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预制拼装式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0997发布日期:2022-06-15 09:3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预制拼装式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0002]“城市停车难”是困扰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城市中心段及老旧小区,因历史因素,配建不够,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停车位的需求与日俱增,没有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来新建停车位,成为处理难题。而结合城市景观“口袋公园”布局,采用点式地下竖井式智能停车库是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3]
现有技术cn207332397u公开了一种预制拼装式停车库,其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包括多层立体停车单元及设置在立体停车单元中间区域的机械停车设备,每层立体停车单元由若干停车板、支撑柱和连接梁拼装。该体系虽然解决了停车库功能空间的问题,但该体系连接节点多,节点实现困难,一个柱连接五根梁,柱子为达到空间要求,截面又比较小,接头钢筋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节点连接简单,装配可行、可靠的地下预制拼装式立体停车库。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地下预制拼装式立体停车库,包括:多层立体停车单元及设置在立体停车单元中间区域的机械停车设备,每层立体停车单元由若干停车板和剪力墙拼装成一体,所述的剪力墙竖直设于停车板下方,相连两层所述的立体停车单元通过剪力墙相互连接,上下两相连的所述的剪力墙的连接处浇筑有后浇混凝土层,所述的后浇混凝土层水平设置在相连两停车板之间,相连两所述的停车板通过后浇混凝土层与剪力墙固定连接,最底层的立体停车单元的剪力墙固定在混凝土基层上。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的剪力墙包括一号剪力墙和二号剪力墙,所述的一号剪力墙和二号剪力墙通过连梁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梁包括:连梁预制部分和浇筑于连梁预制部分上的连梁现浇部分,所述的连梁预制部分连接于一号剪力墙和二号剪力墙之间,所述的连梁预制部分配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钢筋笼,所述的钢筋笼的下部埋入所述的连梁预制部分内,所述的钢筋笼的上部向上伸出连梁预制部分,所述的后浇混凝土层内配置有若干的纵向钢筋和箍筋,所述的后浇混凝土层的纵向钢筋与连梁的钢筋笼搭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筋笼的封闭箍筋拆分成上部箍筋和下部箍筋,所述的下部箍筋呈u型,所述的上部箍筋呈一字型,所述的下部箍筋锚固于连梁预制部分内且下部箍筋的两端向上伸出连梁预制部分。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停车板包括:面板、设于面板底部的一号板中梁和二号板中梁,所述的一号板中梁和二号板中梁分别位于剪力墙的两端,并连接于相邻两所述的后浇混凝
土层之间。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停车板拆分成一号预制板和二号预制板,所述的一号预制板和二号预制板的连接侧面设置有预留钢筋,所述的一号预制板和二号预制板连接处的预留钢筋通过机械套筒连接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
[0012]
进一步地,相连两层所述的立体停车单元的上下两相连剪力墙的至少部分竖向分布筋通过灌浆套筒连接,所述的停车板的连接侧面设有预留钢筋,相连两所述的停车板之间的预留钢筋通过机械套筒连接,相连两所述的停车板间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剪力墙和二号剪力墙均为短肢剪力墙,所述的一号剪力墙和二号剪力墙的顶端缺角形成肩部,所述的连梁预制部分搭接于肩部上。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立体停车单元为圆环形,所述的一号剪力墙、二号剪力墙、连梁预制部分和停车板均为预制构件。
[001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每层立体停车单元由若干停车板和剪力墙拼装成一体,其节点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可以快速完成停车库的主体结构的施工,适用于地下停车。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某一优选实施例的立面示意图。
[0017]
图2为某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层立体停车单元平面布置图。
[0018]
图3为某一优选实施例的相连两层立体停车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0019]
图4为某一优选是实施例的上下两相连剪力墙的连接示意图。
[0020]
图5为某一优选实施例的后浇圈梁的连接示意图。
[0021]
