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01351发布日期:2022-10-01 08:2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配重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储能行业已出现了重力储能的新型技术;重力储能即通过提升重物,把富裕电能转换、存储为重物的势能。重力储能塔是一种利用起重机将混凝土块堆叠成塔的结构,利用混凝土块的吊起和吊落进行储能和释能。单块混凝土配重块体积可能超过十几立方米,质量重达几十吨,若全部采用混凝土浇筑材料,则造价十分高昂,而若采用工程渣土、固体废弃物、矿山尾矿和建筑施工垃圾等制造,则能极大的降低材料成本,节约资源,同时“变废为宝”。目前国内能生产此类产品的工艺系统较少,尚处于起步开发阶段。
3.公开号为cn1086879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配重块的生产工艺”,具体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比例的铁砂粉与金属成形剂,或沙石颗粒与水泥和水搅拌均匀,成为原料混合物;(2)将步骤(1)所得的原料混合物填入模具中压铸成型,所需压力200t-1000t,通过压力机压铸时,上模具挤压下模具中所填入的原料混合物,互相产生震动磨擦可达温度100-200摄氏度,压铸时间为1-10分钟,从而起到使原料混合物粘结的作用,加以固体结晶便提高得到块体;(3)成型后,压力机自动顶出机构顶出,得到配重块成品。该发明工艺安全、能耗低,且无有害气体的排放;模具重复利用率极高,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产品外观光滑平整,产品不生锈,生产率高。但是该发明存在以下缺陷:压机为带模具的立式压机,需要大量的模具,生产过程中需要拆模,生产效率低,且拆模过程中配重块易损坏,良品率低,同时模具容易变形,损耗块、模具加工困难,模具成本高。
4.而现有技术的大型配重块用的免模具压制设备,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给料腔与压缩腔连体免模具压块设备,托板内置在压制腔内,存在液压缸数量多、系统复杂、外框尺寸较大,设备占地面积大、故障率高、托板和压缩腔磨损快,设备加工、运输难度高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且一旦给料腔故障,整套装置必须停产,影响生产效率,配重块产品采用无动力滚轴转运,容易出现颠簸幅度大导致配重块开裂的问题。
5.由于单个储能配重块体积和质量很大,现有压机主要为带模具的立式压机,从上往下压制,为了降低压机高度,一般长方体配重块的宽面朝上,压制面积大,液压缸多,系统复杂,设备造价高,且需要大量的模具,生产过程中需要拆模,生产效率低,拆模过程中配重块易损坏,良品率低,而且模具容易变形,损耗块、模具加工困难,模具成本高。
6.而现有的给料腔与压腔连体免模具压块设备,为了降低压机高度,仍然从上往下压制,长方体配重块的宽面仍然朝上,压制面积大,液压缸数量多、系统复杂、外框尺寸较大,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加工、运输难度高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且一旦给料腔故障,整套装置必须停产,影响生产效率。另外,配重块产品采用无动力滚轴转运,容易出现颠簸幅度大导致配重块开裂的问题。
7.因此,针对重力储能配重块的特点研制合适的压制装备,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水平压块装置采用水平式压制,且将给料部分与压制部分分开独立设置,从而使得水平压块装置在不增加高度的同时,长方体配重块的宽面朝上,且其侧面,即窄面朝向压块板,压制面积小,同等压强的情况下,所需压力小,液压缸数量少,且能够实现免模具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模具费用,减少了液压缸数量,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减小了设备外框尺寸和设备占地面积,降低了设备加工、运输难度和加工成本。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翻斗式给料装置、第一水平压块装置、转运小车和轨道;所述翻斗式给料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一水平压块装置的上方,并将物料注入所述第一水平压块装置内;所述第一水平压块装置采用水平式压制方式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后,转运小车放置在轨道上沿轨道进行水平移动,并移动至所述第一水平压块装置的出料端与之对接,再将配重块坯体进行转运。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压块装置包括第一主压液压缸、第一压块腔、盖板装置、第一液压闸板和第一压块板;所述第一压块腔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靠转运小车的一侧面为开放式;所述第一压块腔靠转运小车的一侧面为其出料端,且所述转运小车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压块腔的内部相匹配,并与所述第一压块腔的内底面对齐共线设置,进而可与第一压块腔的出料端对接将配重块坯体进行转运;在所述第一压块腔的内部靠出料端处还嵌入开设有与第一液压闸板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嵌入延伸至所述第一压块腔的对应侧壁以及内底面,且延伸出所述第一压块腔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一液压闸板的配合