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9848发布日期:2022-11-12 02:0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行业规模不断增长,各种对于装配式建筑技术提升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先张法制作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时,因张拉需要承受大量应力,其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需要整体浇筑在地面上,不可移动,待完成生产工作后,只能破坏整体浇筑在地面上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才能再利用原先地面;或直接弃置整块地面不用。此外,传统预应力张拉,由于受场地局限性问题,大多数建筑工地在配置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会选择附近的场地浇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或附近购买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造成了大量反复建设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的费用或者浪费太多的运输成本。再有,现有技术在预应力先张法中,通过两个千斤顶固定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一端,通过锚具固定在千斤顶上,再锚具上形成一排需要预应力张拉的钢筋,通过千斤顶的作用对水平平面的一排预应力钢筋进行拉伸,但是这样的张拉方式仅仅是针对单排钢筋进行作业,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单排钢筋都是两个千斤顶之间的小距离跨度拉伸,若长距离跨度,中间锚具承受力往往吃不消,容易发生弯曲、折断现象,导致先张法预应力达不到预定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装配、可拆卸、可移动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设备。
4.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设备,包括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装置;所述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承力梁和右承力梁,所述前横梁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可装配可拆卸结构连接于左承力梁和右承力梁的前端,所述左承力梁和右承力梁的后端分别通过可装配可拆卸结构连接于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均在其中部位置设置有通线口;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固定有高强度支撑台框和水平布置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数量为偶数且对称布置高强度支撑台框的周边,所述千斤顶电连接于控制器;所述千斤顶顶压于前横梁。
5.优选地,所述左承力梁和右承力梁均包括承力梁段,所述承力梁段在沿轴向方向均设置有穿孔,所述承力梁段之间通过可装配可拆卸结构固定,所述承力梁段与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均采用可装配可拆卸结构固定,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张拉孔洞,所述前横梁左右两侧的张拉孔洞通过钢绞线分别穿过对应的穿孔连接到后横梁左右两侧的张拉孔洞中,所述钢绞线在张拉孔洞外侧通过收紧螺母压接于前横梁和后横梁。
6.优选地,所述可装配可拆卸结构为铆接结构、螺接结构、卡接结构或焊接结构。
7.优选地,所述张拉孔洞、穿孔、收紧螺母和钢绞线均为上下两层布置。
8.优选地,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均采用钢材制成,所述左承力梁和右承力梁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9.优选地,所述高强度支撑台框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留有间隙。
10.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为水平布置或竖立布置。
11.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控制柜内,所述控制柜安装在框架上。
12.优选地,所述框架下面设置有滚轮。
13.优选地,所述框架、支撑框和支撑板均为钢材制成。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可装配、可拆卸、可移动的优点,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或运输成本;2)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了支撑板强化了高强度支撑台框的应力强度,锚具不需要承担大跨距应力,针对多列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任意位置布局可以一次性完成多列多排钢筋的预应力张拉任务,实现了多列多排钢筋的任意位置布局和大跨距同步施工,高效、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打破了不能实现整体张拉的传统约束,从整体上提高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通过锚具压着高强度支撑台框上的支撑板边侧,锚具无需承受长距离跨度的应力,杜绝了普通锚具发生弯曲、折断现象,确保多列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先张法预应力受力均匀,更好地满足先张法预应力施工要求。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设备立体结构图。
17.图2为图1中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立体结构图。
18.图3为本发明中的承力梁段的立体结构图。
19.图4为图1中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装置的正视图。
20.图5为图1中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装置的左视图。
21.图6为图1中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图6所示,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设备,包括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100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装置200;所述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100包括前横梁111、后横梁112、左承力梁121和右承力梁122,所述前横梁111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接结构连接于左承力梁121和右承力梁122的前端,所述左承力梁121和右承力梁122的后端分别通过螺接结构连接于后横梁112的左右两侧,所述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均在其中部位置设置有通线口113;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装置200包括框架201,所述框架201上固定有高强度支撑台框202和水平布置的千斤顶203,所述千斤顶203的数量为4台且对称布置高强度支撑台框202的周边,所述高强度支撑台框202包括支撑框221,所述支撑框221内固定有支撑板222,所述支撑板222为水平布置,所述支撑板22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千斤顶203电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控制柜204内,所述控制柜204安装在框
架201上,所述框架201下面设置有滚轮205;所述千斤顶203顶压于前横梁111;所述左承力梁121和右承力梁122均包括承力梁段123,所述承力梁段123在沿轴向方向均设置有穿孔1231,所述承力梁段123之间通过螺接结构固定,所述承力梁段123与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之间均采用螺接结构固定,所述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张拉孔洞114,所述前横梁111左右两侧的张拉孔洞114通过钢绞线115分别穿过对应的穿孔1231连接到后横梁112左右两侧的张拉孔洞114中,所述钢绞线115在张拉孔洞114外侧通过收紧螺母压接于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所述张拉孔洞114、穿孔1231、收紧螺母和钢绞线115均为上下两层布置;所述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均采用钢材制成,所述左承力梁121和右承力梁122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框架201、支撑框221和支撑板222均为钢材制成。
23.本发明在使用时,在所述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100中先摆放好各种类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1000的模具,通过通线口113在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之间预铺设浇筑构件1000的钢筋,然后再固定好后横梁112上通线口113上钢筋,这点与现有技术一样,通常都是增加锚具和配套螺母固定在后横梁112上通线口113的外侧即可,前横梁111上的通线口113穿过钢筋再穿过支撑板222之间留有的空隙,在高强度支撑台框202后面用锚具和配套螺母固定,千斤顶203顶压于前横梁111,控制器控制千斤顶203开启作业,完成钢筋的预应力张拉作业。然后按照常规做法,等到浇筑达到预定要求,控制器控制千斤顶结束作业并复位,通过滚轮5可以轻易移动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装置200到新的位置开始新的作业周期。
24.由于承力梁段123之间通过螺接结构固定,所述承力梁段123与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之间均采用螺接结构固定,所述前横梁111左右两侧的张拉孔洞114通过钢绞线115分别穿过对应的穿孔1231连接到后横梁112左右两侧的张拉孔洞114中,所述钢绞线115在张拉孔洞114外侧通过收紧螺母压接于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因此,整个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支撑框架是可以拆装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具有了可装配、可拆卸、可移动的优点,同时预制混凝土构件张拉装置200自身可以通过运输方式调往现场施工,也具备可移动施工的优点,使用者只需要在现场装配,使用完成后轻松拆卸,再运输到下一个现场即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不需要在工厂预制构件再远途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
25.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了支撑板强化了高强度支撑台框的应力强度,锚具不需要承担大跨距应力,针对多列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任意位置布局可以一次性完成多列多排钢筋的预应力张拉任务,实现了多列多排钢筋的任意位置布局和大跨距同步施工,高效、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打破了不能实现整体张拉的传统约束,从整体上提高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锚具压着高强度支撑台框上的支撑板边侧,锚具无需承受长距离跨度的应力,杜绝了普通锚具发生弯曲、折断现象,确保多列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先张法预应力受力均匀,更好地满足先张法预应力施工要求。
26.在实际使用中,承力梁段123之间通过螺接结构固定,所述承力梁段123与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之间均采用螺接结构固定,除了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螺接结构,也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铆接结构或焊接结构连接,这都是一样可以轻易地达到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而在工程施工中,采用凹凸配合的卡接结构也是常用的技术替换手段,同样,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简单改变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27.显而易见,支撑板222为竖立布置替代上述水平布置的方式,这样的技术方案同样达到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
28.除了上述的实施例外,其他未述的实施方式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虽然透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