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78176发布日期:2022-10-21 22:2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当前混凝土生产中,混凝土投料时,砂子和石头是混在一起的,一起暂存在中储仓中,在预拌混凝土时,砂子和石头一起落入搅拌主机中,与搅拌主机中的粉料进行混合搅拌,同时通过下水水管向搅拌主机中喷水,从而制成混凝土。此种生产方式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砂子和石头同时落入搅拌主机中,使得搅拌主机在砂石投料时主机电流很大,主机所需的搅拌力矩很大,影响电机及减速机寿命,且能耗较高,同时,如图2所示,现有的生产设备中,下水水管6包括下水管61、主机内布管62和螺旋喷头63,下水时,水需要经过下水管61、主机内布管62和旋转喷头63,导致水流较为缓慢,同时在生产中旋转喷头63容易堵塞,导致下水时间较长,搅拌主机内部物料稠度大,搅拌均匀需要的时间较长,搅拌力矩大,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以解决目前混凝土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还提供一种生产方法。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包括中储仓、搅拌主机和供水装置,所述中储仓和所述供水装置均设在所述搅拌主机上方,所述中储仓包括上仓体和下仓体,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之间设有翻转卸料门,所述下仓体下端设有翻板门,所述上仓体上方设有输送带;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计量斗和下水管道,所述水计量斗设在所述搅拌主机上方,所述下水管道设在所述水计量斗下端,用于向所述搅拌主机供水。
6.进一步优选,所述输送带上设有红外物料检测设备。
7.进一步优选,所述翻转卸料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翻转卸料门对称设置。
8.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水管道与所述水计量斗之间设有水蝶阀。
9.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粉料供应装置,所述粉料供应装置设在所述搅拌主机上方,所述粉料供应装置包括粉料计量斗和粉料管道,所述粉料管道设在所述粉料计量斗下端,用于向搅拌主机中输送粉料;所述粉料计量斗和所述粉料管道之间设有粉料蝶阀。
10.生产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砂子投入输送带,待砂子出料完毕后,间隔特定时间后向输送带投送石头;
12.2)待砂子进入下仓体内后,关闭翻转卸料门,将石头阻挡在上仓体中;
13.3)同时打开翻板门和水蝶阀,使得砂子与水同时进入搅拌主机中开始搅拌;
14.4)等待一段时间后,打开翻转卸料门,使石头落入搅拌主机中。
15.进一步优选,在步骤2)中,当翻转卸料门关闭时,输送带上的石头刚好进入上仓体
中。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的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通过在中储仓中设置翻转卸料门,便于对石头和砂子分开存放,避免了砂子和石头同时落入搅拌主机中使得搅拌主机的搅拌力矩增大,通过设置水计量斗和下水管道,能够将水一次性全部加注到搅拌主机中,使得搅拌主机在搅拌砂子和粉料时更为顺畅,搅拌力矩减小,从而降低搅拌主机的能耗,减少搅拌主机维护频率,提高搅拌主机使用寿命。在生产中,现将砂子输送至中储仓中,然后把握节点,在砂子进入下仓体后关闭翻转卸料门,使得石头立即落入上仓体中,提高了物料输送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的示意图;
19.图2目前混凝土生产设备中下水水管的示意图。
20.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21.1、中储仓,11、上仓体,12、下仓体,13、翻转卸料门,14、翻板门,2、搅拌主机,3、供水装置,31、水计量斗,32、下水管道,4、输送带,5、粉料供应装置,51、粉料计量斗,52、粉料管道,6、下水水管,61、下水管,62、主机内布管,63、螺旋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本发明的实施例1:
24.本实施例中的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是通过大水量供水装置进行供水,并与设置有隔板的中储仓配合,实现砂子与石头的交替搅拌,从而解决目前混凝土生产环节能耗高,设备损耗大的问题。
25.具体地,图1所示,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包括中储仓1、搅拌主机2和供水装置3,中储仓1和供水装置3均设在搅拌主机2上方,中储仓1用来存储砂子、石头等骨料,搅拌主机2用于对骨料和粉料进行混合搅拌,供水装置3用于向搅拌主机2内供水。
