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房建工程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04375发布日期:2022-09-14 09:4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房建工程施工方法与流程
一种基于bim的房建工程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房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房建工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 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
3.常规房建施工均根据图纸进行施工,整个施工过程易因图纸的错误而造成施工出错,容易造成返工等现象,从而造成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房建工程施工方法。
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bim的房建工程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bim系统;步骤二,基于bim系统建立虚拟建筑体,然后根据施工数据库中的各项施工数据对虚拟建筑体进行虚拟施工,虚拟施工时按照与原建筑真实尺寸信息进行比例缩放,虚拟施工完成后得到虚拟建筑结果;步骤三,依据施工数据库内的原始建筑数据,对步骤二模拟施工得到的虚拟建筑结果进行审核,若虚拟建筑结果符合施工要求且各项数据无偏差,bim系统将虚拟建筑结果存储分析后生成施工图表;步骤四,组建监控系统:将施工范围使用围栏圈起,架设施工监测标杆,将监控模块安装设置在监测标杆顶端;步骤五,施工:依据步骤三得到的施工图表进行实地施工,先用挖机挖出预定深度的基坑,做好基础垫层与架设支模板,然后浇筑承台混凝土及基础梁混凝土,最后在其上浇筑柱子混凝土,进行回填土后即完成地基的施工基础,将预制墙体和预制楼板依次安装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固定,最后将现场垃圾清除后通过浇水装置对各种混凝土制品进行湿润并包覆塑料薄膜保养,等待3周至4周时间拆除塑料薄膜。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前先建立合适的bim系统,然后根据bim系统建立虚拟建筑体,虚拟施工时按照与原建筑真实尺寸信息进行比例缩放,虚拟施工完成后得到虚拟建筑结果,若虚拟建筑结果符合施工要求且各项数据无偏差,bim系统将虚拟建筑结果存储分析后生成施工图表,再根据施工图表进行施工,当施工接近结束时,通过浇水装置对混凝土墙体进行湿润并覆膜,减小混凝土墙体开裂的几率。该方案使得施工数据更加准确,减小复工几率,提升施工效率,同时浇水装置将湿润墙体和覆膜同步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7.优选的,步骤五中所述浇水装置包括置于混凝土房屋外立面外侧的喷水支架、设置于所述喷水支架上对墙体喷水的喷水组件以及对湿润的墙体进行覆膜的覆膜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水平朝向墙体且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喷水管、设置于所述喷水管靠近墙体一侧端的多个呈扁平状的喷水嘴,所述覆膜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喷水管上侧端的覆膜支架、转动
连接于所述覆膜支架且平行于所述喷水管的覆膜辊,所述覆膜滚的周侧端缠绕有塑料薄膜。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该浇水装置时,将喷水支架置于混凝土墙体的一端,使得喷水管上的喷水嘴朝向墙体,随后竖直移动喷水管,使得喷水嘴可以由上至下对墙体进行喷淋,同时覆膜辊进行转动,从而将塑料薄膜直接粘附在墙体上,进而同时完成湿润以及覆膜的工作,更加方便,更加快速。
9.优选的,所述喷水支架靠近墙体的一端水平设置有呈四分之一圆弧状的圆弧滑移架,所述圆弧滑移架靠近墙体的一侧端沿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持续水平指向所述圆弧滑移架的圆心,所述喷水管以所述连接架为轴心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架沿着圆弧滑移架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且保持水平状,从而使得连接架另一端固定的喷水管在水平面上进行转动,从而提高喷水管的喷水姿态以及喷水范围,同时喷水管可以连接架为轴心进行转动,从而转动至呈倾斜或者竖直状态,使得该浇水装置可更加细致的对墙体进行喷水。
