护的方便性的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包括沿卫生间区域四周内侧隔墙安装的整体连续并具有一定高度的预制阻水底座圈,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的内侧阴角处一体成型或组合连接有一圈具有弧形坡面的八字形披水,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八字形披水与卫生间区域相贴合部位固定连接且之间设有防水结构。
7.优选的,所述卫生间区域的楼板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湿式地暖层、瓷砖层,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包围在所述湿式地暖层、瓷砖层的外侧。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卫生间区域以外的卫生间门口区域的楼板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砼止水台、地暖及找平层、进门石及瓷砖层。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的外周侧壁的轮廓形状与所述卫生间区域四周内侧隔墙的内周侧壁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且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外周侧壁的轮廓尺寸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卫生间区域四周内侧隔墙的内周侧壁的轮廓尺寸。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的顶端面所在高度略高于瓷砖层(卫生间地面饰面层)的顶端面所在高度。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的高度不小于8公分。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的顶端面沿其轮廓开设有一圈利于安装墙板的闭合的凹陷固定槽。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八字形披水与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一体成型,所述八字形披水与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的底端面相互齐平。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八字形披水与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组合连接,所述八字形披水由水不漏或水泥砂浆制成,为采用八字抹灰法施工于所述卫生间区域的楼板与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的内侧阴角相接处的一圈闭合结构。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水结构为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
16.第一防水层,其连续涂刷在卫生间区域的楼板上、内侧隔墙的下部分以及砼止水台上;并且涂刷延伸至砼止水台以外,内侧隔墙上第一防水层的高度不低于300mm;
17.第二防水层,其连续涂刷在八字形披水的弧形坡面上、预制阻水底座圈的内周侧壁上且涂刷高度到预制阻水底座圈的顶部,所述第二防水层与第一防水层相接;
18.第三防水层,其连续涂刷在湿式地暖层上并与第二防水层相接。
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与砼止水台、地暖及找平层之间通过填实层相连,且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的顶端面与进门石及瓷砖层相接触部位密封有防水密封结构,所述防水密封结构可以但不限于是防水密封胶。
2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1.1.本实用新型是与装配式施工相结合,既能与装配式装修中的干法工艺结合,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整体卫浴在卫生间区域进行结构降板的繁琐。
22.2.本实用新型就成活效果来看,其地面成活效果与传统湿法卫生间地面做法相似,与室内地面整体施工结合性强。即便在传统非装配式建筑中,也能有很好的适用性。
23.3.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整体卫浴地面做法,无需增设整体的浴室底盘,也无需对卫生间局部区域进行结构降板处理,更不会在施工后使得卫生间地面高出室内正式地坪,本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的做法施工成本的大幅减少,且更能保障后期使用的舒适性与维护的方便性。
24.4.本实用新型中,预制阻水底座圈可沿卫生间区域四周内侧隔墙匹配安装,预制阻水底座圈用于后续墙板底部的固定,预制阻水底座圈的内侧阴角处一体成型或组合连接有一圈具有弧形坡面的八字形披水,八字形披水可防止预制阻水底座圈阴角漏水,组成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简便,提高了加工和安装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的安装效率,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25.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26.图1是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靠近卫生间门口区域一侧在装配状态下的剖面图;
27.图2是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靠近内侧隔墙一侧在装配状态下的剖面图;
