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房屋不均匀沉降同步顶升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7002发布日期:2022-09-14 10:2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房屋不均匀沉降同步顶升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纠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房屋不均匀沉降同步顶升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西南山区地域辽阔,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在城市化建设发展中,建筑物不可避免的会坐落在一些复杂地基上面而产生不均匀沉降。
3.在一些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中,有很大部分由于复杂地质条件、施工质量、设计因素等种种原因,这些建筑物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对于超出国家规定的房屋进行纠偏、加固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处理已经成为当前土木建设工程中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将会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房屋不均匀沉降同步顶升纠偏装置,能够通过千斤顶顶升房屋,解决房屋沉降倾斜,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智能化房屋不均匀沉降同步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组件和支撑组件,顶升组件用于顶升房屋,支撑组件用于对顶升后的房屋支撑,顶升组件包括千斤顶和油泵系统,油泵系统与千斤顶相连接。通过千斤顶顶升房屋,解决房屋沉降,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7.进一步,千斤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千斤顶和油泵系统之间设有分流油路块以实现油路分流。通过至少两个千斤顶并控制千斤顶之间的顶升量,能够纠正不均匀沉降。分流油路模块根据接给不同点位千斤顶提供不同油压,实现不同千斤顶之间不同的顶升量。同步顶升多点相当于面荷载,同步受力,实现房屋纠偏,而单点顶升会造成荷载集中(点荷载),对房屋造成破坏。千斤顶数量根据房屋的规模作适应性调节,保证房屋纠偏效果,避免对房屋的二次伤害。
8.进一步,还包括智能控制组件,智能控制组件包括plc控制系统和同步顶升控制器,plc控制系统与同步顶升控制器相连接,同步顶升控制器与分流油路块相连接。通过智能控制组件,能够智能控制千斤顶的顶升,做到智能同步顶升纠偏。plc控制器与智能计算机相连接,通过计算机计算出不均匀沉降的纠偏量,并通过plc控制器和同步顶升控制器控制不同千斤顶的顶升量,实现同步纠偏,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房屋的二次伤害。
9.进一步,智能控制组件还包括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千斤顶顶升距离,位移传感器与同步顶升控制器相连接。位移传感器能够测量出千斤顶的顶升量,便于直观化的控制顶升量,同时也便于支撑垫板的填塞,便于支撑组件的支撑。
10.进一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钢管和支撑垫板,支撑垫板设于支撑钢管上。支撑钢管和支撑垫板用于支撑房屋,在房屋顶升之后,通过叠加多块支撑垫板支撑房屋,能够方便支撑,支撑效果好,易于现场施工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11.进一步,支撑垫板采用四种厚度规格,分别为2mm、3mm、8mm和20mm。通过2、3和8mm三种规格的支撑垫板,可以实现支撑垫板厚度在2-19mm之间调节,调节方便。
12.进一步,油泵系统设有压力表和液压锁,液压锁能够不让回路油液有流动,以保证油缸即使外界有一定载荷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位置静止不动。保证顶升过程中能够安全设置支撑垫板。压力表能够便于掌握油压。
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顶升组件用于顶升房屋,支撑组件用于对顶升后的房屋支撑,顶升组件包括千斤顶和油泵系统,油泵系统与千斤顶相连接。通过千斤顶顶升纠偏房屋,解决房屋沉降倾斜,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通过智能控制组件控制多个千斤顶顶升位移,实现不均匀房屋的沉降纠偏,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房屋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房屋不均匀沉降同步顶升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千斤顶顶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千斤顶;2-油泵系统;3-分流油路块;4-plc控制系统;5-同步顶升控制器;6-位移传感器;7-支撑钢管;8-支撑垫板;9-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房屋不均匀沉降同步顶升纠偏装置,包括顶升组件和支撑组件,顶升组件用于顶升房屋,支撑组件用于对顶升后的房屋支撑,顶升组件包括千斤顶1和油泵系统2,油泵系统2与千斤顶 1相连接。通过千斤顶1顶升纠偏房屋,解决房屋沉降,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20.千斤顶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千斤顶1和油泵系统2之间设有分流油路块3 以实现油路分流。通过多个千斤顶1并控制千斤顶1之间的顶升量,能够纠正不均匀沉降。分流油路模块根据接给不同点位千斤顶1提供不同油压,实现不同千斤顶1之间不同的顶升量。同步顶升多点相当于面荷载,同步受力,实现房屋纠偏,而单点顶升会造成荷载集中(点荷载),对房屋造成破坏。千斤顶数量根据房屋的规模作适应性调节,保证房屋纠偏效果,避免对房屋的二次伤害。
