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砌块墙构件预留孔洞补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6337发布日期:2022-08-03 03:2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预制砌块墙构件预留孔洞补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混凝土砌块墙构件的配套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墙体中预留洞口后保证墙构件整体性的工具。


背景技术:

2.国家提倡建筑工业化,主要指设计的标准化、部品生产的工厂化、设计的标准化、施工的装配化、管理的信息化,集块装配式建筑(基于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研发)与之完全吻合。集块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将“构件”部品分解为“块”,形成“积木”块产品系列,以墙构件作为装配化的基本单元。既实现了工厂的“生产标准化”,又满足了工程的“需求个性化”。集块装配式建筑施工解决了传统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的诸多技术难题,大幅度提高了结构性能,提高劳动效率,节省砂浆,节省人工;彻底改变了配筋砌块砌体结构中存在的钢筋连接方式受限的问题。尤其该体系在降低成本、减少人工、缩短工期、环境保护方面有独特优势,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3.因为砌块墙片依靠砂浆粘结成整体,砂浆抗拉强度低,墙构件在预制后,需要绑扎才能实现吊装。绑扎方法是在墙顶部设置绑扎梁,再用绑扎绳将墙构件与绑扎梁绑紧,通过吊装绑扎梁实现对墙构件的吊装,如果在工厂预制墙构件,还需要将绑扎好的墙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对墙构件的整体性是一个考验。
4.墙构件内的洞口来源(图1(a)):预制墙构件,尤其是承重墙构件,不宜开设打洞,如电表箱的洞口等。但有时建筑方案限制较多,只能在承重墙上开设洞口。此时按结构构造,需要对洞口处进行加强,而在施工中,这些大大小小的洞口的存在,对处于半成品的墙构件是对整体性的削弱,可能会影响墙构件在吊装中的安全,造成墙构件的损坏。
5.墙顶部洞口的来源(图1(b)和(c)):(1)墙构件拆分时,往往按窗洞口为分界;一条轴线上的两个墙构件,也被结构洞分为两部分。此时都需要设梁,而梁要搭在墙上,当梁需要局部有个高度差时,需要在在构件处预留洞口。(2)当墙上支承较大截面的梁时,需要在梁下设置洞口。
6.这些洞口对墙构件的制作提出以下要求:
7.(1)在墙构件砌筑过程中,需要在洞口处有相应的装置补位,以便可以顺利砌筑。
8.(2)补位装置需要能够进行调节,尤其对墙内的洞口,不仅需要能够调节高度以适应砌筑需要,还需要能够在砌块孔洞穿入竖向钢筋的条件下,能够顺利取下。
9.(3)该装置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支承墙构件砌筑中的重量,在对墙片绑扎的条件下,不变形、不破坏。
10.(4)具有一定的自立性,不再设临时支撑。
11.(5)支承面满足砌筑砌块的需要。
12.该洞口是专业间配合的需要,在整体技术体系中,是伴随着应用推广逐渐显现出问题的。一般在制作墙构件时,采用临时简易装置填塞补位,不规范,导致墙构件在后续工序中出现质量问题,管理也缺乏条理性,产生垃圾多。


技术实现要素:

