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安装和拆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20223发布日期:2023-03-03 20:0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安装和拆卸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安装和拆卸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重离子装置区抗辐射要求高、空间跨度大、封闭性强;重离子装置区结构平面尺寸大,结构厚,部分内、外墙体厚度可达3.9m-4.3m,顶板厚度可达3.5m,顶板重量达到了3000多吨,为多区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同时,重离子装置区空间封闭性强,重离子装置区净空高度最高为23m,涉及超高大支模体系。
3.目前高支模体系中普遍采用满堂钢管支撑脚手架,而重离子装置区若采用满堂脚手架则需缩短脚手架搭设立杆间距,提高架体整体刚度,但是这样也会导致脚手架搭设耗工耗材,且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之间距离贴合紧密,影响通行,而且重离子装置区施工完毕后,材料的唯一出口是位于距离底板一定高度处的洞口,因此施工现场条件有限,机具进出场条件受限,若使用常规的钢管支撑脚手架,不仅运输材料困难,而且拆卸不方便,施工量大,施工效率低。
4.公开号为cn2172049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大体积筏形基础钢筋施工支撑装置,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组合固定杆和竖直且呈矩形布置的若干根立杆;立杆底端设置有固定垫接块,固定垫接块包括固定块,固定块顶端中部设置有套接通孔,固定块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块螺纹连接的旋转杆,旋转杆连接端贯穿固定块伸入到套接通孔内且端部转动连接有弧形卡接板;套接通孔两端设置有铰接槽,两铰接槽内均铰接有l形铰接杆,l形铰接杆自由端向上且端部设置有弧形卡槽,两l形铰接杆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接弹簧。
5.上述参考例支撑稳定性好,但是在支撑件在整个施工区域内横纵密布,大大影响了通行,并且安装拆卸困难,施工效率低,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的高支模体系搭设耗费材料量大、安装拆卸效率低、运输材料困难等的缺点,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安装和拆卸方法,其稳定性好,材料消耗量低,安拆方便快捷。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技术方案一
9.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1:布置预埋点:在重离子装置区内部底端布置预埋点,各预埋点呈矩形阵列布置,然后在预埋点将预埋件固定在设计标注的轴线和标高处;
11.s2:安装基础标准节:在各所述预埋件上方安装基础标准节,所述基础层标准节包括至少两层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支撑标准节;
12.s3:安装中间标准节、限位连接件和顶墙连接件:在基础标准节顶端安装中间标准节,中间标准节包括至少两层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支撑标准节;在每安装一层中间标准节之后在横向或纵向相邻两个中间标准节之间安装至少两根水平的限位连接件,同时在每安装一层中间标准节后在靠近重离子装置区内侧壁的各中间标准节上安装至少两根水平的顶墙连接件,顶墙连接件自由端贴合重离子装置区的内侧壁设置;
13.s4:安装顶梁和斜撑杆:在沿纵向设置的各中间标准节顶端安装至少两根顶梁,并在两根顶梁之间连接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支撑固定件,顶梁安装好之后在顶梁与最顶端的支撑标准节之间安装若干斜撑杆;
14.s5:安装分配梁:在顶梁顶端安装若干垂直顶梁设置的分配梁,然后待设置在重离子装置区内部的行车安装完成之后,再在分配梁顶端安装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安装的盘扣架、顶托和主楞;
15.s6:安装模板:最后在主楞顶端布置模板。
16.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之间还安装有第一过渡板,且中间标准节的任意相邻两个上下设置的支撑标准节之间也均安装有第一过渡板,所述限位连接件两端均安装在第一过渡板上,所述顶墙连接件一端安装在第一过渡板上,所述斜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一过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顶梁底端;所述第一过渡板包括第一贴合板和第一l形靠板,所述第一l形靠板垂直固定在第一贴合板底端且一侧面贴合支撑标准节的主弦杆设置,所述第一过渡板上开设有与主弦杆上的连接套相对应的配合固定孔,所述第一l形靠板两端远离主弦杆的一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且所述第一加强板顶端与第一贴合板固定连接。