来控制第一压块腔出料端的通断;所述第一主压液压缸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块腔远离其出料端的一侧面,且其液压杆沿转运小车行进方向水平延伸至所述第一压块腔的内部,并与竖直设置的所述第一压块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块板与所述第一压块腔的内部相匹配,且通过第一主压液压缸驱动在第一压块腔内沿转运小车行进方向进行水平往复移动,并通过与第一液压闸板的配合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在所述第一压块腔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嵌入贯穿开设有第四凹槽,且所述第四凹槽为所述第一压块腔的进料端,并分别对第一液压闸板以及第一压块板的动作均不产生干涉,在所述第一压块腔的第四凹槽内还水平贴合设有盖板装置,所述盖板装置采用对开式与所述第一压块腔竖直铰接,进而通过盖板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动作来控制第一压块腔进料端的通断。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闸板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提升液压缸和第一弧形凸板;所述第一弧形凸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且竖直插接在所述第一压块腔的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压块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弧形凸板面向第一压块腔内部的一侧面为平面,且其面向第一压块腔外部的一侧面为凸弧状;在所述第一压块腔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弧形凸板位置处还竖直纵向横跨设有门形的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的开口端朝下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沿平行于第一弧形凸板方向还竖直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提升液压缸,每一所述第一提升液压缸的液压杆分别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架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凸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带动第一弧形凸板沿第一凹槽进行竖直上下运动,来控制第一压块腔出料端的通断。
12.优选的,所述盖板装置包括第三转轴、铰链、启闭液压缸、第四转轴和盖板;在所述
第一压块腔的上表面相对于第四凹槽内还前后对称水平横向设有两个盖板,且在每一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压块腔相对于第四凹槽位置的前后侧边之间还分别水平横向设有第三转轴,每一所述第三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块腔沿其轴向转动连接,且每一所述盖板分别通过铰链与对应所述第三转轴竖直铰接,进而使得两个盖板呈对开式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块腔的上表面竖直铰接;在所述第一压块腔的上表面前后外侧还分别左右间隔设有两个固定座,且在每一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还分别水平横向设有第四转轴,每一所述启闭液压缸的尾部分别通过对应第四转轴沿其轴向与对应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其液压杆分别朝对应盖板方向延伸,并分别通过插销与对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竖直纵向铰接,进而在两对启闭液压缸的驱动下,两个盖板分别与第一压块腔呈对开式竖直铰接,进而通过其开启和关闭动作来控制第一压块腔进料端的通断。
13.优选的,所述翻斗式给料装置包括料仓、第一转轴、仓门、第二转轴和顶升液压缸;在所述第一压块腔的上方还水平横向设有基座,且在所述基座的正上方还水平横向设有料仓,所述料仓为上表面和右侧面开放式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上表面为进料端,右侧面为出料端;在所述料仓的下表面靠右侧还水平纵向设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距离料仓右侧面长度为料仓下表面长度四分之一位置处,所述第二转轴沿其轴向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且所述料仓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基座竖直转动连接;在所述料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之间还竖直倾斜设有顶升液压缸,且所述顶升液压缸设置在距离料仓左侧面长度为料仓下表面长度四分之一位置处,所述顶升液压缸的尾部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对应位置竖直横向铰接,且其液压杆与所述料仓的下表面竖直横向铰接,进而驱动料仓绕第二转轴进行翻转卸料;在所述料仓的右侧面正对着所述第一压块腔的第四凹槽设置,且在其右侧面还竖直贴合设有与之相匹配的仓门,在所述仓门的上边沿还水平纵向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沿其轴向与所述料仓转动连接,且所述仓门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料仓竖直转动连接,进而通过仓门的转动来控制料仓右侧面的开启和关闭;在料仓朝第一压块腔翻转的过程中,通过料仓内物料的自重带动仓门进行转动,进而使物料经第四凹槽注入第一压块腔内。