21.还包括智能控制组件,智能控制组件包括plc控制系统4和同步顶升控制器5,plc控制系统4与同步顶升控制器5相连接,同步顶升控制器5与分流油路块3相连接。通过智能控制组件,能够智能控制千斤顶1的顶升,做到智能同步顶升纠偏。plc控制器与智能计算机相连接,通过计算机计算出不均匀沉降的纠偏量,并通过plc控制器和同步顶升控制器5控制不同千斤顶1的顶升量,实现同步纠偏,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房屋的二次伤害。
22.智能控制组件还包括位移传感器6,位移传感器6用于检测千斤顶1顶升距离,位移传感器6与同步顶升控制器5相连接。位移传感器6能够测量出千斤顶1的顶升量,便于直观
化的控制顶升量,同时也便于支撑垫板的填塞,便于支撑组件的支撑。
23.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钢管7和支撑垫板8,支撑垫板8设于支撑钢管7上。支撑钢管7和支撑垫板8用于支撑房屋,在房屋顶升之后,通过叠加多块支撑垫板8支撑房屋,能够方便支撑,支撑效果好,易于现场施工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24.支撑垫板8采用四种厚度规格,分别为2mm、3mm、8mm和20mm。通过2、3 和8mm三种规格的支撑垫板8,可以实现支撑垫板8厚度在2-19mm之间调节,调节方便。
25.油泵系统2设有压力表9和液压锁,液压锁能够不让回路油液有流动,以保证油缸即使外界有一定载荷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位置静止不动,保证顶升过程中能够安全设置支撑垫。压力表能够便于掌握油泵系统的油压。
26.对拟纠偏顶升点位下做桩基础,在建筑物基础下部形成满足顶升需要的顶升支座。
27.在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设备就位后准备顶升前,再采集一次房屋每个拟顶升点的数据信息,经计算机数据分析后就开始按照计算数据同步顶升纠偏。
28.1、在正式大范围顶升前,首先进行试顶升,试顶升有三个目的,一是试压试一下,桩强度达到70%后,是否在受压后仍会下陷,二是验证每个桩实际所承载的压力值,是否同设计数据相符合。三是验证千斤顶1的顶升位移是否同用百分表测得的位移相符合。
29.(1)测试桩是否仍会受压下陷
30.分别在桩身和工作面护壁上设置等高观测点,做好记号。待桩强度达到最终强度的70%后,千斤顶1逐级加压,分别按设计值的30%、40%、50%、60%、 70%、80%、85%、90%、95%、100%加压,特别是在加压至设计值的60%以后,每加压一次,测量一下两个设置点是否还等高,如不等高,则表明桩有下陷现象,此时,应不断加压,直到桩不再下陷为止。
31.如果出现无法持续加压,压力加不上去的情况,则表明此桩没有浇筑在持力层上,或浇筑有问题,以废桩对待。
32.(2)实际承载力测试
33.千斤顶1就位后,开始启动千斤顶1缓慢顶升,待千斤顶1压力值为设计计算值的30%时,停止顶升,此时,千斤顶1上的垫板应同筏板底贴合的非常紧密,几乎没有可压缩的缝隙存在,将同步电脑控制器上的位移数值清零后,再缓慢加压,直至同步电脑控制器上的位移值显示有变化时,停止加压并保压,查看此时千斤顶1的压力值,就是桩的实际需承载的压力值。用测得的实际值同设计值相比较,并修正设计值。
34.(3)实际顶升位移测试
35.同测试实际承载力同样的道理,加压使千斤顶1压力值到设计值的30%时,停止加压,同步电脑控制器上的位移值清零。同时,在相同桩位对应的筏板底布置千分表,用以测量筏板的顶升位移值。加压启动千斤顶1开始顶升至2mm 时,停止加压并保压,同时迅速读出千分表的位移值,同电脑控制器上的位移值相比较,看是否相同或接近。如非常接近,以后的顶升过程中,则以plc同步电脑控制器上显示的位移值为准,如不一致,且没有规律差,则需在每个桩顶对应的筏板底下安装千分表,测量筏板的实际位移值。
36.2、正式顶升
37.试顶升后,排出潜在的问题,就可以按照设计计算顶升量进行所有顶升点的同步
顶升,同步顶升时每顶升一次要观察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值。
38.顶升纠偏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支撑钢管7顶部和筏板之间的顶升缝隙间填塞支撑垫板8。支撑垫板8有2、3、8、20mm四种厚度规格,前三种厚度的支撑垫板8通过组合,可组合成2~19mm任何一种厚度尺寸,需要组合至20mm时,则直接用20mm后支撑垫板8代换。
39.现场顶升工作面一般比较狭窄,填塞支撑垫板8时,应遵循一定的方法进行,否则就填塞不进去。支撑钢管7顶部需在每一次顶升后填塞垫板,填塞时,始终保证有一块20mm的支撑垫板8接触筏板底,填塞时在其下面填塞2、3、8mm 的垫板,这样才能填塞进去。
40.填塞时,以用小铁锤轻敲支撑垫板8,感觉遇到微弱阻力,直至用铁锤将支撑垫板8敲入,且垫板中心和支撑钢管7中心重合为止。
41.每次填塞完成后,都要用对讲机告知总控人员,某个顶升点的支撑垫板填塞完成。全部顶升点的支撑垫板填塞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42.本实用新型顶升组件用于顶升房屋,支撑组件用于对顶升后的房屋支撑,顶升组件包括千斤顶1和油泵系统2,油泵系统2与千斤顶1相连接。通过千斤顶1顶升纠偏房屋,解决房屋沉降倾斜,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通过智能控制组件控制多个千斤顶1顶升位移,实现不均匀房屋的沉降纠偏,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房屋造成二次伤害。
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