17.进一步地,各最上端的支撑标准节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二过渡板包括第二贴合板和第二l形靠板,所述第二l形靠板垂直固定在第二贴合板底端且一侧面贴合支撑标准节的主弦杆设置,所述第二贴合板底端还固定有与主弦杆上的连接套相对应的定位螺杆,定位螺杆一一对应地插接在连接套内,所述第二l形靠板两端远离主弦杆的一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且所述第二加强板顶端与第二贴合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板顶端可拆卸地固定有用于压紧顶梁的l形压板,l形压板顶端设置有插接螺孔,第二贴合板上设置有与插接螺孔相配合的固定螺孔。
18.技术方案二
19.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a1:依次拆除车行区域内的模板、主楞、顶托和盘扣架,然后将拆下的模板、主楞、顶托和盘扣架放置在车行区域远离通道口的一端,所述车行区域包括靠近通道口且平行通道口出口方向上若干列支撑单元所在的区域,行车安装在车行区域内,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上下连接的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
21.a2:依次拆除车行区域内的限位连接件、顶墙连接件和分配梁,并且将拆下的限位连接件、顶墙连接件和分配梁放置在车行区域远离通道口的一端;
22.a3:依次拆除车行区域内的斜撑杆和顶梁,并将拆下的斜撑杆和顶梁放置在车行区域远离通道口的一端;
23.a4:依次拆除最靠近通道口的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并将拆下的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移出车行区域放置在重离子装置区内部空置的位置;
24.a5:在通道口处安装搬运装置;
25.a6:拆除车行区域内所有的支撑单元,并通过搬运装置依次将拆下的支撑标准节以及模板、主楞、顶托、盘扣架、限位连接件、顶墙连接件、分配梁、斜撑杆和顶梁移出重离子装置区;
26.a7:拆除车行区域外所有的模板、支撑组件、顶墙连接件、限位连接件、分配梁、斜撑杆、顶梁、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并依次通过搬运装置移出重离子装置区。
27.进一步地,车行区域内设置有三列支撑单元,分别为l列、m列和n列,模板、主楞、顶托、盘扣架、限位连接件和分配梁放置在l列和n列支撑单元之间,斜撑杆和顶梁放置在n列和m列支撑单元之间。
28.进一步地,搬运装置包括水平贯穿所述通道口设置的滑架,所述滑架与重离子装置区墙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滑架上端滑动设置有运转小车。
29.进一步地,所述通道口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水平滑轨,所述水平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座,所述电动滑座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两所述电动伸缩杆伸缩端相对设置且均固定连接有夹持限位杆。
30.进一步地,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固定杆与电动滑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电动滑座内部设置有局部齿轮,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固定杆上套接有与局部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局部齿轮通过设置在电动滑座上驱动电机驱动转动。
31.进一步地,所述搬运装置还包括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设置在运转小车表面的重量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和电动滑座均与上位机电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与上位机通讯连接且用于将运转小车表面的重量信息传输给上位机,所述上位机根据所接受到的重量信息控制驱动电机和电动滑座运转。