14.本发明的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移动装料车、第二水平压块装置、转运小车和轨道;所述移动装料车放置在轨道上沿轨道进行水平移动,并移动至所述第二水平压块装置的进料端与之对接后,将物料注入所述第二水平压块装置内;所述第二水平压块装置采用水平式压制方式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后,转运小车放置在轨道上沿轨道进行水平移动,并移动至所述第二水平压块装置的出料端与之对接,再将配重块坯体进行转运。
15.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压块装置包括第二主压液压缸、第二压块腔、第二液压闸板和第二压块板;所述第二压块腔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靠移动装料车的一侧面为开放式,并与所述移动装料车对齐共线设置;所述第二压块腔靠移动装料车的一侧面为其进出料端,且在所述第二压块腔的内部靠进出料端处还嵌入开设有与第二液压闸板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分别嵌入延伸至所述第二压块腔的对应侧壁以及内底面,且延伸出所述第二压块腔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二凹槽与第二液压闸板的配合来控制第二压块腔进出料端的通断;所述第二主压液压缸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压块腔远离其进出料端的一侧面,且其液压杆沿移动装料车行进方向水平延伸至所述第二压块腔的内部,并与竖直
设置的所述第二压块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块板与所述第二压块腔的内部相匹配,且通过第二主压液压缸驱动在第二压块腔内沿移动装料车行进方向进行水平往复移动,并通过与第二液压闸板的配合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
16.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闸板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提升液压缸和第二弧形凸板;所述第二弧形凸板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且竖直插接在所述第二压块腔的第二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压块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弧形凸板面向第二压块腔内部的一侧面为平面,且其面向第二压块腔外部的一侧面为凸弧状;在所述第二压块腔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二弧形凸板位置处还竖直纵向横跨设有门形的第二支架,且所述第二支架的开口端朝下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沿平行于第二弧形凸板方向还竖直间隔设有两个第二提升液压缸,每一所述第二提升液压缸的液压杆分别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架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凸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带动第二弧形凸板沿第二凹槽进行竖直上下运动,来控制第二压块腔进出料端的通断。
17.优选的,所述移动装料车包括车斗、推料液压缸、推料板、第三液压闸板和第二车轮;所述车斗为与第二压块腔相匹配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并与所述第二压块腔对齐共线设置,所述车斗的上表面以及其靠第二压块腔的一侧面均为开放式,且其靠第二压块腔的一侧面为其出料端;在所述车斗的内部靠出料端处还嵌入开设有与第三液压闸板相匹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分别嵌入延伸至所述车斗的对应侧壁以及内底面,且延伸出所述车斗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三凹槽与第三液压闸板的配合来控制车斗出料端的通断;所述推料液压缸水平设置在所述车斗远离其出料端的一侧面,且其液压杆沿车斗行进方向水平延伸至所述车斗的内部,并与竖直设置的所述推料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板与所述车斗的内部相匹配,且通过推料液压缸驱动在车斗内沿车斗行进方向进行水平往复移动,并将物料注入所述第二水平压块装置内;在所述车斗的底部均布设有与轨道相匹配的第二车轮,且所述车斗通过第二车轮在轨道上进行水平移动。
18.优选的,所述第三液压闸板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提升液压缸和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匹配,且竖直插接在所述车斗的第三凹槽内,并与所述推料板平行设置;在所述车斗的上表面相对于挡料板位置处还竖直纵向横跨设有门形的第三支架,且所述第三支架的开口端朝下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表面沿平行于挡料板方向还竖直间隔设有两个第三提升液压缸,每一所述第三提升液压缸的液压杆分别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三支架内,并分别与所述挡料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带动挡料板沿第三凹槽进行竖直上下运动,来控制车斗出料端的通断。