11.优选的,所述喷水支架内部设置有呈竖直状的运水通道,所述喷水支架于靠近墙体的一侧端由上至下均匀开设有孔径逐渐缩小且连通于所述运水通道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设置有受向所述运水通道内挤压而出水的喷水阀,所述圆弧滑移架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侧端设置有沿所述喷水支架侧端由上至下滑移且依次触发所述喷水阀的连接滑座,所述连接滑座、所述圆弧滑移架、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喷水管依次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水支架内部开设运水通道,并将运水通道通过连接滑座、圆弧滑移架和连接架连通至喷水管,从而为喷水管提供水流,同时在喷水支架侧端竖直均匀开设出水孔并在出水孔内嵌入喷水阀,使得连接滑座在沿着喷水支架竖直滑移时逐个出发喷水阀,从而使得水流可正常流入,而水流喷洒至墙体上时,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流,随着喷洒的进行,当喷洒至墙体靠下侧的位置时,水流将会流至地面上,从而造成浪费,而将出水孔设置呈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样式,使得连接滑座在竖直下移的同时流入的水流流量逐渐变小,从而随着喷洒的进行,沿着墙体下流的水流会之间变小,以尽量减小流至地面的水流,减小水资源的浪费。
13.优选的,所述喷水阀包括置于所述运水通道内且封堵所述出水孔的球阀、设置于所述运水通道内且一端抵接于所述运水通道内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球阀远离所述出水孔一端的压簧,所述连接滑座抵接所述喷水支架侧端的一端面设置有进水网片,所述进水网片上均匀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圆弧滑移架内的进水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簧带动球阀将出水孔封堵,在连接滑座滑移的过程中,进水网片抵接球阀,使得球阀压缩压簧,此时水流将会从云水通道内喷出,并沿着进水网片上的进水孔流入,随着连接滑座的不断滑移,不同的出水孔依次连通于进水孔。该方案使得水流可以更加顺畅的流通,更加方便。
15.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于墙体受摩擦转动的摩擦滚轮,所述覆膜辊两端同轴设置有连接滚轮,所述磨擦滚轮和所述连接滚轮之间通过齿轮组同线速度传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墙体进行喷淋时,将摩擦滚轮抵接在墙面上,使得随着喷水管的竖直下移,摩擦滚轮将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而摩擦滚轮将会通过齿轮组
带动连接滚轮转动,进而带动覆膜辊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塑料薄膜从覆膜辊上展开,使得喷淋和覆膜的同步性更强,同时摩擦滚轮和连接滚轮的线速度相同,从而使得塑料薄膜在展开时可以更好的将墙体包覆。
17.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于所述覆膜辊靠近墙体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两根平行于所述覆膜辊的出膜辊,两根所述出膜辊之间形成供塑料薄膜穿过的间隙,两根所述出膜辊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出膜辊和所述连接滚轮的线速度相同。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覆膜支架上转动设置两根出膜辊,两根出膜辊之间形成供塑料薄膜穿出的间隙,两根出膜辊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将塑料薄膜由间隙之间拽出,从而实现塑料薄膜可以快速穿出,更加方便。
19.优选的,所述出膜辊一侧均匀排设有倾斜朝向墙体吹风的吹风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薄膜在沾附在墙体上时,可能不会非常牢固,此时通过吹风头对塑料薄膜进行吹风,从而使得塑料薄膜可以和墙体贴合的更加紧密,减小掉落的几率。
21.优选的,所述圆弧滑移架远离所述喷水支架的一侧端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沿垂直于所述喷水支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t”型,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嵌入所述弧形滑槽并沿所述弧形滑槽长度方向滑移的弧形滑块,所述圆弧滑移架于所述弧形滑槽的底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连接架内部的通水孔,所述通水孔内嵌设有所述喷水阀,所述连接架的上侧端固定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行走齿轮,所述圆弧滑移架的上侧端设置有啮合于所述行走齿轮的弧形齿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滑块插接在弧形滑槽内,弧形滑移架和连接架通过通过通水孔和置于通水孔内的喷水阀连通,行走电机工作,行走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使得行走电机带动连接架沿着圆弧滑移架的长度方向行走,从而使得连接架的朝向调整更加细致,更加适用于多样性的墙体。
