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安装用缝隙处理机器人

文档序号:31676385发布日期:2022-09-28 02:1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板安装用缝隙处理机器人

1.本发明属于地板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板安装用缝隙处理机器人。


背景技术:

2.业主在装实木地板时,都会在表面做防水的处理,但是还是会有缺陷,因为地板之间的缝隙并不能做到百分百防水,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将水泼到地板上的情况,而一旦地板缝隙渗水,不仅很难风干,还有可能助长细菌滋生,严重者甚至造成内部腐烂现象的发生。因为木地板的缝隙,长时间的灰尘和水渍的侵入,会导致发霉、发黑、大量细菌等现象导致影响身体健康。而使用美缝剂后,会密封整个缝隙,会更加干净容易清洁,并且水渍只会停留在地板表面,擦洗的时候就更加方便容易,也不用担心有水渍渗透到缝隙了。
3.但是目前现有的美缝工作都是人工进行施工,施工过程繁琐,效率偏低,且美缝质量不容易控制,针对美缝剂溢出往往需要人工进行铲除,而强化地板还主要材质还是木质,铲除过程中容易对地板造成损伤。
4.因此,发明一种地板安装用缝隙处理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板安装用缝隙处理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板安装用缝隙处理机器人,包括移动台,所述移动台两侧内部均贯穿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且滚轮分别处于移动台两侧边,所述连接杆中心处固定有主齿轮,且两个连接杆的主齿轮利用齿环对应配合,且齿环内侧面设置有主齿轮啮合的齿牙,所述移动台内侧设置有通槽,且通槽前后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与齿环对应匹配的放置槽;
7.所述通槽内侧中心处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中心处固定有从齿轮,且从齿轮与齿环啮合,所述螺杆两端分别贯穿通槽两侧面,且从齿轮两侧均设置有与螺杆滑动套接的第一转套,所述第一转套一侧设置有填缝装置,且填缝装置与第一转套圆周侧面的内凹环槽对应卡接,所述填缝装置底部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的圆周侧面设置有填充槽,所述压辊的填充槽与地板表面的缝隙对应,且压辊顶部设置有填充罐,且填充罐的底部输出端与压辊的填充槽对应。
8.进一步的,所述通槽顶面后侧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表面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贯穿有螺钉,且螺钉底端与转板对应连接,所述转板表面设置有与螺钉底端滑动匹配的条槽,所述螺钉顶端与滑槽滑动配合,且螺钉顶端与滑槽螺旋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板一端利用第二转套与固定杆转动配合,且转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与第一转套的圆周侧面对应贴合,且卡块端部与螺杆表面螺旋对应贴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填缝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前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活动套,且
外框利用活动套与固定杆滑动配合,所述外框后侧面利用凸块与第一转套圆周侧面的内凹环槽对应卡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竖槽,所述外框内部设置有放置框,且放置框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放置框利用支架与竖槽滑动配合,所述填充罐对应安装于放置框内侧,且填充罐底部输出端贯穿放置框底部,所述压辊活动套接于支架表面。