32.进一步地,所述滑架两侧底端均与重离子装置区墙体之间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部与墙体之间还固定有加强杆。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34.1、安装时,本发明通过各支撑标准节的设置,在满足高大厚混凝土模板支撑的同时,降低了钢材材料用量,降低了人工安拆成本,提高了安拆施工效率和使用安全,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同时,通过第一过渡板和第二过渡板的设置作为支撑标准节之间的限位连接件以及支撑标准节与墙体之间的顶墙连接件的连接点,使得支撑标准节不至于因为焊接或打孔穿螺栓而破坏支撑标准节本身固有的结构,提高了支撑标准节使用周转率,提高了支撑标准节在高支模支撑体系中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并且提高了支撑标准节的使用效率,拓宽支撑标准节使用用途,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并且通过第一l形靠板、第二l形靠板的设置,可以方便靠紧支撑标准节的主弦杆,不需要额外的定位安装,安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设置增加了连接件的可连接点,同时也增强了过渡板的结构强度;斜撑杆的设置,提高了顶梁本体的支撑稳定性,利用顶墙连接件的设置,保证了支撑体系横向上的支撑。
35.2、拆卸时,本发明通过设置运转小车搬运拆卸的部件,方便快捷,同时利用夹持装置的设置,可以对运转小车上端的部件进行夹持,保证运转的顺利进行,提高拆卸效率,同时通过识别系统的设置,实现智能化控制,不需要通过人为操作或者观察,减轻作业人员负担,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发明安装完成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发明靠近重离子装置区墙体侧的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38.图3是图2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9.图4是本发明支撑标准节顶端的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40.图5是本发明顶端支撑的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41.图6是本发明第一过渡板的主视图;
42.图7是本发明第一过渡板的仰视图;
43.图8是本发明第二过渡板的主视图;图9是本发明第二过渡板的仰视图;图10是本发明第二过渡板的安装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拆卸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通道口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电动滑座与电动伸缩杆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44.其中附图标记为:100、支撑单元;200、重离子装置区;2001、通道口;1、支撑标准节;101、连接套;102、主弦杆;2、限位连接件;4、斜撑杆;5、顶梁;6、第一过渡板;601、第一贴合板;602、第一加强板;603、第一l形靠板;606、配合固定孔;7、l形压板;701、插接螺孔;8、顶墙连接件;10、第二过渡板;1001、第二贴合板;1002、第二加强板;1003、第二l形靠板;1004、定位螺杆;1005、固定螺孔;11、支撑固定件;12、分配梁;13、支撑组件;16、行车;17、车行区域;18、滑架;1801、支撑杆;1802、加强杆;1803、运转小车;19、水平滑轨;1901、夹持限位杆;1902、电动滑座;1903、局部齿轮;1904、从动齿轮;1905、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46.实施例一
47.如图1所示,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8.s1:布置预埋点:在重离子装置区200内部底端布置预埋点,各预埋点呈矩形阵列布置,然后在预埋点将预埋件固定在设计标注的轴线和标高处,矩形阵列的形式布置多个预埋点,使得各预埋点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可以方便施工材料的转移和搬运,安装拆卸更加方便,更适用于重离子装置区200只有一个通道口2001进出材料的浇筑施工;
49.s2:安装基础标准节:在各预埋件上方安装基础标准节,基础层标准节包括两层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支撑标准节1,基础标准节起到最底端的支撑作用,保证支撑稳固;
50.s3:安装中间标准节、限位连接件2和顶墙连接件8:在基础标准节顶端安装中间标准节,中间标准节包括两层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支撑标准节1;在每安装一层中间标准节之后在横向和纵向相邻两个中间标准节之间安装两根水平的限位连接件2,同时在每安装一层中间标准节后在靠近重离子装置区200内侧壁的各中间标准节上安装两根水平的顶墙连接件8,顶墙连接件8自由端贴合重离子装置区200的内侧壁设置,通过限位连接件2的设置加强相邻两个中间标准节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倾倒,顶墙连接件8的设置进一步加强靠近墙体的中间标准节的稳定性,且通过重离子装置区200的内壁作支撑,在中间标准节高度较高
