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张拉施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06169发布日期:2022-11-23 10:0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先张法预应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张拉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2.交通事业发展促进了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具有构造简单、结构性能好、实用性强、造价低、施工便捷和效率高等诸多施工优势。在桥梁建设中或者高等级公路中,常会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梁的结构,其跨越能力较大,还可以集中预制。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预应力筋安装张拉、空心梁下层砼浇筑,芯模安装、空心梁上层砼浇筑、芯模拆除,混凝土蒸汽养护、预应力钢筋的放张和拆模等具体操作步骤。现有技术在预制场建设时设置卧式梁场,传力柱的设置浪费了生产区的场地空间,不方便施工,且钢绞线张拉时的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张拉施工的方法。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张拉施工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张拉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制场建设开挖两端的端横梁基础,在端横梁基础里绑扎钢筋,并预埋部分“牛腿”钢筋,浇筑端横梁基础;开挖传力柱基础、横向系梁基础,并在传立柱和横向系梁上绑扎钢筋,传力钢筋与端横梁的预埋钢筋连接,浇筑传力柱和横向系梁;浇筑完传力柱与系梁后,整个张拉体系形成一个框架结构,绑扎“牛腿”钢筋;浇筑“牛腿”后,安装钢制端横梁;(2).底模制作、安装在制梁台座上铺设复合不锈钢板分块拼接作为预制空心板的底模,模板表面平整,相邻两模板无高低差,施工时先将底膜清理干净,然后在底模上涂刷水性脱模剂,涂刷完成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预应力工程.预应力钢绞线的制备先在固定横梁和活动横梁上的分线板上钻孔定位,安装时将预应力钢筋失效段套管穿入到位;对进场的钢绞线按要求进行检验、切断、绑扎接头、编号;.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张拉前先对钢绞线张拉初始位置进行标记,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先用千斤顶将钢绞线单根张拉至初应力,再整体张拉,之后将钢绞线固定在移动横梁上,控制应力的张拉采用两台千斤顶顶在可移动横梁上,利用横梁位移形成钢绞线拉力,张拉时一端固定,另一端
同时张拉,实施张拉时,千斤顶的张拉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4).钢筋工程底板、腹板、顶板钢筋均在钢筋绑扎胎架上绑扎成型,后通过龙门吊进行吊装,在绑扎底板钢筋前先准确定位预埋钢板位置,并通过辅助钢筋与底板钢筋进行固定,并通过对辅助钢筋的少量形变控制预埋钢板的位置、角度及纵坡,钢筋下料完成后对钢筋进行编号并悬挂标识牌;(5).模板工程内模采用抽拉式钢内模,用螺杆将模板顶压在底模侧面槽钢上,槽钢槽内放置止浆带,模板上部用花篮螺丝外拉和拉杆内拉固定成型;(6).混凝土工程钢筋和模板安装完毕,经自检合格、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确认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7).混凝土养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对顶板表面进行覆盖,然后喷淋养护并用养生棚罩起板梁;(8).模板拆除模板拆除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9).放张与预应力筋切割采用千斤顶整体放张时,分级缓慢放张,放张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钢绞线,切割时由两侧对称向内切割;(10).封端封端对应内箱尺寸预制封端板,作为封端内模,外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封端前将封端板与内箱表面用木楔子固定,并用发泡胶封边;(11).凿毛封端后,及时用电动凿毛锤对板接缝处、铰缝连接处、防撞护栏与板连接处等部位进行凿毛处理,露出石子,并凿出铰缝钢筋,凿出和预埋的外露钢筋刷水泥浆;(12).移板凿毛后,用龙门吊将板体移运至存梁区或直接安装。
