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19940发布日期:2022-10-04 22:5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梯井井模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为方便高层的居民出行,建筑通常配备有电梯,安装电梯前通常需要先进行电梯井的施工,电梯井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电梯井的规格受楼层总高影响,因此电梯井通常是分段进行浇筑。
3.目前浇筑电梯井时通常需要先支设内筒模和外筒模,内筒模与外筒模均由若干木板拼接而成,内筒模与外筒模支设完成后,再往内外模板的之间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进而形成电梯井。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分段浇筑电梯井时,需要反复对内筒模与外筒模进行支设和拆除,导致电梯井浇筑效率低,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电梯井浇筑更加简单方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包括内筒模、外筒模、升降组件;所述内筒模位于外筒模内周,所述内筒模与外筒模配合形成浇筑电梯井的模腔;所述外筒模由四组呈矩形分布的外模板拼接而成;所述内筒模内设置有驱使内筒模张缩的张缩机构;所述升降组件位于建筑顶部且升降组件与内筒模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使内筒模沿竖直方向升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浇筑电梯井时,通过升降组件将内筒模移动至浇筑工位,并在内筒模外周支设外筒模,通过张缩机构驱使内筒膜张开至极限状态,往内筒膜与外筒模两者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便可形成电梯井,当需要进行下一段电梯井浇筑时,只需拆除外筒模,通过张缩机构驱使内筒模收缩,便可使内筒模从电梯井上脱离,实现内筒模的脱模,便于升降组件将内筒模移动至下一浇筑工位,相比传统电梯井需要反复支设和拆除内筒模的方式,本技术的内筒模可通过张缩机构实现张开与回缩,进而实现内筒模的支设与脱模;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利用升降组件实现内筒模的快速移动,便于将收缩的内筒模迅速移动中下一浇筑工位,有利于提升电梯井的浇筑效率,使得电梯井的浇筑更加简单方便。
9.优选的,所述内筒模包括连接筒以及架设在连接筒外周的四组内模板,四组所述内模板呈矩形分布且相邻两组内模板之间均留有间距,所述内模板与连接筒之间均通过第一弹性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给予内模板靠近连接筒的驱动力;所述张缩机构包括设
置在相邻两组内模板之间的阳角件,所述阳角件包括垂直设置的两组翼板,两组所述翼板分别与相邻两内模板平行且两组翼板分别与相邻两内模板朝向连接筒的一侧抵接;所述张缩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连接筒上的主驱动组件,所述主驱动组件用于驱使四组阳角件同时远离连接筒或同时靠近连接筒。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利用阳角件封堵相邻内模板之间的间隙,便于内筒模与外筒模两者配合形成浇筑电梯井的模腔;另一方面,当主驱动组件驱使四组阳角件同时远离连接筒时,阳角件带动相邻两组内模板往远离连接筒的方向移动,实现内筒模的张开;当主驱动组件驱使四组阳角机同时靠近连接筒的方向移动时,内模板在第一弹性件的驱动下朝向连接筒移动,实现内筒模的收缩,使得内筒模的张缩更加简单方便。
11.优选的,所述主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阳角件朝向连接筒的一侧的滑杆,所述滑杆远离阳角件的一端均穿设于连接筒,所述主驱动组件还包括同轴设置在连接筒内的主锥形件,所述主锥形件尖端朝下设置,所述连接筒还设置有驱使主锥形件沿自身轴线升降的主驱动件;所述滑杆伸入连接筒内一端均与主锥形件外周抵接,所述滑杆外周还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与连接筒以及阳角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给予阳角件靠近连接筒的驱动力。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驱动件驱使主锥形件下移时,主锥形件驱使四组滑杆同时朝向远离连接筒的方向移动,实现四组阳角件同时远离连接筒;主驱动件驱使主锥形件上移时,四组阳角件在各自第二弹性件的驱动下同时朝向靠近连接筒的方向滑动,使得阳角件的移动更加简单方便,便于内筒模的张缩。
13.优选的,所述内筒模其中两组相对的内模板上均滑动穿设有预留孔形成块,所述连接筒对应两组预留孔形成块设置有两组副驱动件,所述副驱动件用于驱使对应的预留孔形成块滑动;当所述副驱动件驱使滑块伸出内模板外侧时,预留孔形成块使浇筑完的电梯井内周形成预留卡接孔;所述连接筒底部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对应两组预留孔形成块水平滑动连接有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滚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轴线方向与连接筒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连接筒还设置有驱使两组连接杆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的副驱动组件;当所述内筒模移动至下一浇筑工位时,两组所述连接杆上的滚轮分别与已浇筑完成的电梯井内周的两组预留卡接孔一一相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筒膜张开后,通过副驱动件驱使预留孔形成块伸出内模板外,使得后续浇筑完电梯井后可以在电梯井内周形成预留卡接孔,同时通过副驱动组件驱使两组滑杆相互远离,直至两组连接杆上的滚轮分别插入至已浇筑完成的电梯井内周的对应的预留卡接孔内,实现对内筒模的限位,使得内筒模不易产生位移,便于后续混凝土可以更好地在外筒模与内筒模形成的模腔内成型,当需要将内筒模移动至下一浇筑工位时,通过副驱动件驱使两组连接杆相互靠近,直至连接杆上的滚轮脱离对应的预留卡接孔,便可使得升降组件驱使内筒模进行升降。
