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及布局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31772发布日期:2022-04-13 16:0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及布局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城市更新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及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2.城市更新建设是指对城市中某一个比较落后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使落后的区域变得重新发展和繁荣,它包括了两种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客观存在实体的改造,也就是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是为了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等改造的延续。
3.目前,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677346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方法,包括城市道路、地下空间设施、城市水系和城市绿地,在已建街坊建筑之间设置城市道路,所述城市道路一旁设置城市绿地,所述城市绿地的一侧底部设置地下空间设施,所述地下空间设施为停车场,利用地块高差,设置一层或多层停车场;城市绿地的另一侧设置城市水系;利用地下空间设施建设和城市水系整治产生的土方布置城市绿地,实现对地块地形的重塑,丰富空间层次;既可以满足城市出行、休憩、防洪排涝等功能,还可丰富城市空间形态,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工程投资。该新型空间布局方法还有利于促成工程集约建设,避免零星割裂工程建设的弊端,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减少影响。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停车场建成后,在规划车位的同时,需规划出车辆在地库内的行驶路线,上述路线占用较多的使用面积,导致可使用的车位数量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提高停车场可使用车位的数量,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及布局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包括多层停车场,所述停车场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停车场的地面上规划有多个停车位,相邻所述停车位之间的停车线相互重合;所述停车位内设置有停车板,所述停车板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并固定车辆轮胎第一固定件;所述停车场的顶壁上设置有提取装置,所述提取装置用于将停车板运送至进口处,并携带车辆运送至停车位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行驶至停车入口处后,通过提取装置将停车位上的停车板提取至停车场的入口处,随后车辆行驶至停车板上,并通过第一固定件将车辆轮胎固定在停车板上,随后再通过提取装置提取停车板,并带动停车板返回至停车位内,完成车辆的停放;上述停车场,减少了停车场内车道的规划,进而减少了车道所占用的面积,增加了停车场内停车位的可使用数量;同时,相邻停车位间的停车线相互重合,减少了相邻停车
位间的间隔,进一步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
8.可选的,所述提取装置包括设置在停车场顶壁上的双层导轨,所述双层导轨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设置在双层导轨上,所述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固定板滑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提取装置还包括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固定板的滑动方向,所述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安装板滑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输出轴上绕设有钢丝绳;所述停车板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挂环,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挂钩挂接的挂钩。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停车板进行提取时,首先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固定板滑动至可使用停车位上,并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安装板滑动,对卷扬机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卷扬机位于停车板的正上方,随后启动卷扬机,卷扬机下放挂钩,并将挂钩挂接在挂环上,再通过卷扬机对钢丝绳进行收卷,进而带动停车板朝向背离地面的方向滑移,再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驱使固定板和安装板滑移,以带动停车板滑动至进口处;卷扬机具有运行平稳,起吊行程大的优点;同时,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对挂钩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将挂钩移动至停车场内的任意位置,进而便于对停车板挂接。