时仍然能够保证支撑稳定性;
51.s4:安装顶梁5和斜撑杆4:在沿纵向设置的各中间标准节顶端安装两根顶梁5,并在两根顶梁5之间连接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支撑固定件11,顶梁5安装好之后在顶梁5与最顶端的支撑标准节1之间安装若干斜撑杆4,斜撑杆4提高了顶端的支撑标准节1与顶梁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防止顶梁5偏移,保证后续支撑件的安装,保证顶层浇筑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撑固定件11连接顶梁5,防止顶梁5偏移的同时,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52.s5:安装分配梁12:在顶梁5顶端安装若干垂直顶梁5设置的分配梁12,然后待设置在重离子装置区200内部的行车16安装完成之后,再在分配梁12顶端安装支撑组件13,支撑组件13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安装的盘扣架、顶托和主楞,分配梁12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便于安装盘扣架,保证后续浇筑施工;
53.s6:安装模板:最后在主楞顶端布置模板,模板用于支撑浇筑混凝土,后续可拆卸。
54.从上述描述中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矩形阵列布置的支撑标准节1作为竖向支撑组件,选用支撑标准节1作为整个支撑体系的支撑件,拼接安装方便,且支撑标准节1可周转,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在满足高大厚混凝土模板支撑的同时,降低了钢材材料用量,降低了人工安拆成本,提高了安拆施工效率和使用安全,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各支撑标准节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可以方便施工材料的转移和搬运,安装拆卸更加方便,更适用于重离子装置区200只有一个通道口2001进出材料的浇筑施工,通过限位连接件2的设置加强相邻两个支撑标准节1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倾倒,顶墙连接件8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各支撑标准节1的稳定性,且通过重离子装置区200的内壁作支撑,在支撑单元100高度较高时仍然能够保证支撑稳定性。
55.实施例二
56.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安装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各支撑标准节1之间的连接作进一步限定如下:
57.如图2至10所示,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之间还安装有第一过渡板6,且中间标准节的任意相邻两个上下设置的支撑标准节1之间也均安装有第一过渡板6,限位连接件2两端均安装在第一过渡板6上,顶墙连接件8一端安装在第一过渡板6上,斜撑杆4一端固定在第一过渡板6上,另一端固定在顶梁5底端;第一过渡板6包括第一贴合板601和第一l形靠板603,第一l形靠板603垂直固定在第一贴合板601底端且一侧面贴合支撑标准节1的主弦杆102设置,第一过渡板6上开设有与主弦杆102上的连接套101相对应的配合固定孔606,第一l形靠板603两端远离主弦杆102的一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602,且第一加强板602顶端与第一贴合板601固定连接。
58.从上述描述中可知,通过第一过渡板6的设置,为限位连接件2、顶墙连接件8以及斜撑杆4提供了安装点位,不需要将限位连接件2、顶墙连接件8以及斜撑杆4通过焊接或螺栓打孔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支撑标准节1上,避免对支撑标准节1本身的结构造成破坏,提高支撑标准节1的周转率,降低安装成本,配合固定孔606的设置方便与支撑标准节1本身的主弦杆102上的安装孔位进行可拆卸安装,第一l形靠板603的设置方便在安装时抵靠在主弦杆102上,方便定位靠紧,提高安装效率,第一加强板602的设置加强了第一过渡板6的支撑结构,同时提供了额外的连接点位,便于限位连接件2、顶墙连接件8以及斜撑杆4的连接。
59.进一步地,各最上端的支撑标准节1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二过渡板10,第二过渡板10
包括第二贴合板1001和第二l形靠板1003,第二l形靠板1003垂直固定在第二贴合板1001底端且一侧面贴合支撑标准节1的主弦杆102设置,第二贴合板1001底端还固定有与主弦杆102上的连接套101相对应的定位螺杆1004,定位螺杆1004一一对应地插接在连接套101内,第二l形靠板1003两端远离主弦杆102的一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1002,且第二加强板1002顶端与第二贴合板1001固定连接;第二过渡板10顶端可拆卸地固定有用于压紧顶梁5的l形压板7,l形压板7顶端设置有插接螺孔701,第二贴合板1001上设置有与插接螺孔701相配合的固定螺孔1005。