5.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放张均采用智能张拉设备,预应力钢绞线的间距与保护层厚度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先在固定横梁和活动横梁上的分线板上钻孔定位,预留孔位要准确,安装时将预应力钢筋失效段套管穿入到位,预应力筋允许偏差应控制在规范规定值以内,张拉时,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并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
±
6%以内,否则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进行张拉。
6.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钢筋绑扎采用梅花绑,隔一绑一;顶板钢筋吊装时将箍筋与腹板箍筋挨个对号,并绑扎牢固;骨架安装完毕后,准确量出保护层厚度,点焊铰缝钢筋,并保证其角度及外露长度,在预制梁四角靠近端头处分别设置圆钢吊环,吊环底部与钢筋骨架底部齐平并高出顶板混凝土面15cm。
7.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抽拉式钢内模安装的具体步骤:钢内模提前拼装并用龙门吊吊装到位,钢内模吊装前,在两腹板钢筋层底面和内侧绑扎垫块,砼垫呈梅花形布置,每
平方米不少于6个,吊装钢内模单元节将其安放于底板定位钢筋上,从一端依次向另一端顺序安装,使每节模板在安放后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在前后相邻两钢内模单元节接缝处的模板面粘贴油毡,钢内模安装完成后吊装顶板钢筋层,并在顶板钢筋层下侧绑扎砼垫块,砼垫块呈梅花形布置。
8.优选的,所述垫块安装的要求:混凝土垫块应具有不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强度(50mpa),垫块采用梅花形垫块,厚度为50mm,并具有足够的密实性;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且绑丝及其丝头均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9.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混凝土先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再腹板对称浇筑,后顶板浇筑,整个浇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的浇筑方式,浇筑从板的一端循序渐进至另一端,在接近另一端时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在该端3~4m处合拢,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10.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一般在常温下混凝土的喷淋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腹板和顶板的养生通过台座伸出的喷头进行喷淋养护,内箱采用养生管和旋转喷头进行360
°
喷淋养生,端头通过对内箱的喷淋管弯折90
°
和旋转喷头进行喷淋养生;养生完成后,对养生水进行吸收。
11.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内模拆除控制在6~10 h,侧模拆除控制在15~20 h)以上时拆除侧模板;拆模程序为:(1)拆除抽拉式钢内模;(2)拆除侧模顶部横向拉杆和与张拉架纵梁间缆绳,再拆除两侧模与张拉架纵梁间支撑,后移开拆除两端模;(3)拆除与待拆模板相邻的接缝处螺栓,清除渗进缝内的水泥浆。
1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在预制场建设时将原有的卧式梁场改良成了下沉式预制场,张拉体系中的传力柱深埋地下,各柱中间用系梁连接,张拉端通过“牛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式结构,增加了钢绞线张拉时的安全系数,提高了传力台的抗倾覆系数;同时传力柱下埋,台座高于地面30公分,节省了生产区的场地空间,方便施工。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张拉施工的方法。
15.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张拉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制场建设开挖两端的端横梁基础,绑扎钢筋,浇筑端横梁基础;开挖传力柱基础、横向系梁基础,并绑扎钢筋,传力钢筋与端横梁的预埋钢筋连接,浇筑传力柱;传力柱浇筑完成后浇筑台座;浇筑完传力柱与系梁后,整个张拉体系形成一个框架结构,绑扎“牛腿”钢筋;浇筑“牛腿”后,安装端横梁。
16.(2).底模制作、安装在制梁台座上铺设复合不锈钢板分块拼接作为预制空心板的底模,模板表面平整,相邻两模板无高低差,施工时先将底膜清理干净,然后在底模上涂刷水性脱模剂,脱模剂须涂刷均匀,无漏涂区域,涂刷完成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免污染钢绞线。
17.(3).预应力工程