12.进一步的,所述外框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台框,所述凸台框的底部开口小于顶部开口,且凸台框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与支架滑动配合的对应槽,所述支架利用弹性条分别与对应槽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压辊的厚度与凸台框底部开口的宽度对应,且压辊的直径与凸台框底部开口的长度对应,压辊利用支架与凸台框底部开口滑动配合。
13.进一步的,所述凸台框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架板,两个架板内侧面分别与凸台框的前后两侧面对应贴合,所述架板内侧面底部设置有与压辊圆周侧面对应贴合的弧形面,且前侧的架板弧形面中心处设置有与填充槽对应配合的刮条。
14.进一步的,所述凸台框两侧面均设置有对夹板,所述对夹板中心处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对夹板两侧均设置有横槽,所述架板顶部两侧边均固定连接有凸杆,且架板利用凸杆与横槽滑动配合,所述凸杆利用弹性件与横槽内侧端固定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罐顶部开口对应设置有压架,所述压架顶部设置有压杆,且压杆内部设置有压架顶端对应匹配的限定槽,所述限定槽的长度与通槽两侧的宽度对应。
16.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7.1、本发明通过将整个处理机器人向后侧方移动时,此时压辊在凸台框内侧顺时针转动,压辊利用填充槽携带填充剂顺时针转动,直至前侧部架板弧形面的刮条接触到填充槽内部的填充剂后,刮条能够将填充剂刮下,且前侧部的架板利用刮条将填充剂填充到地板的缝隙内部,架板与地板紧密接触,提高填充剂与地板缝隙的填充效果,架板利用弧形面与地板表面配合,当多余的填充剂与缝隙旁边的地板接触,前侧部的架板能够将缝隙旁边的填充剂铲除,能够防止在缝隙填充的过程中填充剂洒落在地板上难以取出。
18.2、本发明通过推动压架在压杆的限定槽内部移动,直至压架底端与填充罐顶部的开口对应后,将压架底端安装到填充罐顶部的开口内部,调整两个外框之间的距离时,压架能够跟随填充罐一起移动,利用限定槽配合填充罐一起移动,方便外框底部的压辊能够与不同大小的地板,可以根据地板的大小实时调整两个外框之间的相对距离。
19.3、本发明通过将整个处理机器人放置在地板上时,架板与地板接触,地板对架板的反作用力使得架板上移,架板内侧面在凸台框的前后两侧面上移,同时地板对压辊的反作用力使得支架上移,此时支架带动对夹板上,架板利用凸杆带动对夹板上移,此时弹性件对凸杆进行拉扯,使得架板内侧面在上升过程中始终与凸台框的前后侧面对应贴合,能够保证压辊与地板之间产生足够的挤压力。
20.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填缝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
25.图中:1、移动台;2、连接杆;3、滚轮;4、主齿轮;5、齿环;6、通槽;7、放置槽;8、螺杆;9、从齿轮;10、第一转套;11、压辊;12、填充槽;13、填充罐;131、限位板;14、滑槽;15、螺钉;16、转板;17、条槽;18、活动槽;19、固定杆;20、第二转套;21、卡块;22、外框;23、活动套;231、竖槽;24、放置框;25、支架;26、凸台框;27、对应槽;28、弹性条;29、架板;30、刮条;31、对夹板;32、横槽;33、凸杆;34、弹性件;35、压架;36、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板安装用缝隙处理机器人,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台1,所述移动台1两侧内部均贯穿设置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3,且滚轮3分别处于移动台1两侧边,所述连接杆2中心处固定有主齿轮4,且两