19.优选的,所述转运小车包括托板、挡板、车体和第一车轮;所述托板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结构,且其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压块腔的内底面以及第一压块腔的内底面对齐共线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压块腔的内部以及第一压块腔的内部相匹配;在所述托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一圈挡板,且一圈所述挡板与所述托板围成一与车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车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并嵌入设置在一圈所述挡板围成的凹槽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均布设有与轨道相匹配的第一车轮,且所述车体通过第一车轮在轨道上进行水平移动。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水平压块装置采用水平式压制,且将给料部分与压制部分分开独立
设置,从而使得水平压块装置在不增加高度的同时,长方体配重块的宽面朝上,且其侧面,即窄面朝向压块板,压制面积小,同等压强的情况下,所需压力小,液压缸数量少,且能够实现免模具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模具费用,减少了液压缸数量,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减小了设备外框尺寸和设备占地面积,降低了设备加工、运输难度和加工成本;(2)本发明通过采用转运小车,无需在压块腔内额外设置托板,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托板和压块腔的磨损;(3)本发明给料部分采用两种方式,即采用翻斗式给料装置和移动装料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简单便捷,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4)本发明翻斗式给料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和运行功率,减少了故障率,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翻斗式卸料的卸料速度快、效率高;(5)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装料车,在采用多套设备生产时,移动装料车可以共用或互为备用,一旦单个移动装料车故障,可以随时采用备用小车或其他设备小车装料,生产调度十分灵活,不耽误生产,且生产效率高;(6)本发明采用转运小车转运配重块坯体,解决了无动力滚轴输送颠簸幅度大容易导致配重块坯体开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4.图3为图1中第一压块腔与转运小车对接状态示意图。
25.图4为图1中翻斗式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1中盖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1中第一液压闸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1中第一压块腔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本发明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在实施例二中的装料状态示意图。
30.图9本发明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在实施例二中的转运状态示意图。
31.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32.图11为图8中移动装料车与第二压块腔的对接状态示意图。
33.图12为图9中第二压块腔与转运小车的对接状态示意图。
34.图13为图8中第三液压闸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4为图8中第二压块腔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5为图8中车斗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6是图8中第二液压闸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其中,11-料仓;12-第一转轴;13-仓门;14-第二转轴;15-顶升液压缸;21-第一主压液压缸;22-第一压块板;23-第一压块腔;241-第一支架;242-第一提升液压缸;243-第一
弧形凸板;25-第一凹槽;261-第三转轴;262-铰链;263-启闭液压缸;264-第四转轴;265-盖板;31-托板;32-挡板;33-车体;34-第一车轮;41-轨道;51-第二主压液压缸;52-第二压块板;53-第二压块腔;541-第二支架;542-第二提升液压缸;543-第二弧形凸板;55-第二凹槽;61-车斗;62-推料液压缸;63-推料板;641-第三支架;642-第三提升液压缸;643-挡料板;65-第二车轮;66-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0.本发明的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给料方式,采用翻斗式给料装置与转运小车配合进行给料和转运,或者采用移动装料车与转运小车配合进行给料和转运。
