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22402发布日期:2022-12-13 19: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包括主柱体,其特征是:主柱体周围沿高度方向均匀紧贴设置有至少两个金属支承架,围绕所述主柱体环形分布有多层箍筋和竖向钢筋,箍筋穿过所述金属支承架并相互绑扎或焊接固定,最内层箍筋束紧在主柱体上,所述主柱体表面凿出粗糙面,所述主柱体周围包裹模板采用高强混凝土浇筑形成强化保护外层,所述底部楼层的金属支承架支承在桩承台上,各楼层面之间的金属支承架上下间隔楼层板对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其特征是:最内层的所述箍筋为柱体上紧贴设置有的环形箍板,环形箍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金属支承架2固定连接,所述箍筋和竖向钢筋与所述连接件和金属支承架绑扎或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环形箍板上开设有通孔,主柱体上打设有多个膨胀螺丝,膨胀螺丝将所述环形箍板固定在主柱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支承架的上端和下端带有圆形盘,上下圆形盘相互对准。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弧形箍板采用多片拼成,拼接处采用焊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楼层板上钻有连接孔,金属支承架的上端带有套筒,上下楼层相邻的所述金属支承架穿过所述连接孔相互形成插套连接,混凝土进入所述连接孔中使上下主柱体在在金属支承架处形成一体构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支承架局部向上突起有连接端,连接端上设置所述套筒,上下楼层的金属支承架局部突起的连接端于套筒处相互插套连接并焊接固定;所述连接件为短钢筋,所述环形箍板与金属支承架之间采用短钢筋焊接固定。8.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将主柱体表面凿出粗糙面;b、将所述环形箍板分层次固定在主柱体上,各分片的环形箍板焊接连接,对准所述环形箍板上的通孔打设膨胀螺丝,并采用螺栓将所述环形箍板连同金属支承架固定在所述主柱体上;c、将所述金属支承架的上下端紧顶在上下楼层板上,上下层面的金属支承架相互对准;d、将内层箍筋与所述连接件绑扎或焊接固定,将外层箍筋穿过所述金属支承架并绑扎或焊接固定,将所述金属支承架内侧的所述竖向钢筋与箍筋和连接件绑扎或焊接固定;e、采用模板将主柱体及外围的安装件包围,灌注高强混凝土形成强化保护外层;f、待混凝土凝固后拆模养护。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楼层板上钻有连接孔,金属支承架的上端带有套筒,上下楼层相邻的所述金属支承架穿过所述连接孔相互形成插套连接,模板将所述连接孔包围进入,浇筑混凝土进入所述连接孔中使上下主柱体在在金属支承架处形成一体构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包括主柱体,主柱体周围沿高度方向均匀紧贴设置有至少两个金属支承架,围绕所述主柱体环形分布有多层箍筋和竖向钢筋,箍筋穿过所述金属支承架并相互绑扎或焊接固定,最内层箍筋束紧在主柱体上,所述主柱体表面凿出粗糙面,所述主柱体周围包裹模板采用高强混凝土浇筑形成强化保护外层,所述底部楼层的金属支承架支承在桩承台上,各楼层面之间的金属支承架上下间隔楼层板对准。本发明还公开上述建筑物柱体的强化加固构造的施工方法。该强化加固构造能够快速且牢固地对原有柱体形成加固,其加固构造高效合理,能够形成有效且稳定的支承。能够形成有效且稳定的支承。能够形成有效且稳定的支承。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里 刘陈超 杨玉森 郑元利 黄小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万里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