15.优选的,所述副驱动组件包括同轴连接在主锥形件底部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底端同轴设置有副锥形件,所述副锥形件尖端朝下,两组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副锥形件外周抵接;所述连接杆外周还套设固定有环形限位板,所述副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连接杆外周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环形限位板与机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当所述第三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接杆端部的滚轮与已浇筑完成的电梯
井的内周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驱动件驱使主锥形件下移时,主锥形件带动副锥形件一同下移,进而驱使两组连接杆相互远离,使得两组连接杆上的滚轮可以插入预留卡接孔内,实现内套筒张开的同时,限制内套筒上下移动;主驱动件驱使主锥形件上移时,主锥形件带动副锥形件一同上移,两组连接杆在各自第三弹性件的驱动下相互靠近,使得两组连接杆上的滚轮可以移出至预留卡接孔外,使得升降组件可以带动内筒模进行升降。
17.优选的,所述外筒模中的一组外模板以及内筒膜中的一组内模板分别开设有第一预留口以及第二预留口,所述第一预留口与第二预留口相对设置且大小相同,开设有所述第一预留口的外模板朝向内模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环绕第一预留口设置,当所述内筒模张开至极限状态时,所述环形板远离外模板的一端与内模板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预留口、第二预留口以及环形板的设置,第一预留口、第二预留口与环形板配合使浇筑完的电梯井形成门洞,该结构简单方便且实用性强。
19.优选的,四组所述外模板与四组所述内模板一一对应,所述外模板与对应的内模板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对拉螺栓。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模板与对应的内模板通过对拉螺栓相连接,使得往内筒模与外筒模之间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时,内筒模与外筒模不易产生位移,便于混凝土可以更好地在内筒模与外筒模形成的模腔内成型。
21.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一:绑扎电梯井钢筋网;
23.步骤二:通过张缩机构驱使内筒模收缩至极限状态;
24.步骤三:通过升降结构将内筒模移动至电梯井新的浇筑工位;同时往内筒模与外筒模上喷涂脱模剂;
25.步骤四:通过张缩机构将内筒膜涨开至极限状态;
26.步骤五:搭设外筒模;
27.步骤六:往外筒模与内筒膜之间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电梯井,并进行养护;
28.步骤七:待电梯井养护完成后拆除外筒模;
29.步骤八:重复步骤一至七,直至完成所有电梯井的浇筑。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电梯井时,通过张缩机构驱使内筒模张缩,便可实现内筒模的支设与脱模,相比传统需要人工反复支设拆除内筒模的方式,效率更高,且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利用升降组件带动内筒模升降,便于将内筒模更快地移动至下一浇筑工位,使得电梯井的浇筑更加简单方便。
3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2.1.通过内筒模内设置有驱使内筒件张缩的张缩机构,通过张缩机构驱使内筒膜张缩便可实现内筒模的支设与脱模,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利用升降组件驱使内筒模升降,便于将内筒模移动至电梯井的新的浇筑工位;
33.2.通过张缩机构包括设置设置在相邻内模板之间的阳角件以及设置在连接筒上的主驱动组件,阳角件包括垂直设置的两组翼板,两组翼板分别与相邻两组内模板朝向连
接筒的一侧抵接,通过主驱动组件驱使四组四组阳角件同时靠近连接筒或同时远离连接筒,便可实现内筒模的张开与收缩。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示意外筒模与内筒模配合浇筑电梯井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示意外筒模与内筒模配合浇筑电梯井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示意外筒模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示意内筒模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示意内筒模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40.图7是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41.图8是图2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42.附图标记说明:
43.1、建筑;11、电梯井;12、门洞;13、预留卡接孔;2、外筒模;20、第一预留口;21、外模板;22、环形板;3、内筒模;31、连接筒;311、环形支撑板;32、内模板;320、第二预留口;321、套筒;322、限位杆;323、第一弹性件;33、对拉螺杆;34、机架;35、连接杆;351、滚轮;36、副驱动组件;361、延伸杆;362、第三弹性件;363、环形限位板;364、副锥形件;37、预留孔形成块;38、副驱动件;4、升降组件;41、支架;42、卷扬机;5、张缩机构;51、阳角件;511、翼板;52、主驱动组件;521、主驱动件;522、滑杆;523、主锥形件;524、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44.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46.参照图1及图2,一种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包括内筒模3、外筒模2以及升降组件4;外筒模2位于内筒模3外周,外筒模2与内筒模3配合形成浇筑混凝土的模腔;升降组件4位于建筑1顶部且升降组件4与内筒模3相连接,升降组件4用于驱使内筒模3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内筒模3内还设置有驱使内筒模3张缩的张缩机构5。
47.参照图3,外筒模2包括四组外模板21,四组外模板21呈矩形分布;相邻两组外模板21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抵接。
48.参照图2及图5,内筒模3包括连接筒31以及均匀架设在连接筒31外周的四组内模板32,四组内模板32成矩形分布且相邻两组内模板32之间均留有间距,内模板32朝向连接筒31的一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套筒321,套筒321远离连接筒31的一端均同轴滑动插接有限位杆322,限位杆322远离套筒321的一端与连接筒31连接,内模板32与连接筒31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3为弹簧,第一弹性件323同轴套设在限位杆322上,第一弹性件323两端分别与套筒321朝向连接筒31的一端以及连接筒31外周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323给予内模板32靠近连接筒31的驱动力。
49.参照图2及图6,张缩机构5包括设置在相邻内模板32之间的阳角件51,阳角件51包括垂直设置的两组的翼板511,两组翼板511分别与相邻两组内模板32平行且两组翼板511分别与相邻两组内模板32朝向连接筒31的一侧抵接;张缩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连接筒31上
的用于驱使四组阳角件51同时靠近连接筒31或同时远离连接筒31的主驱动组件52。主驱动组件52包括固定连接在阳角件51朝向连接筒31的一侧的滑杆522,滑杆522远离阳角件51的一端穿设于连接筒31外周且滑杆522的轴线方向与连接筒31的轴线方向垂直,滑杆522外周均同轴套设有第二弹性件52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524为弹簧,第二弹性件524两端分别与阳角件51以及连接筒3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524给予阳角件51靠近连接筒31的驱动力。
50.参照图2及图4,主驱动组件52还包括同轴架设在连接筒31内的主锥形件523,主锥形件523尖端朝下,连接筒31内还设置与有驱使主锥形件523沿竖直方向升降的主驱动件521,主驱动件521位于主锥形件523上方,在本实施例中,主驱动件521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主锥形件523的顶端端面固定连接。四组滑杆522远离阳角件51的一端均与主锥形件523的外端抵接。
51.参照图2及图5,通过以上设置,当主驱动件521驱使主锥形件523下移时,主锥形件523通过滑杆522驱使阳角件51往远离连接筒31的方向移动,阳角件51移动过程中,带动相邻内模板32往远离连接筒31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内筒模3的张开,当主驱动件521驱使主锥形件523上移时,四组阳角件51在各自第二弹性件524的驱动下朝向连接筒31移动,此时四组内模板32也在各自的第一弹性件323的驱动下往靠近连接筒31的方向移动,实现内筒模3的收缩;使得内筒模3的张缩更加简单方便。
52.参照图6及图7,内筒模3其中两组相对的内模板32均滑动穿设有预留孔形成块37,预留孔形成块37位于内模板32顶部,连接筒31对应两组预留孔形成块37设置有两组副驱动件38,副驱动件38用于驱使对应的预留孔形成块37伸出内模板32或缩回内模板32;在本实施例中,副驱动件38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预留孔形成块37朝向连接筒31的一端固定连接。当内筒模3张开时,通过副驱动件38预留孔形成块37伸出内模板32外,利用预留孔形成块37使浇筑的电梯井11形成预留卡接孔13。
53.参照图2及图8,连接筒31底端还固定有机架34,机架34位于内筒模3外,机架34相对的两侧水平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5,两组连接杆35与两组预留孔形成块37一一对应,连接杆35的长度方向与预留孔形成块37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连接筒31还设置有驱使两组连接杆35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的副驱动组件36。两组连接杆3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滚轮351,滚轮351的回转轴线方向与连接筒31的轴线方向垂直。
