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2104发布日期:2022-04-22 06:2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


背景技术:

2.绿色建筑,即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物;也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3.公告号为cn2091635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包括钢结构本体,钢结构本体的底端设有防水台,钢结构本体包括若干根钢管柱,防水台通过通孔与钢管柱的底部穿插连接,防水台的两侧均设有横板,防水台的两端均设有竖板,钢管柱嵌设在横板和竖板内部的安装孔中,两块横板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房顶架,竖板的顶端通过支撑装置与房顶架固定连接,房顶架的表面固定设有保温壳体,保温壳体包括由塑料板制成的隔音层,隔音层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安装孔,隔音层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钢丝网层,钢丝网层的外侧通过由预制玻纤混凝土制成的保温层与由铝合金板制成的防火层固定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下雨时,降落的雨水直接顺着房顶架落下,大量的雨水排入下水道管网中,进而流入周边水体,从而浪费了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缓解水资源被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包括钢结构房体,所述钢结构房体的顶部设有两块倾斜的顶板,所述钢结构房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顶板的倾斜最低端处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底壁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槽最低端处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收集水箱,所述收集水箱设置在底板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顺着倾斜的顶板流到收集槽内,收集槽底部倾斜设置,流到收集槽内的雨水流入排水孔内,并顺着排水管流入收集水箱内,因此能够对雨水起到收集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缓解水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排水管内设有能量转换组件,所述能量转换组件包括水力发电机、转动杆、转动叶轮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在排水管内,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水力发电机固定连接在放置板上,所述水力发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叶轮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上,所述转动叶轮朝向排水孔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大雨天气时,雨水流入排水管内,当雨水经过转动叶轮时,带动转动叶轮转动,使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水力发电机的电机轴转动,进而使水力发电机进行发电,操作者可以将水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进行存储,进而实现了对能源的
再利用。
11.可选的,所述收集槽内设有蓄力组件,所述蓄力组件包括遮挡板、水位传感器和驱动遮挡板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遮挡板遮挡排水孔,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收集槽内,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收集上并与遮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与水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位传感器的感应端检测到收集槽内的水位达到预设的阀值后,水位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遮挡板移动,使遮挡板打开,收集在收集槽内的雨水从排水孔下落,能够产生较大的流量,有利于带动转动叶轮转动。
13.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与遮挡板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电动推杆可以推动遮挡板移动,操作方便。
15.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上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放置板下方,所述过滤管包括过滤管、过滤网和活性炭层,所述过滤管设置在排水管内,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排水管的两端,所述活性炭层设置在两个过滤网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经过过滤组件时,过滤网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初过滤,活性炭层对雨水中杂质进一步过滤,提高了收集到的雨水的纯净度。
17.可选的,所述过滤管与排水管可拆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操作者将过滤管拆卸下,对过滤管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操作方便。
19.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上开设有放置口,所述放置口的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过滤管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插入导向槽内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过滤管插入放置口内并与之滑动配合,过滤管和排水管之间设有锁紧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将过滤管插入放置口内,导向条插入导向槽内并与之滑动配合,再通过锁紧件将过滤管和排水管锁紧,当需要拆卸时,操作者先解除锁紧件的锁紧,拉动过滤管,将过滤管从排水管中取出,操作方便。
21.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观察过滤管内部的玻璃视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通过玻璃视窗观察排水管内部情况,当排水管内壁发生堵塞时,能够及时进行清理。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本技术通过设置收集槽、收集水箱和排水管,降落的雨水被收集槽收集,并顺着排水管流入到设置在底板上的收集水箱内,进而对雨水起到了收集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缓解水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25.本技术通过设置能量转换组件,流经转动叶轮的雨水能够带动转动叶轮转动,进而能够使转动杆带动转动电机的电机轴转动,能够起到发电的作用,操作者可以将水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进行存储,进而实现了对能源的再利用。
附图说明
26.图1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对图1中a部分的放大。
28.图3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排水管和收集槽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9.图4是对图3中b部分的放大。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钢结构房体;2、顶板;3、底板;4、收集槽;5、排水孔;6、排水管;7、收集水箱;8、水力发电机;9、转动杆;10、转动叶轮;11、放置板;12、透水孔;13、遮挡板;14、水位传感器;15、驱动件;16、过滤管;17、过滤网;18、活性炭层;19、放置口;20、导向槽;21、导向条;22、锁紧件;23、拉动把手;24、玻璃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参照图1和图2,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包括钢结构房体1,钢结构房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倾斜设置的顶板2,钢结构房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顶板2的倾斜最低端处固定连接有收集槽4,收集槽4的开口向上设置,收集槽4的内底壁倾斜设置。
34.参照图1和图3,收集槽4最低端处开设有排水孔5,排水孔5为通孔。
35.排水孔5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6,排水管6为方形管,排水管6竖直设置,排水管6远离收集槽4的一端连通有收集水箱7,收集水箱7固定连接在底板3上。排水管6内设有能量转换组件,能量转换组件包括水力发电机8、转动杆9、转动叶轮10和放置板11。
36.参照图1和图3,放置板11固定连接在排水管6内,放置板11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12,水力发电机8竖直固定连接在放置板11上,水力发电机8的电机轴朝上设置并固定连接转动杆9,转动叶轮10固定连接在转动杆9上,转动叶轮10朝向排水孔5设置。
37.参照图1和图3,若降雨量较小,转动叶轮10不易转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收集槽4内设置有蓄力组件,蓄力组件包括遮挡板13、水位传感器14和驱动遮挡板13移动的驱动件15,驱动件15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收集槽4的外侧壁上,电动推杆的推杆插入收集槽4内并固定连接遮挡板13,遮挡板13沿着收集槽4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能够遮挡排水孔5。水位传感器14设置在收集槽4内。水位传感器14通过控制系统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38.参照图3和图4,排水管6上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位于放置板11下方,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管16、过滤网17和活性炭层18,过滤管16为方形管,过滤管16设置在排水管6内。过滤网17固定连接在排水管6的两端。活性炭层18固定连接在两个过滤网17之间。
39.参照图2和图4,排水管6的侧壁开设有放置口19,放置口19与排水管6内部连通,放置口19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20,过滤管16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条21,导向条21的材质为铁。导向条21插入导向槽20内并与之滑动配合,过滤管16插入放置口19内并与之滑动配合。过滤管16和排水管6之间设有锁紧件22,锁紧件22为磁铁,磁铁嵌设在导向槽20的侧壁内,当导向条21插入导向槽20内时,磁铁吸附导向条21。实现了过滤管16与排水管6的可拆卸连接。
40.参照图1和图2,过滤管16的侧壁固定连接拉动把手23,方便操作者拉动过滤管16。排水管6上与放置口19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玻璃视窗24,玻璃视窗24沿着排水管6的长度方向设置,方便操作者观察排水管6内部情况,若发生堵塞,能够及时进行清理。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的实施原理为:下雨天时,雨水顺着倾斜的顶板2流到收集槽4内,并且逐渐增多,当水位传感器14测得收集槽4内的水位大于
预设的阈值后,水位传感器14通过控制系统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遮挡板13移动,使排水孔5打开,大量雨水涌入排水管6内并冲击转动叶轮10,转动叶轮10带动转动杆9转动,转动杆9带动水力发电机8的电机轴转动,进行发电。
42.透过透水孔12的雨水经过过滤网17和活性炭层18的过滤,水质得到提高,最终流入收集水箱7内。因此,不仅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而且利用雨水的流动进行发电,节约了能源,当过滤管16长期使用后,操作者可以拉动把手23,使磁铁与导向条21分开,取出过滤管16对过滤管16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操作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缓解水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