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纹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23659发布日期:2023-02-01 04:3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纹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木纹清水混凝土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木纹清水混凝土是装饰清水混凝土的一种,是利用混凝土的拓印特性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自然木纹肌理图案,使清水混凝土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3.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较为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味。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其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仅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表达出建筑情感。因此,建筑师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搭接模板;二、按照楼层高度水平划分施工缝;三、向下层模板中灌注混凝土,灌注时分层下料,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严格控制在400mm,自由下料高度不得超过2m;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且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插点间距不超过500mm;四、向上层模板中灌注混凝土,灌注时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冷缝。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步骤四中,对于已经达到初凝的混凝土,将表面的混凝土凿除露出松软的混凝土,然后刷涂水泥浆,保证交界处无杂物后再进行浇捣。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步骤四中,对于已经硬结凝固区域的混凝土,将表面的混凝土凿除,凿成不规则混凝土面,清理杂物,保证交界处无杂物,刷涂水泥浆,再进行浇捣。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应当保证区域内机构为一次性浇捣完成,防止再次浇捣出现接茬不密实情况出现。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上层模板的支设是利用下层已浇清水混凝土墙体最上部的一排对拉螺栓孔眼,通过螺栓连接槽钢来达到模板支撑的操作面。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支上层墙体模板时,通过螺栓连接,将模板与已浇筑清水混凝土墙体贴紧,利用固定于模板面的装饰条,杜绝模板下边沿错台、漏浆,贴紧前
将墙面清理干净,以防因墙面与模板之间夹渣的存在,造成漏浆。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步骤一中所述的搭接模板包括从墙体的最底层搭接模板,那么对于墙根处的模板搭接,包括以下步骤:模板安装前对支撑模板的基层进行严格砂浆找平;模板底部内侧装钉一层预设层高的模板条,模板底部粘贴双面胶条;模板条上口做45度倒角处理并紧贴透明胶条,便于拆除,对将与模板面接触的混凝土面进行检查,确保其顺直平整,并保证模板面与已浇筑的混凝土面严密结合,确保模板底部与混凝土接触面严密结合不漏浆。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砂浆找平标高为20mm,并测量标高,找平砂浆每隔3000mm开一道100mm宽的流水口。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模板底部内侧装订的模板条的层高为80mm。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清水混凝土墙体阴阳角部位采用定型加固件,衬板与木纹板压头搭接内侧使用角码连接保证稳固,木纹板端头搭接结合处需贴上双面胶条,以防漏浆。
附图说明
15.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中对于墙体底部做法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中对于阴阳角处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墙体接高防错台节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7.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1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本技术制作得到的装饰墙体其自然生成的原木木质质感体现了纯自然、原生态的环保理念,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一种体现。
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搭接模板;二、按照楼层高度水平划分施工缝;三、向下层模板中灌注混凝土,灌注时分层下料,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严格控制在400mm,自由下料高度不得超过2m;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且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插点间距不超过500mm;注意:分层下料(即分层灌注)需要采用接高防错台节点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具
体地:清水混凝土墙体接高防错台节点结构,安装或设置在墙体1’(浇筑好的清水混凝土墙体)和顶板2’上,用于在墙体1’上继续用于浇筑清水混凝土墙体。顶板2’形成在墙体1’任一表面的上部(形成的方式为一体浇筑成型),墙体1’竖直设置,顶板2’水平设置,使得顶板2’与墙体1’相垂直。墙体1’上具有水平设置且位于顶板2’下方的一排对拉螺栓孔眼11’(实际上,墙体1’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排对拉螺栓孔眼11’,前述的一排对拉螺栓孔眼11’为最上部的一排),用于安装第一对拉螺栓33’;其包括双面胶条1、墙体模板组件3’、明缝条5、玻璃胶6、凿毛斜孔7、宽调平模板条8和找平砂浆10等。