54.参照图2及图8,副驱动组件36包括同轴固定在主锥形件523底端的延伸杆361,延伸杆361远离主锥形件523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副锥形件364,副锥形件364尖端朝下且副锥形件364位于机架34内,两组连接杆3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副锥形件364的外周抵接。当内筒模3移动至下一浇筑工位时,两组连接杆35上的滚轮351分别与已浇筑完成的电梯井11内的两组预留卡接孔13相对。
55.参照图2及图8,副驱动组件36还包括环绕固定在连接杆35上的环形限位板363,环形限位板363位于连接杆35伸出机架34外的一端,连接杆35上套接有第三弹性件36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362为弹簧,第三弹性件36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机架34以及环形限位板36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弹性件362给予环形限位板363靠近机架34的驱动力。当第三弹性件362处于初始状态时,两组连接杆35上的滚轮351分别与已浇筑完的电梯井11相对的两内侧壁抵接。便于内套筒321在升降组件4的驱动下在已浇筑完的电梯井
11内移动。
56.参照图1及图2,升降组件4包括固定在建筑1部顶部的支架41以及安装在支架41的卷扬机42,卷扬机42的两组连接绳分别与连接筒31的顶端端部固定连接。通过卷扬机42收放连接绳实现的连接筒31的升降,使得内筒模3的升降更加简单方便。
57.参照图1及图2,通过以上设置,当升降组件4将将内筒模3移动至下一浇筑工位时,利用主驱动件521驱使主锥形件523下移,主锥形件523驱使四组阳角件51同时远离连接筒31,实现内筒模3的张开;主锥形件523下移过程中通过副锥形件364一同下移,进而驱使两组连接杆35相互远离,使得两组连接杆35上的滚轮351可以插入至已浇筑完的电梯井11的预留卡接孔13内,实现内筒模3的限位,便于后续混凝土可以更好地在内筒模3与外筒模2形成的模腔内成型。电梯井11浇筑完成后,通过主驱动件521驱使主锥形上移,进而带动四组阳角件51朝向连接筒31移动,使得四组内模板32可以在第一弹性件323的作用下朝向靠近连接筒31的方向移动,实现内筒模3的收缩,主驱动件521驱使主锥形件523上移时,主锥形件523带动副锥形件364一同上移,两组连接杆35的在各自第三弹性件362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使得两组连接杆35上的滚轮351从已浇筑的电梯井11的预留卡接孔13内移出,便于升降组件4驱使内筒模3升降。
58.参照图3及图4,外筒模2的其中一组外模板21开设有第一预留口20,内筒模3的其中一组内模板32开设有第二预留口320,第一预留口20与第二预留口320大小相同且相对设置,开设有第一预留口20的外模板21朝向对应的内模板32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环形板22,环形板22环绕第一预留口20设置,当内筒模3张开至极限状态时,环形板22远离外模板21的一端与对应的内模板32抵接,通过以上设置,利用第一预留口20、第二预留口320以及环形板22三者配合使得浇筑完的电梯井11外周可以形成门洞12,使得电梯井11的门洞12的形成更加简单方便。
59.参照图6,四组外模板21与四组内模板32一一对应,对应的外模板21与内模板32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对拉螺杆33,通过以上设置,便于后续混凝土可以更好地在外筒模2与内筒模3形成的模腔内成型。
60.参照图6及图7,连接筒31底端的外周还同轴固定有环形支撑板311,通过设置环形支撑板311,便于施工人员进入内模板32进行安装内筒模3与外筒模2之间的对拉螺杆33。
61.参照图1及图2,一种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11井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2.步骤一:绑扎电梯井11钢筋网;
63.步骤二:通过张缩机构5驱使内筒模3收缩至极限状态;收缩内筒模3时,通过主驱动件521驱使主锥形件523上移,四组阳角件51在各自第二弹性件524的作用下朝向靠近连接筒31的方向移动,使得四组内模板32在各自第二弹性件524的作用下朝向连接筒31的方向移动,实现内模板32的收缩。
64.步骤三:通过升降结构将内筒模3移动至电梯井11新的浇筑工位;同时往内筒模3与外筒模2上喷涂脱模剂
65.步骤四:通过张缩机构5将内筒膜涨开至极限状态;张开内模板32时,通过主驱动件521驱使主锥形件523下移,使得四组阳角件51同时朝向远离连接筒31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四组内模板32同时朝向远离连接筒31的方向移动,实现内模板32的张开。
66.步骤五:搭设外筒模2;外筒模2搭设完成后,在对应的外模板21与内模板32之间安
装对拉螺栓。
67.步骤六:往外筒模2与内筒膜之间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电梯井11,并进行养护;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振捣,以减少后续电梯井11出现蜂窝麻面的情况。
68.步骤七:待电梯井11养护完成后拆除外筒模2;
69.步骤八:重复步骤一至七,直至完成所有电梯井11的浇筑。
7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