23.优选的,两所述出膜辊和所述摩擦滚轮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根出膜辊和摩擦滚轮传动连接,从而使得覆膜辊和出膜辊的转动同步,进而减小因不同步而造成的塑料薄膜断裂等情况。
2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施工前先建立合适的bim系统,然后根据bim系统建立虚拟建筑体,虚拟施工时按照与原建筑真实尺寸信息进行比例缩放,虚拟施工完成后得到虚拟建筑结果,若虚拟建筑结果符合施工要求且各项数据无偏差,bim系统将虚拟建筑结果存储分析后生成施工图表,再根据施工图表进行施工,当施工接近结束时,通过浇水装置对混凝土墙体进行湿润并覆膜,减小混凝土墙体开裂的几率使得施工数据更加准确,减小复工几率,提升施工效率,同时浇水装置将湿润墙体和覆膜同步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2.连接架沿着圆弧滑移架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且保持水平状,从而使得连接架另一端固定的喷水管在水平面上进行转动,从而提高喷水管的喷水姿态以及喷水范围,同时喷水管可以连接架为轴心进行转动,从而转动至呈倾斜或者竖直状态,使得该浇水装置可更加细致的对墙体进行喷水;3.在喷水支架内部开设运水通道,并将运水通道通过连接滑座、圆弧滑移架和连接架连通至喷水管,从而为喷水管提供水流,同时在喷水支架侧端竖直均匀开设出水孔并
在出水孔内嵌入喷水阀,使得连接滑座在沿着喷水支架竖直滑移时逐个出发喷水阀,从而使得水流可正常流入,而水流喷洒至墙体上时,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流,随着喷洒的进行,当喷洒至墙体靠下侧的位置时,水流将会流至地面上,从而造成浪费,而将出水孔设置呈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样式,使得连接滑座在竖直下移的同时流入的水流流量逐渐变小,从而随着喷洒的进行,沿着墙体下流的水流会之间变小,以尽量减小流至地面的水流,减小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26.图1为浇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浇水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喷水组件和覆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喷水组件和覆膜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7.图中:1、浇水装置;2、喷水支架;3、喷水组件;4、覆膜组件;5、滑轮;6、运水通道;7、“t”型滑槽;8、出水孔;9、喷水阀;10、球阀;11、压簧;12、圆弧滑移架;13、连接架;14、喷水管;15、喷水嘴;16、连接滑座;17、进水网片;18、进水孔;19、竖直电机;20、驱动齿轮;21、竖直齿条;22、弧形滑槽;23、弧形滑块;24、通水孔;25、行走电机;26、行走齿轮;27、弧形齿条;28、覆膜支架;29、覆膜辊;30、出膜辊;31、连接滚轮;32、摩擦滚轮;33、吹风头。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参见图1,一种基于bim的房建工程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bim系统;步骤二,基于bim系统建立虚拟建筑体,然后根据施工数据库中的各项施工数据对虚拟建筑体进行虚拟施工,虚拟施工时按照与原建筑真实尺寸信息进行比例缩放,虚拟施工完成后得到虚拟建筑结果;步骤三,依据施工数据库内的原始建筑数据,对步骤二模拟施工得到的虚拟建筑结果进行审核,若虚拟建筑结果符合施工要求且各项数据无偏差,bim系统将虚拟建筑结果存储分析后生成施工图表;步骤四,组建监控系统:将施工范围使用围栏圈起,架设施工监测标杆,将监控模块安装设置在监测标杆顶端;步骤五,施工:依据步骤三得到的施工图表进行实地施工,先用挖机挖出预定深度的基坑,做好基础垫层与架设支模板,然后浇筑承台混凝土及基础梁混凝土,最后在其上浇筑柱子混凝土,进行回填土后即完成地基的施工基础,将预制墙体和预制楼板依次安装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固定,最后将现场垃圾清除后通过浇水装置1对各种混凝土制品进行湿润并包覆塑料薄膜保养,等待3周至4周时间拆除塑料薄膜。
30.浇水装置1包括置于混凝土房屋外立面外侧的喷水支架2、设置于喷水支架2上对墙体喷水的喷水组件3以及对湿润的墙体进行覆膜的覆膜组件4。
31.参见图1和图2,喷水支架2下端面靠近边角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滑轮5,通过滑轮5可带动整个浇水组件在地面水平滑动,喷水支架2内部竖直开设有呈竖直状的运水通道6,喷水支架2侧端竖直开设有“t”型滑槽7,喷水支架2于“t”型滑槽7的底壁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连通于运水通道6的出水孔8,出水孔8由上至下孔径逐渐缩小,出水孔8内设置有喷水阀9,喷水阀9包括置于运水通道6内且部分插入出水孔8至“t”型滑槽7内的球阀10、水平焊接于