20.其中,墙体模板组件3’包括安装在墙体1’另一表面上的第一e型梁31’(即第一e型梁31’、顶板2’位于墙体1’的不同表面上)、安装在墙体1’表面上且与第一e型梁31’相连接的第二e型梁32’(即第二e型梁32’、 顶板2’位于墙体1’的同一表面上且第二e型梁32’位于顶板2’的上方)、安装在第一e型梁31’和墙体1’之间的第一墙体模板35’以及安装在第二e型梁32’和墙体1’之间的第二墙体模板36’(第二墙体模板36’也位于顶板2’的上方),这样利用第一墙体模板35’和第二墙体模板36’之间的配合以在浇筑好的清水混凝土墙体1’上继续浇筑清水混凝土墙体。在本实施例中,墙体模板组件3’还包括穿设在对拉螺栓孔眼11’中的多根第一对拉螺栓33’( 第一对拉螺栓33’与对拉螺栓孔眼11’一一对应),第一e型梁31’通过多根第一对拉螺栓33’安装在墙体1’上。墙体模板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顶板2’上方的多根第二对拉螺栓34’,第一e型梁31’和所述第二e型梁32’通过多根第二对拉螺栓34’相连接,第一墙体模板35’和第二墙体模板36’也通过多根第二对拉螺栓34’相连接;即利用多根第一对拉螺栓33’将第一e型梁31’安装在墙体1’上,再利用多根第二对拉螺栓34’将第一e型梁31’、第二e型梁32’、第一墙体模板35’和第二墙体模板36’组装在一起并固定在墙体1’上。
21.宽调平模板条8设置在第一e型梁31’和墙体1’之间且与第一墙体模板35’的底面相接触(即宽调平模板条8位于第一墙体模板35’的下方),使得宽调平模板条8和第一墙体模板35’之间形成模板拼缝3,该宽调平模板条8可以用于调节第一墙体模板35’的竖直度。
22.找平砂浆10设置或形成在第二墙体模板36’和顶板2’之间,用于包装第二墙体模板36’和顶板2’之间的密封性,不仅有利于防止漏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包装第二墙体模板36’的竖直程度。
23.凿毛斜孔7开设在墙体1’的顶部且延伸至与第一墙体模板35’相接;即凿毛斜孔7开设在墙体1’和第一墙体模板35’之间且位于墙体1’的顶部。该凿毛斜孔7的一面(形成在墙体1’上的表面)为45
°
的斜面(即对此处的墙体1’进行45
°
凿毛处理)。双面胶条1位于凿毛斜孔7内且粘结在第一墙体模板35’的内表面上;凿毛斜孔7通常延伸至与模板拼缝3相对齐,因此双面胶条1的下边也延伸至与模板拼缝3相对齐。明缝条5容置在凿毛斜孔7的底部并将填满;玻璃胶6涂覆在明缝条5和墙体1’之间,可以是填充在明缝条5和墙体1’之间的竖向缝隙中,还可以将底部的缝隙也填上。这样能够解决模板下边沿错台漏浆的问题;还能防止墙面与模板之间夹渣的存在而造成的漏浆。
24.在本实施例中,清水混凝土墙体接高防错台节点结构还包括通过多个自攻螺丝4安装在平模板条8表面和第一墙体模板35’表面的连接片2,模板拼缝3在连接片2上的投影将连接片2分成两部分;即连接片2不仅有部分安装在平模板条8上,还有部分安装在第一墙
体模板35’上。清水混凝土墙体接高防错台节点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e型梁31’和墙体1’之间的宽模板条9,宽调平模板条8和宽模板条9分别位于第一对拉螺栓33’的两侧;具体地,宽调平模板条8和宽模板条9相互独立地为100mm,进一步保证第一墙体模板35’和第二墙体模板36’的竖直度,从而保证浇筑的清水混凝土墙体的竖直度。
25.四、向上层模板中灌注混凝土,灌注时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冷缝。
26.在步骤四中,对于已经达到初凝的混凝土,将表面的混凝土凿除露出松软的混凝土,然后刷涂水泥浆,保证交界处无杂物后再进行浇捣。应当保证区域内机构未一次性浇捣完成,防止浇捣出现接茬不密实情况出现。
27.在步骤四中,对于已经硬结凝固区域的混凝土,将表面的混凝土凿除,凿成不规则混凝土面,清理杂物,保证交界处无杂物,刷涂水泥浆,再进行浇捣。再加以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先行浇捣。保证区域内机构为一次性浇捣完成,防止再次浇捣出现接茬不密实情况出现。
28.对本技术中的清水混凝土应当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延缓升降温速率,减低混凝土中的用水量,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29.外墙模板的支设是利用下层已浇清水混凝土墙体最上部的一排对拉螺栓孔眼,通过螺栓连接槽钢来达到模板支撑的操作面。支上层墙体模板时,通过螺栓连接,将模板与已浇筑清水混凝土墙体贴紧,利用固定于模板面的装饰条,杜绝模板下边沿错台、漏浆,贴紧前将墙面清理干净,以防因墙面与模板之间夹渣的存在,造成漏浆。
30.如图1所示,其显示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中对于墙体底部做法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元件1表示的是找平砂浆,元件2表示的模板,元件3表示的是地面做法模板条。
31.在本技术提供的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中涉及到墙体根部处理,首层模板根部加固防漏浆措施有以下步骤:(1)模板安装前对支撑模板的基层进行严格砂浆找平,砂浆找平标高为20mm,并测量标高,找平砂浆每隔3000mm开一道100mm宽的流水口;(2)模板底部内侧装钉一层80mm高的模板条,模板底部粘贴双面胶条;(3)模板条上口做45度倒角处理并紧贴透明胶条,便于拆除。
32.(4)对将与模板面接触的混凝土面进行检查,确保其顺直平整,并保证模板面与已浇筑的混凝土面严密结合,确保模板底部与混凝土接触面严密结合不漏浆。
33.如图2所示,其显示的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凹凸木纹装饰墙体的制作方法中对于阴阳角处理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涉及到阴阳角处理,首先将相邻木纹板按照阴阳角的排布架设好,在两两相邻的木纹板之间铺设有海绵胶条,从而将阴阳角相邻的木纹板粘结在一起。之后在木纹板上方盖设一衬板,在衬板上方架设一几字梁型材,之后再用钉子钉入几字梁型材将衬板和木纹板钉合在一起。这种阴阳角处理结构,使得衬板和木纹板固定连接强度高,且衬板和木纹板之间缝隙很小,不容易出现漏浆的情况。
34.在清水混凝土墙体阴阳角部位采用定型加固件,衬板与木纹板压头搭接内侧使用角码连接保证稳固,木纹板端头搭接结合处需贴上双面胶条,以防漏浆。
3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