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2734发布日期:2022-07-23 08:3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2.劲性混凝土结构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在钢筋混凝土内部加入型钢所形成的特殊复合材料。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刚度大、耐火性好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跨结构和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随着劲性结构的普遍应用,劲性结构与纯钢结构的连接施工也比比皆是。
3.劲性混凝土柱在楼层位置与纯钢梁连接节点,存在钢结构与混凝土施工交叉。现有施工方法需钢结构在深化及加工阶段提前考虑留设纵筋搭接板及箍筋穿孔位置,增加钢结构深化及加工难度;而且,在现场施工阶段,土建及钢结构交叉作业较多且复杂,由于钢结构搭筋板及预留孔均为提前留设,对现场钢结构及土建施工精度要求较高,现场易出现扩孔及钢筋焊接质量不佳等质量通病问题。因此,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稳固性较差,且施工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旨在提高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稳固性,同时降低施工的难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包括:
6.钢梁;
7.钢骨柱,所述钢骨柱与所述钢梁通过牛腿焊接固定,所述钢骨柱设有注浆位;
8.加强筋,设于所述钢骨柱上;以及
9.混凝土,通过所述注浆位注入至所述钢骨柱的外周壁上。
10.可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多个纵向筋条,每一所述纵向筋条沿所述钢骨柱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所述纵向筋条沿所述钢骨柱的外周壁环向间隔均匀地排布。
11.可选地,所述加强筋还包括多个横向筋条,多个所述纵向筋条之间通过多个所述横向筋条绑扎连接。
12.可选地,每一所述横向筋条均环绕所述钢骨柱的外周壁设置,且多个所述横向筋条沿所述钢骨柱的高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布。
13.可选地,所述纵向筋条通过搭接板与所述钢骨柱焊接固定
14.可选地,所述牛腿设有环绕其外周壁设置的多个加劲环板,多个所述加劲环板沿所述牛腿的高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布。
15.可选地,所述牛腿还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传力加劲板,多个所述传力加劲板沿所述牛腿的外周壁的环向间隔均匀地排布。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包括钢梁、钢骨柱、加强筋和混凝土,钢骨柱与钢梁通过牛腿焊接固定,钢骨柱设有注浆位,加强筋设于钢骨柱
上,混凝土通过注浆位注入至钢骨柱的外周壁上,提高了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稳固性,同时降低施工的难度。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号说明:
20.10、钢骨柱;20、加强筋;30、混凝土;11、牛腿;21、纵向筋条;12、搭接板;111、加劲环板;112、传力加劲板。
2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4.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 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可应用于大跨结构和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等,此处不限。
26.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包括钢梁(图未示出)、钢骨柱10、加强筋20和混凝土30,钢骨柱 10与钢梁通过牛腿11焊接固定,钢骨柱10设有注浆位;加强筋20 设于钢骨柱10上;混凝土30通过注浆位注入至钢骨柱10的外周壁上。
27.其中,钢骨柱10与浇筑混凝土30用的柱模板围设形成注浆腔,柱模板的顶部可开设与注浆腔连通的注浆口,即形成上述的注浆位。
28.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0可为多条钢筋或钢板等,其材质可为钢铁、铝等金属材质,此处不限。多条加强筋20可分别环绕钢骨柱10 外周壁设置,也可沿钢骨柱10的长度方向延
伸设置,还可以在钢骨柱10外周壁的周向和长度方向均设置加强筋20。
29.混凝土30可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30.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或self-consolidatingconcrete,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混凝土良好地密实;2、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不需要振捣,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需要工人数量减少;3、改善工作环境和安全性,没有振捣噪音,避免工人长时间手持振动器导致的“手臂振动综合症”;4、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不会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不需要进行表面修补;能够逼真呈现模板表面的纹理或造型。5、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不需要振捣,可以浇筑成型形状复杂、薄壁和密集配筋的结构;以前,这类结构往往因为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困难而限制采用;6、避免了振捣对模板产生的磨损; 7、减少混凝土对搅拌机的磨损;8、可能降低工程整体造价,从提高施工速度、环境对噪音限制、减少人工和保证质量等诸多方面降低成本。
31.需要说明,加强筋20可增强整个节点的支撑强度,同时加强筋 20也可构成混凝土30结构的构件,使钢筋和混凝土30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极大地增强了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抗压能力和抗拉能力。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包括钢梁、钢骨柱10、加强筋20和混凝土30,钢骨柱10与钢梁通过牛腿11焊接固定,钢骨柱10设有注浆位,加强筋20设于钢骨柱10上,混凝土30通过注浆位注入至钢骨柱10的外周壁上,提高了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稳固性,同时降低了施工的难度。
33.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加强筋20可包括多个纵向筋条21,每一纵向筋条21沿钢骨柱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纵向筋条 21沿钢骨柱10的外周壁环向间隔均匀地排布。如此,可增强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纵向抗压能力,并且,由于纵向筋条21呈均匀间隔排布,使得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纵向受力分布均匀,能够极大地提升连接的稳定性。
34.进一步地,为了增强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横向抗压能力,加强筋20还可包括多个横向筋条,多个纵向筋条21之间通过多个横向筋条绑扎连接。
35.本实施例中,每一横向筋条均环绕钢骨柱10的外周壁设置,且多个横向筋条沿钢骨柱10的高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布。
36.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横向筋条呈均匀间隔排布,使得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横向受力分布均匀,能够极大地提升连接的稳定性。
37.为了提高纵向筋条21与钢骨柱10的连接稳固性,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纵向筋条21通过搭接板12与钢骨柱10焊接固定。
38.本实施例中,搭接板12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搭接板12可与钢骨柱10和牛腿11焊接固定。
39.为了进一步地提升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连接稳固性,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牛腿11可设有环绕其外周壁设置的多个加劲环板111,多个加劲环板111沿牛腿11的高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布。
40.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牛腿11还可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传力加劲
板112,多个传力加劲板112沿牛腿11的外周壁的环向间隔均匀地排布。如此,可进一步地提升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抗压能力。
41.本实施例中,在现场施工时,当钢骨柱就位后,需要先进行测量校正,使钢骨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对准,再将钢骨柱与钢梁通过牛腿焊接固定;再进行钢梁的加固,可在钢梁的连接节点处焊接钢板等加固件;之后,可进行纵向筋条与钢骨柱上搭接板的焊接固定;然后,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以对连接节点建成后无法进行复查的工程部位进行查验;在隐蔽验收完成之后,再进行柱模板的施工,并浇筑混凝土至注浆腔内;等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模板拆除。
42.本实施例中,通过绑扎纵向筋条,不仅可以提高纵向筋条的稳固性,同时,也可提升整个连接节点的抗压能力和抗拉能力。
43.本实施例中,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需要对注浆口露出的多余的混凝土块剔凿,以避免混凝土块使该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重心偏移而影响其稳定性,同时也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美观,还可避免露出的混凝土块脱落而产生安全事故。
44.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劲性柱与纯钢梁连接节点位置,土建与钢结构施工穿插较多且复杂,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本实用新型将土建结构与钢结构施工分离开来,最大限度的减少该节点处的穿插施工及相互干扰,该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45.1、克服了节点处穿筋带来的施工困难及质量通病;
46.2、避免了节点处封模复杂,漏浆的问题;
47.3、以加劲环板代替柱边增设角钢来支撑钢筋桁架楼承板或压型钢板,简化了流程;
48.4、节点受力性能显著提高。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