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稳定型装配式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6537发布日期:2022-12-20 21:3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稳定型装配式房屋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房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稳定型装配式房屋。


背景技术:

[0002]“拼装房”是装配式住宅的通俗称呼,它的全称是预制装配式住宅,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到施工现场和传统建筑一样浇筑,以便使各个墙板相互固定连接,装配式房屋此种连接方式影响其现场安装效率,且装配式房屋安装后还需等待一定时间混凝土才能凝固加强装配式房屋的强度,不利于使用人员尽早居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设计了本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型装配式房屋,旨在改善现有的装配式房屋配件现场安装时需要浇筑混凝土使配件稳定连接,影响使用人员居住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结构稳定型装配式房屋,包括底座组件、屋顶组件、前墙板、后墙板和两个侧墙板,底座组件包括底板和多个安装在底板上的紧固机构,紧固机构插入土壤内,屋顶组件包括屋顶和位于屋顶下方的支撑机构,两个侧墙板平行安装在底板上方,前墙板和后墙板平行安装在底板上方,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相互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组件,且加强组件下端与底板连接,支撑机构的下端与侧墙板连接,且屋顶的两端分别与前墙板和后墙板连接。
[000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组件的设置便于为转配式屋顶组件、前墙板、后墙板和两个侧墙板提供支撑,以便在底座组件、屋顶组件、前墙板、后墙板和两个侧墙板的配合下形成稳定的装配式房屋,提高房屋建设效率,底板的设置便于为使用人员行走提供支撑,紧固机构的设置便于插入土壤内,限制底板相对土壤的位置,进而使装配式房屋稳定放置,加强组件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加固侧墙板与前墙板和后墙板的接触位置,使装配式建筑稳定放置,支撑机构的设置便于为屋顶安装提供支撑,且可在需要情况下调节自身状态,为室内通风提供便利
[0007]
进一步的,底板上侧壁开设有多个沉孔,紧固机构包括旋动杆和螺旋阻片,螺旋阻片安装在旋动杆的外侧壁,旋动杆贯穿沉孔并螺旋插入土壤内,旋动杆的头部和密封垫放置在沉孔内。
[000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孔的设置便于旋动杆和螺旋阻片穿过提供通道,且沉孔与旋动杆头部配合对底板施加作用力使其稳定放置,旋动杆的设置便于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迫使旋动杆带动螺旋阻片插入土壤内,通过螺旋阻片的工作增大旋动杆与土壤的阻力。
[0009]
进一步的,底板竖直侧壁下端开设有多个弧形槽,紧固机构包括插杆和套设在插杆上端的连接环板,连接环板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板通过连接轴安装在弧形槽内,且插杆斜
插在土壤内。
[00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板的设置便于将插杆活动安装在底板的侧壁,为插杆在外力的作用下插入土壤内提供便利,插杆的设置便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斜插入土壤内,使底板稳定放置。
[0011]
进一步的,底板上方边缘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限制杆,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下侧面垂直开设有多个限制槽,限制杆插入限制槽内,且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挤压底板上侧面的密封层。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杆的设置便于与限制槽配合进一步加固底板和侧墙板、前墙板、后墙板使其稳定放置。
[0013]
进一步的,底板上侧壁在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的内侧边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槽,第一插槽的位置处设置有角板,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内侧壁下端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角板的两侧板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
[001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设置便于配合为角板的安装提供空间,防止角板的存在占据较大的空间。
[0015]
进一步的,加强组件包括竖板和顶板,竖板上端面开设有连接槽,顶板下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插入连接槽内。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的设置便于加固竖板、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
[0017]
进一步的,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的端壁均开设有卡槽且上侧壁端角开设有插接槽,竖板两相互垂直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且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柱,顶板两相互垂直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板,卡板安装在卡槽内,底柱插入底板的圆形槽内,且插接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插接槽内。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的设置便于与卡槽配合防止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在外力的作用偏离,底柱的设置与底板的圆形槽配合使竖板稳定安装在底板上。