个连接杆2的主齿轮4利用齿环5对应配合,且齿环5内侧面设置有主齿轮4啮合的齿牙,所述移动台1内侧设置有通槽6,且通槽6前后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与齿环5对应匹配的放置槽7;转动螺钉15,螺钉15与滑槽14的螺旋效果进而使得螺钉15能够在滑槽14内侧上下移动,螺钉15上下移动时,螺钉15底端在转板16的条槽17内侧滑动,螺钉15带动转板16转动,此时转板16以第二转套20套接的固定杆19轴线为圆心转动,当转板16端部的卡块21与螺杆8表面的第一转套10对应卡接,且卡块21端部与螺杆8表面螺旋接触后,停止转动螺钉15,此时推动移动台1移动,移动台1利用多个滚轮3在地板表面移动,滚轮3利用连接杆2带动主齿轮4转动,主齿轮4利用在放置槽7内部带动齿环5转动时,齿环5利用齿牙带动从齿轮9同步转动,从齿轮9带动螺杆8同步转动。所述通槽6内侧中心处设置有螺杆8,所述螺杆8中心处固定有从齿轮9,且从齿轮9与齿环5啮合,所述螺杆8两端分别贯穿通槽6两侧面,且从齿轮9两侧均设置有与螺杆8滑动套接的第一转套10,所述第一转套10一侧设置有填缝装置,且填缝装置与第一转套10圆周侧面的内凹环槽对应卡接,所述填缝装置底部设置有压辊11,所述压辊11的圆周侧面设置有填充槽12,所述压辊11的填充槽12与地板表面的缝隙对应,且压辊11顶部设置有填充罐13,且填充罐13的底部输出端与压辊11的填充槽12对应。
28.在图1和图2中,所述通槽6顶面后侧部设置有限位板131,所述限位板131表面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侧贯穿有螺钉15,且螺钉15底端与转板16对应连接,所述转板16表面设置有与螺钉15底端滑动匹配的条槽17,所述螺钉15顶端与滑槽14滑动配合,且螺钉15顶端与滑槽14螺旋配合。所述放置槽7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槽18,所述活动槽18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转板16一端利用第二转套20与固定杆19转动配合,且转板16另一
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1,所述卡块21的一侧与第一转套10的圆周侧面对应贴合,且卡块21端部与螺杆8表面螺旋对应贴合。卡块21带动第一转套10在螺杆8表面移动时,外框22跟随第一转套10同步移动,卡块21利用转板16带动第二转套20在固定杆19表面移动,此时卡块21利用螺钉15在滑槽14内侧来回移动,由于滑槽14对螺钉15前后位置进行限定,转板16对螺钉15的左右位置进行限定,使得螺钉15在滑槽14内部平稳的滑动。其中,滑槽14内部设置有多条平行设置的水平螺纹条,且滑槽14利用水平的螺纹条能够与螺钉15螺旋配合,且水平状态的螺纹条能够提高螺钉15顶端在滑槽14内部的滑动稳定性,螺钉15与滑槽14的配合能够保证转板16的稳定性,使得转板16端部的卡块21能够与螺杆8表面贴合,防止卡块21在移动台1移动的过程中与螺杆8分离。
29.在图2中,所述填缝装置包括外框22,所述外框22前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活动套23,且外框22利用活动套23与固定杆19滑动配合,所述外框22后侧面利用凸块与第一转套10圆周侧面的内凹环槽对应卡接。由于卡块21以及外框22后侧部对第一转套10的限定,避免第一转套10在螺杆8表面转动,且卡块21与螺杆8的螺旋效果进而使得卡块21带动第一转套10在螺杆8表面移动,由于两个卡块21端部与螺杆8对应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转套10能够带动外框22同步移动,外框22在通槽6内侧移动时,外框22利用连接的活动套23在固定杆19表面滑动,此时两个外框22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相互靠近或远离,外框22利用支架25带动压辊11同步移动,方便两个压辊11能够分别与地板的两侧边对应;外框22利用填充罐13带动压架35顶端在压杆36的限定槽内部移动,方便压杆36利用压架35与适配于两个外框22之间的相对距离。