41.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包括翻斗式给料装置、第一水平压块装置、转运小车和轨道41;具体结构如图1~7所示,翻斗式给料装置布置在第一水平压块装置的上方,并将物料注入第一水平压块装置内;第一水平压块装置采用水平式压制方式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后,转运小车放置在轨道41上沿轨道41进行水平移动,并移动至第一水平压块装置的出料端与之对接,再将配重块坯体进行转运。
42.本发明第一水平压块装置包括第一主压液压缸21、第一压块腔23、盖板265装置、第一液压闸板和第一压块板22;如图1~7所示,第一压块腔23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靠转运小车的一侧面为开放式;第一压块腔23靠转运小车的一侧面为其出料端,且转运小车的上表面与第一压块腔23的内部相匹配,并与第一压块腔23的内底面对齐共线设置,进而可与第一压块腔23的出料端对接将配重块坯体进行转运;在第一压块腔23的内部靠出料端处还嵌入开设有与第一液压闸板相匹配的第一凹槽25,第一凹槽25分别嵌入延伸至第一压块腔23的对应侧壁以及内底面,且延伸出第一压块腔23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一凹槽25与第一液压闸板的配合来控制第一压块腔23出料端的通断;第一主压液压缸21水平设置在第一压块腔23远离其出料端的一侧面,且其液压杆沿转运小车行进方向水平延伸至第一压块腔23的内部,并与竖直设置的第一压块板22固定连接,第一压块板22与第一压块腔23的内部相匹配,且通过第一主压液压缸21驱动在第一压块腔23内沿转运小车行进方向进行水平往复移动,并通过与第一液压闸板的配合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
43.其中,第一液压闸板包括第一支架241、第一提升液压缸242和第一弧形凸板243;如图1~7所示,第一弧形凸板243与第一凹槽25相匹配,且竖直插接在第一压块腔23的第一凹槽25内,并与第一压块板22平行设置;第一弧形凸板243面向第一压块腔23内部的一侧面为平面,且其面向第一压块腔23外部的一侧面为凸弧状;在第一压块腔23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弧形凸板243位置处还竖直纵向横跨设有门形的第一支架241,且第一支架241的开口端朝下设置,在第一支架241的上表面沿平行于第一弧形凸板243方向还竖直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提升液压缸242,每一个第一提升液压缸242的液压杆分别竖直向下延伸至第一支架241内,并分别与第一弧形凸板2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带动第一弧形凸板243沿第一凹槽25进行竖直上下运动,来控制第一压块腔23出料端的通断。
44.本发明在第一压块腔23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嵌入贯穿开设有第四凹槽,且第四凹
槽为第一压块腔23的进料端,并分别对第一液压闸板以及第一压块板22的动作均不产生干涉,在第一压块腔23的第四凹槽内还水平贴合设有盖板265装置,盖板265装置采用对开式与第一压块腔23竖直铰接,进而通过盖板265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动作来控制第一压块腔23进料端的通断;其中,盖板265装置包括第三转轴261、铰链262、启闭液压缸263、第四转轴264和盖板265;如图1~7所示,在第一压块腔23的上表面相对于第四凹槽内还前后对称水平横向设有两个盖板265,且在每一个盖板265与第一压块腔23相对于第四凹槽位置的前后侧边之间还分别水平横向设有第三转轴261,每一个第三转轴261分别与第一压块腔23沿其轴向转动连接,且每一个盖板265分别通过铰链262与对应第三转轴261竖直铰接,进而使得两个盖板265呈对开式分别与第一压块腔23的上表面竖直铰接;在第一压块腔23的上表面前后外侧还分别左右间隔设有两个固定座,且在每一个固定座的上端还分别水平横向设有第四转轴264,每一个启闭液压缸263的尾部分别通过对应第四转轴264沿其轴向与对应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其液压杆分别朝对应盖板265方向延伸,并分别通过插销与对应盖板265的上表面竖直纵向铰接,进而在两对启闭液压缸263的驱动下,两个盖板265分别与第一压块腔23呈对开式竖直铰接,进而通过其开启和关闭动作来控制第一压块腔23进料端的通断。
45.本发明翻斗式给料装置包括料仓11、第一转轴12、仓门13、第二转轴14和顶升液压缸15;如图1~7所示,在第一压块腔23的上方还水平横向设有基座,且在基座的正上方还水平横向设有料仓11,料仓11为上表面和右侧面开放式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上表面为进料端,右侧面为出料端;在料仓11的下表面靠右侧还水平纵向设有第二转轴14,且第二转轴14设置在距离料仓11右侧面长度为料仓11下表面长度四分之一位置处,第二转轴14沿其轴向与基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且料仓11通过第二转轴14与基座竖直转动连接;在料仓1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与基座的上表面之间还竖直倾斜设有顶升液压缸15,且顶升液压缸15设置在距离料仓11左侧面长度为料仓11下表面长度四分之一位置处,顶升液压缸15的尾部与基座的上表面对应位置竖直横向铰接,且其液压杆与料仓11的下表面竖直横向铰接,进而驱动料仓11绕第二转轴14进行翻转卸料;在料仓11的右侧面正对着第一压块腔23的第四凹槽设置,且在其右侧面还竖直贴合设有与之相匹配的仓门13,在仓门13的上边沿还水平纵向设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沿其轴向与料仓11转动连接,且仓门13通过第一转轴12与料仓11竖直转动连接,进而通过仓门13的转动来控制料仓11右侧面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在料仓11朝第一压块腔23翻转的过程中,通过料仓11内物料的自重带动仓门13进行转动,进而使物料经第四凹槽注入第一压块腔23内。