运水通道6内远离“t”型滑槽7的一侧壁且一端抵紧于球阀10远离出水孔8一端的压簧11。
32.参见图2和图3,喷水组件3包括圆弧滑移架12、连接架13、喷水管14以及喷水嘴15,圆弧滑移架12、连接架13、喷水管14以及喷水嘴15依次连通,圆弧滑移架12呈四分之一圆弧状,圆弧滑移架12的外侧端中部一体设置有插接于“t”型滑槽7内的连接滑座16,连接滑座16抵接于“t”型滑槽7底壁的一端面焊接有进水网片17,进水网片17上均匀开设有连通于圆弧滑移架12内的进水孔18,连接滑座16于“t”型滑槽7内滑移并依次抵接球阀10,从而连通出水孔8,使得运水通道6内的束水流可以由出水孔8流入进水孔18。
33.连接滑座16的侧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竖直电机19,竖直电机19的输出轴上同轴键连接有驱动齿轮20,喷水支架2的侧端通过螺栓竖直固定有竖直齿条21,驱动齿轮20啮合于竖直齿条21,使得竖直电机19可带动连接滑座16竖直移动。
34.参加图3和图4,圆弧滑移架12远离喷水支架2的一侧端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弧形滑槽22,弧形滑槽22沿垂直于喷水支架2长度方向的截面为“t”型,连接架13的一端一体有嵌入弧形滑槽22并沿弧形滑槽22长度方向滑移的弧形滑块23,圆弧滑移架12于弧形滑槽22的底部开设有连通于连接架13内部的通水孔24,通水孔24内嵌设有与出水孔8内同样的喷水阀9,连接架13抵接弧形滑槽22底壁的一端同样焊接有进水网片17,连接架13的上侧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走电机25,行走电机25的输出轴上同轴键连接有行走齿轮26,圆弧滑移架12的上侧端通过螺栓有啮合于行走齿轮26的弧形齿条27,通过行走电机25可调动连接架13沿着圆弧滑移架12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圆弧滑移架12内的水流可进入连接架内,同时连接架13呈水平状且持续指向圆弧滑移架12的轴心。
35.喷水管14远离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连接架13远离圆弧滑移架12的一端,喷水嘴15包括有多个且呈扁平状,多个喷水嘴15沿喷水管14的长度方向均匀焊接于喷水管14远离连接管的一侧端。
36.覆膜组件4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喷水管14上侧端的覆膜支架2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覆膜支架28且平行于喷水管14的覆膜辊29、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覆膜支架28远离连接架13一端的两根出膜辊30,两根出膜辊30均平行于覆膜辊29,覆膜滚的周侧端缠绕有塑料薄膜,两根出膜辊30之间形成供塑料薄膜穿出的间隙,覆膜辊29两端的转轴穿出覆膜支架28并同轴焊接有连接滚轮31,连接滚轮31的外端面同轴焊接有齿轮,覆膜支架28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于出膜辊30的下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摩擦滚轮32,摩擦滚轮32外端面同轴焊接有齿轮,覆膜支架28的外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组且分别啮合于摩擦滚轮32和连接滚轮31的齿轮,当摩擦滚轮32转动时可通过齿轮带动连接滚轮31转动,进而带动覆膜辊29转动,磨擦滚轮和连接滚轮31的线速度相同,出膜辊30两端的转轴穿出覆膜支架28并同轴焊接有齿轮,两根出膜辊30两端的齿轮互相啮合,使得两根出膜辊30转动方向相反,一根出膜辊30两端的齿轮啮合于摩擦滚轮32上的齿轮,使得摩擦滚轮32可带动两出膜辊30同步转动,出膜辊30和摩擦滚轮32的线速度相同。
37.覆膜支架28于出膜辊30一侧均匀排设有倾斜朝向墙体吹风的吹风头33。
38.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通过该浇水装置1对墙体进行湿润和覆膜时,首先将喷水支架2通过下端的滑轮5移动至混凝土墙体一侧,使摩擦滚轮32抵接至墙体表面,随后将塑料薄膜由两根出膜辊30之间的间隙穿出,然后将启动喷水管14上的喷水嘴15,使得喷水嘴15朝向墙体喷水,再启动
竖直电机19,竖直电机19上的驱动齿轮20啮合于竖直齿条21,从而通过竖直电机19带动圆弧滑移架12竖直移动,同时启动吹风头33,通过吹风头33将塑料薄膜吹至贴合墙体,随着圆弧滑移架12的移动,摩擦滚轮32抵接墙体转动,进而带动覆膜辊29和两根出膜辊30转动,塑料薄膜由覆膜辊29上抻出,而两根出膜辊30将塑料薄膜夹持抽出,再由吹风头33将塑料薄膜吹至沾附在墙体上,随着圆弧滑移架12的竖直移动,连接滑座16逐渐抵接不同出水孔8内的球阀10,从而使得由运水通道6进入并沿着喷水嘴15喷出的水流逐渐减小,使得在移动至最下端时,较小的水流配合墙体上侧流下的水流刚好将墙体湿润,当墙体为异形墙体时,可启动行走电机25,行走齿轮26啮合于弧形齿条27,从而使得的行走电机25带动连接架13转动,同时可将喷水管14相对于连接进行转动,进而实用不同形状的墙体。
3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