[0019]
进一步的,屋顶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扣柱,支撑机构包括横梁和两个分别安装在横梁下方两端的竖梁,竖梁安装在侧墙板上方,横梁侧壁上端开设有用于收纳卡扣柱的卡扣槽。
[00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柱和卡扣槽的设置便于配合使横梁和屋顶稳定连接。
[0021]
进一步的,屋顶斜侧壁下端开设有多个卡接槽,屋顶下方设置有两个连板,连板上侧面固定连接的卡接板安装在卡接槽内,且连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前墙板和后墙板侧壁上端的凹槽内。
[00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和卡接板的设置便于使连板快速安装在屋顶上,且通过连板使屋顶的两端分别与前墙板和后墙板连接。
[0023]
进一步的,支撑机构还包括四个闭合板,四个闭合板分布在竖梁和屋顶的孔隙内,闭合板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位置处设置有调节器件,调节器件包括圆形盘、转轴和输出轴与转轴连接的驱动电机,圆形盘中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转轴贯穿连接管。
[002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孔的设置便于为气体进出室内提供通道,且为调节器件的安装提供支撑,调节器件的设置便于根据需要调节自身状态改变通风孔的通畅程度,驱动电机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带动圆形盘转动,实现对通风孔通畅程度的调节。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6]
1、紧固机构的设置便于插入土壤内,限制底板相对土壤的位置,进而使装配式房屋稳定放置;
[0027]
2、旋动杆的设置便于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迫使旋动杆带动螺旋阻片插入土壤内,通过螺旋阻片的工作增大旋动杆与土壤的阻力;插杆的设置便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斜插入土壤内,使底板稳定放置;
[0028]
3、加强组件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加固侧墙板与前墙板和后墙板的接触位置,使装配式建筑稳定放置,改变现存混凝土连接装配式建筑的现状;
[0029]
4、角板和连板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使侧墙板、前墙板和后墙板与底板连接以及屋顶与前墙板和后墙板稳定连接,改变现存混凝土连接装配式建筑的现状;
[0030]
5、调节器件的设置便于根据需要调节自身状态改变通风孔的通畅程度。
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2]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是本发明的底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是本发明的后墙板第一示意图;
[0035]
图4是本发明的后墙板第二示意图;
[0036]
图5是本发明的侧墙板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是本发明的加强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是本发明的屋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9]
图8是本发明的屋顶结构示意图;
[0040]
图9是本发明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0是本发明的调节器件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1是本发明的紧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中:1、底座组件;11、底板;12、第一插槽;13、角板;14、限制杆;15、沉孔;16、旋动杆;161、螺旋阻片;17、插杆;171、连接环板;2、后墙板;21、插接槽;22、凹槽;23、卡槽;24、第二插槽;25、限制槽;3、前墙板;4、侧墙板;41、窗洞;5、屋顶组件;51、屋顶;511、卡扣柱;512、卡接槽;513、连板;514、卡接板;52、支撑机构;521、竖梁;522、横梁;523、卡扣槽;524、闭合板;525、通风孔;526、调节器件;5261、圆形盘;5262、连接管;5263、转轴;6、加强组件;61、卡板;62、底柱;63、连接槽;64、顶板;65、连接板;66、插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
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0045]
实施例1:参照图1所示:一种结构稳定型装配式房屋,包括底座组件1、位于底座组件1上方的屋顶组件5、前墙板3、后墙板2和两个侧墙板4,前墙板3、后墙板2和两个侧墙板4位于底座组件1和屋顶组件5之间,两个侧墙板4平行安装在底板11上方,前墙板3和后墙板2平行安装在底板11上方。
[0046]
参照图2所示:底座组件1包括底板11和多个安装在底板11上的紧固机构,底板11上侧壁开设有多个沉孔15,底板11上方边缘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限制杆14且在限制杆14内侧边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槽12,第一插槽12的位置处设置有角板13。
[0047]
参照图2所示:紧固机构包括旋动杆16和螺旋阻片161,螺旋阻片161安装在旋动杆16的外侧壁,旋动杆16贯穿沉孔15并螺旋插入土壤内,旋动杆16的头部和密封垫放置在沉孔15内。
[0048]
参照图3、图4和图5所示:侧墙板4、前墙板3和后墙板2下侧面垂直开设有多个限制槽25,限制杆14插入限制槽25内,且侧墙板4、前墙板3和后墙板2挤压底板11上侧面的密封层,侧墙板4、前墙板3和后墙板2内侧壁下端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24,角板13的两侧板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24内,侧墙板4、前墙板3和后墙板2的端壁均开设有卡槽23且上侧壁端角开设有插接槽21,前墙板3和后墙板2侧壁上端开设有凹槽22,侧墙板4开设有窗洞41,前墙板3开设有门洞。