28.图3是卫生间区域内预制阻水底座圈和八字形披水装配状态下的俯视图;
29.图4是预制阻水底座圈和八字形披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卫生间区域、2.内侧隔墙、3.预制阻水底座圈、4.八字形披水、5.楼板、6.湿式地暖层、7.瓷砖层、8.卫生间门口区域、9.砼止水台、10.地暖及找平层、11.进门石及瓷砖层、12.凹陷固定槽、13.第一防水层、14.第二防水层、15.第三防水层、16.填实层、17.防水密封结构、18.理石粘接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31.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就结合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33.实施例1:
34.如图1-4所示,一种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包括沿卫生间区域1四周内侧隔墙2安装的整体连续并具有一定高度的预制阻水底座圈3,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内侧阴角处一体成型或组合连接有一圈具有弧形坡面的八字形披水4,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八字形披水4与卫生间区域1相贴合部位固定连接且之间设有防水结构。
35.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也可称为非整体卫浴)的做法是:待楼层楼板施工完毕,卫生间区域1地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地面找平后(卫生间阴角刷防水300*300

(即第一防水层)),沿卫生间区域1四周内侧隔墙2放置一个整体连续的预制阻水底座圈3(宽度3-5公分,具体按后期装修工艺确定;高度不小于8公分,具体高度按后期室内地面工艺确定)。预制阻水底座圈3与卫生间隔墙的缝隙采用水泥砂浆填实,以固定预制阻水底座圈3,预制阻水底座圈3用于后续墙板底部的固定。
36.其中: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内侧阴角处一体成型或组合连接有一圈具有弧形坡面的八字形披水4。
37.方式一为:预制阻水底座圈3和八字形披水4可以采用组合连接的,即,预制阻水底座圈3设置完成后,再沿卫生间区域内侧地面与预制阻水底座圈3阴角用水不漏或水泥砂浆采用八字抹灰法打八字一圈,即得八字形披水4,八字形披水4可起到防水作用,防止预制阻水底座圈3阴角漏水,然后进行卫生间区域地面防水施工(即第二防水层),预制阻水底座圈防水涂刷高度到预制阻水底座圈顶部。
38.方式二为:预制阻水底座圈3和八字形披水4可以是一体成型制造的,即,根据后期工艺确定尺寸后,预制阻水底座圈3和八字形披水4直接沿卫生间区域1四周内侧隔墙2安装,再通过水不漏或水泥砂浆抹在八字形披水4与楼板之间,八字形披水4可起到防水作用,防止预制阻水底座圈3阴角漏水,然后进行卫生间区域地面防水施工(即第二防水层),预制阻水底座圈防水涂刷高度到预制阻水底座圈顶部,之后再进行地暖层、瓷砖层的后续施工。
39.此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做法的特点在于:与装配式施工相结合。既能与装配式装修中的干法工艺结合,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整体卫浴在卫生间区域进行结构降板的繁琐。就成活效果来看,其地面成活效果与传统湿法卫生间地面做法相似,与室内地面整体施工结
合性强。即便在传统非装配式建筑中,也能有很好的适用性。相较于传统整体卫浴地面做法,无需增设整体的浴室底盘,也无需对卫生间局部区域进行结构降板处理,更不会在施工后使得卫生间地面高出室内正式地坪。本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的做法施工成本的大幅减少,且更能保障后期使用的舒适性与维护的方便性。
40.需要说明的是:本集成卫浴的做法,虽不能达到整体卫浴100%干法施工的指标,但干法施工面积针对一般民用住宅来讲也可达到85%以上,这个指标也是符合国家对装配式集成卫浴干法施工面积70%≤干法比例≤90%的要求的。
41.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考虑,所述卫生间区域1的楼板5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湿式地暖层6、瓷砖层7,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包围在所述湿式地暖层6、瓷砖层7的外侧,用于分隔湿式地暖层和干式地暖层互不干扰,湿式地暖层6上连续涂刷有防水层,之后通过粘贴层连接瓷砖层。
42.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考虑,所述卫生间区域1以外的卫生间门口区域8的楼板5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砼止水台9、地暖及找平层10、进门石及瓷砖层11,其中,砼止水台9内为使得新老混凝土或面层和结构层更好的结合采用砸毛套浆层19处理。
43.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考虑,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外周侧壁的轮廓形状与所述卫生间区域1四周内侧隔墙2的内周侧壁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且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外周侧壁的轮廓尺寸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卫生间区域四周内侧隔墙2的内周侧壁的轮廓尺寸,使得整体连续的预制阻水底座圈3可刚好沿卫生间区域1四周内侧隔墙2放置,若预制阻水底座圈3与卫生间隔墙之间存在缝隙则采用水泥砂浆填实,以固定预制阻水底座圈3。