26.本实施例中,中储仓1包括上仓体11和下仓体12,上仓体11和下仓体12之间设有翻转卸料门13,通过翻转卸料门13,将上仓体11和下仓体12隔离开,能够实现砂子和石头的分开存储,在下仓体12下端设有翻板门14,翻板门14能够开闭,控制中储仓1中的骨料落入搅拌主机2中。
27.在上仓体11上方设有输送带4,用于向中储仓1中输送砂子和石头等骨料。
28.本实施例中,供水装置3包括水计量斗31和下水管道32,水计量斗31设在搅拌主机2上方,下水管道32设在水计量斗31下端,用于向搅拌主机2供水,水计量斗31用于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存储一定量的水,将水通过下水管道32一次性排入搅拌主机2中。
29.本实施例中,在输送带4上设有红外物料检测设备,能够对输送带4是否存在物料进行检测,便于为控制室提供信号。
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翻转卸料门13设有两个,两个翻转卸料门13对称设置,能
够同时开闭,便于砂子和石头的快速下落,避免产生堵塞和影响生产效率。
31.同时,在下水管道32与水计量斗31之间设有水蝶阀,本实施例中,水蝶阀采用电动或者气动蝶阀,控制室能够控制水蝶阀的开启和关闭,以便在生产节点上控制水进入搅拌主机2,同时,本实施例中,管道直径为273-325mm,能够将水快速排入搅拌主机2中。
32.本实施例中,在搅拌主机2上方还设有粉料供应装置5,粉料供应装置5包括粉料计量斗51和粉料管道52,粉料管道52设在粉料计量斗51下端,用于向搅拌主机2中输送水泥、矿粉、粉煤灰等粉料。
33.在粉料计量斗51和粉料管道52之间设有粉料蝶阀,本实施例中,粉料蝶阀采用电动或者气动蝶阀,控制室能够控制粉料蝶阀的开启和关闭,以便在生产节点上控制粉料进入搅拌主机2。
34.下面以3m3的搅拌主机2的大水量砂包石混凝土生产设备为例,对混凝土生产方法进行详细,具体地描述。
35.首先,后台计量系统先将砂子投入输送带4,等砂子出料完毕后,间隔两秒左右再投石头,本实施例中,输送带4的速度约为2米每秒,也即砂子与石头的投料间隔约5米,等输送带4将砂子运送到中储仓1中后,此时翻转卸料门13处于打开状态,而翻板门14处于关闭状态,砂子直接落入下仓体12中,在下仓体12中暂存。输送带4上的红外物料检测设备,检测到砂子完全通过后,控制室延迟1秒控制中储仓1中的翻转卸料门13关闭,由于砂子与石头间隔5米,在翻转卸料门13关闭瞬间,石头刚好落入中储仓1中,暂存在上仓体11中,这样就把砂子与石头分隔开来。
36.在砂石上料的过程中,水计量斗31中的水和外加剂已经配置好,同时水泥、矿粉、粉煤灰等粉料也配置好。
37.准备搅拌时,翻板门14打开,同时水计量斗31与下水管道32之间的水蝶阀也打开,砂子落入搅拌主机2中,水经过下水管道32直接进入搅拌主机2中,水蝶阀打开三秒后,粉料蝶阀打开,开始粉料投料。
38.砂子、粉料和水进入搅拌主机2中后,随即开始搅拌,由于此时石头没有进入搅拌主机2,所以搅拌主机2负载较小,搅拌阻力下,能够快速搅拌,很快就形成非常稀的砂浆,随后在21秒的节点,翻转卸料门13打开,石头下料进入搅拌主机2,由于前期砂浆已经形成,石头投入到砂浆中后,经过短时间搅拌,就能够将砂浆有效地包裹于石头表面,形成混凝土。
[0039][0040]
说明:名称数字1、3、5单位是秒。电流单位是安培(a)。主机容量3m3,既有效容积3m3,理论生产率180m3/h。3方主机电机2*55kw。
[0041]
表1
[0042][0043]
说明:名称数字1、3、5单位是秒。电流单位是安培(a)。主机容量3m3,既有效容积3m3,理论生产率180m3/h。3方主机电机2*55kw。
[0044]
表2
[0045]
表1是本实施例的生产方法的混凝土生产流程,表2是普通混凝土生产流程。
[0046]
3m3搅拌主机的理论生产量是180m3/h,而实际生产中,基本在125m3/h-140m3/h之间,而本实施例中生产量,升高到160m3/h-180m3/h,生产效率提高了28%。
[0047]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到,普通混凝土生产方法,在投料初期,瞬间电流非常大,容易产生闷机现象。
[0048]
本发明相对于普通混凝土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49]
1、生产效率高,3m3搅拌主机的理论生产量是180m3/h,而实际生产中,基本在125m3/h-140m3/h之间,而本实施例中生产量,升高到160m3/h-180m3/h,生产效率提高了28%。
[0050]
2、节能降耗,由于生产率的显著提升,单位混凝土生产时间缩小,所需能耗降低。
[0051]
3、电网冲击减小,普通混凝土投料初期,搅拌主机电机的瞬间电流非常大,对供电系统冲击较大,而本发明投料初期瞬间电流较小,对供电系统冲击较小。
[0052]
4、维修成本低,由于本发明搅拌的力矩减小,相应的电机,减速机寿命也相应增加,降低搅拌站的维修成本。
[0053]
5、减员增效,混凝土生产企业,主机的维护时最大的一块,平时维护成本高于其他设备,由于工艺改善,维护人员也相应减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