46.本发明的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在启闭液压缸263的驱动下,两个盖板265分别开启,进而使得第一压块腔23的进料端处于打开状态,同时在第一提升液压缸242的驱动下,第一弧形凸板243竖直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压块腔23的出料端处于关闭状态;步骤二:在顶升液压缸15的驱动下,料仓11朝第一压块腔23方向翻转,然后通过料仓11内物料的自重带动仓门13进行转动,进而使物料经第四凹槽注入第一压块腔23内;步骤三:在启闭液压缸263的驱动下,两个盖板265分别关闭,进而使得第一压块腔23的进料端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在第一主压液压缸21的驱动下,第一压块板22朝第一压块腔23出料端方向水平移动,与第一弧形凸板243配合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并确保水平压制压力值≥4mpa,保压时间≥1min;
步骤四:压制完毕后,在第一提升液压缸242的驱动下,第一弧形凸板243竖直向上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压块腔23的出料端处于打开状态;然后转运小车水平移动至第一压块腔23的出料端与之对接,在第一主压液压缸21的驱动下,第一压块板22将配重块坯体推入转运小车,再通过转运小车将配重块坯体进行转运;然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47.实施例二本发明的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包括移动装料车、第二水平压块装置、转运小车和轨道41;如图8~16所示,移动装料车放置在轨道41上沿轨道41进行水平移动,并移动至第二水平压块装置的进料端与之对接后,将物料注入第二水平压块装置内;第二水平压块装置采用水平式压制方式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后,转运小车放置在轨道41上沿轨道41进行水平移动,并移动至第二水平压块装置的出料端与之对接,再将配重块坯体进行转运。
48.本发明第二水平压块装置包括第二主压液压缸51、第二压块腔53、第二液压闸板和第二压块板52;如图8~16所示,第二压块腔53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靠移动装料车的一侧面为开放式,并与移动装料车对齐共线设置;第二压块腔53靠移动装料车的一侧面为其进出料端,且在第二压块腔53的内部靠进出料端处还嵌入开设有与第二液压闸板相匹配的第二凹槽55,第二凹槽55分别嵌入延伸至第二压块腔53的对应侧壁以及内底面,且延伸出第二压块腔53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二凹槽55与第二液压闸板的配合来控制第二压块腔53进出料端的通断;第二主压液压缸51水平设置在第二压块腔53远离其进出料端的一侧面,且其液压杆沿移动装料车行进方向水平延伸至第二压块腔53的内部,并与竖直设置的第二压块板52固定连接,第二压块板52与第二压块腔53的内部相匹配,且通过第二主压液压缸51驱动在第二压块腔53内沿移动装料车行进方向进行水平往复移动,并通过与第二液压闸板的配合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
49.其中,第二液压闸板包括第二支架541、第二提升液压缸542和第二弧形凸板543;如图8~16所示,第二弧形凸板543与第二凹槽55相匹配,且竖直插接在第二压块腔53的第二凹槽55内,并与第二压块板52平行设置;第二弧形凸板543面向第二压块腔53内部的一侧面为平面,且其面向第二压块腔53外部的一侧面为凸弧状;在第二压块腔53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二弧形凸板543位置处还竖直纵向横跨设有门形的第二支架541,且第二支架541的开口端朝下设置,在第二支架541的上表面沿平行于第二弧形凸板543方向还竖直间隔设有两个第二提升液压缸542,每一个第二提升液压缸542的液压杆分别竖直向下延伸至第二支架541内,并分别与第二弧形凸板5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带动第二弧形凸板543沿第二凹槽55进行竖直上下运动,来控制第二压块腔53进出料端的通断。
50.本发明移动装料车包括车斗61、推料液压缸62、推料板63、第三液压闸板和第二车轮65;如图8~16所示,车斗61为与第二压块腔53相匹配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水平放置在轨道41上,并与第二压块腔53对齐共线设置,车斗61的上表面以及其靠第二压块腔53的一侧面均为开放式,且其靠第二压块腔53的一侧面为其出料端;在车斗61的内部靠出料端处还嵌入开设有与第三液压闸板相匹配的第三凹槽66,第三凹槽66分别嵌入延伸至车斗61的对应侧壁以及内底面,且延伸出车斗61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三凹槽66与第三液压闸板的配合来控制车斗61出料端的通断;推料液压缸62水平设置在车斗61远离其出料端的一侧面,且其液压杆沿车斗61行进方向水平延伸至车斗61的内部,并与竖直设置的推料板63固定连