.预应力钢绞线的制备先在固定横梁和活动横梁上的分线板上钻孔定位,安装时将预应力钢筋失效段套管穿入到位;对进场的钢绞线按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预应力束的切断采用砂轮切割机,以保证切口平整,线头不散,并及时用扎丝绑扎接头,防止搬运过程中线头散开。禁止采用电弧切割下料。切割完成后理顺排列并编号。钢绞线存放须下垫(50cm)上盖(彩条布)对进场的钢绞;钢绞线下料长度为 91.5 m(台座长度90m+工作长度1.5m)。对塑料套管下料时注意套管尺寸(1000mm、2000mm、3000mm)并对应钢绞线编号。安装预应力钢绞线时应特别注意硬塑料应围裹严实、稳固可靠,套管与钢绞线之间的空隙采用透明胶带缠绕,防止漏浆。为保证钢绞线在张拉时的安全,在每片空心板钢绞线上方设置3道(两端和中间各一道)压杠,以防止钢绞线断裂伤人。
18..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张拉前先对钢绞线张拉初始位置进行标记,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先用25t千斤顶将钢绞线单根张拉至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再整体张拉,之后将钢绞线固定在移动横梁上,控制应力的张拉采用两台300t千斤顶顶在可移动横梁上,利用横梁位移形成钢绞线拉力。张拉时一端固定,另一端同时张拉,实施张拉时,千斤顶的张拉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放张均采用智能张拉设备,预应力钢绞线的间距与保护层厚度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先在固定横梁和活动横梁上的分线板上钻孔定位,预留孔位要准确,安装时将预应力钢筋失效段套管穿入到位,预应力筋允许偏差应控制在规范规定值以内。
19.张拉时,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并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
±
6%以内,否则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进行张拉。实际伸长值的量测,预应力筋张拉时,在将预应力拉至25%的应力时,应量测一个初始值,再拉到初应力的1倍量测一个实际伸长值δl1作为0到初始应力的伸长值,待拉至张拉控制应力时量测一个实际伸长值为δl2作为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的实测伸长值,总的伸长值δl应为δl1和δl2之和,并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张拉时,通过分级记录实测伸长量和智能张拉设备伸长量对比,确定张拉设备张拉工作的合理性,若存在较大偏差,应立即停止张拉,并查找原因。
20.(4).钢筋工程底板、腹板、顶板钢筋均在钢筋绑扎胎架上绑扎成型,后通过龙门吊进行吊装,在绑扎底板钢筋前先准确定位预埋钢板位置,并通过辅助钢筋与底板钢筋进行固定,并通过对辅助钢筋的少量形变控制预埋钢板的位置、角度及纵坡。钢筋下料、制作在钢筋加工区进行,钢筋下料完成后对钢筋进行编号并悬挂标识牌;钢筋绑扎采用梅花绑,隔一绑一;顶板钢筋吊装时将箍筋与腹板箍筋挨个对号,并绑扎牢固;骨架安装完毕后,准确量出保护层厚度,点焊铰缝钢筋,并保证其角度及外露长度,支立模板后必须紧贴模板表面。侧模安装完成后检查铰缝钢筋是否紧贴模板表面,对未能紧贴模板表面的重新拆模调整,以保证支立模板后铰缝钢筋紧贴模板表面。为便于移梁和吊装,在预制梁四角靠近端头1m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根φ25圆钢吊环,吊环底部与钢筋骨架底部齐平并高出顶板混凝土面15cm。
21.(5).模板工程内模采用抽拉式钢内模,支立时,先在底模上对应梁板设计尺寸进行标记,标记完
成后通过对角线复核标记位置。用螺杆将模板顶压在底模侧面槽钢上,槽钢槽内放置5cm止浆带,模板上部用花篮螺丝外拉和拉杆内拉固定成型。端模的支立直接决定预制梁板的长度,因此要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控制。抽拉式钢内模安装的具体步骤:钢内模提前拼装并用龙门吊吊装到位,钢内模吊装前,在两腹板钢筋层底面和内侧绑扎垫块,砼垫呈梅花形布置,每平方米不少于6个,吊装钢内模单元节将其安放于底板定位钢筋上,从一端依次向另一端顺序安装,使每节模板在安放后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在前后相邻两钢内模单元节接缝处的模板面粘贴油毡,钢内模安装完成后吊装顶板钢筋层,并在顶板钢筋层下侧绑扎砼垫块,砼垫块呈梅花形布置。垫块安装的要求:混凝土垫块应具有不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强度(50mpa),垫块采用梅花形垫块,厚度为50mm,并具有足够的密实性;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且绑丝及其丝头均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22.(6).混凝土工程钢筋和模板安装完毕,经自检合格、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确认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预制场,之后采用龙门吊提料斗起吊入模。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和平拖式振捣。混凝土到场后先进行温度和坍落度的试验工作,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坍落度(180