44.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考虑,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顶端面所在高度略高于瓷砖层7(卫生间地面饰面层)的顶端面所在高度,有利于防水;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顶端面所在高度略高于地暖及找平层10的顶端面所在高度,此高度差为理石粘接剂层的高度,以便于后续进门石和预制阻水底座圈之间的封口处理,有利于防水。
45.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考虑,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高度不小于8公分,具体高度按后期室内地面工艺确定。
46.实施例2:
4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出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下面就对此进行举例性说明。
48.例如: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顶端面沿其轮廓开设有一圈闭合的凹陷固定槽12。此凹陷固定槽12利于安装卫浴的墙板,用于墙板的定位与固定,制作成本低且实用性强。
49.实施例3:
5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出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下面就对此进行举例性说明。
51.例如: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八字形披水4与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一体成型,材质可以但不限于是smc,玻璃钢,塑料加强材料等,抗压、抗冲击及承载能力强,热稳定性强,所述八字形披水4与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底端面相互齐平,八字形披水4与预制阻水底座圈3一体成型,施工方便,且带有弧形坡面的八字形披水4更易与地面紧密连接,防止预制阻水底座圈的阴角漏水。
52.实施例4:
5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出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下面就对此进行举例性说明。
54.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八字形披水4与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组合连接,所述八字形披水4单独制作,所述八字形披水4由水不漏或水泥砂浆制成,所述八字形披水4为采用八字抹灰法施工于所述卫生间区域1的楼板5与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内侧阴角相接处的一圈闭合结构,即施工时,预制阻水底座圈3设置完成后,再沿卫生间区域内侧地面与预制阻水底座圈3阴角用水不漏或水泥砂浆采用八字抹灰法打八字一圈,此种方式在实现预制阻水底座圈与地面紧密连接,防止阴角漏水的同时成本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更适用于施工现场的广泛推广。
55.更进一步的在以上实施例中可以考虑,所述防水结构为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
56.第一防水层13,其连续涂刷在卫生间区域1的楼板5上、内侧隔墙2以及砼止水台9上,为第一层防水;如图1-2所示,第一防水层13涂刷延伸至砼止水台9以外,内侧隔墙2上第一防水层13的高度不低于300mm;
57.第二防水层14,其连续涂刷在八字形披水4的弧形坡面上、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内周侧壁上且涂刷高度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顶部,所述第二防水层与第一防水层相接,使得预制阻水底座圈3和八字形披水4防水防潮;
58.第三防水层15,其连续涂刷在湿式地暖层6上并与第二防水层14相接,湿式地暖层四周具有第一防水层13、第二防水层14和第三防水层15,使得湿式地暖层6防水防潮。
59.更进一步的在以上实施例中可以考虑,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与砼止水台9、地暖及找平层10之间设有填实层16,采用注浆填实,且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顶端面与进门石及瓷砖层11相接触部位密封有防水密封结构17,实现预制阻水底座圈3与进门石之间间隙的封口,所述防水密封结构17可以但不限于是防水密封胶。
60.实施例5:
6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在实施例1/2/3/4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出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下面就对此进行举例性说明。
62.例如:为进一步提高预制阻水底座圈3与楼板、内侧隔墙2等连接的稳固性,还可以在所述预制阻水底座圈3的内周侧壁向内水平/倾斜延伸内沿结构、和/或外周侧壁上向外水平/倾斜延伸外沿结构。
6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墙板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详细阐述。
6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成本的大幅减少,且更能保障后期使用的舒适性与维护的方便性的装配式施工集成卫浴。
65.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