接,推料板63与车斗61的内部相匹配,且通过推料液压缸62驱动在车斗61内沿车斗61行进方向进行水平往复移动,并将物料注入第二水平压块装置内;在车斗61的底部均布设有与轨道41相匹配的第二车轮65,且车斗61通过第二车轮65在轨道41上进行水平移动。
51.其中,第三液压闸板包括第三支架641、第三提升液压缸642和挡料板643;如图8~16所示,挡料板643与第三凹槽66相匹配,且竖直插接在车斗61的第三凹槽66内,并与推料板63平行设置;在车斗61的上表面相对于挡料板643位置处还竖直纵向横跨设有门形的第三支架641,且第三支架641的开口端朝下设置,在第三支架641的上表面沿平行于挡料板643方向还竖直间隔设有两个第三提升液压缸642,每一个第三提升液压缸642的液压杆分别竖直向下延伸至第三支架641内,并分别与挡料板6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带动挡料板643沿第三凹槽66进行竖直上下运动,来控制车斗61出料端的通断。
52.本发明转运小车在两个实施例中通用,且该转运小车包括托板31、挡板32、车体33和第一车轮34;如图1、图2、图3、图9、图10、图12所示,托板3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结构,且其上表面与第二压块腔53的内底面以及第一压块腔23的内底面对齐共线设置,并分别与第二压块腔53的内部以及第一压块腔23的内部相匹配;在托板3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一圈挡板32,且一圈挡板32与托板31围成一与车体33相匹配的凹槽;车体33固定设置在托板31的下表面,并嵌入设置在一圈挡板32围成的凹槽内;在车体33的底部均布设有与轨道41相匹配的第一车轮34,且车体33通过第一车轮34在轨道41上进行水平移动。
53.本发明的一种重力储能配重块压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在第二提升液压缸542的驱动下,第二弧形凸板543竖直向上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压块腔53的进出料端处于打开状态;步骤二:移动装料车水平移动至第二压块腔53的进出料端与之对接,然后在第三提升液压缸642的驱动下,挡料板643竖直向上运动,进而使得车斗61的出料端处于打开状态;步骤三:在推料液压缸62的驱动下,推料板63朝车斗61的出料端方向水平移动,并将物料推入至第二压块腔53内;步骤四:移动装料车水平移动至装料处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同时在第二提升液压缸542的驱动下,第二弧形凸板543竖直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压块腔53的进出料端处于关闭状态;步骤五:在第二主压液压缸51的驱动下,第二压块板52朝第二压块腔53进出料端方向水平移动,与第二弧形凸板543配合将物料压制成配重块坯体,并确保水平压制压力值≥4mpa,保压时间≥1min;步骤六:压制完毕后,在第二提升液压缸542的驱动下,第二弧形凸板543竖直向上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压块腔53的出料端处于打开状态;然后转运小车水平移动至第二压块腔53的进出料端与之对接,在第二主压液压缸51的驱动下,第二压块板52将配重块坯体推入转运小车,再通过转运小车将配重块坯体进行转运;然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5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水平压块装置采用水平式压制,且将给料部分与压制部分分开独立设置,从而使得水平压块装置在不增加高度的同时,长方体配重块的宽面朝上,且其侧面,即窄面朝向压块板,压制面积小,同等压强的情况下,所需压力小,液压缸数量少,且能够实
现免模具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模具费用,减少了液压缸数量,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减小了设备外框尺寸和设备占地面积,降低了设备加工、运输难度和加工成本;(2)本发明通过采用转运小车,无需在压块腔内额外设置托板31,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托板31和压块腔的磨损;(3)本发明给料部分采用两种方式,即采用翻斗式给料装置和移动装料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简单便捷,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4)本发明翻斗式给料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和运行功率,减少了故障率,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翻斗式卸料的卸料速度快、效率高;(5)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装料车,在采用多套设备生产时,移动装料车可以共用或互为备用,一旦单个移动装料车故障,可以随时采用备用小车或其他设备小车装料,生产调度十分灵活,不耽误生产,且生产效率高;(6)本发明采用转运小车转运配重块坯体,解决了无动力滚轴输送颠簸幅度大容易导致配重块坯体开裂的问题。
55.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