60.从上述描述中可知,通过第二过渡板10与顶梁5贴合连接,能够有效防止顶梁5对支撑标准节1的磨损,降低支撑标准节1的损耗率,定位螺杆1004插接在主弦杆102上,方便安装定位,定位螺杆1004穿过主弦杆102之后可以通过螺母锁紧,方便拆装,第二l形靠板1003的设置方便在安装时靠紧主弦杆102,提高定位效率,第二加强板1002的设置增加了第二过渡板10的强度,同时也为斜撑杆4上端的连接提供了额外的连接点位,方便连接,可根据需要控制连接位置,保证支撑强度,l形压板7的设置方便对顶梁5进行压紧固定,起到防止顶梁5偏移和增加结构连接强度的作用。
61.实施例三
62.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拆卸方法,本实施例提供基于实施例一中的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拆卸方法,如图1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63.a1:依次拆除车行区域17内的模板、主楞、顶托和盘扣架,然后将拆下的模板、主楞、顶托和盘扣架放置在车行区域17远离通道口2001的一端,车行区域17包括靠近通道口2001且平行通道口2001出口方向上若干列支撑单元100所在的区域,行车16安装在车行区域17内,支撑单元100包括上下连接的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将先拆卸下的部件放置在远离通道口2001的一端,方便后续拆卸以及将部件通过通道口2001搬出重离子装置区200;
64.a2:依次拆除车行区域17内的限位连接件2、顶墙连接件8和分配梁12,并且将拆下的限位连接件2、顶墙连接件8和分配梁12放置在车行区域17远离通道口2001的一端;
65.a3:依次拆除车行区域17内的斜撑杆4和顶梁5,并将拆下的斜撑杆4和顶梁5放置在车行区域17远离通道口2001的一端;
66.a4:依次拆除最靠近通道口2001的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并将拆下的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移出车行区域17放置在重离子装置区200内部空置的位置;
67.a5:在通道口2001处安装搬运装置,搬运装置用于搬运移出部件;
68.a6:拆除车行区域17内所有的支撑单元100,并通过搬运装置依次将拆下的支撑标准节1以及模板、主楞、顶托、盘扣架、限位连接件2、顶墙连接件8、分配梁12、斜撑杆4和顶梁5移出重离子装置区200;
69.a7:拆除车行区域17外所有的模板、支撑组件13、顶墙连接件8、限位连接件2、分配梁12、斜撑杆4、顶梁5、中间标准节和基础标准节并依次通过搬运装置移出重离子装置区200。
70.从上述描述中可知,拆卸时,先拆除车行区域17的连接件和支撑件,并放置在远离通道口2001的位置,方便后续部件的拆除和放置,然后再通过安装搬运装置将靠近通道口2001处的部件拆除运出,保证通道口2001处的畅通,进一步保证了后续拆除搬运的效率,最后依次拆除剩余的部件在运出即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拆卸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
不会对原有的支撑结构造成干扰,且依次拆除运出,不会存在干涉,大大提高了拆卸效率。
71.进一步地,车行区域17内设置有三列支撑单元100,分别为l列、m列和n列,模板、主楞、顶托、盘扣架、限位连接件2和分配梁12放置在l列和n列支撑单元100之间,斜撑杆4和顶梁5放置在n列和m列支撑单元100之间。
72.从上述描述中可知,将模板、主楞、顶托、盘扣架、限位连接件2和分配梁12放置在l列和n列支撑单元100之间,斜撑杆4和顶梁5放置在n列和m列支撑单元100之间,分开放置,分类明确,方便后续运输。
73.实施例四
74.一种超重载高支模支撑体系的拆卸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对搬运装置的机械机构以及连接关系作进一步限定如下:
75.如图12至13所示,搬运装置包括水平贯穿通道口2001设置的滑架18,滑架18与重离子装置区200墙壁固定连接,且滑架18上端滑动设置有运转小车1803。
76.从上述描述中可知,滑架18的设置起支撑作用,运转小车1803用于搬运拆下的部件,运转小车1803可由电力控制,便于搬运,方便快捷。
77.进一步地,通道口2001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水平滑轨19,水平滑轨19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座1902,电动滑座1902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905,两电动伸缩杆1905伸缩端相对设置且均固定连接有夹持限位杆1901。