10.可选的,所述挂钩包括设置在钢丝绳自由端的连接箱,所述连接箱朝向地面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连接箱内滑动设置有用于抵接挂环的抵接板,所述连接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板滑动并抵接在挂环上,使挂环所在的平面与抵接板平行的第三驱动件;所述连接箱内滑动设置有用于穿过挂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滑动的第四驱动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滑移至停车板的正上方后,启动卷扬机对连接箱进行下放,使挂环进入连接箱内;随后通过第三驱动件驱使抵接板滑移,抵接板滑移至抵接在挂环上,抵接板抵接在挂环上后,对连接箱位置进行调节,并使抵接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挂环所在的平面;随后通过第四驱动件驱使连接杆滑移,连接杆滑移进入挂环内,继而将挂环连接在安装箱内,随后启动卷扬机,卷扬机对连接箱进行提升,进而带动停车板提升;在连接箱的作用下,便于挂环移入连接箱内,以便于连接杆进入挂环内;抵接板在抵接挂环的过程中,对连接箱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便于连接杆滑移至挂环内。
12.可选的,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连接箱上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电动推杆输出轴上;所述连接箱的侧壁开设有供连接杆滑动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箱上且覆盖第一通孔固定设置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抵接在挂环上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驱动连接杆滑移,连接杆滑移进入挂环内后,滑移至第一通孔内,并进入连接座上的第二通孔内,进而将连接杆固定在连接箱上;在连接座的作用下,提高了连接杆与连接箱之间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停车板与车辆的安全性;同时,停车板带动车辆进入停车位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驱使连接杆滑移,并与挂环脱离,便于分离连接箱和挂钩;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拆解挂环和挂钩的过程,节省人力。
14.可选的,所述挂环转动设置在停车板上,所述挂环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停车板所在的平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环转动设置在停车板上,便于抵接板滑移对挂环所在
平面进行调节,以便于连接杆进入挂环内。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停车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停车板所在的平面,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与车辆轮胎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弧形槽,所述停车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座滑动,使定位槽贴合在车辆轮胎周壁上的第五驱动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车辆进行固定时,通过第五驱动件驱使固定座滑移,固定座滑移带动定位槽滑移,并抵接在车辆轮胎的周壁上,进而将车辆固定在固定座上,操作简单便捷;同时,车辆轮胎贴合在定位槽内,降低了车辆在停车板上出现相对滑动的可能性,降低了车辆掉落的可能性,提高车辆停放的安全性。
18.可选的,所述停车场内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停车场顶壁的立柱,所述双层导轨包括平行于立柱排布长度方向的平行段和用于围绕立柱的弧形段,所述平行段和弧形段相互衔接;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承接在双层导轨上,所述导向轮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导向轮朝向或背离固定板的方向滑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立柱的作用下,增加了停车场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停车场的安全性;双层导轨包括平行段和弧形段,便于固定板滑动绕过立柱,进而便于带动停车板停放至停车位内;导向轮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便于固定板进入弧形段时,对滚轮与立柱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以便于固定板通过弧形段处。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可选的,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方法包括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还包括;s1:车辆行驶至停车场进口处,提取装置将停车板提取至进口处,随后车辆行驶至停车板上;s2:通过第一固定件将车辆的轮胎固定在停车板上;s3:再通过提取装置提起停车板返回至停车位内,停车板带动车辆至停车位内。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车辆行驶至停车入口处后,通过提取装置将停车位上的停车板提取至停车场的入口处,随后车辆行驶至停车板上,并通过第一固定件将车辆轮胎固定在停车板上,随后再通过提取装置提取停车板,并带动停车板返回至停车位内,完成车辆的停放;上述停车场,减少了停车场内车道的规划,进而减少了车道所占用的面积,增加了停车场内停车位的可使用数量;同时,相邻停车位间的停车线相互重合,减少了相邻停车位间的间隔,进一步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通过第三驱动件驱使抵接板滑移,抵接板滑移至抵接在挂环上,抵接板抵接在挂环上后,对连接箱位置进行调节,并使抵接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挂环所在的平面;随后通过第四驱动件驱使连接杆滑移,连接杆滑移进入挂环内,继而将挂环连接在安装箱内,随后启动卷扬机,卷扬机对连接箱进行提升,进而带动停车板提升;在连接箱的作用下,便于挂环移入连接箱内,以便于连接杆进入挂环内;抵接板在抵接挂环的过程中,对连接箱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便于连接杆滑移至挂环内。