±
20mm)、扩展度(≥580mm),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先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再腹板对称浇筑,后顶板浇筑,整个浇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的浇筑方式,浇筑从板的一端循序渐进至另一端,在接近另一端时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在该端3~4m处合拢,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性,上层浇筑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保证接缝处混凝土的良好结合。振捣时每一插点振捣时间以25~30秒为宜,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和不再冒气泡为止,不显著下沉,表示已振实,即可停止振捣,且不宜紧靠模板振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绞线、钢筋、吊环、预埋件等。
23.顶板浇筑时应先竖向插入式振捣,振捣要求同上,再采用平拖式振捣,振捣间距不大于30cm并尽量在两剪力钢筋中间。浇筑到顶板后及时用木抹子收面,做到平整、粗糙。为避免底板内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不密实等质量问题,在浇筑底板时先从空心板一侧放料,直至从另一侧内模底面溢出混凝土后开始振捣,使流入底板的混凝土为密实的混凝土。在封端位置预留封端混凝土入口和振捣口,以便封端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槽空心板制做2组同条件试块,每组3个,并编号以对应梁板号。
24.(7).混凝土养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对顶板表面进行覆盖,然后喷淋养护并用养生棚罩起板梁;一般在常温下混凝土的喷淋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腹板和顶板的养生通过台座伸出的喷头进行喷淋养护,内箱采用养生管和旋转喷头进行360
°
喷淋养生,端头通过对内箱的喷淋管弯折90
°
和旋转喷头进行喷淋养生;养生完成后,利用一块大海绵由箱室一端进入,另一端拉出,对养生水进行吸收,避免箱室内积水的冻融等影响空心板质量和寿命。
25.(8).模板拆除模板拆除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内模拆除控制在6~10 h,侧模拆除控制在15~20 h)以上时拆除侧模板;拆模程序为:(1)拆除抽拉
式钢内模;(2)拆除侧模顶部横向拉杆和与张拉架纵梁间缆绳,再拆除两侧模与张拉架纵梁间支撑,后移开拆除两端模;(3)拆除与待拆模板相邻的接缝处螺栓,清除渗进缝内的水泥浆。
26.(9).放张与预应力筋切割先张法构件放张前,必须先拆除模板,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90%(45mpa,同养试块试验),且龄期不小于7天。采用千斤顶整体放张时,为防止突然放张板端混凝土必将出现局部崩裂或梁板两端腹板与底板间出现剪切缝,分级缓慢放张。放张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钢绞线,切割时由两侧对称向内切割,切割后的外漏端头涂2层红丹防锈漆,防止生锈,套管与钢绞线之间的空隙采用聚合物砂浆封闭。采用千斤顶整体放张时,分级缓慢放张,放张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钢绞线,切割时由两侧对称向内切割。
27.(10).封端封端对应内箱尺寸预制封端板,作为封端内模,外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封端前将封端板与内箱表面用木楔子固定,并用发泡胶封边;封端采用c40砼,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
28.(11).凿毛封端后,及时用电动凿毛锤对板接缝处、铰缝连接处、防撞护栏与板连接处等部位进行凿毛处理,露出石子,并凿出铰缝钢筋,凿出和预埋的外露钢筋刷水泥浆防止生锈。
29.(12).移板凿毛后,用龙门吊将板体移运至存梁区或直接安装,以便进行下一片板预制;如将板梁放入存梁区,存梁不超过2层,存梁时间不得超过90天。吊移存放时模板与板体移出一定的空隙后,再起吊,避免直吊时模板和板体碰撞;然后吊运到存放处,清洗、维修、涂油保养以供下次使用。存放下层空心板时,在预埋钢板位置放置2跟方木(200
×
200mm),支撑空心板;存放上层空心板时,对应预埋钢板位置垫2根方木(200
×
200mm)。
30.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