30.在图3中,所述外框22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竖槽231,所述外框22内部设置有放置框24,且放置框24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架25,且放置框24利用支架25与竖槽231滑动配合,所述填充罐13对应安装于放置框24内侧,且填充罐13底部输出端贯穿放置框24底部,所述压辊11活动套接于支架25表面。支架25在竖槽231内侧上移时,支架25利用放置框24带动填充罐13同步上移,此时填充罐13底部的输出端能够跟随压辊11同步上移,填充罐13底部的输出端的位置与压辊11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避免压辊11上升与填充罐13底部的输出端产生碰撞损伤。
31.在图3中,所述外框22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台框26,所述凸台框26的底部开口小于顶部开口,且凸台框26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与支架25滑动配合的对应槽27,所述支架25利用弹性条28分别与对应槽27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压辊11的厚度与凸台框26底部开口的宽度对应,且压辊11的直径与凸台框26底部开口的长度对应,压辊11利用支架25与凸台框26底部开口滑动配合。整个处理机器人放置在地板上时,此时压辊11与地板接触,地板对压辊11的反作用力进而使得压辊11上移,压辊11上移时带动支架25同步上移,支架25在对应槽27内侧上移时,支架25对对应槽27内侧的弹性条28进行拉扯,利用弹性条28的弹力提高压辊11与地板接触的挤压力度。
32.在图3中,所述凸台框26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架板29,两个架板29内侧面分别与凸台框26的前后两侧面对应贴合,所述架板29内侧面底部设置有与压辊11圆周侧面对应贴合的弧形面,且前侧的架板29弧形面中心处设置有与填充槽12对应配合的刮条30。整个处理机器人向后侧方移动时,此时压辊11在凸台框26内侧顺时针转动,压辊11利用填充槽12携带填充剂顺时针转动,直至前侧部架板29弧形面的刮条30接触到填充槽12内部的填充剂
后,刮条30能够将填充剂刮下,且前侧部的架板29利用刮条30将填充剂填充到地板的缝隙内部,架板29与地板紧密接触,提高填充剂与地板缝隙的填充效果,架板29利用弧形面与地板表面配合,当多余的填充剂与缝隙旁边的地板接触,前侧部的架板29能够将缝隙旁边的填充剂铲除,能够防止在缝隙填充的过程中填充剂洒落在地板上难以取出。
33.在图3中,所述凸台框26两侧面均设置有对夹板31,所述对夹板31中心处与支架25固定连接,所述对夹板31两侧均设置有横槽32,所述架板29顶部两侧边均固定连接有凸杆33,且架板29利用凸杆33与横槽32滑动配合,所述凸杆33利用弹性件34与横槽32内侧端固定连接。整个处理机器人放置在地板上时,架板29与地板接触,地板对架板29的反作用力使得架板29上移,架板29内侧面在凸台框26的前后两侧面上移,同时地板对压辊11的反作用力使得支架25上移,此时支架25带动对夹板31上,架板29利用凸杆33带动对夹板31上移,此时弹性件34对凸杆33进行拉扯,使得架板29内侧面在上升过程中始终与凸台框26的前后侧面对应贴合,能够保证压辊11与地板之间产生足够的挤压力。
34.在图1和图2中,所述填充罐13顶部开口对应设置有压架35,所述压架35顶部设置有压杆36,且压杆36内部设置有压架35顶端对应匹配的限定槽,所述限定槽的长度与通槽6两侧的宽度对应。推动压架35在压杆36的限定槽内部移动,直至压架35底端与填充罐13顶部的开口对应后,将压架35底端安装到填充罐13顶部的开口内部,调整两个外框22之间的距离时,压架35能够跟随填充罐13一起移动,利用限定槽配合填充罐13一起移动,方便外框22底部的压辊11能够与不同大小的地板,可以根据地板的大小实时调整两个外框22之间的相对距离。
35.本发明工作原理:
36.参照说明书附图1-3,地板铺设完成后,需要对两个地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将填充罐13的输出端向下与放置框24对应,填充罐13放置在放置框24内侧后,填充罐13的输出端与压辊11的填充槽12顶部对应,推动压架35在压杆36的限定槽内部移动,直至压架35底端与填充罐13顶部的开口对应后,将压架35底端安装到填充罐13顶部的开口内部,调整两个外框22之间的距离时,压架35能够跟随填充罐13一起移动,利用限定槽配合填充罐13一起移动,方便外框22底部的压辊11能够与不同大小的地板,可以根据地板的大小实时调整两个外框22之间的相对距离。
37.需要调整两个外框22之间的相对距离时,转动螺钉15,螺钉15与滑槽14的螺旋效果进而使得螺钉15能够在滑槽14内侧上下移动,螺钉15上下移动时,螺钉15底端在转板16的条槽17内侧滑动,螺钉15带动转板16转动,此时转板16以第二转套20套接的固定杆19轴线为圆心转动,当转板16端部的卡块21与螺杆8表面的第一转套10对应卡接,且卡块21端部与螺杆8表面螺旋接触后,停止转动螺钉15,此时推动移动台1移动,移动台1利用多个滚轮3在地板表面移动,滚轮3利用连接杆2带动主齿轮4转动,主齿轮4利用在放置槽7内部带动齿环5转动时,齿环5利用齿牙带动从齿轮9同步转动,从齿轮9带动螺杆8同步转动。
38.由于卡块21以及外框22后侧部对第一转套10的限定,避免第一转套10在螺杆8表面转动,且卡块21与螺杆8的螺旋效果进而使得卡块21带动第一转套10在螺杆8表面移动,由于两个卡块21端部与螺杆8对应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转套10能够带动外框22同步移动,外框22在通槽6内侧移动时,外框22利用连接的活动套23在固定杆19表面滑动,此时两个外框22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相互靠近或远离,外框22利用支架25带动压辊11同步移动,方便
两个压辊11能够分别与地板的两侧边对应;外框22利用填充罐13带动压架35顶端在压杆36的限定槽内部移动,方便压杆36利用压架35与适配于两个外框22之间的相对距离。
39.卡块21带动第一转套10在螺杆8表面移动时,外框22跟随第一转套10同步移动,卡块21利用转板16带动第二转套20在固定杆19表面移动,此时卡块21利用螺钉15在滑槽14内侧来回移动,由于滑槽14对螺钉15前后位置进行限定,转板16对螺钉15的左右位置进行限定,使得螺钉15在滑槽14内部平稳的滑动。其中,滑槽14内部设置有多条平行设置的水平螺纹条,且滑槽14利用水平的螺纹条能够与螺钉15螺旋配合,且水平状态的螺纹条能够提高螺钉15顶端在滑槽14内部的滑动稳定性,螺钉15与滑槽14的配合能够保证转板16的稳定性,使得转板16端部的卡块21能够与螺杆8表面贴合,防止卡块21在移动台1移动的过程中与螺杆8分离。
40.当两个外框22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成后,此时压辊11表面的填充槽12能够与地板的两侧边对应,转动螺钉15,螺钉15与滑槽14的螺旋效果使得转板16转动,转板16以第二转套20在固定杆19表面转动时,转板16端部的卡块21端部与螺杆8分离,且此时卡块21与第一转套10对应卡扣,当移动台1利用滚轮3移动时,此时主齿轮4利用齿环5带动从齿轮9转动时,从齿轮9无法利用螺杆8转动带动卡块21移动,此时卡块21对第一转套10进行限定,此时两个外框22之间的距离能够限定,方便整个处理机器人能够在移动过程中与地板的缝隙进行配合。
41.整个处理机器人放置在地板顶部时,此时压辊11底端与地板顶面接触,且两个架板29与地板底面贴合,利用压杆36推动整个处理机器人移动时,按压压杆36,压杆36利用压架35对填充罐13顶部的开口进行挤压,此时压架35挤压填充罐13,填充罐13内部的填充剂在填充罐13底端开口处挤出,填充罐13挤出的填充剂能够进入转动的压辊11的填充槽12内部。整个处理机器人向后侧方移动时,此时压辊11在凸台框26内侧顺时针转动,压辊11利用填充槽12携带填充剂顺时针转动,直至前侧部架板29弧形面的刮条30接触到填充槽12内部的填充剂后,刮条30能够将填充剂刮下,且前侧部的架板29利用刮条30将填充剂填充到地板的缝隙内部,架板29与地板紧密接触,提高填充剂与地板缝隙的填充效果,架板29利用弧形面与地板表面配合,当多余的填充剂与缝隙旁边的地板接触,前侧部的架板29能够将缝隙旁边的填充剂铲除,能够防止在缝隙填充的过程中填充剂洒落在地板上难以取出。
4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