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中单层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中停车场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中双层导轨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3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停车场;2、进口;3、出口;4、停车位;5、停车板;6、第一固定件;61、固定座;62、定位槽;7、提取装置;71、双层导轨;7111、平行段;7112、弧形段;72、固定板;721、第一板体;722、第二板体;73、滑槽;74、第一驱动件;741、第一电机;75、安装板;76、第二驱动件;761、第二电机;762、丝杠;77、卷扬机;78、钢丝绳;79、挂环;710、挂钩;7101、连接箱;7102、抵接板;7103、第二电动推杆;7104、连接杆;7105、第一电动推杆;7106、连接座;8、立柱;9、导向轮;10、套接杆;11、固定杆;12、弹簧;13、t形轨;14、t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参照图1、图2和图3,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包括多层停车场1,停车场1设置有进口2和出口3,停车场1的地面上规划有多个停车位4,相邻停车位4之间的停车线相互重合,以降低相邻停车位4之间的间隙,提高对停车场1场地的利用率;参照图3,停车位4内设置有停车板5,停车板5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并固定车辆轮胎第一固定件6,停车板5为硬质板材制成,例如,由多层钢板焊接而成;参照图3,停车场1的顶壁上设置有提取装置7,提取装置7用于将停车板5运送至进口2处,并携带车辆运送至停车位4内。
26.车辆行驶至停车入口处后,通过提取装置7将停车位4上的停车板5提取至停车场1的入口处,随后车辆行驶至停车板5上,并通过第一固定件6将车辆轮胎固定在停车板5上,随后再通过提取装置7提取停车板5,并带动停车板5返回至停车位4内,完成车辆的停放;上述停车场1,减少了停车场1内车道的规划,进而减少了车道所占用的面积,增加了停车场1内停车位4的可使用数量;同时,相邻停车位4间的停车线相互重合,减少了相邻停车位4间的间隔,进一步增加了停车位4的数量。
27.参照图4和图5,提取装置7包括设置在停车场1顶壁上的双层导轨71,双层导轨71位于同一平面且双层导轨71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停车场1地面,双层导轨71之间设置有固定
板72,固定板72滑动设置在双层导轨71上,固定板72包括第一板体721和设置在第一板体721上的第二板体722,双层导轨71相互靠近面上开设有供第一板体721滑动的滑槽73,提取装置7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板体721沿滑槽73滑动的第一驱动件74;参照图6、图7和图8,提取装置7还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板体722上的安装板75,安装板75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固定板72的滑动方向,提取装置7还包括用于驱动安装板75滑动的第二驱动件76;安装板75上设置有卷扬机77,卷扬机77的输出轴上绕设有钢丝绳78;停车板5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挂环79,钢丝绳78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挂钩710挂接的挂钩710。
28.对停车板5进行提取至进口2处时,首先通过第一驱动件74驱使第一板体721滑动,第二驱动件76驱使安装板75滑动,安装板75滑动带动卷扬机77滑动,卷扬机77滑动带动挂钩710滑动,并使挂钩710位于所需停车板5的正上方;启动卷扬机77,卷扬机77对钢丝绳78进行下放,并将挂钩710挂接在挂环79上,启动卷扬机77对钢丝绳78进行收卷,进而带动停车板5朝向背离停车场1地面的方向滑动;再通过第一驱动件74和第二驱动件76驱使停车板5朝向进口2处滑移。
29.参照图6,为提高停车场1的稳定性,停车场1内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停车场1顶壁的立柱8,位于相邻停车位4的停车线上,以降低立柱8占用停车位4的空间;参照图2和图6为减少立柱8对停车板5滑移至进口2处的影响,双层导轨71包括平行于立柱8排布长度方向的平行段7111和用于围绕立柱8的弧形段7112,平行段7111和弧形段7112相互衔接;在弧形段7112的作用下,停车板5平移至立柱8时,停车板5围绕立柱8作曲线运动,以绕过立柱8,便于将停车板5移至所需处。
30.参照图4和图5,为便于第一板体721行驶过弧形段7112,固定板72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轮9,进一步的,导向轮9设置在第一板体721的侧壁上,导向轮9承接在双层导轨71上的滑槽73内;导向轮9滑动设置在固定板72上,导向轮9朝向或背离固定板72的方向滑动,第一板体721的侧壁上设置有套接杆10,套接杆10的截面呈矩形,套接杆10上滑动套接有固定杆11,导向轮9转动设置在固定杆11上后,第一板体721上设置有套接固定杆11和套接杆10的弹簧12,弹簧12背离第一板体721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固定杆11上;第一板体721运行至弧形段7112时,对弹簧12进行压缩,进而增加第一板体721和弧形段7112之间的间距,便于第一板体721滑动经过弧形段7112;第一驱动件74包括同轴设置在固定杆11上的第一电机741,导向轮9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741的输出轴上;启动第一电机741,第一电机741驱动导向轮9转动,导向轮9转动沿滑槽73滚动,进而带动第一板体721沿滑槽73滑移,操作简单便捷。