78.从上述描述中可知,通过设置一对夹持装置,在运转小车1803搬运拆下的部件时,可以启动电动伸缩杆1905对部件进行夹持,防止部件倾倒,并且通过电动滑座1902,且电动滑座1902与水平滑轨19滑动连接,使得电动滑座1902可以在夹持限位杆1901的夹持状态下随夹持限位杆1901移动,保证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随时都能保证夹持状态,松开夹持时收回电动伸缩杆1905,同时控制电动滑座1902回到靠近重离子装置区200内侧的位置,以便于进行下一次夹持。
79.进一步地,电动伸缩杆1905的固定杆与电动滑座1902转动连接,且电动滑座1902内部设置有局部齿轮1903,电动伸缩杆1905的固定杆上套接有与局部齿轮1903相配合的从动齿轮1904,局部齿轮1903通过设置在电动滑座1902上驱动电机驱动转动。
80.从上述描述中可知,实际使用时,由于不同的部件形状结构不同、放置在运转小车1803上的高度和位置不同,为了保证更好的夹持效果,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局部齿轮1903转动,局部齿轮1903只有一部分有啮合齿,且与从动齿轮1904相啮合,从动齿轮1904转动带动电动伸缩杆1905,进而可以调整夹持限位杆1901的夹持方向,根据不同的部件的情况实现更好的夹持,进一步保证部件在运转小车1803上的稳定性,保证拆卸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针对支撑标准节1的运转时,可以保证夹持限位杆1901处于水平位置进行夹持,可以更好地对支撑标准节1进行夹持,再如当运转小车1803运转顶墙连接件8,可以保证夹持限位杆1901处于竖直位置进行夹持,由于顶墙连接件8需要堆叠运转,竖直夹持的夹持限位杆1901能够更好的对堆叠的顶墙连接件8进行夹持,防止散乱。
81.进一步地,搬运装置还包括识别系统,识别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设置在运转小车1803表面的重量传感器,驱动电机和电动滑座1902均与上位机电连接,重量传感器与上位机通讯连接且用于将运转小车1803表面的重量信息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所接受到的重量信息控制驱动电机和电动滑座1902运转。
82.从上述描述中可知,为了实现智能化控制,通过设置重量传感器对运转小车1803表面的重量进行识别,且重量传感器将识别到的重量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通过重量信息判断是否大于所设定的阈值,从而判断运转小车1803上的部件类型,从而控制驱动电机和电动滑座1902运转,减轻人力负担,不需要人为控制,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例如支撑标准节1重量通常为500千克,重量较重,因此可以将上位机的阈值设定在450千克,当上位机判断重量超过450千克时,即可控制夹持限位杆1901处于水平位置,方便夹持。
83.进一步地,滑架18两侧底端均与重离子装置区200墙体之间固定有支撑杆1801,支撑杆1801中部与墙体之间还固定有加强杆1802。
84.进一步地,通过支撑杆1801和加强杆1802的设置,保证连接强度,便于运输支撑标准节1等重量较大的部件。
8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安装时,本发明通过各支撑标准节1的设置,在满足高大厚混凝土模板支撑的同时,降低了钢材材料用量,降低了人工安拆成本,提高了安拆施工效率和使用安全,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同时,通过第一过渡板6和第二过渡板10的设置作为支撑标准节1之间的限位连接件2以及支撑标准节1与墙体之间的顶墙连接件8的连接点,使得支撑标准节1不至于因为焊接或打孔穿螺栓而破坏支撑标准节1本身固有的结构,提高了支撑标准节1使用周转率,提高了支撑标准节1在高支模支撑体系中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并且提高了支撑标准节1的使用效率,拓宽支撑标准节1使用用途,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并且通过第一l形靠板603、第二l形靠板1003的设置,可以方便靠紧支撑标准节1的主弦杆102,不需要额外的定位安装,安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第一加强板602和第二加强板1002的设置增加了连接件的可连接点,同时也增强了过渡板的结构强度;斜撑杆4的设置,提高了顶梁本体5的支撑稳定性,利用顶墙连接件8的设置,保证了支撑体系横向上的支撑;
86.拆卸时,本发明通过设置运转小车1803搬运拆卸的部件,方便快捷,同时利用夹持装置的设置,可以对运转小车1803上端的部件进行夹持,保证运转的顺利进行,提高拆卸效率,同时通过识别系统的设置,实现智能化控制,不需要通过人为操作或者观察,减轻作业人员负担,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8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8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89.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