1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一般在制作墙构件时,采用临时简易装置填塞补位,不规范,导致墙构件在后续工序中出现质量问题,管理也缺乏条理性,产生垃圾多的技术问题,提出预制砌块墙构件预留孔洞补位装置,用于在墙构件内预留洞口时,弥补墙构件自身的整体性能的弱化,保证墙构件运输、吊装的安全。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砌块墙构件预留孔洞补位装置,包括顶盖、套筒和底座,所述顶盖和底座相互平行设置,期间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与顶盖和底座均垂直。
15.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砌块墙构件预留孔洞补位装置还包括立杆,所述立杆外周套有套筒。
16.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杆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套筒套在立杆上下两部分的断开处。
17.更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带正反扣调节螺纹。
18.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杆带正反扣螺纹,与套筒配合连接。
19.更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为工字型。
20.更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为方形,中间设置有圆孔。
21.更进一步的,所述圆孔的直径与套筒直径相同。
22.更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顶到底座底的高度为200mm、400mm或600mm。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为保障预留洞口的混凝土砌块墙构件安全的一种补位装置,用于填补预留洞口处在构件上的空缺。该装置在制作与安装过程中,在墙构件上使用,安装后拆除重复使用。
25.2.本实用新型为通用型补位装置,可实现自身的高度调节,以满足不同高度洞口的需要。
26.3.本实用新型为通用型补位装置,在砌块孔洞有竖向钢筋的条件下,可以使用且可以方便的从墙中拆下,其使用时不影响装配化施工的穿筋作业。
27.4.本实用新型的补位装置的顶盖和底座,既满足承载和提供稳定平台的要求,也考虑了与砌块孔洞的协调性。
附图说明
28.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9.图1为墙构件预留洞示意图,其中(a)表示墙内预留洞;(b)和(c)均表示墙顶预留洞,其中(b)表示墙角的墙顶预留洞,(c)表示墙边的墙顶预留洞;
30.图2为通用型补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单孔型补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通用型补位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33.图5为单孔型补位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34.图中:1-墙构件;2-墙内预留洞;3-墙顶预留洞;4-顶盖;5-套筒;6-立杆;7-底座;
8-绑扎梁;9-竖向钢筋;10-通用型补位装置,11-单孔型补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本实用新型分为两种,一种在墙顶(边缘)预留洞口用,多数为半块砌块(单孔);一种在墙构件内部预留洞口用,也可用在墙顶,具体分为通用型补位装置和单孔型补位装置。
37.一、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2和4说明本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通用型补位装置,包括立杆3、顶盖4、套筒5和底座7,所述顶盖4和底座7相互平行设置,期间安装有立杆3,所述立杆3外周套有套筒5,所述立杆3与顶盖4和底座7均垂直。
38.所述立杆3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套筒5套在立杆3上下两部分的断开处。所述套筒5带正反扣调节螺纹。所述立杆3带正反扣螺纹,与套筒5配合连接。
39.通用型补位装置如图2所示,可用于高度为200mm、400mm甚至更高的孔洞,单个装置可支撑400mm长的洞口,如果洞口长度大于400mm,则需要更多的补位装置。
40.所述顶盖4与立杆6相连。顶盖4为洞口顶部砌块提供支承面,其中的缺口是适应砌块竖向孔的设置。所述顶盖4为工字型。
41.所述套筒5为调节套筒,筒内设置正反扣螺纹。
42.所述立杆6带正反扣螺纹,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套筒5相连。
43.所述底座7与顶盖4平行,为整个装置提供稳定支承面。
44.所述的预制砌块墙构件预留孔洞补位装置的使用方法:
45.(1)通用型补位装置的使用。(以400mm宽、400mm高洞口为例)
46.①
通过旋转套筒,调节顶盖4和底座7之间的距离,使装置总高度在40-41cm之间备用。
47.②
砌筑至洞口处,按要求留出洞口。
48.③
砌筑洞口上一皮砌块时,将补位装置放置在洞口处,对应砌块肋放置,必要时旋转套筒,使其顶面高度与上一皮砌块底相同。(该部位砌块下不铺设砂浆)
49.④
洞口上砌块直接搁置在补位装置上,与其他砌块完成组砌。
50.⑤
补位装置一直留置在墙构件中。
51.⑥
墙构件就位后,将套筒5反向拧松,拆下部位装置。
52.⑦
放入专用模板,进行浇筑芯柱混凝土等其他作业。
53.二、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3和5说明本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单孔型补位装置,包括顶盖4、套筒5和底座7,所述顶盖4和底座7相互平行设置,期间安装有套筒5,所述套筒5与顶盖4和底座7均垂直。
54.所述顶盖4为方形,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套筒5直径相同。
55.所述顶盖4和底座7与套筒5一体成型。
56.单孔型补位装置如图3所示,其高度为200mm、400mm或者600mm,可单独使用也可叠加使用,可用于高度为200mm、400mm甚至更高的孔洞。不设调节装置,按砌块模数使用,必要
时可支垫以调节。
57.单孔型补位装置的使用:该装置在砌筑中不使用,在绑扎墙构件1时使用。在绑扎梁8下放入该装置,并使用木楔等调节其高度,使其与绑扎梁8顶紧即可。拆下时需要从竖向钢筋9顶端拔出,或者将其与绑扎梁8连接起来,随绑扎梁8一起被吊车移走。
58.墙构件预留洞口是装配化建造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严格规范地将其纳入整体技术体系,是整个装配化建造技术趋于成熟的必然要求。为保证预留洞口后墙构件的制作和运输安全,发明本装置,这种装置在砌筑时放在预留洞口处,代替本应有的砌块。在安装墙构件时,竖向钢筋的穿入不受该装置的影响,并且在墙构件就位后,可将其顺利拆除,可重复使用。
5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