31.参照图6和图7,第二板体722上固定设置有t形轨13,安装板75上开设有滑动并卡接在t形轨13上的t形槽14;第二驱动件76包括设置在第二板体722上的第二电机761,第二电机761的输出轴上螺纹连接有丝杠762,安装板75螺纹连接在丝杠762上;启动第二电机761,第二电机761驱动丝杠762转动,丝杠762转动带动安装板75滑移,操作简单便捷;同时,便于将安装板75固定至所需处。
32.参照图3和图8,为便于挂钩710挂接在挂环79上,挂钩710包括设置在钢丝绳78自由端的连接箱7101,连接箱7101朝向地面的一侧呈开口设置;连接箱7101内滑动设置有用于抵接挂环79的抵接板7102,抵接板710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连接箱7101的深度方向,连接箱710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板7102滑动并抵接在挂环79上,使挂环79所在的平面与抵接板7102平行的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连接箱7101上的第二电动推杆7103,抵
接板7102固定设置在第二电动推杆7103的输出轴上;进一步的,抵接板7102沿钢丝绳78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抵接板7102滑动对挂环79进行抵接,便于将连接箱7101和挂环79进行相对固定,便于后续的连接;参照图3和图8,连接箱7101内滑动设置有用于穿过挂环79的连接杆7104,连接箱710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7104滑动的第四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连接箱7101上的第一电动推杆7105,进一步的,第一电动推杆7105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电动推杆7103的长度方向,连接杆710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电动推杆7105输出轴上;抵接板7102对连接箱7101和挂环79相对固定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7105,第一电动推杆7105驱动连接杆7104滑动穿过挂环79,进而与挂环79进行连接,操作简单便捷。
33.参照图3和图8,为提高连接杆7104和连接箱710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箱7101的侧壁开设有供连接杆7104滑动的第一通孔,连接箱7101上且覆盖第一通孔固定设置连接座7106,连接座7106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在连接座7106的作用下,降低了连接杆7104 与第一通孔脱离的可能性,提高了连接杆7104和连接箱7101之间的稳定性。
34.参照图3和图8,为便于对挂环79和连接箱7101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挂环79转动设置在停车板5上,挂环79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停车板5所在的平面;挂环79转动设置在停车板5上,便于抵接板7102滑移对挂环79所在平面进行调节,以便于连接杆7104进入挂环79内。
35.参照图3和图8,第一固定件6包括滑动设置在停车板5上的固定座61,固定座61设置有四个,四个固定座61与车辆轮胎位置相对应,固定座6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停车板5所在的平面,固定座61上开设有与车辆轮胎相适配的定位槽62,定位槽62为弧形槽,停车板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座61滑动,使定位槽62贴合在车辆轮胎周壁上的第五驱动件;参照图3和图8,停车板5上开设有供固定座61滑动的缺口,缺口的开口朝向背离停车场1地面的一侧,第五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停车板5上的气缸,气缸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停车板5所在的平面,固定座61固定设置在气缸的输出轴上;车辆停放在停车板5上后,启动气缸,气缸驱动固定座61滑动,进而车辆的轮胎包围在弧形槽内,进而将车辆固定在停车板5上。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的实施原理为:车辆需停放在停车场1时,车辆行驶至进口2处;启动卷扬机77,卷扬机77对钢丝绳78进行下放,使挂环79进入连接箱7101内;启动第二电动推杆7103,第二电动推杆7103驱使抵接板7102滑移,并抵接在挂环79上,对挂环79的位置进行固定;再启动第一电动推杆7105,第一电动推杆7105驱动连接杆7104滑动穿过挂环79,进而与挂环79进行连接;再启动卷扬机77,卷扬机77对钢丝绳78进行收卷,对停车板5进行提升;启动第一电机741,第一电机741驱动导向轮9转动,导向轮9转动沿滑槽73滚动,进而带动第一板体721沿滑槽73滑移,第一板体721滑动带动停车板5滑移至进口2处;随后启动第二电机761,第二电机761驱动丝杠762转动,丝杠762转动带动安装板75滑移,对停车板5的位置进行调整,随后车辆行驶至停车板5上;启动气缸,气缸驱动固定座61滑动,进而车辆的轮胎包围在弧形槽内,进而将车辆固定在停车板5上;再通过卷扬机77、第一电机741和第二电机761驱使停车板5返回至初始停车位4,
完成车辆的停放。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方法,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方法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还包括;s1:车辆行驶至停车场1进口2处,提取装置7将停车板5提取至进口2处,随后车辆行驶至停车板5上;s2:通过第一固定件6将车辆的轮胎固定在停车板5上;s3:再通过提取装置7提起停车板5返回至停车位4内,停车板5带动汽车至停车位4内。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