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9443发布日期:2022-07-01 23:1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地下室侧墙防水构造体系主要有2类:(1)是以防水卷材为主要材料的单层或多层防水体系;(2)是以防水涂料为主体材料的单层或多层防水体系;(3)是以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配合使用的复合防水体系。
3.第(1)类构造体系中防水卷材存在接缝多、粘接不牢固、容易下滑的问题,最终导致地下室侧墙防水工程完工后容易出现渗漏以及渗漏维修困难等现象;因此,急需一种防水效果好、施工快捷、成本经济、耐久性好的新型地下室侧墙防水构造体系。
4.第(2)类构造体系中防水涂料存在成膜不均匀、耐老化性、粘接不牢等问题,容易导致地下室侧墙防水工程完工后出现渗漏以及渗漏维修困难等现象;因此,急需一种防水效果好、施工快捷、成本经济、耐久性好的新型地下室侧墙防水构造体系。
5.第(3)类构造体系中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之间存在粘接复合不好、防水涂料粘接不牢固、材料易老化等问题,容易导致地下室侧墙防水工程完工后出现渗漏以及渗漏维修困难等现象;因此,急需一种防水效果好、施工快捷、成本经济、耐久性好的新型地下室侧墙防水构造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施工快捷、成本经济、耐久性好的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
7.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钢筋混凝土侧墙(1),采用作为具有防水性能的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2),采用作为防水层材料的防水涂料(3),采用作为保护层材料的泡沫板保护层 (4),采用3:7回填土层的回填土(5);并按照以下顺序依次构成:钢筋混凝土侧墙(1)、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2)、防水涂料(3)、泡沫板保护层(4)、回填土(5)共同组成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
8.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2)表观密度≥45kg/m3。
9.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料(3)通常为聚氨酯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聚脲防水涂料等防水涂料中的任意一种,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几种。
10.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板保护层(4)通常为xps挤塑板、eps板、实心砖墙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几种。
1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2)的厚度最小尺寸为一次喷涂成型厚度、最大尺寸为不大于30.0mm。
12.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
13.1.提出将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与防水涂料复合后应用在地下室侧墙防水系统中的创新方案;
14.2.对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使用厚度提出了区间设计标准,既最小厚度尺寸为一次喷涂成型厚度、最大尺寸为不大于30.0mm;
15.3.提出了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与防水涂料复合使用时地下室侧墙防水构造模型。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解决了地下室侧墙因防水层搭接边过多,防水层易滑移和防水涂料老化导致防水功能整体失效的问题。
18.2.减少了我国沥青类防水卷材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能耗,促进了我国经济绿色健康发展。
19.3.将有效提高建筑品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的1,为钢筋混凝土侧墙
22.图中的2,为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
23.图中的3,为防水涂料
24.图中的4,为泡沫板保护层
25.图中的5,回填土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
28.本实施例是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包括:
29.图中的1,为钢筋混凝土侧墙(1)按设计要求。
30.图中的2,为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2)厚度20mm。
31.图中的3,为防水涂料的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3)厚度2mm。
32.图中的4,为泡沫板保护层(4)的xps泡沫保温板厚度20mm。
33.图中的5,为回填土(5)3:7回填土。
34.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钢筋混凝土侧墙(1),采用作为具有防水性能的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2),采用作为防水层材料的防水涂料(3),采用作为保护层材料的泡沫板保护层(4),采用3∶7回填土层的回填土(5);并按照以下顺序:钢筋混凝土侧墙(1)、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2)、防水涂料(3)、泡沫板保护层(4)、回填土(5)共同组成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2)表观密度≥45kg/m3。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硬泡聚氨酯泡沫塑料(2)的厚度最小尺寸为一次喷涂成型厚度、最大尺寸为不大于3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包括采用可作为防水层的喷涂硬泡聚氨酯,作为一道独立防水层的防水涂料。喷涂硬泡聚氨酯通过自粘性与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涂料通过自粘性和喷涂硬泡聚氨酯复合为一体,从而成为一种新型地下室侧墙复合防水构造体系。本实用新型防水效果好、施工便捷、安全可靠、成本经济,具有极好的工程应用前景。的工程应用前景。的工程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新 李祖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亿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