图6为某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梁与剪力墙的连接示意图。
[0022]
图7为某一优选实施例的停车板与剪力墙的连接示意图。
[0023]
图8为某一优选实施例的相连两个停车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4]
图9为某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梁预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0为某一优选实施例的停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1为图10中a-a剖面图。
[0027]
其中:1.机械停车设备、2.停车板、21.面板、22.一号板中梁、23.二号板中梁、24.一号预制板、25.二号预制板、26.预留钢筋、3.一号剪力墙、4.二号剪力墙、5.后浇混凝土层、6.混凝土基层、7.连梁、71.连梁预制部分、72.连梁现浇部分、73.钢筋笼、731.上部箍筋、732.下部箍筋、8.纵向钢筋、9.机械套筒、10.后浇带、11.灌浆套筒、12.肩部、13.竖向分布筋、14.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9]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预制拼装式立体停车库包括:多层立体停车单元和设置在立体停车单元中间区域的机械停车设备1,其中,每层立体停车单元由若干的停车板2和剪力墙拼装成一体,剪力墙竖直设置于停车板2下方,相连两层立体停车单元通过剪力墙相互连接,上下两相连的剪力墙之间浇筑有后浇混凝土层5,后浇混凝土层5水平设
置在相连两停车板2之间,相连两停车板2通过后浇混凝土层5与剪力墙固定连接,最底层的立体停车单元的剪力墙固定在混凝土基层6上。
[0030]
本实施例中,立体停车单元为圆环形,机械停车设备1设置于圆环中心。
[0031]
本实施例中,剪力墙包括一号剪力墙3和二号剪力墙4,一号剪力墙3和二号剪力墙4通过连梁7连接,连梁7能够对一号剪力墙3和二号剪力墙4进行一定的约束,改善两者的受力状态,起到拉结、受力承重、增强结构的抗剪能力等作用。
[0032]
连梁7包括:连梁预制部分71和连梁现浇部分72,连梁预制部分71上方浇筑有连梁现浇部分72,连梁预制部分71连接于一号剪力墙3和二号剪力墙4之间,连梁预制部分71配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钢筋笼73,钢筋笼73的下部埋入连梁预制部分71内,钢筋笼73的上部向上伸出连梁预制部分71,并埋入连梁现浇部分72。连梁7采用叠合梁形式,能够缩短工期,减轻装配构件的重量更便于吊装,同时由于有连梁现浇部分72的存在,连梁7的整体性也相对较好。
[0033]
为了方便施工和连梁预制部分71的运输,钢筋笼73的封闭箍筋拆分成上部箍筋731和下部箍筋732,下部箍筋732呈u型,上部箍筋731呈一字型,下部箍筋732锚固于连梁预制部分71内且下部箍筋732的两端向上伸出连梁预制部分71。
[0034]
本实施例中,停车板2包括:面板21、一号板中梁22和二号板中梁23,一号板中梁22和二号板中梁23设于面板21底部,一号板中梁22位于剪力墙的一端二号板中梁23位于剪力墙的另一端,一号板中梁22和二号板中梁23连接于相邻两后浇混凝土层5之间。一号板中梁22和二号板中梁23承托面板21的重量,并将相邻两个剪力墙连接起来,提高立体停车单元的空间刚度、整体性和抗拉强度。
[0035]
为了方便搬运,将停车板2拆分成一号预制板24和二号预制板25,一号预制板24和二号预制板25的连接侧面设置有预留钢筋26,将一号预制板24和二号预制板25搬运至现场后,进行现场装配,一号预制板24和二号预制板25连接处的预留钢筋26通过机械套筒9连接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10,进而装配成一个完整的停车板2。
[0036]
本实施例的一号剪力墙3和二号剪力墙4均为短肢剪力墙,一号剪力墙3和二号剪力墙4的顶部缺角形成肩部12,连梁预制部分71搭接在肩部12上。短肢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征,类似于框剪结构,但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分配、内力分配更合理,结构的变形协调导致的竖向位移差别,也比框剪结构小,则传基础荷载更均匀、合理。
[0037]
本实施例的一号剪力墙3、二号剪力墙4、连梁预制部分71和停车板2均为预制构件,采用预制构件可缩短工期,快速完成立体停车库的主体结构的施工。
[0038]
本实施例中,后浇混凝土层5内配置有若干的纵向钢筋8和箍筋14以形成后浇圈梁,后浇混凝土层5内的纵向钢筋8与连梁7的钢筋笼73搭接,以增加立体停车单元的整体性。圈梁能够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载荷等对房屋的不利影响,并能够增强立体停车库的整体刚度。相连两层立体停车单元的上下两相连剪力墙的至少部分竖向分布筋13通过灌浆套筒11连接。停车板2的连接侧面设有预留钢筋26,相连两停车板2之间的预留钢筋26通过机械套筒9连接,停车板2的径向长度长于剪力墙和连梁7的总长度,相连两停车板2间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10,以提高相连两停车板2的连接强度,保证立体停车单元的整体性。
[003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方案简单,节点简单,适合预制拼装,方案切实可行,
便于拼装,可操作性强,可以快速完成停车库的主体结构的施工,适用于地下停车。
[0040]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