[0049]
参照图1和图6所示:侧墙板4、前墙板3和后墙板2相互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组件6,加强组件6包括竖板和顶板64,竖板上端面开设有连接槽63,竖板两相互垂直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卡板61且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柱62,卡板61安装在卡槽23内,底柱61插入底板11的圆形槽内。
[0050]
参照图6所示:顶板64下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板65插入连接槽63内,顶板64两相互垂直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板66,且插接板66通过螺栓安装在插接槽21内。
[0051]
参照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屋顶组件5包括屋顶51和位于屋顶51下方的支撑机构52,屋顶5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扣柱511,屋顶51斜侧壁下端开设有多个卡接槽512,屋顶51下方设置有两个连板513,连板513上侧面固定连接的卡接板514安装在卡接槽512内,且连板513通过螺栓安装在凹槽22内,支撑机构52包括横梁522、两个分别安装在横梁522下方两端的竖梁521和四个闭合板524,竖梁521安装在侧墙板4上方,横梁522侧壁上端开设有用于收纳卡扣柱511的卡扣槽523,四个闭合板524分布在竖梁521和屋顶51的孔隙内,闭合板524开设有通风孔525,通风孔525的位置处设置有调节器件526,调节器件526包括圆形盘5261、转轴5263和输出轴与转轴5263连接的驱动电机,圆形盘5261中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5262,转轴5263贯穿连接管5262,闭合板524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安装有抵压弧板,抵压弧板位于转轴5263的侧边。
[0052]
底座组件1的设置便于为转配式屋顶组件5、前墙板3、后墙板2和两个侧墙板4提供支撑,以便在底座组件1、屋顶组件5、前墙板3、后墙板2和两个侧墙板4的配合下形成稳定的装配式房屋,提高房屋建设效率。
[0053]
底板11的设置便于为使用人员行走提供支撑,紧固机构的设置便于插入土壤内,限制底板11相对土壤的位置,进而使装配式房屋稳定放置,沉孔15的设置便于旋动杆16和
螺旋阻片161穿过提供通道,且沉孔15与旋动杆16头部配合对底板11施加作用力使其稳定放置,限制杆14的设置便于与限制槽25配合进一步加固底板11和侧墙板4、前墙板3、后墙板2使其稳定放置,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24的设置便于配合为角板13的安装提供空间,防止角板13的存在占据较大的空间。
[0054]
旋动杆16的设置便于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迫使旋动杆16带动螺旋阻片161插入土壤内,通过螺旋阻片161的工作增大旋动杆16与土壤的阻力。
[0055]
加强组件6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加固侧墙板4与前墙板3和后墙板2的接触位置,使装配式建筑稳定放置,卡板61的设置便于与卡槽23配合防止侧墙板4、前墙板3和后墙板2在外力的作用偏离,底柱62的设置与底板11的圆形槽配合使竖板稳定安装在底板11上。
[0056]
顶板64的设置便于加固竖板、侧墙板4、前墙板3和后墙板2。
[0057]
支撑机构52的设置便于为屋顶51安装提供支撑,且可在需要情况下调节自身状态,为室内通风提供便利,卡扣柱511和卡扣槽523的设置便于配合使横梁522和屋顶51稳定连接,卡接槽512和卡接板514的设置便于使连板513快速安装在屋顶51上,且通过连板513使屋顶51的两端分别与前墙板3和后墙板2连接,通风孔525的设置便于为气体进出室内提供通道,且为调节器件526的安装提供支撑,调节器件526的设置便于根据需要调节自身状态改变通风孔525的通畅程度,驱动电机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带动圆形盘5261转动,实现对通风孔525通畅程度的调节,电动伸缩杆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带动抵压弧板移动,以便使抵压弧板抵压调节后的转轴5263,使圆形盘5261稳定处于某一倾斜角度。
[0058]
使用时,首先将底板11放置在土壤上,且对旋动杆16施加作用力使其转动迫使螺旋阻片161插入土壤内,再将前墙板3、后墙板2和侧墙板4安装在底板11上,通过加强组件6加强前墙板3、后墙板2和侧墙板4的交接处,再通过角板13加固前墙板3、后墙板2、侧墙板4和底板11,再将竖梁521安装在侧墙板4上,且将屋顶51安装在横梁522上,且两端通过连板513与后墙板2和侧墙板4紧固连接,再将闭合板524安装在屋顶51和侧墙板4的孔隙内,且将调节器件526安装在通风孔525位置处。
[0059]
实施例2:参照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0060]
底板11竖直侧壁下端开设有多个弧形槽,紧固机构包括插杆17和套设在插杆17上端的连接环板171,连接环板171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板通过连接轴安装在弧形槽内,且插杆17斜插在土壤内。
[0061]
连接环板171的设置便于将插杆17活动安装在底板11的侧壁,为插杆17在外力的作用下插入土壤内提供便利,插杆17的设置便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斜插入土壤内,使底板11稳定放置。
[0062]
使用时,首先将底板11放置在土壤上,且对插杆17施加作用力使插杆17斜插入土壤内,再将前墙板3、后墙板2和侧墙板4安装在底板11上,通过加强组件6加强前墙板3、后墙板2和侧墙板4的交接处,再通过角板13加固前墙板3、后墙板2、侧墙板4和底板11,再将竖梁521安装在侧墙板4上,且将屋顶51安装在横梁522上,且两端通过连板513与后墙板2和侧墙板4紧固连接,再将闭合板524安装在屋顶51和侧墙板4的孔隙内,且将调节器件526安装在通风孔525位置处。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