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剪力墙后浇带封闭的浇筑模板及浇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2144发布日期:2022-07-30 02:2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剪力墙后浇带封闭的浇筑模板及浇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将剪力墙后浇带封闭的浇筑模板及浇注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领域中,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当剪力墙上设置后浇带的时候,为了保证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不从后浇带位置外漏,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焊接钢筋加捆绑细钢丝网片对后浇带两侧进行封堵,但是,这种方法封堵效果往往较差,容易造成施工缝凹凸过大。甚至由于细钢丝网片强度不高,在混凝土浇筑振动过程中可能造成漏浆、破裂的风险。而且,这种方法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对后浇带两侧进行人工剔凿。对于需要预埋止水钢板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前述方法很难将施工缝控制在止水钢板中部位置,在后续后浇带封闭前对后浇带的剔凿过程中,由于采用剔凿机械施工,极易打穿止水钢板,使止水钢板失去防水效果,造成地下室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后续施工缝的清理,即后续施工仅需对施工缝进行简单的冲洗即可,省时省力的用于将剪力墙后浇带封闭的浇筑模板及浇注结构。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将剪力墙后浇带封闭的浇筑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的其中一面上设置有粗糙面层,模板本体的另一面上设置有模板本体的固定支撑结构。
5.进一步的是,所述粗糙面层为均匀设置于模板本体壁面上的凸点结构。
6.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包括对撑钢棒槽和对拉卡扣。
7.进一步的是,所述模板本体的侧边设置有横向钢筋槽。
8.进一步的是,模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吊装扣。
9.进一步的是,用于将剪力墙后浇带封闭的浇注结构,包括成对的模板本体以及设置于模板本体之间的固定支撑杆结构,所述模板本体通过固定支撑杆结构而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其中,固定支撑杆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模板本体的固定支撑结构连接。
10.进一步的是,固定支撑杆结构包括对撑钢棒和对拉钢棒,所述对撑钢棒的两端与模板本体的对撑钢棒槽连接,对拉钢棒的两端与模板本体的对拉卡扣连接。
11.进一步的是,对拉钢棒通过其端头的对拉钩而与对拉卡扣连接。
12.进一步的是,对撑钢棒由钢棒套筒、设置于钢棒套筒内的钢棒丝扣段、以及与钢棒丝扣段螺纹连接的扳手卡槽结构构成。
13.进一步的是,对拉钢棒由钢棒套筒、设置于钢棒套筒内的钢棒丝扣段、以及与钢棒
丝扣段螺纹连接的扳手卡槽结构构成。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浇筑模板对于无止水钢板的剪力能起到良好的封堵效果,而且通过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的粗糙设置,可以减少后续施工缝的清理,后续施工仅需对施工缝进行简单的冲洗即可,省时省力。二、通过止水钢板前后两片模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证后浇带施工缝设置在止水钢板的位置,同时避免了后期在施工缝剔拉毛清理的时候剔打锤破坏止水钢板。保证了止水钢板的止水效果,减少了地下室外墙渗漏的发生。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剪力墙后浇带封闭的浇注工艺之中。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的模板本体单侧设置横向钢筋槽的示意图。
17.图3是图2的模板本体设置橡胶条的示意图。
18.图4是本发明的模板本体两侧均设置有横向钢筋槽的示意图。
19.图5是图4的模板本体设置橡胶条的示意图。
20.图中标记为:已浇砼结构1、剪力墙2、止水钢板3、模板本体4、对撑钢棒槽41、对拉卡扣42、横向钢筋槽43、粗糙面层44、橡胶条45、对撑钢棒5、扳手卡槽结构51、钢棒丝扣段52、钢棒套筒53、对拉钢棒6、对拉钩61、吊装扣7。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至图5所示的用于将剪力墙后浇带封闭的浇筑模板,包括模板本体4,模板本体4的其中一面上设置有粗糙面层44,模板本体4的另一面上设置有模板本体4的固定支撑结构。
23.本发明通过对浇筑模板进行改进,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方案中剪力墙后浇带封堵效果差、后期人工剔凿量大、难以将止水钢板居中埋设、易造成止水钢板破坏引发地下室渗水等问题。其中,粗糙面层44形成的浇注面,可以减少后续施工缝的清理,后续施工仅需对施工缝进行简单的冲洗即可,省时省力。同时避免了后期在施工缝剔拉毛清理的时候剔打锤破坏止水钢板。保证了止水钢板的止水效果,减少了地下室外墙渗漏的发生。一般的,优选所述粗糙面层44为均匀设置于模板本体4壁面上的凸点结构,从而在浇注面上形成粗糙的壁面效果。就实际的固定支撑结构而言,优选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包括对撑钢棒槽41和对拉卡扣42。为了便于模板本体4的安装定位固定,优选所述模板本体4的侧边设置有横向钢筋槽43。另外,为了便于对模板本体4的吊运,优选模板本体4的顶部设置有吊装扣7。模板本体4优选为钢模板。
24.其中,实际使用时,所形成的浇注结构,如下包括成对的模板本体4以及设置于模板本体4之间的固定支撑杆结构,所述模板本体4通过固定支撑杆结构而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其中,固定支撑杆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模板本体4的固定支撑结构连接。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更精简的结构,优选所述固定支撑杆结构包括对撑钢棒5和对拉钢棒6,所述对撑钢棒5的两端与模板本体4的对撑钢棒槽41连接,对拉钢棒6的两端与模板本体4的对拉卡扣42连接。具体的,优选对拉钢棒6通过其端头的对拉钩61而与对拉卡扣42连接。为了便于在浇注
后,对固定支撑杆结构实现便捷的拆卸,优选如下方案:对撑钢棒5由钢棒套筒53、设置于钢棒套筒53内的钢棒丝扣段52、以及与钢棒丝扣段52螺纹连接的扳手卡槽结构51构成。同样的,优选对拉钢棒6由钢棒套筒53、设置于钢棒套筒53内的钢棒丝扣段52、以及与钢棒丝扣段52螺纹连接的扳手卡槽结构51构成。
25.就具体的浇注方法而言,其步骤如下:一、施工前准备:准备好所需装置材料,地下室外墙按规范要求安装好止水钢板;二、放入模板:将模板本体4通过剪力墙2的后浇带上部长边平行剪力墙2方向插入后浇带,如果重量过大,可通过吊装扣7采用吊装设备进行吊装;三、固定模板:旋转模板本体4,将剪力墙2的横向钢筋卡入模板本体4的横向钢筋槽43中,调整模板水平位置,使施工缝位置位于止水钢板3的板面上居中的位置,将对拉钩61钩入对拉卡扣42之上,并将对撑钢棒5插入对撑钢棒槽41中,然后将钢棒丝扣段52插入钢棒套筒53之中,采用两个扳手通过扳手卡槽结构51,调整对撑钢棒5和对拉钢棒6,使两块模板进行固定;四、卡入橡胶条45:模板固定好后,将橡胶条45卡入剪力墙2的横向钢筋与剪力墙2之间的缝隙,通过扎丝进行固定;五、在上述浇注结构的两侧浇筑混凝土:浇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时候,为了防止后浇带封闭模板跑位,应采用两侧对称浇筑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六、拆除模板:待剪力墙2达到拆模要求后,采用扳手松开对撑钢棒5和对拉钢棒6,使用拆模工具撬动模板本体4,将其旋转至与剪力墙2平行位置,采用人工或吊装设备将模板从上部取出,方便下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